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属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29250/1-17008117554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属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29250/1-17008117554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属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29250/1-17008117554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属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29250/0-17008117534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属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
展开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题 1.5 分,共 60 分) 中国国家航天局 9 月 21 日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宇航大会上宣布, 计划在 2030 年前后向木星和天王
星发射一枚“二合一 ”探测器“天问 4 号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 1~3 题。
1 .“天问 4 号”探测器将探测的行星是
A . ⑤⑥ B . ⑥⑦ C . ⑤⑦ D . ⑥⑧
2 .2021 年 8 月 23 日,我国火星探测“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 100 个火星日,累计行驶里程 突破 1000 米。“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说明人造天体已经可以离开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3 .太阳系中不存在的天体是
A .恒星 B .星云 C .小行星 D .矮行星
2023 年 9 月 21 日, “天宫课堂 ”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的梦天实验舱开讲, 中国航天员景海鹏、 朱杨柱、桂海潮带来了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国空间站每 90 分钟绕地球一圈。完成 4~5 题。
4 .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5 .中国空间站会受到诸多来自太空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防的是
A .超强宇宙辐射 B .大气稀薄 C .太空垃圾 D .巨大的温差
读地球和火星资料对照表,完成 6~7 题。
6 .火星的表面大气均温为—65℃ , 低于地球表面大气均温,主要原因是
A .与日平均距离比地球大 B .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
C .大气主要成分为 CO2 D .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7 .地球有大气层存在, 其主要原因是
A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B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 . 日地距离适中 D .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太阳对地球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也不断地探索着太阳。左图是太阳大气层局部结构示意图,右 图为 2023 年 4 月 21 日~24 日地球地磁活动水平(Kp 指数)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8~10 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能间接为我们提供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②大气运动、水循环、生命活动、地壳运动也离不开太阳能
③太阳辐射直接为我们提供了清洁的光、热资源
④太阳辐射是产生美丽极光的主要原因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9 .左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气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
A .甲层是光球层,Q 代表耀斑 B .乙层是色球层,N 代表耀斑
C .乙层是色球层,M 代表黑子 D .丙层是日冕层,P 代表日珥
10 .此次特大地磁暴发生时
①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发生 ②全球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③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④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下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 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 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 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 不能辜负 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完成 11~12 题。
11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 .生物的出现 B .火山的喷发 C .风的形成 D .水体的运动
12 .下列地区中最不适宜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 的是
A .拉萨 B .成都 C .吐鲁番 D .西宁
中国地震网测定,2023 年 7 月 15 日 18 时 39 分,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 3.4 级地震,震源深 度 10km。此次地震发生之前,很多人的手机都接收到地震预报倒计时, 时间多在一分钟以内。下图示
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 13~14 题。
13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中的
A . ①层 B . ②层
C . ③层 D . ④层
14 .地震发生前的地震预报倒计时, 利用的原理是
A .地震波传播介质不同,速度不同
B .地震波传播方向不同, 速度不同
C .地震波性质不同, 传播速度不同
D .地震波能量不同, 传播速度不同
2010 年 3 月以来, 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 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 重大损失(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 15~17 题。
15 .火山是地球内部炽热的融熔状态的岩浆等物冲出地表面所形
成的山,这些岩浆主要分布在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16 .有关岩浆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下而上明显减慢
17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读表,完成 18~19 题。
18 .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古生代, 乙是中生代 B .甲是中生代, 乙是古生代
C .甲是古生代, 乙是元古代 D .甲是新生代, 乙是古生代
19 .乙的末期
A .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B .恐龙灭绝 C .出现被子植物 D .爬行动物盛行
下图示意 10 元人民币版面图案。读图,完成 20~21 题。
20 .图示人民币票样展示的地貌类型是
A .喀斯特地貌 B .海岸地貌 C .河流地貌 D .冰川地貌
21 .图示地貌景观一般分布于河流的
A .源头 B .上游 C .中下游 D .入海口
河流阶地作为河流系统变迁保留下来的阶梯状地貌,记录了区域的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和水文演 化等诸多信息。通过研究河流阶地, 可以较好地测定河流下切速度变化与下切起始时间。下图示意我 国西南某河流阶地。据此完成 22~23 题。
22 .图中阶地按形成时间,由先到后,排序正确的为
A .T1、T2、T3 B .T1、T3、T2 C .T2 、T1、T3 D .T3、T2、T1
23 .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推测, 正确的是
A .T1 最不易受洪水威胁 B .T2 形成时期,河流径流量不稳
C .T3 未来厚度会不断增加 D .所在区域地壳处于持续抬升中
下图中等高线(单位:m)示意一种堆积地貌。据此完成 24~25 题。
24 .图示地貌是
A .冲积扇 B .沙丘 C .牛轭湖 D .风蚀蘑菇
25 .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是
A .西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
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类似于“蜂
巢 ”。据图完成 26~27 题。
26 .形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 .岩浆活动 B .风力沉积 C .风力侵蚀 D .流水侵蚀
27 .下图中的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C .
D .
A . B.
橘子洲位于湖南长沙市区湘江之中, 绵延 5 千米, 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在橘子洲上, 有一座巨大的人物雕像——32 米高的青年毛泽东头像,其外表材料为材质坚硬的花岗岩。据此完成 28~29 题。
28 .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沉积 B .风力侵蚀 C .流水侵蚀 D .风化作用
29 .橘子洲和以下哪一种地貌最相似
A .喀斯特地貌 B .三角洲 C .雅丹地貌 D .海蚀柱
下图为“四地景观图”。完成 30~31 题。
30 .关于四地景观特征的描述, 正确的
A .甲— 山高谷深,植被丰富 B .乙—气候干旱,地表崎岖
C .丙—地形平坦,植被稀少 D .丁—地表崎岖,雪山连绵
31 .丁景观属于
A .冰川地貌 B .河流地貌 C .海岸地貌 D .风积地貌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 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完 成 32~33 题。
32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A .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B .对流层气温随风向越来越低
C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D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
33 .下面四个地区中日较差最小的是
2023 年 6 月 20 日, 我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五号卫星送入距地面 700km 的预定轨 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 34~35 题。
34 .对“试验二十五号”卫星运行干扰最大的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 B .影响地球上农作物收成
C .在哈尔滨上空引发极光 D .能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35 .“试验二十五号”卫星运行在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大气外界
2023 年 9 月 16 日,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在石家庄市西清公园举行“9·16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宣传 活动, 为群众普及臭氧层知识, 加强节能减排意识。全氯氟烃(又称氯氟化碳)、哈龙、四氯化碳、甲 基氯仿、含氢氯氟烃等物质均会严重破坏臭氧层, 这些物质的主要用途为清洗剂、制冷剂、发泡剂、
灭火剂、气雾剂等。完成 36~37 题。
36 .下列关于臭氧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臭氧层主要位于平流层 ②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
③臭氧可以使大气增温 ④臭氧减少会威胁人类健康
A .
B .
C .
D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②政府加强企业监管
④个人减少使用含氢氟烃等物质的产品
37 .下列保护臭氧层的方法中, 合理的是
①合理减少空调的使用
③禁止企业生产含氢氟烃等物质的产品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 “凡五果, 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
天雨新晴, 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下图为大 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38~40 题。
38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 . ①→④→③ B . ①→④→②
C . ④→③→② D . ④→②→③
39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 的主要原因是
A .多雨的夜晚, 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 .晴朗的夜晚, 大气透明度高, 大气逆辐射较弱
C .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
D .雨后的夜晚, 空气湿度大, 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40 .“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是因为“烟气”可以
A .吸收大气逆辐射, 增加地面湿度 B .反射大气逆辐射, 增加大气温度
C .阻挡冷空气南下, 防止冻害发生 D .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二、 非选择题(共 40 分)
41.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 完成下列问题。(14 分)
(1)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
小行星带, 那么曲线①为 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外部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
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层, 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
太阳活动是 。
(3)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大气垂直分层, A 层高度因纬度而异,
(高、中、低)纬度最厚,原因是
(2 分)。
(4)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大气垂直分层, B 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填下列选项)。 A.受太阳辐射多 B.接受地面的热量多
C.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 D.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5)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大气垂直分层, 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 层(填图中字母), 该层大气层空气 运动显著。有利于航空飞行的是 层(填图中字母),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 影响的是 层(填图中字母)。
(6)若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曲线③代表 的界面是 。
4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分)
(1)A 图表示的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 地貌(地貌名称)。
(2)B 图地貌是 (地貌名称),由 作用形成,往往形成于我国西北地区,当地主要的自 然环境特点是 。
(3)C 图所示①②③④是 地貌的演化过程,该种地貌在我国 高原分布最广。 图中石钟 乳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石林的形成原因为 作用。
(4)简要分析说明 C 图所示地貌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有利与不利影响各答一条)。(2 分)
43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1)该图反映的是 纬度地区大气的垂直分层, 理由是 (2 分)。 (2)图中 A 代表 层, B 代表 层。
(3)A 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温度 ,原因 (2 分)。 (4)人类生活在 层的底部 (填文字)。 A→B→C 大气密度的变化趋势是 (文字描述)。 (5)根据上图所示, 层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重要作用(填名称)。如果 高速冲进地球两 极地区的高空, 与那里稀薄大气相互碰撞,就会在该层出现美丽的极光。
(6)天气现象最复杂的是 层(填字母),该层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是 和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编精校卷】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编精校卷】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