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精彩绝伦,尽显中国文化,二十四节气与古诗词、古谚语及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影像融为一体。下列节气对应的古诗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立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处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D.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2分)保护蓝天、白云、碧水,是全体市民的共同心声。下列措施中,与此不相符的是( )
    A.禁止燃放鞭炮、烟花,减少空气污染
    B.污水处理合格后排放,减少水污染
    C.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解决清理运输问题
    D.拆迁工地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3.(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闻气体气味
    C.读取液体体积D.连接仪器
    4.(2分)下列实验室中的做法合理的是( )
    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直接倒入下水道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
    D.加热的试管未经冷却直接再用冷水冲洗
    5.(2分)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鞭炮爆炸发声B.蜡烛燃烧发光
    C.煤燃烧火力发电D.电水壶通电放热
    6.(2分)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AB.BC.CD.D
    7.(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氢气可用作燃料
    B.铜丝可用于制造电线
    C.活性炭可用于吸附异味
    D.超滤膜可用于处理饮用水
    8.(2分)下列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氧化汞汞+氧气
    B.二氧化碳+水→碳酸
    C.氢气+氯气氯化氢
    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9.(2分)已知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钼原子的质量为8mkg,则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96B.72C.48D.36
    10.(2分)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B.
    C.D.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且无错选的得4分,只选一项且选对的得2分,至少有两个选
    (多选)11.(4分)构建模型有助于从微观方面认识化学,如图是电解水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
    B.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1个氢分子
    C.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变化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多选)12.(4分)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阳离子
    B.③④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多选)13.(4分)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其纯度,后点燃
    B.给试管中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后对准药品所在部位集中加热
    C.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后将导管放入水中
    D.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放质量小的砝码,后放质量大的砝码
    (多选)14.(4分)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能获得的结论是( )
    A.金原子核带正电
    B.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C.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
    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多选)15.(4分)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所以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1)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晶莹的水滴是由大量 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 和 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的。氢气是由大量 聚集而成的,氢分子是由 自相结合构成的。
    氧气是由大量 聚集而成的。由此可知,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构成分子,同种原子也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
    (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①矿泉水 ②液氧 ③氧化镁 ④冰水共存物 ⑤二氧化碳⑥洁净的空气
    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以上物质分类的依据是 。
    (3)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使用了钛合金等复合金属材料制成的“避火衣”,钛原子(Ti)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中x的数值为 ,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离子符号)。
    17.(12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 :D :E 。
    ②可用于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填序号,下同):常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 ;量取10mL水所用的仪器是 。
    (2)掌握正确的仪器使用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是完成实验的根本保证。如如图所示:
    ①图1操作中错误的是 。
    ②图2所示是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NaCl)的质量,其中的错误是 ,称取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g。
    ③图3中的仰视读数会导致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正确的读数方法为 。除了这一处错误,还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18.(12分)今年国庆假期,小刚从黄河带回一瓶浑浊的河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流程如图所示:
    (1)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
    (2)操作①如图2所示,仪器b的名称是 。图2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装置安装还存在的一处错误是 。操作①之后的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理由是 。操作①后发现液体C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3)操作②的步骤是:先向水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中有颜色和异味的杂质;再滴入液氯 ,该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说明是 (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19.(12分)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资料:浓氨水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点燃 ,属于化学性质的描述是 。
    (2)图1中,夹持镁条的仪器a的名称 。镁条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中的能量转化是将 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3)图2中,可以看到烧杯A的现象是 ;其中烧杯B的作用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分子 。
    (4)图3中,蜡烛燃烧的过程是: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由此说明,在化学变化过程中 (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20.(12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让我们一起走进“水”的世界。
    (1)图1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①水的天然循环中水分子和水分子的能量都不变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图2是电解水的示意图,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试管b中得到的气体为 ,检验该气体时用 ,现象是 。检验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时可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若试管a中得到6mL的气体,则理论上试管b中得到 mL的气体。
    (3)图3是水发生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甲、乙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甲”或“乙”),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物理变化的依据是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 (填“吸收”或“释放”)能量。
    (4)小明从图3中化学变化的微观图示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精彩绝伦,尽显中国文化,二十四节气与古诗词、古谚语及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影像融为一体。下列节气对应的古诗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立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处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D.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好雨知时节,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B、随风潜入夜,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C、春种一粒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故选项正确;
    D、露从今夜白,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分)保护蓝天、白云、碧水,是全体市民的共同心声。下列措施中,与此不相符的是( )
    A.禁止燃放鞭炮、烟花,减少空气污染
    B.污水处理合格后排放,减少水污染
    C.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解决清理运输问题
    D.拆迁工地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燃放鞭炮,因此禁止燃放鞭炮,减少空气污染;
    B、污水处理合格后排放,不合题意;
    C、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加剧空气污染;
    D、拆迁工地洒水,减少空气污染;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难度不大。
    3.(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闻气体气味
    C.读取液体体积D.连接仪器
    【分析】A、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一不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读数时,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2分)下列实验室中的做法合理的是( )
    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直接倒入下水道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
    D.加热的试管未经冷却直接再用冷水冲洗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进行分析;
    C、根据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和自己,防止液体溅出伤人进行分析;
    D、根据加热的试管未经冷却,不能直接用冷水冲洗,防止试管炸裂进行分析。
    【解答】解: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故A正确;
    B、实验结束后,故B错误;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防止液体溅出伤人;
    D、加热的试管未经冷却,防止试管炸裂。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5.(2分)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鞭炮爆炸发声B.蜡烛燃烧发光
    C.煤燃烧火力发电D.电水壶通电放热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鞭炮爆炸发声、蜡烛燃烧发光、煤燃烧火力发电都发生了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鞭炮爆炸发声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故选项错误;
    B、蜡烛燃烧发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错误;
    C、煤燃烧火力发电;故选项错误;
    D、电水壶通电放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2分)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AB.BC.CD.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缉毒犬靠辨别气味发现毒品,故选项解释正确。
    B、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水分子仍在不断地运动。
    C、一滴水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体积很小。
    D、液态天然气和气态天然气均能燃烧,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氢气可用作燃料
    B.铜丝可用于制造电线
    C.活性炭可用于吸附异味
    D.超滤膜可用于处理饮用水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氢气可用作燃料,属于化学性质;
    B、铜丝可用于制造电线,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故B错;
    C、活性炭可用于吸附异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故C错;
    D、超滤膜可用于处理饮用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故D错。
    故选:A。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8.(2分)下列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氧化汞汞+氧气
    B.二氧化碳+水→碳酸
    C.氢气+氯气氯化氢
    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多变一”的形式、化合反应。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分)已知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钼原子的质量为8mkg,则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96B.72C.48D.36
    【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已知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钼原子的质量为4mkg=96。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分)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B.
    C.D.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
    【解答】解:A、图示是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B、图示是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C、图示是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D、图示是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与元素的组成进行。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且无错选的得4分,只选一项且选对的得2分,至少有两个选
    (多选)11.(4分)构建模型有助于从微观方面认识化学,如图是电解水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
    B.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1个氢分子
    C.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变化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分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解答】解:A、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水分子中不含有氢分子。
    C、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故选项正确。
    D、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多选)12.(4分)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阳离子
    B.③④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分析】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B、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C、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①表示的粒子质子数=1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化学性质不相似。
    C、③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D、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故选:B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多选)13.(4分)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其纯度,后点燃
    B.给试管中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后对准药品所在部位集中加热
    C.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后将导管放入水中
    D.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放质量小的砝码,后放质量大的砝码
    【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物质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其纯度,故A说法正确。
    B、给试管中物质加热时,后对准药品所在部位集中加热,故B说法正确。
    C、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后用手握住试管,说明气密性良好。
    D、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再放质量小的砝码。
    故选:C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多选)14.(4分)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能获得的结论是( )
    A.金原子核带正电
    B.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C.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
    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分析】根据该实验的三种现象,即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A、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故A说法正确;
    B、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原子核外空间很大;
    C、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
    D、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即原子核质量很大。
    故选:ABD。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带正电荷,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
    (多选)15.(4分)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所以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分析】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B、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都可能伴随能量变化。
    D、中子不显电性。
    【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故选项不正确。
    B、水的蒸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故选项不正确。
    C、伴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放热,不是化学变化。
    D、分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ABC。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1)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晶莹的水滴是由大量 H2O 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 H 和 O 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的。氢气是由大量 H2 聚集而成的,氢分子是由 H 自相结合构成的。
    氧气是由大量 O2 聚集而成的。由此可知,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构成分子,同种原子也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
    (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①矿泉水 ②液氧 ③氧化镁 ④冰水共存物 ⑤二氧化碳⑥洁净的空气
    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⑥ (填序号),属于纯净物的是 ②③④⑤ (填序号)。以上物质分类的依据是 物质种类的多少(或分子种类的多少,合理即可) 。
    (3)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使用了钛合金等复合金属材料制成的“避火衣”,钛原子(Ti)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中x的数值为 2 ,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 (“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Ti2+ (填离子符号)。
    【分析】(1)根据氢气是由大量氢分子聚集而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自相结合构成的,氧气是由大量氧气聚集而成的进行分析。
    (2)根据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3)根据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水滴是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H和O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自相结合构成的。由此可知,同种原子也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
    (2)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等,属于混合物,属于纯净物,属于纯净物,属于纯净物,属于纯净物、氮气等气体组成,则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⑥。以上物质分类的依据是物质种类的多少(或分子种类的多少。
    (3)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x=2,形成Ti2+。
    故答案为:(1)H7O;H;O;H2;H;O2;
    (2)①⑥;②③④⑤,合理即可);
    (3)3;失去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7.(12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 烧杯 :D 集气瓶 :E 胶头滴管 。
    ②可用于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B (填序号,下同):常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 D ;量取10mL水所用的仪器是 EF 。
    (2)掌握正确的仪器使用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是完成实验的根本保证。如如图所示:
    ①图1操作中错误的是 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
    ②图2所示是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NaCl)的质量,其中的错误是 砝码和食盐放反了 ,称取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12 g。
    ③图3中的仰视读数会导致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正确的读数方法为 视线与量筒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除了这一处错误,还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 。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的仪器使用及注意事项分析;
    (2)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托盘天平的使用及量筒的使用分析。
    【解答】解:(1)①根据图示可知A为烧杯;D为集气瓶;故答案为:烧杯;胶头滴管;
    ②试管可以直接加热,为B,为D,为EF;D;EF;
    (2)①打开试剂瓶后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图示瓶塞正放在桌面上;故答案为: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示砝码和食盐放反了,则食盐的质量=12;12;
    ③仰视读数时,视线低于量筒中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正确读数方法为: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即可解答。
    18.(12分)今年国庆假期,小刚从黄河带回一瓶浑浊的河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流程如图所示:
    (1)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或加速沉降) 。
    (2)操作①如图2所示,仪器b的名称是 漏斗 。图2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玻璃棒 ,其作用是 引流 。装置安装还存在的一处错误是 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操作①之后的水是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理由是 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物质 。操作①后发现液体C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写一条即可)。
    (3)操作②的步骤是:先向水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中有颜色和异味的杂质;再滴入液氯 杀菌消毒 ,该变化属于 化学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说明是 硬水 (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用 加热煮沸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分析】(1)根据明矾净化水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过滤所需仪器、仪器名称、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3)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4)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加入明矾的目的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或加速沉降;故答案为: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或加速沉降);
    (2)操作①如图2所示,仪器b的名称是漏斗,其作用是引流。操作①之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操作①后发现液体C仍然浑浊;故答案为:漏斗;引流;混合物;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3)先向水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中有颜色和异味的杂质,此作用是杀菌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化学;
    (4)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加热煮沸。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19.(12分)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资料:浓氨水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点燃 银白色 ,属于化学性质的描述是 可燃性 。
    (2)图1中,夹持镁条的仪器a的名称 坩埚钳 。镁条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该反应中的能量转化是将 化学 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镁+氧气氧化镁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化合 反应。
    (3)图2中,可以看到烧杯A的现象是 溶液变红色 ;其中烧杯B的作用 对比(或对照)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分子 总在不断地运动 。
    (4)图3中,蜡烛燃烧的过程是: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由此说明,在化学变化过程中 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分析】(1)根据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仪器的名称、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化学反应的原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题中信息和反应类型特点,进行分析;
    (3)根据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进行分析;
    (4)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1)题中叙述中,描述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
    (2)图1中,夹持镁条的仪器a的名称是坩埚钳,观察到的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该反应是由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3)图2中,浓氨水中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和其中的水结合生成氨水,其中烧杯乙的作用是对比,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4)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石蜡先熔化成液态,是石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由此说明发生化学变化时 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1)银白色;可燃性;
    (2)坩埚钳;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化学氧化镁;
    (3)溶液变红色;对比(或对照);
    (4)化学;一定。
    【点评】本题涉及范围广泛,但难度较大,属于化学基本知识的简单应用。
    20.(12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让我们一起走进“水”的世界。
    (1)图1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填选项序号)。
    ①水的天然循环中水分子和水分子的能量都不变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图2是电解水的示意图,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水氢气+氧气 。试管b中得到的气体为 氧气(或O2) ,检验该气体时用 带火星的木条 ,现象是 木条复燃 。检验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时可用 点燃的火柴(或点燃的木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氢气+氧气水 。若试管a中得到6mL的气体,则理论上试管b中得到 3 mL的气体。
    (3)图3是水发生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甲、乙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乙 (填“甲”或“乙”),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物理变化的依据是 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或没有生成新分子,合理即可)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 吸收 (填“吸收”或“释放”)能量。
    (4)小明从图3中化学变化的微观图示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有 ACD (填序号)。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分析】(1)根据水循环进行分析;
    (2)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反应、气体的验证等进行分析;
    (3)根据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及图中信息进行分析;
    (4)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及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等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水变为水蒸气过程需吸收能量,则水的天然循环中水分子不变,说法不正确;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说法正确;
    ③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说法正确;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说法正确。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收集的气体为氧气,则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a试管与电源负极相连,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燃烧生成水水;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则b中收集5mL÷2=3mL氧气。
    (3)由图可知,甲变化中分子改变,则属于物理变化的为乙,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4)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说法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故说法不正确;
    C、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原子,故说法正确;
    D、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故答案为:
    (1)C;
    (2)水氢气+氧气2);带火星的木条;点燃的火柴(或点燃的木条)水;3;
    (3)乙;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或没有生成新分子;吸收;
    (4)AC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电解水的相关内容,理解实验原理、现象及结论、微观示意图及分子和原子的区别等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缉毒犬靠辨别气味发现毒品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
    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
    C
    一滴水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分子体积很小
    D
    液态天然气和气态天然气均能燃烧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缉毒犬靠辨别气味发现毒品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
    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
    C
    一滴水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分子体积很小
    D
    液态天然气和气态天然气均能燃烧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2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