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北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份随堂练习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北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份随堂练习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理解《三个冻秋梨》标题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1 分)
1.默写。(10 分)
(1)古诗中常常抒发思乡之情。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运用典故,突出表现游子对家人深切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以故园菊花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诗中常常悬挂着一轮明月。《峨眉山月歌》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表达对朋友的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8分)
(1)“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更多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1)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 。(4分)
(2)《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一些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欢乐生活,如《 》中,对冬天里雪地捕鸟活动的回忆;还有一些作品,如《藤野先生》,在颇具讽刺意味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对 的厌恶与嘲讽。(4分)
3.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3分)
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 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bì,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bó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分泌 ( ) 腐蚀( )
绝bì( ) bó( )斗
(2)“不期而至”中“期”的意思是( )(4分)
A.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B.约定时日
C.盼望,希望D.一周年,一整月
(3)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4)请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3分)
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二、阅 读(5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0分)
三个冻秋梨
陈柏清
①那年腊月,奶奶病了,没什么好的医药,奶奶就躺在炕上,闭着眼,瘦小的身体蜷在被子里。难过的母亲常常在外屋偷偷饮泣。
②那一天飘着鹅毛大雪,奶奶忽然微睁开双眼,念叨了一句:“如果能有一个冻秋梨吃,该多好呀!”冻秋梨是我们老家那里的特产,一种冻梨,酸甜可口,特别适合老年人吃,因为这种梨不用咬,梨肉都是汁状,像果汁一样。我想可能是奶奶生病,想吃冻梨来解解无味的味蕾吧。如果是现在,是抬腿就可以办到的事情,可是那时候,乡下水果胜金,太稀缺了,相对于填饱肚子的第一要务,那是绝对的奢侈品。
③我看见母亲犹豫了一下,急急走出了屋,心里很好奇她去做什么,便悄悄跟在她后面,却见她进了村东韩婶婶家。我越发惊讶,母亲是不爱走动的人,怎么在奶奶病着的时候串起门子来?我躲在大门后张望,不一会儿就看见韩婶婶送母亲走出门,母亲手里端着一个碗,急匆匆地往家走,也许是她走得太急,也或者雪太大做了掩护,她竟没发现我。
④我心里很想知道母亲的碗里装的是什么,一路盯母亲的梢跑回家。趴窗户一望,啊,碗里是三个黑亮亮的冻秋梨!原来母亲到韩婶婶家,是去搞冻秋梨,可是母亲向来是不跟人张口要东西的,家里也没额外的钱去买梨啊……想到这里,我猛然发现母亲脖子上少了点什么——她的红格子围巾!
⑤那是母亲的最爱,那条围巾好像是父亲买给她的定情物,也算是她唯一的奢侈品了。每年天一冷,母亲就把它拿出来围上,天暖了就洗干净折好放在柜子里。如今,她竟然拿那条围巾换了三个冻秋梨!
⓺我使劲向里看,那时我的年纪,只有踮着脚,眼睛才能露出窗台上面一点点。只见母亲给奶奶的枕头上垫了小手巾,正在喂奶奶吃一个冻秋梨,奶奶苍老消瘦的脸上漾着满足,一只手抓着母亲的另一只手,边吃边说着什么。有几朵雪花飘到我的鼻梁上,我突然很想哭,心里有几分凄凉难过,又有几分温暖,母亲失去了心爱的围巾,可是奶奶那种对母亲信赖、亲昵的表情,感动得我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泪水冲得脸上的雪花到处跑。
⓻有一天我翻看老照片,看见母亲年轻时围着那条红格子围巾英姿飒爽的样子,我的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母亲喂奶奶吃冻秋梨的一幕,我从未对母亲提起,却深深刻在我脑海里,每每想起就如昨日。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4.请依据课文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4分)
奶奶生病→ →母亲换冻秋梨→ →再忆往事
5.“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以生命”,请你指导你的同学朗读本文的第一节。(4分)
6.结合文段,分析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作用。(4分)
7.文章六七两节,两次写到流泪,结合文章分析流泪的原因。(4分)
8.理解《三个冻秋梨》标题的作用。(4分)
[二] (20分)
秋
品 秋
①初秋的一场雨,将天空洗得如碧玉般明澈。心随着白云的飘逸,也渐入了秋的意境。
②步入秋天,如同在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上行走。不知不觉中,大自然已走向成熟和丰盈。
③田野上的万物都告别了夏天的热情,此时正静静地呈现出秋的沉稳,走进了秋的诗行:黄澄澄的稻谷上,丰满的稻穗正在虔诚地鞠着躬;挺拔的高粱,向天空昂扬地举起燃烧的火把;花生在地下结成一串串果实,将地表撑出了细细的缝;红薯在垄里长得壮壮的,一不小心就会冒出胖乎乎的脸蛋……
④此时此刻,你会深切地感到这秋天的素描,充满着沉甸甸的内涵。
⑤其实,秋更是一种境界。我喜欢秋的丰盈,更喜欢秋的给予。给予是世间万物最美好的品质之一。秋,总会对那些辛勤的劳动者,无私地奉献出它的所有。
A______
⑥稻谷瓜果的香味越来越浓了,这是最让劳动者高兴的味道。
⑦收秋要开始了,准备工作不能马虎。用了一年的锄镰锨,早已被泥土磨钝了许多,为了秋的收获,干脆换成了新的。实在舍不得换的,就送到铁匠铺再加工一番。
⑧此时,铁匠们成了村里最忙碌的人。旺旺的炉火映照着汗水,敲打铁器的声音一直响到后半夜,家家户户就在这声响里进入了梦乡。梦里,满是收获的芳香。
⑨清晨,公鸡还没响亮地唱出第一声啼鸣,男人们就已披衣起床,推着小车,带着头,向着耕耘了大半年的庄稼地走去。待到朝阳露出红彤彤的笑脸,地里已是一行行的花生、一垄垄的红薯、一筐筐的玉米、一捆捆的稻谷,都收割到位了。
⑩家里的人用心做好的饭菜,中午时分也送到了地头上。香喷喷的饭菜下了肚,浑身便又有了使不完的力气。把一捆捆、一筐筐的庄稼装车绑好,妻子在前面拉车,丈夫在后面推车。就这样,秋收的小车队从四面八方的田野上,源源不断地向村庄的场院涌去。
eq \(○,\s\up1(11))此时的场院上,每天都是丰收的景象。刚从地里收获来的粮食已经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花生果、玉米穗,还有那一穗穗的红高粱等等,占满了秋天的场院。女人们不舍昼夜地忙着晾晒等活计,将该晾晒的挂起来,该运到粮仓的运往家里。地里地外,家里家外,到处都是辛勤忙碌的身影。
B______
eq \(○,\s\up1(12))大面积的收秋结束后,农人往往会在闲暇时去田野上拾秋,将不经意间遗落在田地里的粮食,仔细地找寻回来,重新晾晒入仓。
eq \(○,\s\up1(13))拾秋的过程是轻松而愉快的。特别是孩子们,就像是一只只放飞的小鸟,带上一把镰刀或一个小抓钩,挎上一个小筐篓,四处的田野里随兴而去。只要到了田里,就保准会有不少收获。
eq \(○,\s\up1(14))最难忘的是拾花生和地瓜干。收花生的过程中,往往会在地里遗留下许多断了蒂的单个花生果。这些花生果很少露在地面上,大多埋藏在地下。但在地下的哪里,谁也不清楚。这时候,就需要去耐心地发现和挖掘。拿着小头和抓钩,沿着花生栽种的地方挖下去,就能一下一下地挖出许多遗留的花生,有时候大半天就能挖满一筐篓。
eq \(○,\s\up1(15))说到拾秋的乐趣,在雨后的沙地里捡地瓜干也是其中之一。红薯收获后,大部分要运到家里的地窖进行保存,也有一部分会切成片,在地里摆放整齐,晒成干,以便长期保存。在靠近海边的沙滩上晒地瓜干,有时候有一些会埋在沙里。下过雨后,埋在沙里的地瓜干就会弯曲起来,在沙子的表面上弓起身来。这时候只要到沙滩上去,就可以一眼看到这些地瓜干。把这样平时不易捡到的粮食收获回来,也算是拾秋中的意外惊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9. 根据文章内容,补拟相应的小标题,并填写各部分内容的特点。(4分)
1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仿照第③段画线句子,再写一个分句。(3分)
11. 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待到朝阳露出红彤彤的笑脸,地里已是一行行的花生、一垄垄的红薯、一筐筐的玉米、一捆捆的稻谷,都收割到位了。
12.从修辞角度赏析eq \(○,\s\up1(13))段中划线句子。(4分)
13. 以下段落应放到文中的A部分还是B部分?为什么?(5分)
新鲜的粮食收到家中,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就有了时令的气息。刚出锅的玉米、花生和红薯,吃起来满嘴留香。尤其是孩子们,一个个吃得回味无穷。
[三](19分)
[甲]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神童庄有恭①
粤中②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③非凡,遽诘④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⑤?”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⑥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 ①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②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③神格:神态与气质。④诘:追问。⑤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⑥厅事:指大堂。
1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义:
(2)公欣然曰欣然:
(3)幼有神童之誉誉:
(4)庄以实对对:
15.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
16.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2)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
17.下列对乙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意思是将军认为庄有恭说话像个大人而夸奖庄有恭。
B.庄有恭巧妙地对对子,表现了他年龄不大却才华过人。
C.文章中运用大量的语言描写来表现庄有恭才思敏捷。
D.“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一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
18.甲文中的谢道韫和乙文中的庄有恭有什么共同点?(4分)
三、写作(55分)
19.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 分)
结识高山,我们懂得了稳重;结识大海,我们体会了广博;结识名著,我们丰富了思想;结识朋友,我们得到了友谊;结识师长,我们学会了成长……
以《结识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小标题
特点
品秋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丰收、忙碌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2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