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统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统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7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于水呈碱性的有机物是( )
A.B.C.D.
2、是铁锈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纯氧中受热可以生成
B.的检验,可用溶液,生成蓝色溶液
C.铁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B族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可形成铁锈(),负极反应式为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甲醛的电子式:
B.水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
C.中子数为38的铬原子表达式:
D.Cu原子价电子排布图: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生铁的硬度大,可以用于制造钢轨、车轮、建材
B.具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C.常温下铁制容器遇浓硝酸钝化,可用铁制容器来盛装浓硝酸
D.硬度很大,可用作砂轮的磨料
5、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
B.用加热分解HgO的方法制备金属Hg
C.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海水提溴技术叫做“吹出法”,过程主要包括:氧化、吹出、吸收、萃取
D.工业制硫酸中用98.3%的浓硫酸吸收;工业制硝酸中,用吸收
6、超氧化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将氧化成的化合物,化学方程式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只是氧化产物
C.当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时,则有被氧化
D.标准状况下,生成时,被还原的超氧化钾为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覆铜板中的铜溶于溶液:
B.铝溶于溶液:
C.溶于稀硝酸:
D.用石墨电极电解溶液:
8、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均可以发生水解,水解产物中均有盐
B.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可以通过缩聚反应制备可降解塑料()
C.磷酸与腺嘌呤核苷可以发生反应,得到腺苷三磷酸
D.聚丙烯酸钠因含有强亲水基团,可制成高吸水性树脂
9、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结构如图)是常用的抗氧化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
B.存在3种官能团,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C.维生素C分子内存在1个手性碳原子
D.该物质与足量金属Na反应,最多可生成
10、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Q为同主族元素,Y和M为同周期元素。X的轨道全充满,Q的s能级电子数比p能级的电子数少1,Y和M是纯碱中的两种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高正价:YZ
C.Y与M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Q
11、利用辅助的电池电容量大,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能有效地将转化成化工原料草酸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孔碳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氧气在反应过程中作为氧化剂,最终转化为
C.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D.电池的正极反应可以表示为
12、利用、和反应制联氨(),反应方程式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的晶体类型不同
B.此反应过程中既有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也有极性键、非极性键的形成
C.与分子间易形成氢键,结构可表示为
D.分子中为吸电子基,导致N原子与的配位能力减弱,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的水溶液,水溶液碱性较弱
13、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的结构式如图(代号:X),已知普鲁卡因的阳离子(代号:)的电离常数。
X能够透过神经鞘的膜,基本上不能透过神经鞘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在的作用下水解,生成两种盐
B.将普鲁卡因制成盐酸盐有助于增加其水溶性
C.pH为7时,盐酸普鲁卡因溶液里的,表明该条件下麻醉效果差
D.用一个氢原子取代X分子里的一个乙基得到麻醉剂Y,Y的碱性小于X,则相同条件下Y盐酸盐的麻醉效果不如X盐酸盐的麻醉效果
14、氧元素是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元素,氧气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ml随温度升高时的熵(S)的变化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1ml的熵值不是定值
B.物质的熵值与物质的组成、状态、温度等因素有关
C.熵值由的过程:由液态转化为气态
D.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的熵值依次减小
15、牙齿表面有一薄层釉质保护着,釉质层主要成分是难溶的羟基磷灰石,存在如下平衡: ,已知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牙膏中添加适量的磷酸盐,能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B.正常口腔的pH接近中性,牙齿不易被腐蚀
C.使用添加的含氟牙膏,可实现与的转化,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约为
D.口腔中的食物残渣能产生有机酸,容易导致龋齿,使增大
16、对碳酸氢钠溶液进行一系列实验,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17、Ⅴ A族元素(N、P、As、Sb、Bi等)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
(1)叠氮酸根离子的空间结构名称为___________;中心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叠氮化钠用于汽车的安全气囊中,当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可分解生成Na和,不稳定而分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测得分子式为的化合物有两种不同的熔点和沸点:
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3)已知P可以与Cl形成多种化合物,如:、、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微粒半径:
B.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P的元素有4种
C.根据电负性差异,的水解产物为和
D.已知以的形式存在,熔融时不导电,可推测熔融时可能转化为
(4)Fe、Sb与O形成的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8、化合物A由3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已知:无色气体B高温下分解得到的混合气体X,在相同条件下体积增大到原来的1.5倍;无色气体G为单质,混合气体Z呈红棕色。
(1)化合物A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写出无色晶体A受热分解生成无色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F→Y过程中棕黑色固体溶解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白色固体E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
19、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广泛共识,化学科学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加氢可制备甲酸()。
①工业上利用甲酸的能量关系转换图如图所示:
反应的焓变___________。
②温度为℃时,将等物质的量的和充入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
实验测得;,,、为速率常数。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为℃时,,则℃时平衡压强_______(填“>”、“P,PCl的中Cl呈负价,P呈正价,的水解产物为和HCl,故C错误;
D.熔融时不导电说明不存在离子,则熔融时可能转化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
(4)Sb位于棱上和内部,个数为,Fe位于顶点和内部,个数为,O位于面上和内部,个数为12,则Sb:Fe:O=4:2:12=2:1:6,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Sb2O6。
18、答案:(1)H、N、O;
(2)
(3)
(4)将少量白色固体E溶于水分装成两份,将一份溶液用玻璃棒蘸取点在pH试纸上,若试纸呈蓝色,说明含有;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铜丝,无明显变化,再滴加少量稀硫酸,溶液逐渐变蓝,试管口出现红棕色,说明含有
解析:(1)化合物A的组成元素为O、N、H;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无色气体B的质量为,已知化合物A的组成元素为,H、N、O,无色液体C为,则无色气体B为N的氧化物,则B可为,则A的化学式为;
(2)无色晶体A受热分解生成无色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为;
(3)棕黑色固体溶解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将少量白色固体E溶于水分装成两份,将一份溶液用玻璃棒蘸取点在pH试纸上,若试纸呈蓝色,说明含有;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铜丝,无明显变化,再滴加少量稀硫酸,溶液逐渐变蓝,试管口出现红棕色,说明含有。
19、答案:(1);> ;经计算℃时,℃时,,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知,又因逆反应气体分子数增多,n与T增加均导致p变大
(2)AD;300~40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反应ⅰ逆向移动的程度小于反应ⅱ正向移动的程度,故转化率增大;
解析:(1)①Ⅰ.,
Ⅱ.,
Ⅲ.,根据盖斯定律,Ⅲ -Ⅱ-Ⅰ可得
;
②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
,温度为℃时,,温度为T2℃时,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知,又因逆反应气体分子数增多,n与T增加均导致p变大;
(2)①A.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A正确;
B.起始投料,只发生反应Ⅰ时,转化率相同,发生反应Ⅱ时,的平衡转化率小于的转化率,故B错误;
C.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故C错误;
D.150-400℃范围内,根据的转化率变化曲线判断水的平衡产量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
故本题选AD。
②反应ⅰ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ii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③反应ⅰ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所以其图像为
20、答案:(1)酮羰基、醚键
(2)
(3)BC
(4)
(5)
(6)
解析:(1)化合物Ⅰ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醚键、羰基。
(2)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是 。
(3)A.B中羰基和乙二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则B→C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A错误;
B.F为 ,化合物F中含有,故B正确;
C.化合物H的分子式是,故C正确;
D.氟哌啶醇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4)G为 ,G发生信息③的反应生成H,G→H的化学方程式: 。
(5)以为原料合成环己烯( ),乙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烯,合成路线为: 。
21、答案:(1)BD
(2)调整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所带电荷数;1.00;0
(3)蓝色溶液颜色褪去(或溶液颜色不再继续变浅)
(4)b;d ;A、f
(5)
解析:(1)A.第一步实验的步骤|,搅拌并加热20min有利于反应更加完全,选项A正确;
B.洗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戳破滤纸,选项B错误;
C.第二步实验,若配制的碘酸铜溶液未饱和,离子浓度偏低,测得的碘酸铜溶度积偏小,选项C正确;
D.第三步实验,根据电动势的公式,所需测量的为铜离子的浓度,和溶液体积无关,实验所用的碘酸铜饱和溶液的体积不必相同,选项D错误;
答案选BD;
(2)第二步实验,加入溶液的目的是调整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所带电荷数;其中实验编号2、3加入溶液的体积分别是,
故答案为:调整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所带电荷数;1.00;0;
(3)第一步实验的步骤|,判断反应基本完全的方法为蓝色溶液颜色褪去(或溶 液颜色不再变化),故答案为:蓝色溶液颜色褪去(或溶液颜色不再变化) ;
(4)取制备好的碘酸铜固体和38.00mL的蒸馏水,形成悬浊液,按如表数据,用移液管量取一定量的溶液和溶液,将上述混合液搅拌约15min,用三角漏斗(过滤),将所得溶液分别用编号过的3个干燥的小烧杯收集,故答案为: b;d;A;f;
(5)根据表格数据和原理,最终溶液中存在的c(Cu2+)为b10-3ml/L,而在碘酸铜饱和溶液中,根据;溶液中为最终溶液中存在的铜离子减去加入的铜离子,则,故。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往饱和溶液中通入
溶液变浑浊
与反应生成,可说明溶解度小于
B
溶液与溶液混合
产生沉淀并有气泡冒出
电离产生的与结合促进平衡正移。使增大,从面产生气体
C
将溶液加少量水稀释
溶液的碱性增强
稀释可以破坏之间的氢键,使得增大,碱性增强
D
将溶液加热
溶液pH先减小后增大
加热促进和的电离,使增大,pH减小,后由于分解生成,溶液pH增大
熔点/℃
沸点/℃
A
B
实验编号
1
2
3
溶液的体积/mL
0
1.00
2.00
溶液的体积/mL
2.00
x
y
所加的浓度
0
5.00
10.00
测定电池电动势
计算的浓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育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统测五化学学科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2~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12月统测化学试题( PDF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