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01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02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合格考达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列四幅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导致下图中环境问题的是( C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第1题,生态破坏是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衍生的环境效应,导致了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环境本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图片中的环境问题依次是森林的减少和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故选A。第2题,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为伦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反映的是大气污染,故选C。
    俄罗斯历史上曾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C )
    A.森林破坏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D.湿地萎缩
    4.当地出现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C )
    A.过度放牧B.过度樵采
    C.过度开垦D.过度灌溉
    [解析] 第3题,该垦荒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不合理的垦荒易导致土地荒漠化,C正确。第4题,据材料“垦荒”可知是过度开垦,C正确。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 D )
    A.海洋污染 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B.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 全球变暖
    C.全球变暖 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
    D.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
    6.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小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7.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B )
    A.减轻了淡水变咸
    B.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下降
    C.减轻海洋污染
    D.延缓海岸侵蚀后退
    [解析] 第5题,超采地下水、引用地下水过量,会使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形成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引起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超标污水排放等,超过海水自净能力,会引起海洋污染。第6题,由图可知,该海岸侵蚀后退是入海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强及近岸泥沙减少造成的。第7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入海径流量增加会减轻淡水变咸,减轻海洋污染,延缓海岸线的后退,同时容纳、净化污染物的能力提高。
    二、综合题
    8.(2022·重庆西南大学附中高一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我国预计在2060年将实现碳中和。2021年11月9日,国家电投“暖核一号”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项目在山东海阳投运,使其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核电厂采用热电联产方式运营,从核电机组抽取高压缸排汽作为热源,通过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最后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用户,供暖面积覆盖海阳全城区,全县供暖价格不升反降。
    (1)说明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及全球的环境效益。
    (2)从热能来源及污染的角度,说明海阳实现“零碳”供暖的原因。
    [答案] (1)对我国:减少化石燃料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对全球:缓解二氧化碳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维持全球生态平衡。
    (2)供暖所用热能来源是核电厂的废热,转热过程中未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核电厂的热能来源是核裂变产生的核能,核裂变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
    [解析] 本题考查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念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第(1)题,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同时我国以煤炭消费为主,实现碳中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破坏、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我国绿色高效发展。对于全球而言,实现碳中和有效缓解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带来的全球变暖问题,进而有利于缓解海平面上升,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第(2)题,该地实现零碳供暖,其原因主要分析在供暖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的排放。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核电厂采用热电联产方式运营,从核电机组抽取高压缸排汽作为热源,通过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最后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用户,供暖所用的热量来自核电站的废热,且转换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核电站在发电过程中采用的是核裂变产生的核能,也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
    等级考达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2·湖南永州检测)湖泊的叶绿素a浓度是评估湖泊浮游植物生物量(g/m2)以及湖泊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经常被用来评价湖泊水质及生态环境状况。某科研团队对江西鄱阳湖和云南洱海的叶绿素a浓度进行了为期15年的跟踪研究,绘出了2003—2018年鄱阳湖及洱海叶绿素a浓度年均值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研究时段内( A )
    A.洱海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比鄱阳湖大
    B.鄱阳湖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比洱海大
    C.洱海水质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
    D.鄱阳湖水质主要受湖泊面积影响
    2.2010年鄱阳湖出现叶绿素a浓度低值可能是由于( B )
    A.气温偏低B.降水偏多
    C.气温偏高D.降水偏少
    [解析] 第1题,湖泊的叶绿素a浓度是评估湖泊浮游植物生物量以及湖泊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叶绿素a浓度越高,湖泊浮游植物生物量越大,湖泊富营养化越严重,水质越差。由图可知,研究时段内洱海的叶绿素a浓度比鄱阳湖大,因此其浮游植物生物量比鄱阳湖大,A正确,B错误;水质差,湖泊富营养化主要受水污染导致的,水质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C、D错误。故选A。第2题,2010年鄱阳湖出现叶绿素a浓度低值可能是由于降水偏多,晴天少,光合作用弱,B正确,D错误;气温高低对其影响不大,A、C错误。故选B。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完成3~4题。
    3.上述材料反映导致该地区2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B )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4.目前,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B )
    A.寒潮危害严重B.水土流失严重
    C.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D.光照条件差
    [解析] 第3题,读材料可知,耕地面积扩大,森林覆盖率下降、气候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故选B。第4题,河流含沙量增加,说明水土流失加剧,B正确;图中显示气温年较差增大,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但是这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C错误;年降水量减少,光照强度增加,D错误;寒潮危害属于自然灾害,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A错误。故选B。
    (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德化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有“闽中屋脊”之称。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德化县农业系统的主要产业;德化县畜禽养殖数量较多,并且多为农户型散养,规模化养殖程度低。据此完成5~7题。
    5.德化县山区农业环境负荷较重,主要原因可能是( C )
    A.畜禽市场需求量大B.农业结构调整
    C.耕地面积偏少D.草场资源丰富
    6.化肥是德化县农田生产最主要的污染源,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是( A )
    ①禁止使用化肥,发展有机农业
    ②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畜禽污染
    ③提高有机肥还田比例,减少化肥用量
    ④培植黑土资源,提高土壤肥力
    A.②③B.①③
    C.①②D.③④
    7.德化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偏低,主要原因是( D )
    A.畜禽生产规模大,废弃物排放多
    B.水土流失严重,气象灾害频发
    C.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容量降低
    D.丘陵山地不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低
    [解析] 第5题,畜禽市场需求量大、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环境负荷较重无关,A、B错误;读材料可知,德化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有“闽中屋脊”之称,说明地势较高,以山地为主,所以可推测此地耕地面积较少,C正确;草场资源丰富,不会导致农业环境负荷重,D错误。故选C。第6题,德化县发展农业可少施化肥,不能禁止使用,①错误;德化县畜禽养殖数量较多,可以将畜禽粪便还田,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畜禽污染,还能提高有机肥还田比例,减少化肥用量,②③正确;此地自然环境不适合形成黑土,④错误。故选A。第7题,读材料可知,畜禽养殖数量多,但生产规模小,A错误;水土流失严重,气象灾害频发,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容量降低均在材料中无体现,B、C错误;德化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有“闽中屋脊”之称,说明地势较高,以山地为主,不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低,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D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
    8.(2022·上海青浦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几年,我国风电的发展逐渐由陆地转向海上,但海上风电工程复杂,技术要求高。有学者研究,我国沿海地区风电建设,可能对鸟类的生存带来影响。
    (1)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的主要来源。
    (2)比较江苏、福建两省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3)与西北内陆风电相比,分析我国东南沿海开发海上风电的优势。
    (4)简述我国沿海滩涂地区风电建设,可能对鸟类生存带来的影响。并针对问题提出一条可行性措施。
    [答案] (1)东南季风、海陆风、台风等。
    (2)差异:江苏省风能资源属于较丰富和可利用区,风能资源由沿海向内陆变化较小;福建省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向内陆方向风能资源迅速递减,变化较大。影响因素:地形。
    (3)优势:相同高度,海上风速比陆上风速大,开发海上风电发电效率高;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电力需求大,市场广阔;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发达,利于解决海上风电建设困难;海上发电,不占有陆上空间,节约土地资源;沿海地区海运便利,利于大型风电设备运输。
    (4)影响:风机转动及噪音,可能影响鸟类正常迁徙通道、占据主要的鸟类栖息地。措施:风电设施避开鸟类迁徙路径、建立滩涂鸟类自然保护区、避免占据鸟类主要栖息地、降低风电设施建设密度等。
    [解析] 本题以我国沿海风力发电为背景,涉及风力资源来源、丰富的原因分析、不同地区风力分布比较等相关知识,考查对能源利用知识和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面临太平洋和南海,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明显,风力大;夏秋季,台风次数多,风力大,风力资源丰富;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形成海陆风,也是风力的来源之一。第(2)题,由图可知,江苏省风能资源为较丰富和可利用区,风能资源由沿海向内陆变化较小,而福建的风能资源由沿海向内陆迅速递减,由丰富区变为欠缺区,变化大。主要原因是福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季风和台风,使风力由沿海向内陆差异明显。第(3)题,与西北内陆的风电相比,东南沿海的风电具有的优势:相同高度、海上风速比陆上风速大,开发海上风电发电效率高;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电能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海上发电,不占有陆上空间,节约土地资源;东南沿海地区技术发达,利于解决海上风电建设困难;沿海地区海运便利,利于大型风电设备运输。第(4)题,主要影响:风力发电叶轮转动和产生较大的噪音,可能影响鸟类正常迁徙通道、影响鸟类的栖息、占据鸟类的栖息地等。措施:风电设施尽量避开鸟类迁徙路径,减少对鸟类迁徙的影响;建立滩涂鸟类自然保护区,确保鸟类有足够的栖息空间;科学研究和考察,避免占据鸟类主要栖息地;合理布局,降低风电设施建设密度等。年份
    1975
    1995
    森林覆盖率
    19%
    12%
    耕地面积/km2
    333
    478
    年降水量/mm
    420
    350
    气温年较差/℃
    38
    42
    河流含沙量
    10%
    35%
    粮食平均单产/(万千克/公顷)
    1.23
    0.9
    粮食总产量/亿千克
    1.025
    0.975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测试题,共9页。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后复习题,共8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生物物种数量锐减属于,下列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