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单元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单元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9页。
中牟外国语中学2023年高二上学期限时练(一)(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组物质全部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 B.呼吸酶、抗体、胰岛素、H2OC.Ca2+、HPO42-、葡萄糖、氨基酸 D.纤维蛋白原、Na+、载体2.人体内环境中,相比于组织液和淋巴液,血浆中含量更多的是( )A.葡萄糖 B.水 C.无机盐 D.蛋白质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的成分中可以有尿素和神经递质C.“空调病”是由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 D.只要血浆的成分稳定,机体就能达到稳态4.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淋巴液、组织液 D.内环境5.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等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一定与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有关C.血糖含量和血液中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可为代谢提供充足的反应物D.人体在寒冷环境中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配合,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不变6.2022年世界杯决赛中梅西与姆巴佩联手奉献了永载足球运动史册的巅峰一役。运动员在赛场上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都有影响B.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C.大量消耗葡萄糖会引起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大幅降低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会引起血浆pH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7.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汗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 B.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C.汗腺导管重吸收Na+不消耗ATP D.出汗不利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8.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低血糖 ④组织水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都是( )A.由强酸和它形成的强碱盐组成的B.由弱酸和它形成的弱碱盐组成的C.由强酸和它形成的弱碱盐组成的D.由弱酸和它形成的强碱盐组成的10.如图中甲乙丙丁为人体内不同处的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环境是甲和丙,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乙和丙B.丁是组织细胞的内环境,其渗透压主要靠无机盐离子和蛋白质维持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人体组织中蛋白质大量分解,使乙处渗透压上升D.乙的pH近中性并维持稳定,与其中的缓冲物质有关11.在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与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B.运动过程中,线粒体内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体温略有升高C.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缓冲物质H2CO3发生中和,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D.大量流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1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多细胞生物都有内环境B.人体内所有细胞都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D.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中的pH、温度等理化性质的稳定13.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稳态是指人体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14.下列关于体液与内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后休息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维持在7.35~7.45B.饥饿时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低C.细胞质基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都参与体液的组成D.血浆中含有蛋白质,但是不能在血浆中找到呼吸酶15.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①毛细血管壁;②红细胞;③血浆;④细胞内液;⑤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升高,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稳定B.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需要经过4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D.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而⑤中不含蛋白质16.血清是由血浆去除纤维蛋白原以及某些凝血因子后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下图是某人的血清化验报告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报告单所显示各项数据均符合健康标准B.该报告单未包含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数据C.若项目检测结果不在参考值范围内,便可确定被检测人患相应疾病D.该报告单中的参考值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17.稳态揭示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生命活动及其功能调节的基础;适稳态是指人体可适应外环境的持续改变而建立新稳态以维持健康,强调机体同时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适稳态是机体的一种适应和保护性调节机制B.适稳态现象表明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稳态与适稳态的调节过程都存在反馈调节机制D.移居高原后人体血氧处于较高水平是机体适稳态调节的结果18.2017年研究人员通过人脑淋巴管磁共振成像证实了脑部淋巴管的存在,这些淋巴管通过将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和脑组织间液中的大分子引流到颈部淋巴结,有效清除大脑中的蛋白病斑和细胞碎片等“垃圾”。一旦这一运输系统受阻,则会加剧认知功能衰退,引发一系列与衰老相关的大脑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脑组织间液中的代谢废物可通过脑部淋巴管经颈部淋巴结最终汇入血浆B.人脑淋巴管内的淋巴液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血细胞C.人脑中能发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D.阿尔茨海默病可能与脑部淋巴管损伤或退化有关19.为了探究血浆pH值维持稳定的机制,设计实验比较①蒸馏水②人工配制的缓冲液③血浆分别滴加0.1mol/LNaOH和0.1mol/L HCl后pH变化的情况。下列关于实验的设计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缺乏对照B.①加入酸或碱后pH变化明显C.每组中所加酸或碱的浓度和量是相同的D.血浆和②在加入酸或碱后pH都不发生很大变化20.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化学反应,其中有( )A.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21.右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会增强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与神经一体液调节有关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下降22.下列生理过程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 B.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C.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D.淀粉经水解生成葡萄糖2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K+、血浆蛋白、抗体 B.唾液淀粉酶、呼吸氧化酶、抗利尿激素C.CO2、解旋酶、Cl-、尿素 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24.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液的胶体渗透压B.葡萄糖、胰岛素、抗体和Na+等都参与了血浆渗透压的形成C.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会上升D.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25.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可能含有尿素、CO2、K+、呼吸酶等物质B.若B中主要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可使患者尿量增加C.某些激素可以通过A的运输经过②进入到靶细胞内D.过敏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可使②中的渗透压升高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5分。)26.(10分,每空2分)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3)血浆中的_____离子,可以帮助维持血浆的pH值稳定。(4)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27.(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是___________。(3)图中a~d,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C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___。试写出人体内利用O2并产生CO2的反应式:____________(2分)。(4)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和b之间隔以_________,b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28.(12分,每空2分)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虚线内液体总称为_________,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填字母),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填字母)。(3)填写图中 D、E 系统的名称:D__________;E__________。29.(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a 表示呼吸系统,c表示_______。(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下降,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的含量有关,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填字母序号)(1分)。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_______ 的调节网络下进行。图甲表明:内环境的作用是_______ 。30.(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高乳酸血症是一类代谢缺陷的总称,多见于婴幼儿。患儿于出生后不久即被发现有间歇性呼吸快,伴有全身肌张力低等症状。研究发现其致病原因与细胞呼吸过程有关。请结合以下细胞呼吸过程图回答问题:(1)图中A是_______,B是______。(2)代谢产物M是______,(1分)该物质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值______,但血液中的______可与之发生反应,使pH维持相对稳定。(3)高乳酸血症患者所处环境氧气供应正常,但血浆中乳酸含量依然过高。请结合该过程图,分析高乳酸血症的致病原因可能是______。代号项目结果参考值TBA总胆汁酸2.40.1—12μmol/LBUN尿素氮4.131.43—7.14μmol/LCREA肌酐7035—97μmol/LBUN/Scr尿素氮/肌酐0.06UA尿酸306170—428μmol/LTCH总胆固醇3.730—5.17μmol/LTG甘油三酯0.780—2.3μmol/LHDL高密度脂蛋白1.090.91—2.74μmol/LLDL低密度脂蛋白2.390—0.1μmol/LAPOA载脂蛋白A1.191—1.6μmol/LAPOB载脂蛋白B0.820.6—1.2μmol/LGLU葡萄糖4.833.89—6.11μmol/L参考答案1-5 CDDBC 2-10 AABDD 11-15 ACDBC 16-20 BBBAD21.BD 22.BC 23.BCD 24.ABD 25.BCD26.(10分,每空2分)(1)血浆 (2)增加 降低 (3)碳酸氢根 (4)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7.(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 (2)a (3)d、a a、d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分) (4)细胞膜 细胞内液和血浆 细胞内液、血浆和淋巴液28.(12分,每空2分)(1) 内环境/细胞外液 B(2) B和C A和B(3)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29.(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泌尿系统和皮肤(2)缓冲物质(或NaHCO3)(3)无机盐和蛋白质 A和C (1分) 神经—体液—免疫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30.(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能量 [H]或NADH或还原型辅酶Ⅰ(2)乳酸 (1分) 降低 NaHCO3或Na2HPO4(3)线粒体中有氧呼吸异常,导致丙酮酸不能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中牟外国语中学2023年高二上学期限时练(一)(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组物质全部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 B.呼吸酶、抗体、胰岛素、H2OC.Ca2+、HPO42-、葡萄糖、氨基酸 D.纤维蛋白原、Na+、载体2.人体内环境中,相比于组织液和淋巴液,血浆中含量更多的是( )A.葡萄糖 B.水 C.无机盐 D.蛋白质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的成分中可以有尿素和神经递质C.“空调病”是由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 D.只要血浆的成分稳定,机体就能达到稳态4.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淋巴液、组织液 D.内环境5.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等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一定与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有关C.血糖含量和血液中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可为代谢提供充足的反应物D.人体在寒冷环境中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配合,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不变6.2022年世界杯决赛中梅西与姆巴佩联手奉献了永载足球运动史册的巅峰一役。运动员在赛场上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都有影响B.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C.大量消耗葡萄糖会引起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大幅降低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会引起血浆pH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7.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汗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 B.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C.汗腺导管重吸收Na+不消耗ATP D.出汗不利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8.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低血糖 ④组织水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都是( )A.由强酸和它形成的强碱盐组成的B.由弱酸和它形成的弱碱盐组成的C.由强酸和它形成的弱碱盐组成的D.由弱酸和它形成的强碱盐组成的10.如图中甲乙丙丁为人体内不同处的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环境是甲和丙,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乙和丙B.丁是组织细胞的内环境,其渗透压主要靠无机盐离子和蛋白质维持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人体组织中蛋白质大量分解,使乙处渗透压上升D.乙的pH近中性并维持稳定,与其中的缓冲物质有关11.在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与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B.运动过程中,线粒体内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体温略有升高C.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缓冲物质H2CO3发生中和,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D.大量流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1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多细胞生物都有内环境B.人体内所有细胞都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D.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中的pH、温度等理化性质的稳定13.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稳态是指人体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14.下列关于体液与内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后休息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维持在7.35~7.45B.饥饿时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低C.细胞质基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都参与体液的组成D.血浆中含有蛋白质,但是不能在血浆中找到呼吸酶15.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①毛细血管壁;②红细胞;③血浆;④细胞内液;⑤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升高,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稳定B.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需要经过4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D.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而⑤中不含蛋白质16.血清是由血浆去除纤维蛋白原以及某些凝血因子后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下图是某人的血清化验报告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报告单所显示各项数据均符合健康标准B.该报告单未包含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数据C.若项目检测结果不在参考值范围内,便可确定被检测人患相应疾病D.该报告单中的参考值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17.稳态揭示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生命活动及其功能调节的基础;适稳态是指人体可适应外环境的持续改变而建立新稳态以维持健康,强调机体同时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适稳态是机体的一种适应和保护性调节机制B.适稳态现象表明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稳态与适稳态的调节过程都存在反馈调节机制D.移居高原后人体血氧处于较高水平是机体适稳态调节的结果18.2017年研究人员通过人脑淋巴管磁共振成像证实了脑部淋巴管的存在,这些淋巴管通过将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和脑组织间液中的大分子引流到颈部淋巴结,有效清除大脑中的蛋白病斑和细胞碎片等“垃圾”。一旦这一运输系统受阻,则会加剧认知功能衰退,引发一系列与衰老相关的大脑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脑组织间液中的代谢废物可通过脑部淋巴管经颈部淋巴结最终汇入血浆B.人脑淋巴管内的淋巴液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血细胞C.人脑中能发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D.阿尔茨海默病可能与脑部淋巴管损伤或退化有关19.为了探究血浆pH值维持稳定的机制,设计实验比较①蒸馏水②人工配制的缓冲液③血浆分别滴加0.1mol/LNaOH和0.1mol/L HCl后pH变化的情况。下列关于实验的设计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缺乏对照B.①加入酸或碱后pH变化明显C.每组中所加酸或碱的浓度和量是相同的D.血浆和②在加入酸或碱后pH都不发生很大变化20.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化学反应,其中有( )A.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21.右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会增强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与神经一体液调节有关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下降22.下列生理过程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 B.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C.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D.淀粉经水解生成葡萄糖2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K+、血浆蛋白、抗体 B.唾液淀粉酶、呼吸氧化酶、抗利尿激素C.CO2、解旋酶、Cl-、尿素 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24.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液的胶体渗透压B.葡萄糖、胰岛素、抗体和Na+等都参与了血浆渗透压的形成C.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会上升D.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25.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可能含有尿素、CO2、K+、呼吸酶等物质B.若B中主要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可使患者尿量增加C.某些激素可以通过A的运输经过②进入到靶细胞内D.过敏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可使②中的渗透压升高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5分。)26.(10分,每空2分)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3)血浆中的_____离子,可以帮助维持血浆的pH值稳定。(4)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27.(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是___________。(3)图中a~d,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C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___。试写出人体内利用O2并产生CO2的反应式:____________(2分)。(4)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和b之间隔以_________,b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28.(12分,每空2分)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虚线内液体总称为_________,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填字母),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填字母)。(3)填写图中 D、E 系统的名称:D__________;E__________。29.(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a 表示呼吸系统,c表示_______。(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下降,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的含量有关,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填字母序号)(1分)。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_______ 的调节网络下进行。图甲表明:内环境的作用是_______ 。30.(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高乳酸血症是一类代谢缺陷的总称,多见于婴幼儿。患儿于出生后不久即被发现有间歇性呼吸快,伴有全身肌张力低等症状。研究发现其致病原因与细胞呼吸过程有关。请结合以下细胞呼吸过程图回答问题:(1)图中A是_______,B是______。(2)代谢产物M是______,(1分)该物质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值______,但血液中的______可与之发生反应,使pH维持相对稳定。(3)高乳酸血症患者所处环境氧气供应正常,但血浆中乳酸含量依然过高。请结合该过程图,分析高乳酸血症的致病原因可能是______。代号项目结果参考值TBA总胆汁酸2.40.1—12μmol/LBUN尿素氮4.131.43—7.14μmol/LCREA肌酐7035—97μmol/LBUN/Scr尿素氮/肌酐0.06UA尿酸306170—428μmol/LTCH总胆固醇3.730—5.17μmol/LTG甘油三酯0.780—2.3μmol/LHDL高密度脂蛋白1.090.91—2.74μmol/LLDL低密度脂蛋白2.390—0.1μmol/LAPOA载脂蛋白A1.191—1.6μmol/LAPOB载脂蛋白B0.820.6—1.2μmol/LGLU葡萄糖4.833.89—6.11μmol/L参考答案1-5 CDDBC 2-10 AABDD 11-15 ACDBC 16-20 BBBAD21.BD 22.BC 23.BCD 24.ABD 25.BCD26.(10分,每空2分)(1)血浆 (2)增加 降低 (3)碳酸氢根 (4)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7.(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 (2)a (3)d、a a、d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分) (4)细胞膜 细胞内液和血浆 细胞内液、血浆和淋巴液28.(12分,每空2分)(1) 内环境/细胞外液 B(2) B和C A和B(3)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29.(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泌尿系统和皮肤(2)缓冲物质(或NaHCO3)(3)无机盐和蛋白质 A和C (1分) 神经—体液—免疫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30.(11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能量 [H]或NADH或还原型辅酶Ⅰ(2)乳酸 (1分) 降低 NaHCO3或Na2HPO4(3)线粒体中有氧呼吸异常,导致丙酮酸不能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