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情境题,材料分析题,实践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5分)在家,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我们是消费者……这说明( )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2.(1.5分)在社会关系中,下列属于地缘关系的是( )
A.同学关系B.同事关系C.邻里关系D.夫妻关系
3.(1.5分)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C.社会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D.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4.(1.5分)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因此,我们应( )
A.关爱他人,不必考虑他人感受
B.关注、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
C.首先对自己负责,少付出多索取
D.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5.(1.5分)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聚焦5G、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数据与算法等网络技术新趋势、新热点,充分回应各方对数据治理、网络法治、全球抗疫与国际传播等问题的关注。加强互联网建设有利于( )
①丰富日常生活
②促进人际交往
③推动社会进步
④取代现实世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1.5分)2021年11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次在网上举办,吸引了海内外近2.6万家企业参展。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金额707.2亿美元。这表明网络( )
A.为文化建设搭建新平台
B.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
C.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D.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
7.(1.5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类似“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吸烟可以抗击病毒”“吃辣椒能降低死亡风险”的传言滋生蔓延。当在网上看到敏感、不知道真假的疫情信息时,青少年应该( )
A.制定法规,自觉遵守B.理性对待,积极求证
C.加强管控,净化环境D.及时转发,付之于行
8.(1.5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国网事评选等栏目,用一件件善举汇聚感动力量,用朴素与坚守传递温暖大爱( )
①传播了网络正能量
②让网络空间高扬主旋律
③有利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④有利于消除网络负能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9.(1.5分)在教室上课,如果自由进出教室、随便交头接耳,就无法正常上课:过十字路口,就会挤成一团,谁也别想顺利通过。所以说( )
A.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唯一规则
B.社会是由众多成员集合而成的
C.人们的行为只受法律的约束
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0.(1.5分)古希腊哲学家谟克里特说,即使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认识错误的是( )
A.他律的作用是无限的B.要学会慎独
C.要自觉遵守规则D.要做到心中有法律
11.(1.5分)近期,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这告诉我们( )
A.别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别人
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D.有了自尊,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12.(1.5分)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在交通宣传标语中打出:“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车让车,让出秩序,让出和谐。”这一标语有利于( )
①营造文明有礼的交通氛围
②促进社会和谐
③避免所有交通安全的发生
④能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3.(1.5分)下列属于诚信的行为是( )
A.考试作弊,抄袭作业
B.对朋友以诚相待,毫不保留地泄露他人的隐私
C.涂改试卷分数,偷拿父母的钱
D.医生对绝症病人善意地隐瞒真实病情
14.(1.5分)防控疫情期间,在江西省宜丰县城东农贸市场,一些蔬菜摊点自发推出“无人售卖”模式:摊主给蔬菜标好价格后离开( )
A.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B.弘扬诚信文化,构建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
C.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氛围
D.完善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15.(1.5分)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
A.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6.(1.5分)下列行为中,对社会危害较小,因而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刑事违法行为
③行政违法行为
④违反法律的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7.(1.5分)孙某潜入某商场盗窃被抓,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孙某的行为( )
①触犯了刑法
②受到了刑罚处罚
③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1.5分)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罚款,李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9.(1.5分)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下列维权的方式,属于诉讼的是( )
A.小丁向环保部门反映某企业的排污行为
B.小丽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重新走进课堂
C.小峰一纸诉状将侵害自己著作权的李某告到法院
D.92岁的张大爷在公证人员的帮助下写好了遗嘱
20.(1.5分)八年级学生王枫的父母因车祸去世。王枫的姑姑以王枫年纪还小为由,把王枫父母的遗产全部据为己有。王枫要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可以( )
①本着和睦团结的精神,通过与姑姑协商处理
②以死相威胁,要求姑姑返还父母的遗产
③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来维权
④寻求法律救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情境题(10分)
21.(10分)情境一:小明在过马路时看到前面是红灯,左右并没有来往车辆,但他坚持原地等待 和 ,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 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 。
情境二:过马路的小朋友向主动礼让行人的司机鞠躬,这温暖的画面让人感动,同时也说明司机的礼让行为促进了 。
情景三:郭某酒后驾驶小型汽车行驶在马路上,被交警当场查获,经对其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郭某的行为属于 违法行为,其被处罚的方式是 。
三、材料分析题(20分)
22.(20分)材料一:今天,互联网深度融入社会生活。据统计,2020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2021年4月,《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快速发展,政府网络履职成为现实和必须……
(1)材料中依次体现了网络的哪三个积极影响?
材料二:2022年4月1日下午,某中学爱心志愿者服务站启动仪式在图书馆顺利进行。启动仪式前期,校团委充分利用三月“学雷锋月”这一良好契机,形式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造林、安全用电宣传、文明交通引导、环境卫生清扫等,组建形成爱心志愿者服务队。
(2)人的成长是不断 的过程。
(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人属于哪种行为?这种行为在 和 中养成。
材料三: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4)划线部分内容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5)这给我们的启示是:预防犯罪,需要我们 不良行为。
四、实践探究题(10分)
23.(10分)【社会生活讲道德】
沈阳核酸检测又揪出一个老赖。他全国多地躲了好些年……2015年高某欠下25万元工程款,张先生多次索要未果,无奈诉至法院。几年来,踪迹涉及多个省市。张先生一分钱也没要到,整日唉声叹气。2021年2月27日,法官利用全民核酸检测机会确定高某位置,终于将其控制。目前,签订执行还款计划,案件终于顺利执结。
(1)老赖的行为违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哪一价值准则?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个人、企业两个角度说明这一价值准则的重要性。
【做守法的公民】
(3)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其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4)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青少年要怎样远离犯罪,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十二中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1.5分)在家,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我们是消费者……这说明( )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解答】题干内容体现了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说明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①④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结合材料,逐项分析,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1.5分)在社会关系中,下列属于地缘关系的是( )
A.同学关系B.同事关系C.邻里关系D.夫妻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据此进行回答即可。
【解答】结合教材可知,社会关系包括地缘关系,邻里关系属于地缘关系;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教材中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知识,进行回答即可。
3.(1.5分)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C.社会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D.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分析】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解答】从题文中的描述可以看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D说法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个人离不开社会;B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4.(1.5分)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因此,我们应( )
A.关爱他人,不必考虑他人感受
B.关注、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
C.首先对自己负责,少付出多索取
D.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凡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
【解答】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因此、了解社会,B正确,关爱他人;C错误,积极承担责任不求回报,要关心国家大事。
故选:B。
【点评】审清题意,明确主旨,把握养成亲社会的行为,结合具体的题意分析即可。
5.(1.5分)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聚焦5G、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数据与算法等网络技术新趋势、新热点,充分回应各方对数据治理、网络法治、全球抗疫与国际传播等问题的关注。加强互联网建设有利于( )
①丰富日常生活
②促进人际交往
③推动社会进步
④取代现实世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媒体及其作用。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去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解答】题干中突出了网络的积极作用。加强互联网建设有利于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互联网建设不能取代现实世界。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其考查了新媒体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6.(1.5分)2021年11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次在网上举办,吸引了海内外近2.6万家企业参展。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金额707.2亿美元。这表明网络( )
A.为文化建设搭建新平台
B.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
C.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D.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媒体及其作用。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去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解答】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网上举办,海内外近2.6万家企业参展,这表明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ABD排除、民主政治。
故选:C。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新媒体及其作用,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7.(1.5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类似“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吸烟可以抗击病毒”“吃辣椒能降低死亡风险”的传言滋生蔓延。当在网上看到敏感、不知道真假的疫情信息时,青少年应该( )
A.制定法规,自觉遵守B.理性对待,积极求证
C.加强管控,净化环境D.及时转发,付之于行
【分析】本题考查了遵守网络规则。在网络交往中青少年要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做到文明健康上网,利用网络,广交朋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遵守网络规则、网络道德,做到文明上网,不浏览色情网页,不沉溺网络游戏;遵守法律,做到不传播流言,不恶意攻击他人,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秘密;登陆绿色网站,远离黑网吧。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规,所以选项A错误、不知道真假的疫情信息时,积极求证;政府加强管控,所以选项C错误,所以选项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考查的主旨遵守网络规则,分析各个选项,完成解答即可。
8.(1.5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国网事评选等栏目,用一件件善举汇聚感动力量,用朴素与坚守传递温暖大爱( )
①传播了网络正能量
②让网络空间高扬主旋律
③有利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④有利于消除网络负能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善用新媒体。新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资源中,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有积极、正面的,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既有有价值的,也有无价值的。如果不加分辨地完全接受,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
【解答】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国网事评选等栏目,让网络空间高扬主旋律、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④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善用新媒体,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9.(1.5分)在教室上课,如果自由进出教室、随便交头接耳,就无法正常上课:过十字路口,就会挤成一团,谁也别想顺利通过。所以说( )
A.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唯一规则
B.社会是由众多成员集合而成的
C.人们的行为只受法律的约束
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解答】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社会生活中需要良好的秩序,保障社会秩序实现,D说法正确。AC说法错误,还有道德,人们的行为还要遵守道德等其他规范。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依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
10.(1.5分)古希腊哲学家谟克里特说,即使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认识错误的是( )
A.他律的作用是无限的B.要学会慎独
C.要自觉遵守规则D.要做到心中有法律
【分析】本题考查了自律.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即使你独自一人时,而要学得在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认识正确的有,要自觉遵守规则,所以BCD都是正确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观点。
故选:A。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自律,在此基础上即可做出选择.
11.(1.5分)近期,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这告诉我们( )
A.别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别人
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D.有了自尊,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分析】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原则,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要求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推己及人;善于欣赏、接纳他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解答】微信朋友圈流传的这一段话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理解尊重,也是与人交往的前提,符合题意,只有尊重他人;有了自尊。
故选:C。
【点评】做选择题要认真读题,正确分析题目考查的意图,准确把握题干与题支的关系,做出正确选择。
12.(1.5分)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在交通宣传标语中打出:“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车让车,让出秩序,让出和谐。”这一标语有利于( )
①营造文明有礼的交通氛围
②促进社会和谐
③避免所有交通安全的发生
④能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分析】该题考查讲文明、有礼貌。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讲文明,有礼貌有利于人们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增进友谊、提高自身吸引力。
【解答】“车让人,让出文明,让出秩序,让出和谐。”,促进社会和谐,①②④符合题意,不可能避免所有交通安全的发生。
故选:A。
【点评】仔细审题把握,把握讲文明、有礼貌,结合选项排除。
13.(1.5分)下列属于诚信的行为是( )
A.考试作弊,抄袭作业
B.对朋友以诚相待,毫不保留地泄露他人的隐私
C.涂改试卷分数,偷拿父母的钱
D.医生对绝症病人善意地隐瞒真实病情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关诚信的内容。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与人交往的通行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信守承诺,言而有信。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分析,考试作弊,涂改分数,故ABC不符合题意,这是善意的谎言。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教材知识,仔细分析,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4.(1.5分)防控疫情期间,在江西省宜丰县城东农贸市场,一些蔬菜摊点自发推出“无人售卖”模式:摊主给蔬菜标好价格后离开( )
A.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B.弘扬诚信文化,构建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
C.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氛围
D.完善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分析】本题考查如何诚信做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解答】“无人售卖”模式是对人们诚信品质的考验,通过这个模式、学习和工作中需要个人树立诚信意识,做老实人,A符合题意,不是个人能做的。
故选:A。
【点评】仔细审题,把握好如何诚信做人,结合选项排查即可。
15.(1.5分)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
A.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分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法律并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解答】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该出版社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正确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排除干扰项。
16.(1.5分)下列行为中,对社会危害较小,因而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刑事违法行为
③行政违法行为
④违反法律的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小,①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但不一定是一般违法行为。
故选:B。
【点评】认真审题,把握违法行为知识点,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17.(1.5分)孙某潜入某商场盗窃被抓,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孙某的行为( )
①触犯了刑法
②受到了刑罚处罚
③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是犯罪,考查识记理解问题能力。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解答】依据所学,结合题干关键词“有期徒刑”等可知,违反了刑法,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时要准确再现犯罪的定义等知识,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进而得出正确结论。
18.(1.5分)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罚款,李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分析】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理解。一般违法行为是对社会危害性不大,尚未触犯刑法,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或受到行政制裁的行为。
【解答】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罚款——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李某因醉驾被处拘役——属于刑事违法行为。B错误,而是刑事违法行为,扰乱公共秩序是行政违法行为。
故选:A。
【点评】仔细审题,把握一般违法行为,与刑事违法行为,结合选项排查即可。
19.(1.5分)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下列维权的方式,属于诉讼的是( )
A.小丁向环保部门反映某企业的排污行为
B.小丽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重新走进课堂
C.小峰一纸诉状将侵害自己著作权的李某告到法院
D.92岁的张大爷在公证人员的帮助下写好了遗嘱
【分析】本题考查诉讼的含义及类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解答】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属于诉讼;向环保部门反映某企业的排污行为,张大爷在公证人员帮助下写好遗嘱,故ABD不属于诉讼。
故选:C。
【点评】把握诉讼的含义及类型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
20.(1.5分)八年级学生王枫的父母因车祸去世。王枫的姑姑以王枫年纪还小为由,把王枫父母的遗产全部据为己有。王枫要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可以( )
①本着和睦团结的精神,通过与姑姑协商处理
②以死相威胁,要求姑姑返还父母的遗产
③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来维权
④寻求法律救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分析】该题考查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相关知识;合法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可以通过调解、和解、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
【解答】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法律可以通过调解、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王枫应该通过与姑姑协商,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符合题意,要通过正当途径来维护。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好维权要合理合法这一知识点,分析各个题肢,完成解答。
二、情境题(10分)
21.(10分)情境一:小明在过马路时看到前面是红灯,左右并没有来往车辆,但他坚持原地等待 他律 和 自律 ,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 敬畏 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 准绳 。
情境二:过马路的小朋友向主动礼让行人的司机鞠躬,这温暖的画面让人感动,同时也说明司机的礼让行为促进了 社会和谐 。
情景三:郭某酒后驾驶小型汽车行驶在马路上,被交警当场查获,经对其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郭某的行为属于 行政 违法行为,其被处罚的方式是 行政处罚 。
【分析】本题以典型材料为背景,涉及到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貌、违法行为及种类等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呈现,依据所学和题意解答。
【解答】(1)本题考查如何遵守规则。根据教材知识可知;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内化于心。
(2)本题考查文明礼貌的知识。分析可知,促进了社会和谐。
(3)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知识。分析可知,郭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
(1)他律,自律,准绳。
(2)社会和谐。
(3)行政,行政处罚。
【点评】解答时,要注意认真读题,明确材料考查的目标是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貌、违法行为及种类等,准确地联系课本所学的内容,规范地去组织答案。
三、材料分析题(20分)
22.(20分)材料一:今天,互联网深度融入社会生活。据统计,2020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2021年4月,《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快速发展,政府网络履职成为现实和必须……
(1)材料中依次体现了网络的哪三个积极影响?
材料二:2022年4月1日下午,某中学爱心志愿者服务站启动仪式在图书馆顺利进行。启动仪式前期,校团委充分利用三月“学雷锋月”这一良好契机,形式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造林、安全用电宣传、文明交通引导、环境卫生清扫等,组建形成爱心志愿者服务队。
(2)人的成长是不断 社会化 的过程。
(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人属于哪种行为?这种行为在 人际交往 和 社会实践 中养成。
材料三: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4)划线部分内容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5)这给我们的启示是:预防犯罪,需要我们 杜绝 不良行为。
【分析】本题考查网络的两面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亲近社会、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违法行为中及种类、预防违法犯罪、善用新媒体等。解答时,结合题干材料内容对应的课本知识作答。
【解答】(1)本题考查了网络的积极影响。分析材料可知,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依据教材知识。
(3)本题考查亲近社会。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4)本题考查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结合题干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拦路抢劫属于犯罪行为。
(5)本题考查给我们的启示。预防犯罪。
故答案为:
(1)网络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网络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2)社会化。
(3)人际交往;社会实践。
(4)偷窃财物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拦路抢劫属于犯罪行为。
(5)杜绝。
【点评】仔细审题,联系题干材料的内容,结合网络的两面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亲近社会、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违法行为中及种类、预防违法犯罪、善用新媒体等知识作答。
四、实践探究题(10分)
23.(10分)【社会生活讲道德】
沈阳核酸检测又揪出一个老赖。他全国多地躲了好些年……2015年高某欠下25万元工程款,张先生多次索要未果,无奈诉至法院。几年来,踪迹涉及多个省市。张先生一分钱也没要到,整日唉声叹气。2021年2月27日,法官利用全民核酸检测机会确定高某位置,终于将其控制。目前,签订执行还款计划,案件终于顺利执结。
(1)老赖的行为违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哪一价值准则?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个人、企业两个角度说明这一价值准则的重要性。
【做守法的公民】
(3)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其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4)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青少年要怎样远离犯罪,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重要性、犯罪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等,解答时要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
【解答】(1)本题考查老赖的行为违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材料中老赖没有诚信做人,答出即可。
(2)本题考查诚信的重要性。结合给出的角度、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犯罪行为。依据教材知识、刑事违法性,其中严重社会危害性是最本质的特征。
(4)本题考查我们青少年远离犯罪,做守法公民的要求,结合材料信息,可从珍惜美好生活、杜绝不良行为、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诚信。
(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最本质的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
(4)①我们应该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②预防犯罪。预防,做到防微杜渐,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谨慎交友,自觉遵纪守法。
【点评】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材料及问题,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重要性、犯罪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等知识点,具体分析作答。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11/21 15:42:50;用户:娄老师;邮箱:15225657626;学号:48669677案例回放
法律链接
江苏常州溧阳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高空抛物案件。被告人徐某某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这是全国首例高空抛物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案例回放
法律链接
江苏常州溧阳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高空抛物案件。被告人徐某某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这是全国首例高空抛物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一八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一八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一八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