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章末提升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015954/0-1700493821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章末提升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015954/0-17004938217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章末提升 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015954/0-17004938217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章末提升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章末提升 教案,共6页。
章末提升北方地区重难知识突破一、“黑土地”与“黄土地”的地理差异典例1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地的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是“黄土地”,②地是“黑土地”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C.①地多暖温带,②地多寒温带D.①地有辽中南,②地有京津唐【解析】读图可知,①地位于东北平原,②地位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有“黑土地”之称,种植春小麦,主要位于中温带;华北平原有“黄土地”之称,种植冬小麦,主要位于暖温带;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东北平原的南部,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华北平原。【答案】 D二、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农业:气候寒冷,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降水较少,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为主。2.建筑业:冬季寒冷,建筑施工困难。3.交通:冬季大雪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影响人们出行。4.居住:传统民居墙厚,有火炕,室内一般有取暖设施,如暖气等。5.衣着:冬夏差别很大,冬季要穿棉衣、羽绒服,穿棉鞋,戴棉手套。典例2 长城以北的农作物一般一年一熟,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 B.地形C.气候 D.农作物品种【解析】我国北方地区除部分山地外,年降水量多为400~800毫米,这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南北温差大,作物所接受的热量不同。故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答案】 C三、东北三省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条件1.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2.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3.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4.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5.发达的水陆交通,便于产品运输。典例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耕地集中连片C.邻近海洋 D.雨热同期2.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不包括 ( )A.土地辽阔 B.人口稀少C.农业科技水平高 D海运便利【解析】第1题,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适宜在耕地集中连片,地块平整的平原上进行,故B项正确。第2题,东北地区土地辽阔,农业科技水平高,粮食产量高,当地人口稀少,本地粮食消耗少,大多用于出售,所以粮食商品率高。东北地区粮食主要消费区在本国,很少通过海运方式外运,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 1.B 2.D四、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优势1.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海陆交通便利:铁路、公路、管道、水路、航空等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运输网,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科技力量雄厚: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力量雄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4.工业基础好:旧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工业集中在沿海和东北三省。典例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自国家明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该地区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后又一个投资热土。材料二 下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国家),B (海域),C (港口城市)。 (2)阴影区D是 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该区域的糖料作物是 。 (3)根据图示信息,从交通和矿产资源两个方面说明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是朝鲜,B是渤海,C是大连。第(2)问,阴影区D是松嫩平原,该区域纬度较高,冬季漫长严寒,主要糖料作物是甜菜。第(3)问,交通和资源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辽中南地区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发达的水路交通和优良的海港。【答案】 (1)朝鲜 渤海 大连(2)松嫩 甜菜(3)工业基础好,开发早;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优良的海港。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土壤、植被、气候、地形等。2.人为原因: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地表,加速了水土流失的过程。典例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 ( )①土质特征 ②气候特征 ③植被特性 ④人类活动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造成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采矿和修路;等等。【答案】 D六、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典例6 下列关于北京地理位置的描述和评价正确的是 ( )①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适宜 ②靠近渤海,水陆联运,交通便利 ③西靠黄土高原,能源条件优越 ④扼西北、东北和南下的咽喉要道 ⑤三面临山,一面临海,地势险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③⑤【解析】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隔天津与渤海相望,水陆联运,交通便利;西靠黄土高原,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能源条件优越;扼西北、东北和南下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的余脉西山。【答案】 B“黑土地”(冷湿环境)“黄土地”(暖干环境)自然条件地形区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温度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暖温带干湿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农作物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冬小麦、玉米、谷子、花生、棉花农业发展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是小麦、棉花的主产区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表现优越性纬度位置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区,干湿适中。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北京有适合城市发展的气候优势海陆位置北京虽地处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战略位置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经济区位北京西面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章末提升北方地区重难知识突破一、“黑土地”与“黄土地”的地理差异典例1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地的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是“黄土地”,②地是“黑土地”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C.①地多暖温带,②地多寒温带D.①地有辽中南,②地有京津唐【解析】读图可知,①地位于东北平原,②地位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有“黑土地”之称,种植春小麦,主要位于中温带;华北平原有“黄土地”之称,种植冬小麦,主要位于暖温带;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东北平原的南部,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华北平原。【答案】 D二、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农业:气候寒冷,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降水较少,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为主。2.建筑业:冬季寒冷,建筑施工困难。3.交通:冬季大雪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影响人们出行。4.居住:传统民居墙厚,有火炕,室内一般有取暖设施,如暖气等。5.衣着:冬夏差别很大,冬季要穿棉衣、羽绒服,穿棉鞋,戴棉手套。典例2 长城以北的农作物一般一年一熟,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 B.地形C.气候 D.农作物品种【解析】我国北方地区除部分山地外,年降水量多为400~800毫米,这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南北温差大,作物所接受的热量不同。故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答案】 C三、东北三省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条件1.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2.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3.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4.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5.发达的水陆交通,便于产品运输。典例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耕地集中连片C.邻近海洋 D.雨热同期2.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不包括 ( )A.土地辽阔 B.人口稀少C.农业科技水平高 D海运便利【解析】第1题,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适宜在耕地集中连片,地块平整的平原上进行,故B项正确。第2题,东北地区土地辽阔,农业科技水平高,粮食产量高,当地人口稀少,本地粮食消耗少,大多用于出售,所以粮食商品率高。东北地区粮食主要消费区在本国,很少通过海运方式外运,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 1.B 2.D四、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优势1.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海陆交通便利:铁路、公路、管道、水路、航空等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运输网,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科技力量雄厚: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力量雄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4.工业基础好:旧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工业集中在沿海和东北三省。典例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自国家明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该地区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后又一个投资热土。材料二 下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国家),B (海域),C (港口城市)。 (2)阴影区D是 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该区域的糖料作物是 。 (3)根据图示信息,从交通和矿产资源两个方面说明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是朝鲜,B是渤海,C是大连。第(2)问,阴影区D是松嫩平原,该区域纬度较高,冬季漫长严寒,主要糖料作物是甜菜。第(3)问,交通和资源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辽中南地区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发达的水路交通和优良的海港。【答案】 (1)朝鲜 渤海 大连(2)松嫩 甜菜(3)工业基础好,开发早;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优良的海港。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土壤、植被、气候、地形等。2.人为原因: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地表,加速了水土流失的过程。典例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 ( )①土质特征 ②气候特征 ③植被特性 ④人类活动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造成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采矿和修路;等等。【答案】 D六、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典例6 下列关于北京地理位置的描述和评价正确的是 ( )①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适宜 ②靠近渤海,水陆联运,交通便利 ③西靠黄土高原,能源条件优越 ④扼西北、东北和南下的咽喉要道 ⑤三面临山,一面临海,地势险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③⑤【解析】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隔天津与渤海相望,水陆联运,交通便利;西靠黄土高原,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能源条件优越;扼西北、东北和南下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的余脉西山。【答案】 B“黑土地”(冷湿环境)“黄土地”(暖干环境)自然条件地形区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温度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暖温带干湿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农作物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冬小麦、玉米、谷子、花生、棉花农业发展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是小麦、棉花的主产区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表现优越性纬度位置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区,干湿适中。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北京有适合城市发展的气候优势海陆位置北京虽地处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战略位置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经济区位北京西面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