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62351/0-16990813053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62351/0-1699081305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62351/0-169908130540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7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2、配合物种类繁多,在分析化学、工业生产以及生物学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配合物的化学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配体是和,配位数是9
B.该配合物中提供孤电子对的是中心离子
C.该配合物中存在离子键、配位键和极性键
D.向其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所有都能转化为沉淀
3、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ⅠA族元素都是碱金属元素
B.在常温下Cs与水反应会发生爆炸
C.金属钾具有强还原性,具有强氧化性
D.碱金属单质可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4、原子结构模型是科学家根据科学猜想和分析,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形象描摹而建构的揭示原子本质的认知模型。下列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①道尔顿模型
②汤姆孙原子模型
③卢瑟福原子模型
④玻尔原子模型
⑤电子云模型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③①②④⑤D.⑤①②③④
5、利用(Q)与电解转化法从烟气中分离的原理如图。已知气体可选择性通过膜电极,溶液不能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为电源负极B. 溶液中Q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C.在M极被还原D. 分离出的从出口2排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
B.键长等于成键两原子的半径之和
C.在可燃冰()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
D.凡是中心原子采取杂化的分子,其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
7、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为:,下列措施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是( )
A.升高温度B.压缩体积C.分离出D.使用催化剂
二、填空题
8、化学小组用如下方法测定经处理后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废水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物质)。
Ⅰ.用已准确称量的固体配制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
Ⅱ.取上述溶液,加入过量KBr,加酸化,溶液颜色呈棕黄色;
Ⅲ.向Ⅱ所得溶液中加入废水;
Ⅳ.向Ⅲ中加入过量KI;
Ⅴ.用标准溶液滴定Ⅳ中溶液至浅黄色时,滴加2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溶液。
已知:
(和溶液颜色均为无色)
(1) Ⅰ中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I与物质的量关系为时,KI一定过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Ⅴ中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___________ (苯酚摩尔质量:)。
9、锶()是第五周期ⅡA族元素。自然界中的锶存在于天青石中,天青石的主要成分为和少量。以天青石为原料制备高纯需要两个步骤。
【步骤一】从天青石到粗:
已知:ⅰ、硫化物()和硫氢化物均易溶于水。
ⅱ、时,的溶解度(g)分别为1.77、3.89、0.173;
时,的溶解度(g)分别为20.2、101.4、0.094.
(1)焙烧过程中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浸取时发生反应:。使用热水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原因是___________。
(3)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步骤二】粗转化为高纯:
(4)粗中的杂质是。有同学提出可以将粗产物溶于酸,再加入溶液实现和的分离。设完全沉淀时,则溶液中一定不大于___________。此时会有沉淀,该方案不合理。
(5)实际的除杂和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ⅰ、溶液中存在,具有强氧化性。
ⅱ、是两性氢氧化物,难溶于水,。
①若酸溶过程中过量太多,则除钡过程中去除率会下降,请从化学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
②还原过程中草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为除铬,向溶液D中加入调节为7~8.此过程不调节为13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加入溶液生成高纯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0、汽车尾气主要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物质,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
(2)已知汽缸中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能量变化值如图所示,则由该反应生成1mlNO时,应___________(填“释放”或“吸收”)___________kJ能量。
(3)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是从___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___电极(填“NiO”或“Pt”)。
③NiO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4)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O和NO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时达到平衡,测得反应过程中CO2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比较大小:a处___________b处(填“>”、“<”或“=”)
②平衡后往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的氦气,则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50%。(填“>”、“<”或“=”)
③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11、某烃类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转化。
已知: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种氢;、互为同分异构体。
(1)D是否存在顺反异构_______(填“是”或“否”)。
(2)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3)A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
(4)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5)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为碱性氯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
B.为酸性氧化物,是碱,属于盐,硫酸铜溶液属于混合物,B正确;
C.为盐不是碱,C错误;
D.为纯净物,不是混合物,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A.根据配合物化学式可知,配体是和,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A项错误;
B.该配合物中提供孤电子对的是配体,是和,中心离子提供空轨道,B项错误;
C.阳离子与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阳离子中的中心离子与配体和以配位键结合,在配体中存在H-O极性共价键,因此该配合物中存在离子键、配位键和极性键,C项正确;
D.向该配合物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只有外界都能转化为沉淀,而配离子中的与中心离子结合牢固,不能转化为沉淀,D项错误;
故选C。
3、答案:B
解析:A. ⅠA族元素中的H不属于碱金属元素,A错误;
B.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从上至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越来越强,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铯的金属性最强,在常温下与水反应会发生爆炸,B正确;
C.金属钾具有强还原性,但具有弱氧化性,C错误;
D.由于碱金属单质性质太活泼,遇到水溶液时优先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因此不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D错误;
故选B。
4、答案:A
解析: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
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
故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过程为:道尔顿模型→汤姆孙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
故选A。
5、答案:C
解析:A.由分析可知,a为电源负极,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根据电子守恒可知,溶液中Q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整个过程未被还原,在M极发生反应为,C错误;
D.由题于信息可知,M极上发生反应为:被吸收,向阳极移动,N极上发生的反应为:,故分离出的从出囗2排出,D正确;
故选C。
6、答案:A
解析:A.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内的化学键强弱有关,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的是物质的熔沸点,所以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无关,A正确;
B.键长是两个成键原子的平均核间距离,不是两成键原子半径之和,B错误;
C.电负性较强的N、O、F元素易形成氢键,碳元素不能形成氢键,所以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不存在氢键,C错误;
D.中心原子采取杂化的分子,其空间结构不一定呈正四面体形,如氨气中氮原子采取杂化,有1对孤对电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物质的平衡转化率降低,A不符合题意;
B.压缩体积使物质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压缩体积导致体系的压强增大,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可以使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B符合题意;
C.分离出后,导致生成物的浓度降低,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会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分离出后,物质的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因此不能提高物质的平衡转化率,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 (1)胶头滴管、一定容积的容量瓶
(2)
(3)反应物用量存在关系:,若无苯酚时,消耗KI物质的量是物质的量的6倍,因有苯酚消耗,所以当时,KI一定过量
(4)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在恢复原来的蓝色
(5)
解析:(1)Ⅰ中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一定规格的容量瓶。
(2)Ⅱ中溴酸根离子和溴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溴单质和水,离子方程式是:。
(3)KI与物质的量关系时,KI一定过量,理由是:由电子守恒可知,当时,KI恰好与步骤Ⅱ中生成的溴完全反应,而步骤Ⅲ中苯酚会消耗一定量的溴,所以时,KI一定过量,也可以表述为:反应物用量存在关系:,若无苯酚时,消耗KI物质的量是物质的量的6倍,因有苯酚消耗,所以当时,KI一定过量。
(4)含碘溶液中加入淀粉显蓝色,随着标准溶液不断滴入,不断消耗碘单质,当碘单质消耗完,蓝色消失,故Ⅴ中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在恢复原来的蓝色。
(5)由知,生成的溴的物质的量为 、由知生成碘的物质的量为: ,所以与苯酚反应的溴的物质的量为 ,由反应方程式知:苯酚的物质的量为: , 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即 。
9、答案:(1)
(2)该反应是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增大。
(3)、C
(4)0.03
(5) = 1 \* GB3 ①对,增大,发生反应,下降,平衡正向移动,沉淀率下降,的去除率下降
= 2 \* GB3 ②
= 3 \* GB3 ③直接用将调至13,会与过量的反应生成,无法将元素完全除去。
= 4 \* GB3 ④
解析:(1)天青石的主要成分为,与碳粉反应生成CO和SrS,反应方程式为:;
(2)浸取时发生反应:,用热水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原因是:该反应是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增大;
(3)已知在时,的溶解度(g)为0.094,属于微溶物,还有多余的碳粉,则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C;
(4)完全沉淀时,则,加入溶液实现和的分离,则不能沉淀SrSO4,溶液中一定不大于;
(5)①若酸溶过程中过量太多,则除钡过程中去除率会下降,从化学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原因:对,增大,发生反应,下降,平衡正向移动,沉淀率下降,的去除率下降;
②还原过程中与草酸发生反应生成铬离子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为除铬,向溶液D中加入调节为7~8,此过程不调节为13的原因是:直接用将调至13,会与过量的反应生成,无法将元素完全除去;
④加入溶液与反应生成高纯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0、答案:(1)改善现有的汽车动力装置和燃油质量、发动机机外尾气净化措施、通过法规对汽车尾气排放加以限制、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使用量等
(2)吸收;91.5
(3) 还原;NiO;Pt ;
(4)>;<;ACD
解析:(1)目前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改善现有的汽车动力装置和燃油质量、发动机机外尾气净化措施、通过法规对汽车尾气排放加以限制、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使用量等合理答案;
(2)由能量变化图可知,1mlN2和1mlO2反应生成2mlNO。在反应过程中,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为 945kJ + 498kJ = 1443kJ,成键释放的总能量为 2 630kJ = 1260kJ,则断键吸收的热量高于成键释放的能量,所以由该反应生成1mlNO时会吸收能量,吸收的能量数值为 ;
(3)①由图示可知,Pt电极处反应生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②NiO电极处,NO变成化合价升高,故NiO是负极,Pt电极是正极,故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是从NiO电极流向Pt电极;
③NiO电极处,NO变成,NiO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4)①a处未达到平衡,a处> a处,而b处达到平衡状态,b处= b处,由a到b时,逐渐减小,故a处> b处;
②氦气是惰性气体,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不变,而通入的氦气使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故的体积分数< 50%;
③A.CO与NO方程式前系数相同,当时,已达化学平衡状态,A正确;
B.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气体,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且是恒容的密闭容器,所以混合气体密度一直不变,故当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不能确定化学平衡状态,B错误;
C.反应为气体可变的反应,故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正确;
D.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气体,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且是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故反应中摩尔质量在改变,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正确;
故选ACD。
11、答案:(1)否
(2)
(3)2,3−二甲基−2−丁烯
(4)
(5)
解析:(1)D的结构简式为,碳碳双键左边连的是两个氢原子,因此不存在顺反异构;故答案为:否。
(2)根据D的结构简式得到C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
(3)A的结构简式为,其系统命名是2,3−二甲基−2−丁烯;故答案为:2,3−二甲基−2−丁烯。
(4)D到是发生水解反应,因此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5)反应是发生水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
选项
酸性氧化物
碱
盐
混合物
A
NaOH
NaCl
氢氧化铁胶体
B
硫酸铜溶液
C
稀盐酸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宣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宣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选拔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