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73113/0-16993769787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73113/0-16993769788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73113/0-16993769788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一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一,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面物品中,大约重10克的是( )。
A.3本数学书B.3个乒乓球C.3个鸡蛋D.3个苹果
2.你步行一千米大约需要( )。
A.15秒B.15分钟C.1小时D.1分钟
3.体育课上,测试同学们50米短跑成绩。小明成绩是10秒,小刚的成绩是11秒,小东的成绩是9秒,他们三个人中( )跑得最快。
A.小明B.小东C.小刚D.无法确定
4.小明去姥姥家路上用了40分钟,9:10到姥姥家,小明的出发时间是( )。
A.7:30B.8:30C.9:50D.9:30
5.如图所示,对应的口算58+57=115的方法是( )。
A.先算58+50=108,再算108+7=115
B.先算50+57=107,再算107+8=115
C.先算50+50=100,再算8+7=15,最后算100+15=115
D.先算50+50=100,再算100+8=108,最后算108+7=115
6.小马家、小丽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笔直的路上,学校距离小马家450米,距离小丽家350米,小马家和小丽家的距离是( )米。
A.700B.100C.800D.100或800
7.一根彩带长600厘米,第一次用去368厘米,第二次用去129厘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在比原来短了103厘米
B.剩下103厘米
C.两次共用去500厘米
D.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去241厘米
8.李阿姨要购买2件商品,1号商品的价格是228元,2号商品的价格是394元。估一估,李阿姨至少要带( )元。
A.610B.620C.630D.700
二、填空题(共16分)
9.为庆祝国庆,学校买回来白菊和黄菊两种菊花,其中白菊有290株,比黄菊多120株,学校一共买来( )株菊花。
10.三年级两个班的同学参加“世博会”,一班有39人,二班有42人。一共要买( )张票。
11.一场晚会7:30开始,9:20结束。晚会演了( )。
12.一部宣传片从上午的8:15开始放,到上午9:05结束,共播放了( )分钟。
13.把一根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然后沿折痕剪开,现在每段长( )厘米,如果对折三次,每段长( )厘米。
14.明明小朋友体重39( ),25个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1( )。
15.一台洗衣机397元,一个电饭煲198元。估一估,妈妈买这两种电器要带( )元钱。
16.广州新电视塔是广州目前最高的建筑,它比中信大厦高278米。中信大厦高322米,广州新电视塔高( )米。
三、判断题(共8分)
17.小芳周六下午1:30~3:20在科技馆参观,她参观了1小时50分钟。( )
18.397接近400,504接近500,397+504的和接近900。( )
19.3000千克的棉花比3吨的铁轻。( )
20.凯乐剧院共有500个座位,一、二年级学生去观看爱国影片。一年级292人,二年级211人,两个年级同时去,能坐下。( )
四、计算题(共18分)
21.(12分)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14+276= 801-564= ※427+325=
1000-389= 457+534= ※500-279=
22.(6分)直接写得数。
45+36= 730-230= 80-25=
180+220= 78-29= 370+160=
五、连线题(共6分)
23.(6分)连一连,5只小动物要同时过河,该怎么乘船?
六、解答题(共36分)
24.(6分)一辆公交车从车站出发时,车内有乘客42人。到下一站时,下去5人,上来18人,这时车内有乘客多少人?
25.(6分)水果批发商店购进900千克的苹果,第一天卖出465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卖出118千克。
①第二天卖出多少千克苹果?
②这两天一共卖出多少千克苹果?
26.(6分)王叔叔进货时,购进大米800千克,面粉500千克,花生油900千克,用一辆载质量为2吨的小卡车来运,能一次运完吗?
27.(6分)有5件货需要从龙岩运往厦门,现有2辆载重量为4吨的货车,怎样安排可以一次运完?
28.(6分)防控疫情,人人有责。
学校在开学初准备730千克的消毒洗手液,已用去422千克后,又购进345千克,现在学校的洗手液库存有多少千克?
29.(6分)在钟面上画上时针和分针,并算出经过的时间。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大约重10克的物体很轻,3个乒乓球的质量差不多,据此选择。
【详解】大约重10克的是3个乒乓球。
故答案为:B
【点睛】据生活经验,对每种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即可做出选择。
2.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1分钟大约步行70米,15分钟大约步行1000米,即1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A.15秒大约步行15米;
B.15分钟大约步行1千米;
C.1小时大约步行4千米;
D.1分钟大约步行70米;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解答。
3.B
【分析】比较三人用时的多少,用时最少的跑得最快,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1秒>10秒>9秒,所以小东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B
【点睛】时间越少跑得越快,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B
【分析】用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即可求出出发时间。
【详解】9时10分钟-40分钟=8时30分,小明去姥姥家路上用了40分钟,9:10到姥姥家,小明的出发时间是8:3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推算,熟练掌握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5.A
【分析】为了使计算方便,根据图示,将57分解成50和7,先计算58+50,再用它们的和加上7。据此计算。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A.是把57分解成50和7,先算58+50=108,再算108+7=115。与图上计算方法一致;
B.是把58分解成50和8,先用50+57=107,再算107+8=115。与图上计算方法不一致;
C.是把58分解成50和8,把57分解成50和7,先算50+50=100,再算8+7=15,最后算100+15=115。与图上计算方法不一致;
D.是把58分解成50和8,把57分解成50和7,先算50+50=100,再算100+8=108,最后算108+7=115。与图上计算方法不一致。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可把加数分解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相加。
6.D
【分析】假设小马家、小丽家在学校的同侧,则小马家和小丽家相距(450-350)米;假设小马家、小丽家在学校的两侧,则小马家和小丽家相距是450米与350米的和,据此解答。
【详解】450-350=100(米)
450+350=800(米)
小马家和小丽家的距离是100米或800米。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千以内加法、减法的运算,解答本题要注意分两种情况。
7.B
【分析】A.比原来短了多少厘米,用去了多少厘米即比原来短了多少厘米,求出368与129的和即可;
B.用总长度600减用去的长度即可;
C.求出368与129的和即为两次用去的总长度;
D.用第一次用去的长度368减第二次用去的长度129即可求出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了多少厘米。
【详解】A.368+129=497(厘米),现在比原来短了497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B.600-497=103(厘米),剩下103厘米,原题说法正确;
C.368+129=497(厘米),两次共用去497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D.368-129=239(厘米),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去239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千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8.C
【分析】把商品的价格估算成比它大的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相加即可。
【详解】228+394≈230+400=630(元)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估算的应用及方法。
9.460
【分析】用白菊的数量减去120株,求出黄菊的数量。再用白菊的数量加上黄菊的数量,求出菊花总数量。
【详解】290-120+290
=170+290
=460(株)
学校一共买来460株菊花。
【点睛】已知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求这个数,用减法计算。本题关键就是据此求出黄菊的数量。
10.81
【分析】用一班的人数加上二班的人数,求出两个班的总人数,也就是购买票的数量。
【详解】39+42=81(张)
一共要买81张票。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11.1小时50分
【分析】根据题意,我们已知晚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要求演出时间,我们可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就是演出时间。
【详解】9时20分-7时30分=1小时50分。
所以晚会演了1小时50分。
【点睛】此题属于求中间经过的时间:就用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12.50
【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9:05-8:15=50(分钟)
一部宣传片从上午的8:15开始放,到上午9:05结束,共播放了50分钟。
【点睛】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10 5
【分析】把一根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后,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4段,根据1分米=10厘米,将4分米单位化为厘米,再用这个数除以4即可求出一段的长度;对折三次,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8段,用绳子的长度除以8即可求出一段的长度。
【详解】4分米=40厘米
40÷4=10(厘米)
40÷8=5(厘米)
把一根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然后沿折痕剪开,现在每段长10厘米,如果对折三次,每段长5厘米。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理解对折两次把绳子平均分成4段,对折三次把绳子平均分成8段。
14. 千克/kg 吨/t
【分析】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
【详解】明明小朋友体重39千克,25个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1吨。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15.600
【分析】根据题意,把整数估算成较大的整百的数,据此相加解答。
【详解】397+198≈400+200=600(元)
妈妈买这两种电器要带600元钱。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的估算方法,熟练掌握它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16.600
【分析】用广州中信大厦的高度加上278米,即可求出广州新电视塔的总高度是多少米。
【详解】322+278=600(米)
广州新电视塔高600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17.√
【分析】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3:20-1:30=1小时50分钟
她参观了1小时50分钟。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关键是熟记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
18.√
【分析】三位数加三位数进行估算时,应将两个加数估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整百十数再进行计算,依此判断。
【详解】397接近400,504接近500,400+500=900,即397+504的和接近900。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分析】1吨=1000千克,把单位统一后再比较大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000千克=3吨,所以3000千克的棉花与3吨的铁同样重,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
【分析】一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则一共就需要多少个座位,因此先用加法计算出一二年级需要座位的总个数,然后与500个座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292+211=503(个)
503个>500个,因此两个年级同时去,不能坐下。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590;237;752;
611;991;221
【分析】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若和超过10,则向前进1;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若不够减,则向前一位借1当10;
加法验算方法: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交换加数的位置相加进行验算;
减法验算方法: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据此计算。
【详解】314+276=590 801-564=237 ※427+325=752
验算:
1000-389=611 457+534=991 ※500-279=221
验算:
22.81;500;55;
400;49;530
【详解】略
23.见详解
【分析】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2吨换算成千克。只要保证其中两只或几只动物的重量和小于或等于2吨。剩余动物的重量和小于或等于600千克即可。
【详解】2吨=2000千克
1600+400=2000(千克)
20+500+50=570(千克)
570千克<600千克
则大象和大马乘坐限重2吨的船,小狗、大牛、山羊乘坐限重600千克的船,这些动物即可同时过河。
【点睛】解决此类问题时要使其中几只动物的重量和接近且不超过船的载重量,同时剩余动物重量和不超过另一条船的载重量即可。解决本题时注意单位的换算。
24.55人
【分析】用出发时车内的乘客数,减去下一站下去的人数,再加上上来的人数,得到这时车内的乘客数;据此解答。
【详解】42-5+18
=37+18
=55(人)
答:这时车内有乘客55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25.①347千克
②812千克
【分析】①用第一天卖出多的质量减去118千克,即可求出第二天卖出多少千克苹果;
②将两天卖出的苹果的质量相加,即可求出一共卖出多少千克苹果。
【详解】①465-118=347(千克)
答:第二天卖出347千克苹果。
②465+347=812(千克)
答:这两天一共卖出812千克苹果。
【点睛】本题考查千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6.不能
【分析】先用加法计算出购进大米、面粉、花生油的总重量,然后与2吨进行比较即可,1吨=1000千克,依此比较并解答。
【详解】800+500+900=2200(千克)
2吨=2000千克
2200千克>2吨,不能
答:用一辆载质量为2吨的小卡车来运,不能一次运完。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一辆运1、2、5号,另一辆运3、4号。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用1号车+2号车+5号车;3号车+4号车分别相加得出总重量,再与重量为4吨的货车比较,即可解答此题。
【详解】4吨=4000千克
1200+1000+1500=3700(千克)
2200+1800=4000(千克)
3700<4000
答:一辆运1、2、5号,另一辆运3、4号。
【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653千克
【分析】用原有洗手液的千克数减去用去的,再加上又购进的,就是现在有多少千克。
【详解】730-422+345
=308+345
=653(千克)
答:现在学校的洗手液库存有653千克。
【点睛】整数列竖式计算时,注意进位、退位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29.见详解
【分析】第二个钟面,时针指向8和9之间,分针指向6,所显示的时刻是8:30;第三个钟面所显示的时刻减第二个钟面所显示的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9:15,时针在9、10之间,分针指向3,表示15分,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9:15-8:30=45(分)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钟表的认识及时间的计算。结束时刻-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30.(1)40分钟;(2)东山小区;35分钟
【分析】(1)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求出枫林小区停电时间。
(2)3:15在3:10~3:50这个时间段,那么张阿姨就住在东山小区。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求出需要等待的时间。
【详解】(1)2:00-1:20=40(分钟)
答:枫林小区共停电40分钟。
(2)3:15在3:10~3:50这个时间段。
3:50-3:15=35(分钟)
答:张阿姨住在东山小区,她还要等35分钟才能来电。
【点睛】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关键是熟记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货物编号
1
2
3
4
5
重量
1200kg
1000kg
2200kg
1800kg
1500k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一,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五,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高频易错题综合检测卷四,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