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B.C.D.
2、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A.B.C.D.KCl
3、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与卤素相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
A.一定是共价键B.一定是离子键
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D.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4、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HClB.C.NaOHD.
5、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因为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受损,产生严重的核泄漏。核泄漏物中含放射性元素碘-131,则有关碘-131()和碘-127()说法正确的是( )
A.和的中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B.和的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
C.和的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D.有放射性而无放射性,说明两者化学性质不同
6、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B.、、、
C.、、、D.、、、
7、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A.将钠投入足量水中
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
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8、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配制100mL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100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⑦⑤⑥B.②⑤⑦⑥C.①③⑤⑥⑦D.②⑥③⑦⑤⑥
9、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B.向稀硫酸中投入铁粉:
C.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D.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10、向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 )
A.B.
C.D.
11、将一定量的通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得到溶液A,向A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加入HCl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入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大于22.4L
B.A溶液中
C.A溶液中的溶质有和
D.A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
二、多选题
12、投入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生成白色沉淀B.生成红褐色沉淀
C.有气泡产生D.无变化
13、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8g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时电子转移数为
B.25℃、101.3kPa时,11.2L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C.4℃、101.3kPa时,54g中含有的分子数为3
D.1ml/L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
14、按如图装置持续通入气体x,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Y可能是( )
A.和B.CO和C.CO和CuOD.和
三、填空题
15、“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试管装入另一试管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只或更多试管进行的实验。因其有许多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下面这个实验为“套管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小试管中部有沾上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脱脂棉。请观察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①烧杯A中 ;
②小试管中 ;
③烧杯B中 ;
(2)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3)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现有8种元素的性质、数据如下表所列,它们属于第一或第三周期。回答下列问题:
(1)⑧的元素名称是;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周期、族)。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3)比较④和⑦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用化学式表示)。
(4)写出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跟⑤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7、如图是一些常见的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和条件被略去,A、X、Y是常见金属单质,其中Y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B、C、E是常见气体,G的焰色反应呈黄色;I的溶液呈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F ;
(2)说出黄绿色气体C的一种用途 ;
(3)实验室检验H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先加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为色 ;
(4)写出C与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相应问题。
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大约含铁2g,这2g铁在人体中不是以单质金属形式存在,而是以和的形式存在。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二价铁离子的二价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有利于铁的吸收。
(1)人体中经常进行的相互转化,在A过程中,做 剂;在B过程中,做 剂。
(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具有 性。
(3)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溶液制备胶体,则其离子方程式为: 。
(4)为了验证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其中实验结果一定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④和⑤B.只有③C.③和④D.①②③
(5)已知:氧化性,还原性,则向1L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氯气2.24L,被氧化的粒子是 。
19、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
A瓶中有色布条 ;B瓶中有色布条 。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 可用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根据以上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 (用字母代号填)。
A.B.C.D.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属于非电解质,A正确;
B.熔融状态下或者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电解质,B错误;
C.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D.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弱电解质,D错误;
故选A。
2、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阴影部分属于钾盐、硫酸盐和正盐:
A.亚硫酸钾不是硫酸盐,A错误;
B.硫酸钠是钠盐,不是钾盐,B错误;
C.硫酸钾属于钾盐、硫酸盐和正盐,C正确;
D.氯化钾不是硫酸盐,D错误;
故选C。
3、答案:C
解析: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该元素可能是H,也可能是碱金属元素,如果是H,与卤族元素形成的化学键是共价键,如果是碱金属元素,则与卤族元素形成的是离子键,故选项C正确;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HCl不与题干中四种物质反应,无法区别出这四种溶液,A错误;
B.可以和硫酸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氯化铝、氯化铁不反应,无法进一步区别出硫酸钠和硫酸镁,B错误;
C.NaOH可与反应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与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与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与硫酸钠不反应,可以区分出四种溶液,C正确;
D.可以与硫酸钠、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银微溶物,与氯化铝、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与四种物质反应现象类似,无法区别出四种溶液,D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A.和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是碘元素的两种核素,A项错误;
B.和的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
C.和的质子数相同,所以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C项错误;
D.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D项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析:A.含的溶液为浅绿色,且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氧化Fe2+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与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均无色且可以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
D.含的溶液为蓝色,且与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B
解析:本题中,由于钠与盐酸、硫酸、水的反应过程的本质都为钠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由于等量的钠只能还原等量的氢,故钠与水、盐酸、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量是相等的。但是,B项中钠与水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钠,铝箔又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故B选项放出的氢气最多;
故选B。
8、答案:D
解析: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实验步骤是:用10mL量筒量取5.4mL的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洗涤烧杯、玻璃棒并把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加水定容,振荡摇匀,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为②10mL量筒、⑥胶头滴管、③50mL烧杯、⑦玻璃棒、⑤1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
故选D。
9、答案:D
解析: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难溶物不能拆,故A错误;
B.向稀硫酸中投入铁粉:,故B错误;
C.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故C错误;
D.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铝沉淀,所以刚开始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沉淀逐渐增大,在图像中就是一条过“0”点并呈上升趋势的斜线。氢氧化铝和过量的氢氧化钠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所以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会溶解一部分,在图像中就是沉淀的质量会下降,但是最后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没有给出温度和压强,无法求算二氧化碳的体积,A错误;
B.开始时先后发生、,共消耗3mlHCl,由于最终得到二氧化碳1ml,故碳酸钠为1ml,其中碳酸钠消耗1mlHCl,故氢氧化钠消耗2mlHCl,即剩余氢氧化钠为2ml,B正确;
C.由B中分析可知,A溶液中含有1ml和2mlNaOH,故C错误;
D.由B中分析可知,A溶液中含有1ml和2mlNaOH,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BC
解析:将投入溶液中,与溶液中的水发应生成NaOH和,有气泡产生,生成的NaOH再和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故B、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C。
13、答案:AC
解析:A.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l,而1ml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为歧化反应,1ml过氧化钠反应转移1ml电子,即转移个,故A正确;
B.25℃、101.3kPa时,气体摩尔体积大于,故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l,则含有的H原子个数小于个,故B错误;
C.4℃、101.3kPa时,物质的量为,含有水分子个数为:,故C正确;
D.无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离子数目,故D错误;
故选AC。
14、答案:AC
解析:A.通入气体,P处受热分解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正确;
B.CO和不发生反应,受热不发生分解,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B错误;
C.CO和CuO反应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和反应生成Fe和水,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D错误;
故选AC。
15、答案:(1)①有气泡冒
②出脱脂棉变成蓝色,试管内壁有水珠产生
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先将导气管从A、B烧杯中取出,再停止加热
①;
②;
③
解析:(1)①实验开始时,大试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烧杯A的导气管中会有气泡冒出;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有气泡冒出;
②小试管中部有沾上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脱脂棉变成蓝色,试管内壁有水珠产生;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脱脂棉变成蓝色,试管内壁有水珠产生;
③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烧杯B中导气管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要特别注意:先将导气管从A、B烧杯中取出,再停止加热,以防倒吸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先将导气管从A、B烧杯中取出,再停止加热;
(3)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Ⅰ.无色与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Ⅲ.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①;②;③。
16、答案:(1)硼第二周期ⅥA族
(2)
(3)
(4)
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⑧是硼元素,元素符号是B;①是O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ⅥA族;
(2)8种元素中,氯的非金属性最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为HClO4;钠的金属性最强,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电子式是;
(3)N的非金属性强于P,故的稳定性强于;
(4)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氢氧化镁,⑤的氢化物水溶液是盐酸,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7、答案:NaAlCl3工业制盐酸或自来水的杀菌消毒KSCN红
解析:金属Y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应为Al,金属A与水反应生成D可与铝反应,且G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可知D应含有Na元素,则A为Na,D为NaOH,B为,G为,气体C与氢气反应,且与铝反应,一般为Cl2,则F为,E为HCl,由E→H→I的转化关系可知金属X为变价金属,应为Fe,则H为,I为。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Na,F为,故答案为Na;;
(2)C为氯气,可用于工业制盐酸或自来水的杀菌消毒等,故答案为工业制盐酸或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3)H为,检验亚铁离子,可先加入KSCN,没有现象,再加入氯水,如变为红色,说明含有亚铁离子,故答案为KSCN;红;
(4)C为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和物质的特征颜色等是推断的突破口。本题可以从“Y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G的焰色反应呈黄色”等突破。
18、答案:(1)还原;氧化
(2)还原
(3)
(4)B
(5)
解析:(1)在A过程中,二价铁离子生成成三价铁离子,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二价铁离子做还原剂;在B过程中,三价铁离子生成成二价铁离子,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三价铁离子做氧化剂,故答案为:还原;氧化;
(2)三价铁离子生成成二价铁离子,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三价铁离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还原;
(3)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溶液,生成胶体和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是,故答案为:。
(4)①铁与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变为浅绿色;②与发生反应生成血红色;③与溶液不反应,溶液不是无色;④与结合生成AgCl白色沉淀;⑤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选B;
(5)还原性,向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氯气2.24L(即0.1ml)时,氯气先将亚铁离子氧化,如果氯气剩余再氧化溴离子,而0.1ml氯气恰好和0.2ml的亚铁离子反应,所以被氧化的微粒是只有亚铁离子,故答案为:。
19、答案:(1)无明显变化;褪色
(2)NaOH;
(3);C
解析:(1)氯气无漂白性,干燥的有色布条无明显现象,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可观察到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的现象是有色布条褪色;
(2)氯气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为;
(3)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选C。
编号
元素
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m)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
+2
+1
+5
+7
+1
+5
+3
-2
-3
-1
-3
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共5页。
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共6页。
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