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作业题
展开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2.图中的X处即为( )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
2021年4月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Ⅱ号”钻机系统成功在南海2000多米深的海底降落,钻头成功下钻231米的海底岩石中,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新纪录。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此次“海牛Ⅱ号”钻探到了地球内部圈层的( )
A.Ⅰ圈层B.Ⅱ圈层
C.上地幔D.下地幔
4.图中( )
A.Ⅰ圈层由气体以及悬浮物质组成
B.Ⅱ圈层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C.Ⅲ圈层主体是河流水和冰川融水
D.Ⅳ圈层的液态物质运动形成磁场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单位:千米)(图1)和青岛—拉萨沿线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图2),完成5~6题。
5.图2中甲界面( )
A.与地形剖面线关于地面对称
B.是地幔与地壳的分界面
C.是岩石圈和地壳的分界面
D.代表古登堡面
6.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的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C.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D.海拔越高的地区,一般地壳厚度越大
下图示意某区域莫霍面深度等值线(深度:km)。据此完成7~8题。
7.目前绘制该图数据的来源主要是( )
A.海拔高度测量
B.遥感卫星航拍
C.地下钻井探测
D.地震波波速测量
8.针对图中城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庆地壳厚度最厚
B.攀枝花地表距地幔最远
C.汶川地壳厚度最薄
D.百色地表距地幔较近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第9题。
9.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11.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连续而不规则
B.主要由岩石组成
C.无固定空间位置
D.主要由气体组成
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是远远没有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巨大资源宝库,是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与初期上天、下海、入地的“为进入而进入”相比,在资源紧缺的压力下,当前新兴战略资源的探索显得越来越迫切。据此完成12~13题。
12.有关在上天的过程中所经地球大气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圈层只是由气体组成的圈层
B.该圈层中没有生物生存
C.该圈层是不连续且不规则的
D.该圈层的物质密度自下向上递减
13.如果人类有能力一直进入到地心,则下列有关在入地的过程中所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密度是均匀的
B.可以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
C.地球的外核为液态物质,该层物质是火山活动中岩浆的来源
D.自地表至地心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岩石圈部分构造图。
材料二 近日,中国首制超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已完工。该船由大连中远船务建造,并取得DNV船级社的入级证书,已具备钻井作业条件。“大连开拓者”轮可以在水深3050米海域进行钻井作业,钻井深度12000米。
(1)图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其划分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相比________地壳较厚。
(3)图中④为________面,该界面地下平均深度(指大陆部分)是________。
(4)写出“大连开拓者”号深水钻井船钻探到最深时的图示序号、圈层名称、构成物质及其状态。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雅安地震相关资料。
材料二 甲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
(1)为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A.玉树B.雅安
C.上海D.北京
(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要了解四川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乙图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并写出其判断依据。
(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km表示________(界面),说出该区域地壳厚度的大致分布规律。
课时作业3 地球的圈层结构
1~2.解析:第1题,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在地幔中也可通过。第2题,X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
答案:1.B 2.B
3~4.解析:第3题,“海牛Ⅱ号”钻探231米的海底岩石中,主要探测为地壳(Ⅱ圈层),B正确;Ⅰ圈层为大气圈,A错误;地壳平均厚度为17km,地幔在地壳之下,所以不会钻探到上地幔、下地幔,C、D错误。故选B。第4题,Ⅰ圈层为大气圈,由气体以及悬浮物质组成,A正确;Ⅱ圈层为地壳,主要由坚硬的岩石组成,B错误;Ⅲ圈层为水圈,主体是海洋水,C错误;Ⅳ圈层为内核,外核的液态物质运动形成磁场,D错误。故选A。
答案:3.B 4.A
5~6.解析:第5题,根据题意并读图可知,甲界面与地表之间的距离代表地壳厚度,甲界面表示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线,并不与地形剖面线关于地面对称,A、D错误,B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故甲界面并不是岩石圈和地壳的分界面,C错误。故选B。第6题,读图可知,我国地壳厚度总体由西南向东北递减,但部分地区存在特殊情况,如四川盆地处,故根据图示也可看出,地壳厚度并不完全与距大陆中心的远近呈正比,A、B、C错误;读图可知,我国青藏高原地壳厚度最大,盆地和平原地区的地壳厚度较小,即海拔越高的地区,一般地壳厚度越大,D正确。故选D。
答案:5.B 6.D
7~8.解析:第7题,海拔高度测量一般是测量地表的海拔高度,A错误;遥感卫星航拍的是地球表面的物体影像,B错误;现今地下钻井的最大深度是12km的苏联科拉钻井,而莫霍面的深度远大于此数值,C错误;地震波波速测量可以获取地面以下不同深度的地震波波速,莫霍面是地震波波速发生明显变化的界面,因此可以通过地震波波速测量得到图中数据,D正确。故选D。第8题,读图分析,重庆的莫霍面深度介于32~36km,为低值区,地壳厚度较薄,A错误;莫霍面以下为地幔,攀枝花地区莫霍面深度介于44~48km,地表距离地幔并非最远,B错误;汶川莫霍面深度介于44~48km,地壳厚度适中,C错误;百色莫霍面深度介于32~36km,数值小,地壳薄,地表距离地幔较近,D正确。故选D。
答案:7.D 8.D
9.解析:横波不能穿过液体,若海底储有石油,则横波到达一定深度后会消失,故选A。
答案:A
10~11.解析:第10题,据图可知,丁圈层具有蒸腾作用,应为生物圈;乙圈层具有下渗作用,因此,乙圈层为水圈;水圈会下渗到岩石圈中,故丙圈层为岩石圈,则甲圈层为大气圈。第11题,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乙圈层为水圈,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答案:10.B 11.A
12~13.解析:第12题,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大气圈的物质密度自下向上逐渐递减。第13题,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有明显的分层性,各层之间存在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
答案:12.D 13.B
14.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第(1)题,图中有大气、生物、水、岩石,涉及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第(2)题,根据课本内容,地震波是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重要依据。图示地壳厚度分布不均,海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第(3)题,④界面位于地壳以下,为莫霍面,其在大陆部分的平均深度约为33千米。第(4)题,钻探地点应选择在地壳最薄的地方。“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最深时,钻井深度近12000米,根据材料中的深度标注,该钻井能钻探到地幔之中的上地幔内。上地幔由固态物质组成,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1)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 陆地
(3)莫霍 33千米
(4)③;地幔;岩石;固态。
15.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传播特点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第(1)题,莫霍面以上部分为地壳,地壳最厚的地方,地震波传播用时最长,结合甲图,应选位于青藏高原上的玉树。第(2)题,了解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的主要依据是地震波,因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波速随介质性质而发生变化。根据纵横波传播速度的差异判断乙图中的A、B地震波。第(3)题,莫霍面以上的部分为地壳,因此地壳厚度计算的起始点是莫霍面。从甲图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地壳厚度大致是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答案:(1)A
(2)地震波 横波 纵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且速度快,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3)莫霍面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地理鲁教版 (2019)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地理鲁教版 (2019)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作业,共6页。
2021学年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堂检测,共7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