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第1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第2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第3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第4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第5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第6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第7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第8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检测,丰年留客足鸡豚,箫鼓追随春社近,认识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意象,意境幽深寂静,意象意境,写景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盘点近年全国各地高考卷中的山水田园诗
    1.了解山水田园诗及其特点。2.把握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思想情感。3.掌握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⑴《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是:“ , 。”⑵陶渊明《饮酒(其五)》中以设问形式解释了身处闹市也可以内心宁静的原因的句子是:“ , 。”⑶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说农家酒味虽薄,但“ ”,表现了农村淳朴的民风;“ ”一句,则展现了村民祈求丰收的热闹场景。⑷《登飞来峰》诗中“ , ”两句寓哲理于形象,可见作者高瞻远瞩的胸怀和坚毅无畏的气概。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问题1:什么是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多以自然风光为题材(主要描写自然界的山水景物)南朝谢灵运——山水诗的开山鼻祖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晋朝陶渊明——田园诗的开山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山水和田园结合紧密,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为“王孟诗派”。还有常建、韦应物、柳宗元等。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简练,多用白描手法。
    (一)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时,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文人们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由崇尚清淡走向爱好山水,希企通过观赏自然与田园风光来领略玄理,从而使描写自然与农家生活为主的山水田园诗逐渐代替了玄言诗。(二)“山水田园诗”的兴盛是在唐代。1.富庶的社会经济为士人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形成了山庄别墅化的生活环境,优游泉林、流连山水成为社会风尚,这是重要的社会因素。2.既追求功名理想,又保持独立人格与超脱精神,盛唐人通达的出世原则与人生观念,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极度繁盛的重要的心理根源。3.佛、道并存的思想局面和玄宗热衷于招纳隐士高人的政治局面,造成了普遍的隐逸风尚。对唐人来说,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而由仕而隐、功成名就而归山置田,也成为理想的人生范式。这样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无论仕隐都加入田园山水诗创作行列的繁盛景象。
    问题2:你知道的哪些诗是山水田园诗?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钱塘湖春行》《饮酒(其五)》《游山西村》《登飞来峰》《过故人庄》《归园田居》《山居秋暝》《题西林壁》《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
    特点:标题中含有山、庄、村、居、野等字眼以及典型的关于风景的描写。
    1.景物:山河云雾、霞光露珠、清风明月、泉溪桥野、郊外郭外、农田草舍、墟落炊烟、 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2.人:农夫、樵夫、渔夫(渔翁)、浣女、林叟、山客、隐者、牧童、邻人、野老、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3.农具:耒、耜、锸、锄头、犁4.植物(食品):松、竹、梅、桂、菊、树、林、草、木、各种山中植物、花草香、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葵藿、五谷(黍)、栗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禽、鹤、雀、鸟鸣、猿啼6.常用典故:①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②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③鸥鹭忘机:出自《列子·黄帝篇》。“忘机”是道家语,意为忘却计较,巧诈之心,与世无争,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④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
    问题3:山水田园诗常见的情感有哪些?
    《钱塘湖春行》《过故人庄》《饮酒(其五)》《登飞来峰》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意境: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手法:俯仰结合、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情感:此诗通过对杭州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
    1.描绘山川美景,钟情山水,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意境:清新优美、和谐自然
    手法:远近结合、白描、对偶 情感: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表达对宁静、平和的归隐生活、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诗人们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宁静、平和、隐逸生活的渴望,抒发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
    《饮酒》 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意境:描绘了空旷优美的山居生活图景。
    手法: 对比、设问、象征情感: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3.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
    手法:夸张、借景说理情感: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睛,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山峰。包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从而使人认识到:人不能只有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勇往直前的无畏、高瞻远瞩的胸怀。
    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意境:安详静谧 怡然自得
    手法:拟人、对偶 情感:表达了诗人暂居草堂时的一种闲适的心情 ,以及依赖友人帮助生活的悲苦和酸辛。
    5.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6.禅意的寄托,寄寓孤高、幽独的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手法:拟人、以动衬静、借景抒情 情感: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和超脱尘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7.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手法:赋、白描情感:通过叙写田园劳作之乐,抒发归隐山林的遁世情怀。
    山水田园诗情感常用术语: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渴望归隐闲适恬淡、悠然自得、淡泊宁静、志趣高远
    问题4:如何鉴赏山水田园诗?
    1.把握意象:①找准、找全典型意象;②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③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④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 2.分析意境:①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3.体会情感: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4.鉴赏手法: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5.品味语言: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
    如何概括意境特点(方法)
    (一)审空间:可从地面和天空两个角度去观照画面境界的大小。从地面看去,有广阔、辽阔、苍茫、深远等特点。着眼于天空,有高远、空旷、寥廓等特点。 (二)辨色彩:辨别色调冷暖所体现的情绪,注意色彩搭配所呈现的效果。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给人们一种温暖、热烈、活跃的感觉。蓝色、紫色为冷色,让人感到凉爽、安静、沉稳、踏实。明亮的颜色常用来表现喜悦的情绪。凝重灰暗的色彩多寄寓伤感幽怨的情绪。(三)听声响:(1)通常诗人以声音反衬宁静;(2)通过声音增加画面的生气;(3)声音特定的感情色彩,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四)感冷暖:暖阳春风带来温暖,西风秋雨送来寒冷。日光温暖,月光清冷。朝阳充满蓬勃生气,落日则带着苍凉。苔藓生于阴湿之地,竹林之中感到凉爽,霜露冰雪无不是寒冷的象征。(五)察物象:诗人所选景物往往寄寓着诗人独特的情思,很多景物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概括画面特点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1.优美类:宁静恬淡、宁静美好、清新明丽、清新自然、清新幽美、清幽明净、清爽宁静、恬淡闲适、明丽优美、闲适恬淡、闲适自然、幽清明净、和谐静谧、清幽脱俗、空灵高远、空蒙迷茫、空灵蒙胧、艳丽优美、生机盎然、生意盎然、恬淡宁谧、闲适恬然、优美迷人、华美壮丽、艳丽迷人。
    2.清冷类:孤寂、萧条、萧瑟、荒凉、苍凉、清冷、凄凉、衰败、破败、颓败、冷清、凄清、寥落、寂寥、冷寂、悲凉、孤清冷寂、萧瑟凄凉、萧瑟冷寂、苍凉萧条、冷清凄凉、冷落寂寥、冷清悲凉、荒凉颓败、荒凉破败、荒凉残败、衰败凄凉、衰败悲凉、悲壮苍凉、惨烈悲壮、萧瑟苍凉3.宏阔类:雄浑、雄奇、辽阔、开阔、壮阔、壮观、壮丽、瑰丽、恢弘、高远、深远、苍莽、苍茫、壮阔恢弘、雄浑壮阔、雄浑开阔、雄浑阔大、雄浑壮观、雄浑壮丽、雄奇瑰丽、雄奇阔大、恢弘高远、高远辽阔、辽阔苍凉
    1.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偶是为增强诗的音乐美、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比(色彩)是为了更突出作者的情感。(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借代是使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描写角度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虚实结合(想象之景与眼前之景)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想象中的雨后景象。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通感、视听结合)空间角度(写景顺序):远近结合,俯仰结合。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远、近、高、低、俯、仰变化。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色彩角度(绘形、绘声、绘色、绘势、明暗对比、声色结合)
    3.描写方法烘托、渲染、衬托、对比①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从正面着笔。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渲染了萧瑟悲凉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②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从侧面着笔。(只写侧面一面) 《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
    3.描写方法烘托、渲染、衬托、对比③衬托: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乙事物由于甲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鲜明,更突出。(写两面,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一面)正衬:事物间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用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④对比: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纵向对比:按时间顺序展开。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横向对比:按空间顺序展开。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总结:⑴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 ⑵烘托和衬托:“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衬托”是用类似的、相关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它是两种事物都写。“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⑶对比和衬托: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3.描写方法白描、工笔①白描: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不事雕琢,不加渲染铺陈,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要避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②细节描写:抓住景物的某一角度,给予具体、细致、生动的刻画。作者往往从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摹。张籍《秋思》:“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陆游《书愤(其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联想、想象……写景艺术=写景手法+用词用句
    清新 自然 简单 晓畅 平实 平淡 朴素 简洁 明快 含蓄 隽永 细腻 生动 华美 绚丽 淡雅 白话 口语 叠词
    ( 2007· 全国 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三维设计》——p190陆游《村居书喜》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歌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山水田园诗歌 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代表诗人,历史背景,常见意象,常见情感,表现手法,听觉以及色彩,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常用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回归教材,山水田园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诗 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游山西村陆游,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观沧海曹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