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10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展开这是一份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10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回顾,深挖教材,课堂探究,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总结细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科学思维)
2.分析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究的实验设计思路
【知识回顾】
一 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转化的实质是
加热对DNA和蛋白质的影响分别是
4.体外转化实验中,设置“加入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实验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_______ 。
(2)实验方法:__________ __法,该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_______ ____。
2.写出实验过程
3.实验结论
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________,即________是遗传物质。
三 生物的遗传物质
【深挖教材】
1.格里菲思第四组实验中,小鼠体内S型细菌、R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
(1)ab段R型细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R型细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
(3)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2021·全国乙卷,5D)( )
(2)新冠病毒与肺炎链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2020·全国卷Ⅱ,1C)( )
(3)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2018·江苏卷,3C)( )
(4)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2017·江苏卷,2A)( )
(5)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链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
(6)赫尔希和蔡斯用对比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022·广东卷,5C)( )
(7)需用同时含有32P和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2022·浙江6月选考,22A)( )
(8)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2022·湖南卷,2C)( )
(9)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2019·江苏卷,3A)( )
(10)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链球菌导致其裂解。(2018·全国卷Ⅱ,5B)( )
(11)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2017·江苏卷,2C)( )
(12)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2017·江苏卷,2D)( )
3.请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利用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等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4.某科研小组搅拌离心后的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则:
(1)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清液中的35S先增大后保持在80%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探究一 比较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例1 (2022·山东烟台模拟)格里菲思在进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时,只有在小鼠体内才能成功,他将高温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物在培养基中培养时,很难看到转化现象。而艾弗里在培养基中加了一定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在体外就比较容易观察到转化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抗R型细菌抗体使S型细菌的DNA较易进入R型细菌,易发生转化作用
B.R型细菌对小鼠免疫力的抵抗力较S型细菌弱,因此在小鼠体内容易转化成功
C.未加抗R型细菌抗体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的竞争力较强,很难看到转化现象
D.可通过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判断是否出现转化现象
例2 为研究搅拌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科研人员用35S和32P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保温,搅拌并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正确的是( )
A.通过搅拌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完全分离
B.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搅拌时间不能短于3 min
C.搅拌5 min时,上清液含32P的原因是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噬菌体
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都含32P
【归纳总结】1.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
2.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但实际上含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但实际上含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
例3 某研究人员分别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①35S标记的T2噬菌体+不含放射性的细菌;②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不含放射性的细菌;③14C标记的T2噬菌体+不含放射性的细菌。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在含35S、32P和14C的培养基中培养可获取含放射性标记的T2噬菌体
B.若第②组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则离心后上清液中放射性均偏高
C.若第③组进行充分搅拌,则离心后沉淀物中没有放射性
D.比较第①组与第②组的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归纳总结】 1.归纳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
2.判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为①②。( )
探究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例4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归纳总结】
1.归纳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
2. 依据经典实验总结DNA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搅拌时间/min
1
2
3
4
5
上清液35S百分比/%
50
70
75
80
80
上清液32P百分比/%
21
25
28
30
30
被侵染细菌成活率/%
100
100
100
100
100
比较项目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设计思路
处理方法
检测结果的方式
检测放射性位置
观察菌落类型
结论
生物类型
病毒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体内核酸种类
体内碱基种类
体内核苷酸种类
遗传物质
实例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案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真题回顾,习题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共1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