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三)化学含解析
展开化 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016 Cl35.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4 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挖掘文物价值,讲好河南故事”。下列河南文物的主要成分为合金的是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明矾溶液中滴加少量烧碱溶液: Al3++4OH−=AlO2−+2H2O
B.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 3Fe+8H++2NO3−=3Fe2++2NO↑+4H2O
C.向溴水中通入少量 SO2:SO2+Br2+2H2O=4H++SO42−+2Br−
D.向 NaClO 溶液中滴加少量 NaHSO₃溶液: ClO−+HSO3−=SO42−+Cl−+H+
3.丙烯是合成聚丙烯的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丙烷脱氢生成丙烯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升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增大 D.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 △H不同
4.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lKClO₃与足量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氯气时转移电子数为: 5NA
B.60gCH₃COOH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的酯基数为 NA
⋅L⁻¹FeCl₃溶液中含 Fe³⁺数小于 0.5NA
D.71gCl₂溶于足量水中,Cl-、ClO-、HClO数之和小于 2NA
5.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ml CO 和 3mlH₂,,在催化剂Catl、Cat2、Cat3 催化下发生反应: COg+3H₂g=CH₃OHg+H₂Og。已知: v=kcCO⋅c3H2,Rlnk=−EaT+C(R、C为常数,k为速率常数, Ea为活化能,T为温度)。实验测得 Rln k 与 1T;的关系如图所示。
在相同条件下,Catl、Cat2、Cat3 催化效率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Catl>Cat2>CatB B.Cat2>Catl>CatB
C.Cat3>Cal2>Catl D.Cat3>Catl>Cat2
6.几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依次发生反应1、2 和3)。
已知: NaBiO₃微溶于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1 中氧化剂是 NaBiO₃
B.反应2 说明氧化性: MnO4−>Cr2O72−
C.反应3 中: 2mlCr2O72−能氧化 3mlC₂H₅OH
D.向乙二醇中滴加足量酸性 KMnO₄溶液,最终生成乙二酸
7.磷的含氧酸有磷酸( H₃PO₄、亚磷酸 H₃PO₃和次磷酸 H₃PO₂)等,它们与足量 NaOH反应生成的盐依次为 Na₃PO₄,Na₂HPO₃,NaH₂PO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三种含氧酸都是三元酸
B.加水稀释磷酸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C.次磷酸的结构式为
D.亚磷酸溶液中: cH3PO3>cH2PO3−>cH+>cHPO32−
8.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装有固体的大试管应先来回移动加热,后在药品处加热
B.用浓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除去银镜
C.配制混酸时,将浓硫酸沿内壁注入装有浓硝酸的烧杯中并搅拌
D.用标准 AgNO₃溶液滴定海水,测定其中氯离子的浓度,需要棕色滴定管、锥形瓶
9.工业上常用电渗析法淡化海水。某小组模拟淡化海水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已知锂电池反应为 xLi+Li₁₋ₓMn₂O₄=LiMn₂O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Mg²⁺通过膜1向 M 极区迁移
B.实验时应及时清除N极区产生的白色沉淀
C.通过膜1的离子与同时通过膜2的离子总数一定相等
D.锂电池中消耗 14 g Li, M 极一定产生0.5ml气体
10. M、W、X、Y、Z是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和为31;其中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X 的核外电子总数;五种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Q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 X>Y>Z
B. X 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C. Y 元素组成的最常见单质和M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在Q 的结构中,除M外,其余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 电子稳定结构
11.巴拉尔在1825年发现溴元素。可从含溴废液中回收溴单质,其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四步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吹出”利用了液溴的强氧化性
C.“化合”中产物为 FeBr₂
D.第二个“氧化”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溴强
12.某小组为探究一系列物质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拆去热水浴,Ⅲ中褪色更快
B. Ⅰ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2e⁻=Cl₂↑
C.用铜片替代石墨,上述实验现象相同
D.用盐酸和 BaNO₃₂溶液可以检验Ⅳ中产生了 SO42−
13.下图是近日实现的羟基的羰基化转化。已知:与四个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基团直接连接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中含氧官能团有4种 B.甲中含手性碳原子
C.乙能发生水解反应 D.乙的分子式为 C₁₅H₁₄O₃
14.常温下,向 CNO₃₂、PbNO₃₂和 HR 的混合液中滴加 NaOH 溶液,pM 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M=-lgc(M),c(M)代表 cC²⁺、cPb²⁺或 cR−cHR,KsPCOH2>KₛₚPbOH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X、Z分别代表 −lgcPb2+、 −lgcR−cHR与 pH 的关系
B.常温下,弱酸 HR 的电离常数 Kₐ=1×10⁻⁵
C.图中 a 点对应的 pH 为6.5
D.常温下, COH₂和 PbOH₂共存时:( cPb²⁺:cC²⁺=10⁵: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 分。
15.(10分)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E原子能量最高电子层为 M 层。
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A、D的简单氢化物之间反应生成M,M的电子式为 。
(3)B分别与C、E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之间能发生化合反应同时又是氧化还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在酚酞溶液中加入化合物 EDB粉末,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5)A和B 可组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显红棕色,该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6)向 E₂C溶液中通入足量D的单质,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D的氢化物水溶液和 BaCl₂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写出E₂C溶液和足量D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6.(12分)钴广泛应用于电池、合金等领域。以钴渣(主要含 C₂O₃和 CO,还含有 Fe、Mg等元素以及 SiO₂、炭、有机物)为原料制备钴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MgF₂难溶于水。
②Na₂S₂O₅(焦亚硫酸钠)常作食品抗氧化剂。
③该流程中,部分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除去的物质是 。
(2)固体1、固体2的主要成分依次是 (填化学式)。
(3)“浸取”中不断搅拌,其作用是 。从反应原理考虑,可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和焦亚硫酸钠,但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际上没有代替,其主要原因可是 。
(4)其他条件相同时,“氧化”过程中,氧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判断“氧化”的最佳温度是 ,在此温度下,实际消耗的 H₂O₂远大于理论量,可能的原因是 。
17.(12分)苯甲酸甲酯常用于调配香精。以苯为原料制备苯甲酸甲酯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名称是 ;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2)A→B、E→F 的反应类型依次是 、 。
(3)B→C、F→G 的反应试剂和条件依次是 、 。
(4)写出 D→E的化学方程式: 。
(5)B的二氯代物有 种。
18.(12分)工业上利用天然气制备合成气CO、H₂的反应原理如下:
①CH₄g+CO₂g=2COg+2H₂g
②CH₄g+H₂Og=COg+3H₂g
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mlCH4g、1mlCO2g、1 mlH2Og,充分反应,测得 CH₄ 的转化率为20%,则合成气CO、H₂的总物质的量为 。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mlCH₄g、1mlCO₂g,,仅发生反应①。下列情况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 CH₄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D. CO、H₂的浓度之比不随时间变化
(3)已知: i.CH4g+202gCO2g+2H2Og △ H1=−xkJ⋅ml−1。
= 2 \* rman ii.2CO(g)+O₂(g) 2CO₂(g) ΔH₂= -ykJ·ml⁻¹
iii. H2g+12O2g⇌H2OgH3=−zkJ⋅ml−1
CH₄g+H₂Og⇌COg+3H₂g的 △H= kJ⋅ml⁻¹(用含x、y、z的代数式表示)。
(4)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mlCH₄g和 1mlH₂Og,,仅发生反应: CH₄g+ H₂Og=COg+3H₂g △H, 测得 CH₄的转化率与温度、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H 0(填“>”“<”或“=”,下同),温度:甲 乙。
②甲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③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若要增大该反应中 CH₄的平衡转化率,宜采取的措施
有 (答一条)。
19.(12 分)硝酸银( AgNO₃是一种常见试剂。以废铜银合金为原料制备 AgNO₃的流程如图所示:
(1)“系列操作”是指蒸发浓缩、 、过滤、乙醇洗涤、干燥等。
(2)“酸溶2”若采用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用稀硝酸,则原子利用率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提示:原子利用率等于目标产物质量与产物总质量的百分比。
(3)硝酸银不稳定,为了探究硝酸银分解方式,进行图1 实验。实验发现,加热硝酸银产生气体,待干燥管中充满该气体后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干燥管中液面上升但没有充满。由此推知, AgNO₃的分解方式最可能是 (填字母)。
a.2AgNO32AgNO2+O2↑
b.4AgNO32Ag2O+4NO2+O2↑
C.2AgNO32Ag+2NO2+O2↑
(4)已知:浓度相等时,氧化性: Ag⁺>Fe³⁺。某小组为探究. Ag⁺和 Fe²⁺反应的本质,进行图2所示的实验(注:实验研究发现,阴离子不参与反应)。
①由上述实验可知,出现实验 = 3 \* rman iii现象时,说明该反应 (填字母)。
A.已停止 B.已达平衡
②上述实验能证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原因是 。
③写出步骤iv的离子方程式: 。
选项
A
B
C
D
文物
名称
妇好鸮尊
贾湖骨笛
彩陶双连壶
四神云气图壁画
C³·
Fe³⁺
Fe²⁺
C²⁺
Mg²⁺
开始沉淀的 pH
0.3
2.7
7.6
7.2
9.6
完全沉淀的pH
1.2
3.2
9.6
9.2
11.1
序号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果
i
按图添加试剂并闭合K,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测得电流强度为 a
= 2 \* rman ii
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偏转角度减小
测得电流强度为b(biii
再过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回到中央
电流强度为0
iv
在iii中右烧杯中添加2mL浓Fe(NO₃)₃溶液,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测得电流强度为x
2022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化学扫描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化学扫描版含解析,文件包含化学高三一联详细答案pdf、化学高三一联简易答案pdf、化学高三一联评分细则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化学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化学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化学扫描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化学扫描版含解析,文件包含化学高三二联详细答案pdf、化学高三二联简易答案pdf、化学高三二联评分细则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