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考生须知:
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Fe-56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 李四光B. 侯德榜C. 邓稼先D. 华罗庚
【答案】B
【解析】
【详解】A.李四光是我国的地质学家,A错误;
B.侯德榜研制出制取碳酸钠的方法,对我国化学工业做出重大贡献,B正确;
C.邓稼先是我国的物理学家,C错误;
D.华罗庚是我国的数学家,D错误;
故选B。
2. 下列仪器与名称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坩埚B. 圆底烧瓶C. 长颈漏斗D. 容量瓶
【答案】C
【解析】
【详解】A.即为坩埚,A正确;
B.即为圆底烧瓶,B正确;
C.即为分液漏斗,C错误;
D.即为容量瓶,D正确;
故选C。
3.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钠属于盐,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成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A错误;
B.Ba(OH)2强碱,完全电离成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B错误;
C.次氯酸钠属于盐,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成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C错误;
D.硫酸铁属于盐,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成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变化过程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虽氧元素化合价升高,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中过氧化钠即使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错误;
B.铁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B正确;
C.过程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C错误;
D.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D错误;
故选B。
5.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酸性氧化物:CO、、B. 常见氧化剂:、、高锰酸钾
C. 同素异形体:石墨、、金刚石D. 电解质:、氨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CO不能与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错误;
B.氢气是常见的还原剂,B错误;
C.石墨、C60、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
D.氨水属于混合物,氨水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
故选C。
6.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 氯水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C. 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D. 漂白粉密封保存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蒸气反应,故通常保存在煤油中,A正确;
B.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故氯水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错误;
C.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反应,故应密封保存,C正确;
D.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反应而逐渐失效,故应密封保存,D正确;
故选B。
7. “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质量是
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C. 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均为
D. 等质量的CO与中所含原子数之比为7:8
【答案】B
【解析】
【详解】A.1ml氢气质量为1ml×2g/ml=2g,故A错误;
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l,故B正确;
C.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l,故C错误;
D.等质量的一氧化碳与氧气中所含原子数之比为:=8:7,故D错误;
故选B。
8. 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B. 被氧化,是氧化剂
C. Ag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D. 氧化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H、S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H2S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A错误;
B.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剂是O2,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B错误;
C.Ag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还原剂,C正确;
D.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故氧化性:,D错误;
故选C。
9.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 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 配制980mL溶液用1000mL的容量瓶
D.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量筒的精确度只能达到0.1mL,不能读到12.36ml,错误;
B.托盘天平能精确到0.1g,故称取8.75g的食盐是错误的,错误;
C.容量瓶的规格和所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相符,没有980mL的容量瓶,必须采用稍大一点的1000mL的容量瓶,配制同浓度的溶液1000mL,再量取980mL即可,正确;
D.广泛pH试纸的测定的pH为正整数,无法测得某溶液pH为3.5,错误。
答案选C。
10.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食盐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是NaCl,可做调味品,A正确;
B.小苏打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是NaHCO3,受热分解产生气体,可做发酵粉,B错误;
C.铁红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是Fe2O3,显红色,可做红色颜料,C正确;
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是Ca(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做消毒剂,D正确;
故选B。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
B. 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C. 观察钾的焰色试验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这样做的目的是滤去黄光
D. 每次做焰色试验前都要用盐酸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属钠能够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所以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应该使用干土或沙子,A正确;
B.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应该将氯气通入饱和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B错误;
C.钾元素化合物中常会混入钠元素的化合物,观察钾的焰色试验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以滤去钠元素的黄光,C正确;
D.每次做焰色试验前都要用盐酸洗净铂丝,使铂丝表面的杂质元素变为沸点低的氯化物,当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氯化物就会变为气体逸出,从而避免杂质元素对待检验元素的干扰,D正确;
故选B。
12.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K+、MnO、Na+、Cl-B. K+、Na+、NO、CO
C. Na+、HCO、NO、SOD. Fe3+、Na+、Cl-、SO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MnO4-的水溶液显紫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离子水溶液均无色,且离子之间及与OH-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因此离子可以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
C.在碱性溶液中, OH-与HCO3-会发生反应产生和H2O,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Fe3+水溶液显黄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且Fe3+与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13. 下列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CuO与C反应,铜得电子,C失电子,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选项A错误;
B.反应中Na共失去2e-,Cl2共得到2e-,电子转移数目正确,但电子转移方向有误,选项B错误;
C.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选项C正确;
D.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转移电子数为12,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4.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 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存在
B. 溶液呈浅黄绿色,说明有分子存在
C. 向氯水中加入NaOH粉末,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D. 加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存在
【答案】B
【解析】
【详解】A.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的存在次氯酸,A错误;
B.氯气为黄绿色,溶液呈浅黄绿色,说明溶液中有的存在,B正确;
C.氯气为黄绿色,加入溶液,氯水浅黄绿色消失,只能说明溶液中有分子的存在,C错误;
D.加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氯离子存在,D错误;
故选B。
15. 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杂质
B. 碳酸钠晶体中加少量水放热,碳酸氢钠中加少量水吸热
C. 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产生二氧化碳少
D. 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可用氢氧化钙溶液鉴别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HCO3不稳定,受热分解变为Na2CO3,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A正确;
B.碳酸钠晶体中加少量水后温度升高,说明物质溶解时放热,碳酸氢钠中加少量水时温度降低,说明物质溶解吸热,B正确;
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根据方程式可知:106 g Na2CO3完全反应产生1 ml CO2气体,84 g 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1 ml CO2气体,可见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产生二氧化碳少,C正确;
D.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都会产生CaCO3白色沉淀,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鉴别二者,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常使用铁的氧化物做原料冶炼铁
B.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可加入过量铁粉,再过滤
C. 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原溶液中有
D.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氧化物含铁,工业上常使用铁的氧化物做原料冶炼铁,A正确;
B.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可加入过量铁粉,硫酸铁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然后再过滤除去过量铁粉即可,B正确;
C.生成沉淀也可能为碳酸银沉淀,不能说明一定含有氯离子,C错误;
D.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说明不存在铁离子;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有铁离子产生,这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D正确;
故选C。
17.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
B. 将氧化镁与盐酸混合:
C. 大理石加入到盐酸中:
D. 用稀硫酸清洗铁锈: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A错误;
B.氧化镁与盐酸混合生成氯化镁和水:,B正确;
C.大理石加到盐酸中,大理石是固体,应保留化学式:,C错误;
D.用稀硫酸清洗铁锈,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D错误;
故选B。
1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钠在空气中加热,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B. 氢气在氯气中点燃,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燃烧后产物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C. 钠放入硫酸铜溶液后,浮在水面,迅速游动,嘶嘶作响,溶液中有红色固体析出
D.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熔点很低,在空气中加热,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A正确;
B.氢气在氯气中点燃,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燃烧后产物为氯化氢,在空气中与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B正确;
C.钠放入硫酸铜溶液后,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现象为钠浮在水面,迅速游动,嘶嘶作响;生成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C错误;
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铁离子在溶液中为棕黄色,亚铁离子在溶液中为浅绿色,则反应现象为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D正确;
故选C。
19. 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B. 物质的量浓度为1ml/L的溶液中,含有个数为
C. 标准状况下,22.4LCO和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
D. 0.1ml过氧化钠含有的离子总数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Fe与HCl反应产生FeCl2,1 ml Fe反应失去2 ml电子,5.6 g铁的物质的量是0.1 ml,因此与与盐酸反应时转移0.2 ml电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2,A错误;
B.只有溶液浓度,缺少溶液体积,不能计算微粒的数目,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 ml,由于CO和CO2的分子中都只含有1个C原子,故混合气体中含有C原子数目是,C正确;
D.Na2O2中含有2个Na+和1个过氧根离子,共3个离子,因此0.1 ml Na2O2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D错误;
故选C。
20.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取氯气等产品
B. 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药物的合成等
C. Cl2不与铁反应,因此液氯可储存在钢瓶中
D. 侯氏制碱法实现了从NaCl到Na2CO3的转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转化关系,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NaOH、Cl2、H2,故A不符合题意;
B.氯气溶于水可以得到HClO,利用HClO的强氧化性,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氯气可以用于药物的合成等,故B不符合题意;
C.铁在常温下与干燥的氯气不反应,氯气与铁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因此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故C符合题意;
D.侯氏制碱法的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NaHCO3受热分解成Na2CO3,实现了NaCl与NaHCO3的转化,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2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FeCl2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通入氯气可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A正确;
B.氯气能和碱石灰反应,不能提纯氯气,B错误;
C.铜与盐酸不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用盐酸除去铜中的铁粉,C正确;
D.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能除去碳酸钠,D正确;
故选B。
22. 如图是数字化实验得到的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情况。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pH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了溶解度的减小,氯气逸出,导致了溶液中浓度减小
B. 光照过程中,氯水pH减小的同时,溶液中的浓度也不断减小
C. 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为盐酸,溶液的酸性增强
D. 随着对氯水光照时间的延长,氯水的漂白性将增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氯水pH减小主要原因是光照条件下HClO分解生成HCl,导致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HCl的量越来越多,氢离子浓度增大,A错误;
B.光照条件下HClO分解生成HCl,HCl是强酸,能完全电离,则溶液中c(Cl-)增大,B错误;
C.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为盐酸:2HClO2HCl+O2↑,HClO是弱酸、盐酸是强酸,则溶液的酸性增强,C正确;
D.HClO具有漂白性,盐酸没有漂白性,光照条件下HClO分解生成HCl,导致溶液中c(HClO)减小,溶液的漂白性减弱,D错误;
故选C。
23.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利用装置①可以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
B. 装置②可以除去中的HCl气体
C. 装置③中生成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
D. 装置④中若气球明显膨胀,证明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亚铁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把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下滴加,加铁粉并滴加硫酸产生的氢气排出装置内空气等措施,可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故A正确;
B.装置②洗气应长管进短管出,故B错误;
C.铁和氯气加热产生氯化铁是棕黄色的烟,溶于水,氯化铁溶液呈棕黄色,故C正确;
D.向瓶内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气球膨胀,则瓶内压强减小,即消耗氯气,证明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24. 向一定量的Fe和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0.1ml/L的稀硫酸,固体恰好完全溶解且有气体放出,所得溶液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若用足量的在高温下去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
A. 0.28gB. 0.56gC. 0.84gD. 1.12g
【答案】B
【解析】
【详解】向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水、反应生成的氧化铁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由题意可知,稀硫酸与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恰好反应得到硫酸亚铁溶液,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l/L×0.1L=0.01ml,由铁原子个数守恒可知,用足量的氢气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铁和氧化铁的得到铁的质量为0.01ml×56g/ml =0.56g,故选B。
25. 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Na+、K+、H+、Cu2+、Mg2+、、、Cl-中的若干种,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依次进行下列实验:
(1)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
(2)继续往(1)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3)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样品,在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肯定含有Na+、K+、B. 肯定含有、Cl-
C. 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K+D. 肯定不含有K+、H+、Cu2+、
【答案】A
【解析】
【详解】无色澄清溶液中不含有蓝色Cu2+;(1)取样,加入足量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产生的沉淀是BaCO3,不含;与能够形成白色沉淀的Mg2+、H+不能大量存在;
(2)继续往(1)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AgCl,由于(1)中加入了Cl-,因此不能由此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
(3)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样品,在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说明溶液中含有Na+。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溶液中含有Na+、,根据电荷守恒,结合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可知一定还含有阳离子K+,一定不含有H+、Cu2+、Mg2+、,而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故合理选项是A。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磁性氧化铁的化学式_______,KSCN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
(2)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下列物质:①液态HCl;②氯水;③酒精;④;⑤NaCl溶液;⑥固体;⑦云雾。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_______。
【答案】(1) ① ②. 硫氰化钾
(2)
(3) ①. ②⑤ ②. ⑦
【解析】
【小问1详解】
磁性氧化铁为四氧化三铁,即化学式为;KSCN的化学名称是硫氰化钾;
【小问2详解】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即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电解质需要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①液态HCl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②氯水属于混合物且含有自由移动离子,即能够导电;③酒精属于非电解质且不能导电;④CO2属于非电解质且不能导电;⑤NaCl溶液属于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⑥Na2CO3固体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⑦云雾属于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现象;综上能导电的是②⑤;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⑦。
27. 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电子工业中常用氯化铁溶液刻蚀覆铜板制印刷电路板,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曾有报道,在清洗卫生间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稀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而发生氯气中毒事件,其原理为。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当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L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个。
【答案】27.
28.
29. ①. NaClO ②. (或)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氢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为;
【小问2详解】
铁离子和铜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
【小问3详解】
该反应中次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氯气,故NaClO为氧化剂;反应2分子中HCl中1分子HCl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氯气,电子转移为,当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L(为0.25ml)时转移的电子0.25ml,数目为(或)个。
28. 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铁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某化学学习小组想利用腐蚀铜后所得的废液回收铜,并同时使溶液再生,设计了如下实验:
(1)通入F气体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若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试管,再放置几分钟,可以观察到试管内的现象为_______,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Ⅱ.学习小组同学继续研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进行了如图实验。
(3)实验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甲同学观察到实验Ⅰ中持续产生肥皂泡,一段时间后,取少量实验Ⅰ中反应后的固体进行实验Ⅱ。如果实验Ⅱ中的溶液b呈现红色,则说明溶液a中一定含有_______离子(写离子符号),但甲同学发现实验Ⅱ中的溶液b并没有呈现红色,请你分析溶液b未呈现红色的原因为:_______。
【答案】(1)
(2) ①.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②. 、
(3)
(4) ①. ②. 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未反应的Fe,实验Ⅱ中全部被Fe还原为
【解析】
【分析】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单质,铁单质置换铜离子生成铜单质,铁单质将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故滤液B是氯化亚铁溶液,加入的铁过量,滤渣C是铁和铜,滤渣C加入盐酸,得到单质铜和氯化亚铁溶液,再加入氯气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据此分析。
【小问1详解】
加入氯气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滤液B的溶质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亚铁的白色沉淀,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氢氧化铁,最终变成红褐色,即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铁与水蒸气反应,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反应的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b呈现红色,则说明溶液一定有三价铁离子;如果不变色,说明没有三价铁离子,故可能的原因为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未反应的Fe,实验Ⅱ中Fe3+全部被Fe还原为Fe2+;
答案为Fe3+;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未反应的Fe,实验Ⅱ中Fe3+全部被Fe还原为Fe2+;
29. 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和NaClO,已知:氯气和碱反应在室温下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温度升高时主要产物是氯化物和氯酸盐,氯气和碱的反应释放热量。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d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
(3)e的作用是_______。
(4)反应结束后,取出c中试管,经冷却结晶、_______、_______、干燥,得到晶体。(填写操作名称)
(5)反应结束后,d试管中溶液具有消毒、漂白作用,向d中通入或加入下列物质,能使其消毒、漂白效果明显增强的有_______。
A. B. 饱和食盐水C. D. NaOH溶液
【答案】(1)
(2) ①. ②. 冷却降温,防止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生成
(3)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4) ①. 过滤 ②. 洗涤 (5)C
【解析】
【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装置b中盛有的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化氢气体,装置c中氯气与氢氧化钾溶液共热反应制备氯酸钾,装置d中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冰水浴中反应制备次氯酸钠,装置e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装置a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装置d中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冰水浴中反应制备次氯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冷却降温,防止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生成氯酸钠,故答案为:;冷却降温,防止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生成;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装置e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小问4详解】
由题意可知,反应结束后,得到氯酸钾的实验操作为取出c中试管,经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氯酸钾晶体,故答案为:过滤;洗涤;
【小问5详解】
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次氯酸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由分析可知,d试管中所得溶液为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的漂白液,则增强漂白液消毒、漂白效果的措施为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增大溶液中次氯酸浓度,故选C。
30. 如图为实验室中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ml/L。
(2)某实验需要90mL3.0ml/L稀硫酸,要配制该溶液,经计算,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__mL浓硫酸。
(3)在下列配制过程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4)下列情况会引起所配稀硫酸浓度偏高的是______。
A.用蒸馏水洗涤量筒中残留的硫酸并转移至容量瓶
B容量瓶洗涤后,未经干燥处理
C.溶液未经冷却就转移至容量瓶
D.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答案】 ①. 18.4ml·L-1 ②. 16.3 ③. ①④ ④. AC
【解析】
【分析】(1)根据c= 带入数据进行计算;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没有90mL的容量瓶,以100mL容量瓶计算;
(3)根据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4)根据c= 进行误差分析。
【详解】(1)根据c= ,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2SO4)=ml·L-1=18.4ml·L-1。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没有90mL的容量瓶,以100mL计算,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 mL,所以xmL×18.4ml·L-1=100mL×3ml·L-1,解得:x≈16.3;
(3)①应将浓硫酸倒入水;②引流操作正确;③用玻璃棒引流,操作正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⑤上下颠倒摇匀正确,故选①④。
(4)A.用蒸馏水将量筒中残留的硫酸洗出合并,取浓硫酸的体积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A符合题意;
B.最后需要加水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溶解后未恢复室温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C符合题意;
D.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移入容量瓶中的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不符合题意;
此题答案为AC 。
【点睛】本题考查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方法,易错点(2)没有考虑到容量瓶没有90 mL,而按90 mL计算所需浓硫酸质量。
31. 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0ml/L的盐酸,产生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1)原NaOH溶液中通入之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
(2)图中纵坐标产生的最大体积是_______mL(标准状况)。
【答案】(1)和
(2)336
【解析】
【分析】若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溶液为碳酸钠溶液,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碳酸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溶液再与加入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消耗碳酸氢钠加入盐酸的体积比为1:1,由图可知,生成碳酸氢钠和和消耗碳酸氢钠加入盐酸的体积比为25mL:(100—25)mL=1:3,则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溶液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20ml/L×0.025L=0.005ml,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0.20ml/L×(0.075—0.025)L=0.01ml。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溶液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故答案为:和;
【小问2详解】选项
A
B
C
D
生活中的物质
食盐
小苏打
铁红
漂白粉
有效成分的化学式
NaCl
Na2CO3
Fe2O3
Ca(ClO)2
用途
做调味品
做发酵粉
做红色颜料
做消毒剂
选项
被提纯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溶液
通入适量
B
(蒸气)
碱石灰
C
铜粉
铁粉
加入过量盐酸并过滤
D
溶液
通入过量
实验Ⅰ
实验Ⅱ
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数据的测定,正确的是,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事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和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