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示范教案1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2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示范教案1,共4页。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利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4.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5.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6.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知道了什么是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那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这些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能否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在第1课时的学习中,我们从四个方面对分离现象进行了解释,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小实验。通过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表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二、讲授新课(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教师】介绍实验目的、用具和步骤: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材料用具:两个小桶,分别标记甲、乙;两种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彩球各20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为d;记录用的纸和笔。实验步骤: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3.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5.按步骤3和4重复做30次以上。【学生】听讲,明确实验目的、用具和步骤。【教师】小球抓取实验的分析: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2.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3.从两个小桶内各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4.将抓取的小球放入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4重复做30次以上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讲述:1.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D小球和d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2.确保雌、雄生殖细胞分别产生数量相等的D、d配子。3.模拟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4.观察的样本足够多,减小实验误差。【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统计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1.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做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孟德尔当时只对F2中10株豌豆的性状进行统计,他还能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2.将模拟实验地结果与孟德尔地杂交实验结果相比较,你认为孟德尔地假说是否合理?【学生】讨论、交流。(二)对分离现象的验证【教师】设疑:孟德尔的假说合理地解释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但是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孟德尔是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呢?讲述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给出测交的概念: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即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测交,在得到的166株后代中,87株是高茎,79株是矮茎,高茎与矮茎植物的数量比接近1:1。孟德尔测交实验结果验证了它的假说。【学生】听讲,理解测交的概念,阐明孟德尔的测交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德尔设计测交试验的巧妙之处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学生】绘制测交实验遗传图解。【教师】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三)分离定律【教师】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后人把它归纳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分离定律的内容。【教师】总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教师】分离定律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普遍性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分离定律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普遍性。例如,小麦的高杆和矮杆、家鸡的羽腿和光腿等相对性状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两只白色绵羊生出黑色的小羊父母正常而其子女患白化病等性状分离现象,也是控制相关性状的遗传因子遵循分离定律遗传的结果。【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内容,明确运用假说-演绎法的步骤。【学生】阅读教材,学习科学方法。【教师】总结。(建议使用资源:【知识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假说-演绎法分析)三、课堂反馈1.下列四组交配中,能验证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的一组是( D )A.DD × Dd B.DD × dd C.Dd × Dd D.Dd × dd2.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欲知一株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的方法是( D )A.让它与另一株纯种高茎豌豆杂交 B.让它与另一株杂种高茎豌豆杂交 C.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杂交 D.让它进行自花传粉3.现有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已知男方父亲患白化病,女方父母正常,但其弟也患白化病。那么,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B )A.1/4 B.1/6 C.1/8 D.1/12四、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