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荷花送香气” 说明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试题
2023年11月7日
本试题共8页。选择题部分40分,非选择题部分60分,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选择题部分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葡萄酿酒
C.铁丝生锈 D.冰块融化
2.我们要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外出露营时,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B.种植蔬菜时,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C.处理垃圾时,投入相应分类垃圾桶 D.欢度节日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3.现代社会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发射航天飞机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风力发电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易燃、易爆的药品要远离火源
B.实验过程中要将实验用品按顺序摆放整齐
C.加热操作中不要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
D.为了节约,实验剩余药品要放回原瓶
5.下列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药匙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的体积 D.取用块状固体
7.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
B.玻璃棒:常用作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C.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D.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
8.“荷花送香气” 说明了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分子具有一定质量
9. 《黄帝内经》中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雨是水蒸气经阳光、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下列有关“为云”“ 为雨”的认识错误的是
A.此过程体现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B.此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C.此过程能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分布
D.此过程是通过水分子的运动及间隔变化实现的
10.某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模型是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3分,选对一个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类繁多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C.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D.现今的科学技术已达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12.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B.若没有火柴或打火机,可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用完酒精灯后,既可用嘴吹灭,又可用灯帽盖灭
D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13.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
D.火药爆炸与车胎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14.在实验室操作练习中,小明同学观察并记录了下列实验操作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A.通过品尝某包白色固体是否有咸味确定其是不是食盐
B.取用锌粒时,直接将锌粒倒入手中
C.刷洗试管时,将试管中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指定的废液缸中
D.进行锌和盐酸反应的实验时,为使现象明显,向盛有一粒锌粒的试管中多加盐酸
15.下表所示为氨气的相关信息,结合表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氨分子质量很小 B.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C.温度升高,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非选择题部分 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16. (8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正确书写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1)氧________________。
(2)钠________________。
(3)碳_________________。
(4)钾_________________。
(5)氯_________________。
(6)钙________________。
(7)铝________________。
(8)氢_________________。
17. (14分)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________生成,这个过程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同时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2)蜡烛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能和_______能。
(3)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________状固体。
该化学变化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2分)
(4)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追求光明的历程。人类照明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①在上述照明方法中,__________照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②蜡烛燃烧的过程并不简单,主要包含以下过程: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石蜡蒸气再燃烧。
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2分)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2分)
由此说明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 (填“ 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③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最能说明其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蜡烛变短 B.放出大量的热 C.发出黄光 D.生成小水珠
18. (17分)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认识到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请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1)人类认识到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图一:“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说明_____是真实存在的。
(2)图二:水是由大量________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______和________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的。
氢气是由大量________聚集而成的,氢分子是由______自相结合构成的。
氧气是由大量_______聚集而成的。
(3)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各2分):
水分子_________;氢分子__________;氧分子____________。
(4)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有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______和______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________和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化学” 之一)。
19. (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图是实验课上某同学练习药品的取用和给物质加热的操作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中为了提高实验操作效率,_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改为用手取药品。
(2 )进行步骤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_________(写出一点)。
(3)指出步骤三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20. (15分)天然水中往往含有泥沙、可溶性矿物质和细菌等,需要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净化处理。小秦同学周末从南部山区带回来- -瓶山泉水,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净化处理,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步骤Ⅰ:山泉水中较大的泥沙颗粒,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小秦同学向其中加入______,可以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
步骤Ⅱ:将所得的山泉水经过______(填操作名称)后,才能将泥沙和水分离。下图为小秦同学的操作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该操作的图示中,缺少了一种必须的玻璃仪器:___________,它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将上述玻璃仪器补充完整后,小秦同学发现该装置还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是(2分) :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该操作可以除去水样中的_____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4)小秦同学通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水样仍然浑浊,请分析其可能的一种原因__________(2分) (写出一条即可)。
步骤Ⅲ:向所得的略带颜色的山泉水中,加入______,该物质的结构疏松多孔,具有较强的______作用,可将山泉水中的颜色除去。
小秦同学看着澄清的山泉水,高兴的说:“ 我终于制得了纯水!”你认为他的说法是_________(选填“正确”“错误”之一)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CADB 6-10:ACBBD
二、多项选择题:
11.BCD 12.BC 13.AC 14.ABD 15.ACD
三、非选择题
16.(1)O (2)Na (3)C (4)K (5)Cl (6)Ca (7)Al (8)H
17.(1)有新物质 (2)光、热 (3)白光;白色固体;2Mg+O22MgO;(4)①电灯 ②石蜡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体;石蜡蒸气燃烧;一定 ③D
18.(1)原子 (2)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氢原子;氧分子
(3)H2O;H2;O2 (4)数目;质量;间隔;物理
19.(1)不可以 (2)标签正对手心 (3)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答案不唯一)
20.步骤Ⅰ:明矾 步骤Ⅱ:过滤
(1)①漏斗 ②烧杯 ③铁架台
(2)玻璃棒;引流
(3)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不溶性
(4)滤纸破损(答案不唯一) 步骤Ⅱ:活性炭;吸附;错误物质
分子个数
气体体积
17 g NH3
约6.02×1023个
温度0℃压强101 kPa
温度20℃压强101 kPa
温度0℃
压强202 kPa
22.4 L
24.1 L
11.2 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艾山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