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册本章复习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一、选择题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图,完成1-3题。
1.两地民居中( )
A.甲屋顶坡度较小B.甲临河流而建
C.乙建材多用竹木D.乙窗户均朝北
2.两地中( )
A.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甲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乙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3.据图可推断甲乙两地相比( )
A.甲地比乙地降水多B.乙地比甲地降水多
C.甲地比乙地水资源少D.乙地比甲地水资源多
4.下列地方菜系中,以辣为主要特色的是( )
A.广东菜B.湖南菜C.山东菜D.江苏菜
下图示意秦岭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5-7题。
5.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吻合的是( )
①年均温0℃等温线②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有关甲地的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常绿阔叶林B.河网密布
C.民居墙体较厚D.喀斯特地貌
7.乙地地形区为( )
A.东南丘陵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四川盆地
侗族集中分布于湘、贵、桂等一些区域,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建筑。风雨桥是侗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木资源修建的一种独特建筑。下图是侗族风雨桥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侗族风雨桥反映出的当地自然地理特征有( )
A.降水丰富B.植被覆盖率低
C.河流稀少D.水资源短缺
9.侗族( )
A.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B.每年举办那达慕大会
C.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D.仍然使用骆驼作为运输工具
周末,小华翻看自己过去的旅游照片。请你猜猜地去过的地方,完成10-11题。
10.小华非常喜欢北京的悠久历史,下列景点体现了北京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的是( )
A.B.
C.D.
11.旅途中,美食也是体验当地不可或缺的文化,酱鸭一直是小华的最爱美食,她吃的正宗酱鸭是在( )
A.中华水塔——青海B.塞上江南——宁夏
C.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D.白山黑水——吉林
12.下列关于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方文化特色可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②地方文化的科学和文化价值不高
③旅游业的发展应立足于地方文化特色 ④旅游时应尽量缩短单纯的交通时间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小芳追随“舌尖上的中国II”镜头从上海出发,游览各地,品尝美食,结合下图中信息,完成13-14题。
13.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①线路人们饮食习惯以大米为主B.②线路可观赏草原、沙漠景观
C.③线路可能看到“高原之舟”——牦牛D.④线路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习俗
14.能体验“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线路是( )
A.①B.②C.③D.④
15.下列属于我省红色旅游资源的是( )
A.井冈山B.庐山C.龙虎山D.三清山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6-18题。
16.图示剪纸显示的传统民居是( )
A.蒙古包B.竹楼
C.吊脚楼D.窑洞
17.图中剪纸反映的景观所属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D.四川盆地
18.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民歌是( )
A.陕北“信天游”B.西藏民歌
C.内蒙古“爬山调”D.云南对歌
19.刺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刺绣作品展示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地最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B.房屋临水而建,陆上交通不便
C.屋顶坡度大,说明该地降水多
D.河流水位季节差异小,水量大
二、判断题
20.判断对错: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旅行社和亲戚朋友都是旅游信息和资料的搜集途径。( )
21.判断对错: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 )
22.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图,判断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1)①是我国的民族百花园,少数民族种类最多。( )
(2)桂林山水是②的风景名胜,行政中心是西宁。( )
(3)①地处热带,全部有阳光直射。( )
(4)世界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③。( )
(5)冰城、雪乡是④省区的特色。( )
(6)我国最北端和最东端都位于④。( )
23.北京故宫、苏州园林、桂林山水均为人文旅游资源。( )
24.我国南方的房屋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和透气。
三、填空题
25.任何一处著名的旅游景观,即使它是所谓的“纯自然”景观,也都“凝聚”着一定的 ,体现着地方和民族文化的 。
26.我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是 。
27.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28. 是中国女性特色服饰之一,源于 女性传统的旗装。
29.地方文化特色是在当地 基础上长期形成的,体现了不同地区的 及其丰富独特的 ,可以满足人们追求 ,比较和探知异域风土人情的 和 。
四、解答题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浮邱山,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城西南12公里处,该山有48面峰,主峰海拔752米,面积约58平方公里。浮邱山是中国道教名山,湖南省道教的发源地。桃江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1)从本质上看,道教和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原因________(填相同、不同、无法确定),在浮丘山山顶上,我们发现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________分布。
(2)如果你到该地考察景点沿线地形特征和山顶浮丘寺的建筑特点,应该注意些什么?
31.分析居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完成下列表格。
32.第24届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绿色冬奥”的理念贯穿了北京冬奥会的申办、筹办和举办过程之中。图1为北京、张家口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2是2020年张家口逐月风力发电量。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利用煤炭等能源矿产的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被称为“绿色电力”的原因是 、 。风力发电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由图文资料可知,张家口地区风力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 ,此时风轮扇叶的朝向主要是 。在当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风力发电机应分布在 (填字母)地。
(2)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的“绿色电力”主要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这里矗立着一座座高达百米的风车,转动的风叶将“张家口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变成了现实。请将下面结构图补充完整,说明张家口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① ② ③ ④
(3)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张家口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单项选择)
①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②促进当地矿产资源开采,发展工业
③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园 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北京冬奥场馆全部引入绿色电能之外,还有很多符合“绿色冬奥”理念的措施。
(4)依据图5,从中选出你感兴趣的一项措施,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实施的?
服饰包括
衣、裤、裙、鞋和袜等,也包括头、颈、胸和手等部位佩戴的各种饰物
服饰的基本功能
抵御、减少 、遮挡 、防止 和美化 等。
季节与服饰
我国一年四季气温变化显著,人们根据四季 的变化变换服饰。
地区与服饰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服饰也各具特色。自然环境对服饰的材质、样式、色彩等要素有着深刻的影响。我国的很多民族都有本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各个民族的服饰无不显示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美。
蒙古族服饰
服装款式: 。蒙古袍宽大——便于 。
面料:较 —能御寒。
傣族服饰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
原因:傣族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全年大部分时间,气候 。
藏族服饰
中午气温 ,藏袍可袒露右臂或双臂,将袖系于腰间,调节体温,早晚气温 ,再穿上双袖,可以保暖,因为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 。
满族服饰
是满族的传统服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旗袍的流行达到了顶峰,旗袍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它源于我国满洲服饰。
当地的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
①
冰块构筑,低矮,墙体很厚,保温功能好
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
干燥、冬冷夏热
②
云南傣族的竹楼
③
双层竹楼,人住上层,凉爽、通风、防潮
新疆地区的平顶房屋
干燥、风沙大
④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B 6.C 7.D
8.A 9.A
10.C 11.C
12.B
13.A 14.B
15.A
16.D 17.B 18.A
19.D
20.正确
21.正确
22.(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5)正确
(6)正确
23.错误
24.正确
25. 文化内涵 内在美
26.泰山
27. 日晒 风雨 蚊虫叮咬 自身 气温
长袍、坎肩、皮帽、皮靴 骑射 厚重 湿热 高 低 温差大 旗袍
28. 旗袍 满族
29. 自然环境 人类发展历史 文化内涵 新奇 欲望 精神需求
30.(1)相同 条带状
(2)①注意安全;②尊重当地的宗教习俗;③不乱扔垃圾;④不污染水源;⑤不大声喧哗;⑥不攀折花木;⑦不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等。
31. ①严寒 ②就地取材,利用黄土直立性较好的优点,挖掘窑洞 ③潮湿、炎热多雨 ④平顶,房顶可以晒庄稼
32.(1) 清洁 无污染 冬季 西北 B
(2) 近 内蒙古高原 400 草原
(3)C
(4)使用节能灯等光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选择新能源汽车;空调调整到合适温度,不过高或过低。
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课时作业,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五章 地方文化与旅游业第二节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业发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第五章 地方文化与旅游业第二节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业发展随堂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土地资源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土地资源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