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河海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展开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河海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2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声音打交道,以下有关声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人类用语言进行交流,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乙图:暖气管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C.丙图:利用次声波的反射制成声呐,可用来确定潜艇、鱼群的位置和海水深度
D.丁图:在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2分)如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
3.(2分)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线医务人员经常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导致护目镜上起雾(如图)。下列关于这一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护目镜上的“雾”在护目镜的外侧
B.护目镜上的“雾”可能是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
C.护目镜上“雾”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护目镜上“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4.(2分)“冶石为器,千炉齐设”,晋曹毗《咏冶赋》的著名诗句,这种方法的流程分为三步,分别是用易熔化的石蜡和细泥浆制成蜡模并硬化成铸形,再往内部浇注铜水制成器物。关于青铜器铸造过程中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失蜡法中制成铸形用的石蜡是晶体
B.形成铸形过程中石蜡先熔化后凝固
C.铸形烘烧陶化的过程水蒸气发生液化放热
D.形成青铜器的过程,铜先凝固后熔化
5.(2分)别总以为植物“默默无语”,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于2023年3月30日在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植物也会发声,研究人员能捕捉到频率40千赫兹至80千赫兹的声波。人无法直接听到的原因是植物发出声波的( )
A.振幅小、频率高 B.振幅大、频率低
C.音色好、频率高 D.音色差、频率低
6.(2分)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关于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声音由振动产生的
B.固体传声的效果比空气好
C.固体可以传声
D.固体传声的速度大于空气传声的速度
7.(2分)如图所示,将四种声音先后逐一输入同一示波器,分别得到这四种声音的波形(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8.(2分)振动可以发声,某款智能手机的振动模式,是因为其内部有个微型电动机会带动转轴上的叶片振动,能实现振动功能的叶片可能是( )
A. B.
C. D.
9.(2分)关于生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沸点低
B.人出汗后吹风扇会感觉更凉快,是因为加快了蒸发
C.夏天,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会冒汗,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D.常州的冬季,窗户上的小水珠常出现在玻璃内侧
10.(2分)如图所示,向两个杯子中分别倒入开水和冰水,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高,冰水杯口容易看到冒“白气”
B.气温低,开水杯口容易看到冒“白气”
C.气温越高,开水杯的内壁出现小水滴越多
D.气温越低,冰水杯的外壁越不容易出现小水滴
11.(2分)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晶体熔点的高低,现将固液共存的甲、乙两种物质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放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不计试管中的甲与空气的热传递)( )
A.若试管中固态甲变多,则甲的熔点低于乙的熔点
B.若试管中固态甲变少,则甲的熔点高于乙的熔点
C.若试管中固态甲的量不变,则甲的熔点一定等于乙的熔点
D.若试管中固态甲的量不变,则甲的熔点可能等于乙的熔点
12.(2分)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
A.10.30秒 B.10.59秒 C.10.88秒 D.10.18秒
13.(2分)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 )
A.55℃ B.50℃ C.80℃ D.75℃
14.(2分)蟋蟀在求偶时利用翅膀摩擦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声波),音调高低因种类而不同。某种蟋蟀求偶时翅膀1s振动8000次,这种蟋蟀求偶时发出声波的( )
A.周期为8000s,人耳不能听见
B.周期为8000s,人耳能听见
C.周期为1.25×10﹣4s,人耳不能听见
D.周期为1.25×10﹣4s,人耳能听见
15.(2分)如图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2)”“mi(3)“fa(4),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6.(5分)小华在演奏古筝时用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城市主要街道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11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的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8米
10米
6米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17.(5分)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内部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两倍速度快速播放时
(1)从正常速度播放到快速播放,可把声源振动发声的总时间 (缩短/延长)。
(2)正常速度播放时,每分钟振动18000次的声波频率为 Hz;把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的频率将变成 Hz,此时空气中声波传播速度 (变大/变小/不变)。
(3)2倍速度播放时能被人耳听到,正常速度播放时人耳却听不到的声音属于 (超声/次声)。
18.(4分)声音可以被看见吗?十八世纪,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克拉德尼做过一个实验,他在一个小提琴上安放一块较宽的金属薄片,结果这些细沙自动排列成不同的美丽图案,并随着琴弦拉出的曲调不同和频率的不断变化(如图甲)。某物理探究小组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查找相关资料并自主制作了一套探究声音形状的“克拉尼实验”演示仪,中间用一个金属杆插入使其悬空,同时在金属杆底部连接一个音频振动发声器,接着他们开始展开实验探究。
(1)首先他们在金属板上撒上一层细沙,打开发声器,发现细沙变化成了一个美丽的图案(如图乙) 产生的,细沙的作用是 (从下述选项中选择)。
A.延长金属板的振动时间
B.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C.使金属板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D.把发声器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现象
(2)接着他们调节发声器的频率,当发声器的振动频率逐渐增大时,金属板上的克拉尼图形发生了如下图从左到右的一些变化。这说明 有关,且 ,克拉尼图形越复杂。
19.(2分)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我国科技工作者将“热棒”插入冻土,成功解决了“冻土工程”这一世界性难题。如图所示,高出地面约2m,在路基下还埋有5m,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氨 热量变成气态氨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散热,气态氨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又沉入了棒底。这样不断循环,避免冻土融化造成路基崩塌。
20.(3分)如图所示为某品牌鸣笛烧水壶,该烧水壶在壶盖内装有簧片,当大量的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水蒸气从壶盖缝隙中流出时带动簧片 发出声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
21.(4分)如图甲是自制简易温度计,在一只玻璃瓶内装有适量的水,用一个带有细长玻璃管的橡皮管的橡皮塞塞在瓶口上,玻璃管内水柱将 ,因为这种温度计主要是利用 的热胀冷缩为原理,该温度计在温度不变,大气压变化时,可能被误认为温度变化。若将上述温度计改进一下,瓶内装满水(如图乙) ,和甲相比它的最大缺点是水柱变化不明显,这是因为 。
22.(3分)小丽在手工社团利用热熔枪制作手工塑料花,将塑料胶棒放入热熔枪内加热一段时间,塑料胶棒逐渐变软变稀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塑料胶棒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扣动扳机将胶水挤出涂在需要粘贴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胶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将花瓣粘在一起。
23.(2分)今年春季空气很干燥,小星家使用如图所示的超声波加湿器。小星查阅资料,了解到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1.7MHz的高频震荡,其大小较为均匀,能长时间悬飘浮于空气中,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分析资料可知,此“白气” (选填“是”或“不是”)液化形成的,“白气”最后消失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24.(6分)生活中处处皆有物理知识:
(1)看电影时,电影院内的墙壁通常使用疏松多孔的材料,这是为了 (增强/减弱)声音的反射;
(2)烧开水时,壶嘴会冒出团团“白气”,它是 (水蒸气/小水珠),而且 (a/b)处较浓;
(3)气体打火机是通过 的方法将可燃气体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储存其中,使气体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 。
25.(4分)新冠疫苗须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专业冷藏车的冷藏室内是2℃~8℃的低温环境,其制冷系统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内的“热”搬运到外面
(1)液态制冷剂在冷藏室汽化,汽化后制冷剂由封闭管道输到冷藏室外由压缩机通过 的方式液化。
(2)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冷藏室内温度,应选用如图 (甲/乙)所示的温度计置于其中,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 (能/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室内取出来读数,当温度计示数如图中所示时,温度 (符合/不符合)规定。
三、解答探究题(每空1分,第30题4分,第31(2)题2分,共32分)
26.(4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F
铜
100
0.76
B
铜
60
0.89
G
钢
80
1.02
C
铜
60
1.02
H
尼龙
80
1.02
D
铜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铜
100
1.02
J
铜
(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的关系。同组的小惠认为选用三根琴弦来探究音调与此因素的关系更准确,那么小惠选择的是 三根琴弦;
(2)小惠想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编号为 的三根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则琴弦J的长度应为 cm,横截面积应为 mm2。
27.(8分)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为 ℃。
(2)将冰熔化过程绘制成如图丙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分析图像数据可知,冰熔化特点 ;BC段的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如图所示)。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b) 。
(a)
…
温度/℃
…
(b)
…
(4)实验完成后,将试管取出,继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①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戊,由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面上方的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②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 。
(5)小华在课外书上了解到在水中加入不易挥发的甘油(原液)后沸点会升高。如表为甘油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沸点(表中甘油含量是指甘油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烧杯中混合液会减少,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甘油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28.(6分)小明和几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器材制成了图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其中A、B、C三支温度计的小药瓶中装满红色的水,液柱用的也是红色的水。
(1)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 ;使用透明吸管是为了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测温物质的 (选填“温度”或“体积”)的变化;
(2)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 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选填“A”或“B”或“C”)
(3)D的工作原理与其他三支 (相同/不同),其工作原理是 ;当气温升高时,D中液柱ab的会向 (左/右)移动。
29.(5分)某实验小组用一把钢尺、示波器、话筒等仪器研究声音的有关问题。装置如图,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②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增加拨动钢尺的力度,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③增大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用和步骤②中同样大小的力度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1)拨动钢尺,钢尺才能发出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通过步骤③可以研究声音的 和 的关系。
(3)实验的三个步骤中,实验小组记录的波形如甲、乙、丙三个图所示,按照步骤从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30.(4分)一支未刻度的温度计,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将它插入沸入中时,水银柱24厘米,水银柱的长度应为多少?(列式计算)
31.(5分)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毫秒(1毫秒=0.001秒)。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 m/s。
(2)一同学想验证声速随传声介质温度升高而增大,把铜铃固定放在如图所示位置,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此时他会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
A.变大;B.变小;C.不变
(3)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均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 (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4)已知S1=20cm,s2=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00,则此时声速约为 m/s。(保留一位小数)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河海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2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声音打交道,以下有关声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人类用语言进行交流,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乙图:暖气管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C.丙图:利用次声波的反射制成声呐,可用来确定潜艇、鱼群的位置和海水深度
D.丁图:在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B
【分析】(1)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3)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其应用:回声定位、探测鱼群和探测海底的深度等;
(4)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甲图中人类用语言表达信息、并进行交流,故A错误;
B、乙图中暖气管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故B正确;
C、丙图中渔船向水中发出超声波,从而判断出鱼群的位置,故C错误;
D、丁图中在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故D错误。
故选:B。
2.(2分)如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
【答案】C
【分析】(1)超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呐系统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4)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解答】解:A、超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所以潜艇上的艇员不能听见超声波。
故选:C。
3.(2分)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线医务人员经常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导致护目镜上起雾(如图)。下列关于这一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护目镜上的“雾”在护目镜的外侧
B.护目镜上的“雾”可能是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
C.护目镜上“雾”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护目镜上“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D
【分析】(1)雾气、冰花等形成在温度较高的一侧;
(2)雾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
【解答】解:护目镜上的“雾”是人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护目镜放热液化形成的,所以会形成子护目镜的内侧,选项A、B,选项D正确。
故选:D。
4.(2分)“冶石为器,千炉齐设”,晋曹毗《咏冶赋》的著名诗句,这种方法的流程分为三步,分别是用易熔化的石蜡和细泥浆制成蜡模并硬化成铸形,再往内部浇注铜水制成器物。关于青铜器铸造过程中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失蜡法中制成铸形用的石蜡是晶体
B.形成铸形过程中石蜡先熔化后凝固
C.铸形烘烧陶化的过程水蒸气发生液化放热
D.形成青铜器的过程,铜先凝固后熔化
【答案】B
【分析】(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3)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
【解答】解:A.石蜡没有固定的熔点,故A错误;
B.形成铸形过程中石蜡先由固态变为液态,先熔化后凝固;
C.铸形烘烧陶化的过程水发生汽化,故C错误;
D.形成青铜器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5.(2分)别总以为植物“默默无语”,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于2023年3月30日在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植物也会发声,研究人员能捕捉到频率40千赫兹至80千赫兹的声波。人无法直接听到的原因是植物发出声波的( )
A.振幅小、频率高 B.振幅大、频率低
C.音色好、频率高 D.音色差、频率低
【答案】A
【分析】植物发声的频率高,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耳听不见。
【解答】解:用能扩音的装置录音,研究人员能捕捉到频率40千赫兹至80千赫兹的声波,不在人耳达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植物发声人类听不见,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2分)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关于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声音由振动产生的
B.固体传声的效果比空气好
C.固体可以传声
D.固体传声的速度大于空气传声的速度
【答案】D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液体的好。
【解答】解: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是因为固体传声的速度大于空气传声的速度,ABC错误。
故选:D。
7.(2分)如图所示,将四种声音先后逐一输入同一示波器,分别得到这四种声音的波形(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答案】D
【分析】(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如图可知,甲、丙、丁的振动幅度相同;
乙、丙、丁的频率相同、丙、丁的音调相同,
所以,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两种声音是丙、丁、ABC错误。
故选:D。
8.(2分)振动可以发声,某款智能手机的振动模式,是因为其内部有个微型电动机会带动转轴上的叶片振动,能实现振动功能的叶片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当叶片的形状规则时,电机带动它高速转动时,不会产生振动。
【解答】解:叶片对称分布时,转动后转轴是不会振动的,叶片转动起来后,使转轴不断改变位置从而发生振动。
四个答案中,只有B是不平衡的,才会产生振动。
故选:B。
9.(2分)关于生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沸点低
B.人出汗后吹风扇会感觉更凉快,是因为加快了蒸发
C.夏天,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会冒汗,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D.常州的冬季,窗户上的小水珠常出现在玻璃内侧
【答案】A
【分析】(1)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包括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以及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
(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4)冬季室内温度较高,根据液化的特点分析小水珠出现的位置。
【解答】解:A.因为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沸点升高,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食物熟的越快;
B.人出汗后吹风扇会感觉更凉快,加快了汗液的蒸发;
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会“冒汗”,故C正确;
D.冬季室内温度较高,放出热量,附着在玻璃内侧。
故选:A。
10.(2分)如图所示,向两个杯子中分别倒入开水和冰水,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高,冰水杯口容易看到冒“白气”
B.气温低,开水杯口容易看到冒“白气”
C.气温越高,开水杯的内壁出现小水滴越多
D.气温越低,冰水杯的外壁越不容易出现小水滴
【答案】C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液化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解答】解:AD.当杯内水的温度低,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会液化成小水珠,因为液化需要放热,与冰水杯的温差越大,形成的小水滴越多,故AD正确;
BC.当杯内水的温度高,杯内空气中的水蒸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气温越低,杯内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容易液化,故B正确。
故选:C。
11.(2分)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晶体熔点的高低,现将固液共存的甲、乙两种物质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放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不计试管中的甲与空气的热传递)( )
A.若试管中固态甲变多,则甲的熔点低于乙的熔点
B.若试管中固态甲变少,则甲的熔点高于乙的熔点
C.若试管中固态甲的量不变,则甲的熔点一定等于乙的熔点
D.若试管中固态甲的量不变,则甲的熔点可能等于乙的熔点
【答案】C
【分析】甲、乙两种物质均处于固液共存状态,说明此时的温度点正好分别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若试管中固态甲变多,说明甲发生了凝固,放出了热量,反之亦然;若试管中固态甲的量不变,则说明甲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没有吸放热。
【解答】解:甲、乙两种物质均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乙此时的温度点正好分别是两种物质的熔点,说明甲发生了凝固,乙吸收了热量,即甲的熔点高于乙的熔点,所以A;若试管中固态甲的量不变,没有吸放热,即甲的熔点等于乙的熔点,D不正确。
故选:C。
12.(2分)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
A.10.30秒 B.10.59秒 C.10.88秒 D.10.18秒
【答案】C
【分析】要知道运动员和发令枪都在起点,而计时员是在终点。当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比计时员先听到枪声,运动员起跑以后,稍后一会,计时员才会听到枪声,所以计时员少记了一些时间。
【解答】解:声音从起点传到终点的时间:t=≈0.29s,
所以计时员给运动员的成绩少计时0.29s。所以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10.59s+3.29s=10.88s。
故选:C。
13.(2分)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 )
A.55℃ B.50℃ C.80℃ D.75℃
【答案】D
【分析】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的温度定为100℃.将0~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而本题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时示数是10℃,测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0℃,中间有80个小格,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
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时,距离10℃有60个小格,求出60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10℃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温水的实际温度。
【解答】解:
根据题意,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
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时,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1.25℃×(70﹣10)+0℃=75℃。
故选:D。
14.(2分)蟋蟀在求偶时利用翅膀摩擦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声波),音调高低因种类而不同。某种蟋蟀求偶时翅膀1s振动8000次,这种蟋蟀求偶时发出声波的( )
A.周期为8000s,人耳不能听见
B.周期为8000s,人耳能听见
C.周期为1.25×10﹣4s,人耳不能听见
D.周期为1.25×10﹣4s,人耳能听见
【答案】D
【分析】(1)根据蟋蟀求偶时翅膀1s振动8000次求出声音振动周期;
(2)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翅膀1s内振动了8000次,可以求出频率,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解答】解:蟋蟀求偶时翅膀1s振动8000次,翅膀振动的周期为:﹣4s;
翅膀振动的频率为:f==8000Hz;
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8000Hz没有超出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2分)如图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2)”“mi(3)“fa(4),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答案】A
【分析】用嘴向瓶内吹气发声,靠的是瓶内空气柱的振动,根据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结合水位的不同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
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丙、乙、甲、丁、2、3、3。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6.(5分)小华在演奏古筝时用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音调 ;城市主要街道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11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分贝(dB)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机械闹钟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B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的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8米
10米
6米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答案】音调;分贝(dB);机械闹钟;B;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分析】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声音的强弱,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用分贝来表示。
声源应该选择声音稳定,有节奏的声音;
实验方案中要能直观的比较,靠听到声音的响度来直观感觉不恰当,而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具有可靠性;
根据距离可以判断隔音效果,距离越长说明隔音效果越差,距离越短说明隔音效果越好。
【解答】解: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可控制琴弦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
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
音叉和闹钟都能够发出声音,但闹钟的声音稳定且有规律,所以可以选择闹钟作为声源较为合适;
在鞋盒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这样材料不同,所以作用是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由于人耳听到的响度无法测量,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通过比较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音效果,有可靠地实验数据;由表格数据可知,说明隔音效果最好,说明隔音效果最差、衣服。
故答案为:音调;分贝(dB);B;泡沫塑料、锡箔纸。
17.(5分)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内部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两倍速度快速播放时
(1)从正常速度播放到快速播放,可把声源振动发声的总时间 缩短 (缩短/延长)。
(2)正常速度播放时,每分钟振动18000次的声波频率为 300 Hz;把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的频率将变成 600 Hz,此时空气中声波传播速度 不变 (变大/变小/不变)。
(3)2倍速度播放时能被人耳听到,正常速度播放时人耳却听不到的声音属于 次 (超声/次声)。
【答案】(1)缩短;(2)300;600;不变;(3)次。
【分析】(1)频率由波源决定,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播出声波的频率变为原来两倍;
(2)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
【解答】解:
(1)再次以两倍速度播放时,播放速度变快,所以声源振动总时间缩短;
(2)①每分钟振动18000次的声波频率为=300Hz,表示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变为原来的2倍,所以频率变成300Hz×2=600Hz。
②声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有关,介质不变;
(3)由(2)可知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的频率是原来频率的2倍,以6倍速度播放时才能被听到,为次声波。
答案为:(1)缩短;(2)300;不变。
18.(4分)声音可以被看见吗?十八世纪,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克拉德尼做过一个实验,他在一个小提琴上安放一块较宽的金属薄片,结果这些细沙自动排列成不同的美丽图案,并随着琴弦拉出的曲调不同和频率的不断变化(如图甲)。某物理探究小组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查找相关资料并自主制作了一套探究声音形状的“克拉尼实验”演示仪,中间用一个金属杆插入使其悬空,同时在金属杆底部连接一个音频振动发声器,接着他们开始展开实验探究。
(1)首先他们在金属板上撒上一层细沙,打开发声器,发现细沙变化成了一个美丽的图案(如图乙) 振动 产生的,细沙的作用是 D (从下述选项中选择)。
A.延长金属板的振动时间
B.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C.使金属板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D.把发声器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现象
(2)接着他们调节发声器的频率,当发声器的振动频率逐渐增大时,金属板上的克拉尼图形发生了如下图从左到右的一些变化。这说明 振动频率 有关,且 振动频率越大 ,克拉尼图形越复杂。
【答案】(1)振动;D;(2)振动频率;振动频率越大。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转换法是将不易观察的现象放大;
(2)根据图中内容回答。
【解答】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器的振动不明显,故选D;
(2)由题可知,发声器的振动频率逐渐增大时,这说明,且振动频率越大。
故答案为:(1)振动;D;(2)振动频率。
19.(2分)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我国科技工作者将“热棒”插入冻土,成功解决了“冻土工程”这一世界性难题。如图所示,高出地面约2m,在路基下还埋有5m,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氨 吸收 热量变成气态氨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散热,气态氨发生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又沉入了棒底。这样不断循环,避免冻土融化造成路基崩塌。
【答案】吸收;液化。
【分析】汽化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汽化要吸热;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解答】解:液氨吸收热量转变成气态氨;气态氨放热液化成液氨沉入棒底。
故答案为:吸收;液化。
20.(3分)如图所示为某品牌鸣笛烧水壶,该烧水壶在壶盖内装有簧片,当大量的水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水蒸气从壶盖缝隙中流出时带动簧片 振动 发出声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信息 。
【答案】汽化;振动;信息。
【分析】(1)汽化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
(2)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声音能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当大量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时,水蒸气从壶盖缝隙中流出时带动簧片振动发声,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汽化;振动。
21.(4分)如图甲是自制简易温度计,在一只玻璃瓶内装有适量的水,用一个带有细长玻璃管的橡皮管的橡皮塞塞在瓶口上,玻璃管内水柱将 升高 ,因为这种温度计主要是利用 气体 的热胀冷缩为原理,该温度计在温度不变,大气压变化时,可能被误认为温度变化。若将上述温度计改进一下,瓶内装满水(如图乙) 利用液体热胀冷缩 ,和甲相比它的最大缺点是水柱变化不明显,这是因为 气体热胀冷缩性能比液体好 。
【答案】升高;气体;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热胀冷缩性能比液体好。
【分析】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解答】解:题干中是伽利略温度计原理图,其原理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当外界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如将温度计改进一下,就变为常用温度计,它与伽利略温度计最大的区别就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所以最大的缺点就是测温不灵敏。
故答案为:升高;气体;气体热胀冷缩性能比液体好。
22.(3分)小丽在手工社团利用热熔枪制作手工塑料花,将塑料胶棒放入热熔枪内加热一段时间,塑料胶棒逐渐变软变稀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塑料胶棒是 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扣动扳机将胶水挤出涂在需要粘贴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胶水 凝固 (填物态变化名称),将花瓣粘在一起。
【答案】熔化;非晶体;凝固。
【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
(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的过程。
【解答】解:将塑料胶棒放入热熔枪内加热一段时间,塑料胶棒逐渐变软变稀,属于熔化过程;胶水由液态变为固态。
故答案为:熔化;非晶体。
23.(2分)今年春季空气很干燥,小星家使用如图所示的超声波加湿器。小星查阅资料,了解到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1.7MHz的高频震荡,其大小较为均匀,能长时间悬飘浮于空气中,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分析资料可知,此“白气”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液化形成的,“白气”最后消失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汽化 。
【答案】不是;汽化。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解答】解:使用声波加湿器时,超声波将液态水振动成小水滴,所以水雾化成“白气”的过程不是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不是;汽化。
24.(6分)生活中处处皆有物理知识:
(1)看电影时,电影院内的墙壁通常使用疏松多孔的材料,这是为了 减弱 (增强/减弱)声音的反射;
(2)烧开水时,壶嘴会冒出团团“白气”,它是 小水珠 (水蒸气/小水珠),而且 a (a/b)处较浓;
(3)气体打火机是通过 压缩体积 的方法将可燃气体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储存其中,使气体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 降低温度 。
【答案】(1)减弱;(2)小水珠;a;(3)压缩体积;液化;降低温度。
【分析】(1)为了减弱声音的反射,可以采用松软多孔的材料;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解答】解:(1)电影院的墙壁采用柔软多孔的材料,主要是因为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
(2)水壶中的水烧开后会在壶嘴周围产生“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水蒸气更容易液化;
(3)常见的气体打火机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将可燃气体液化后储存在其中的,使气体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降低温度。
故答案为:(1)减弱;(2)小水珠;a;液化。
25.(4分)新冠疫苗须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专业冷藏车的冷藏室内是2℃~8℃的低温环境,其制冷系统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内的“热”搬运到外面
(1)液态制冷剂在冷藏室汽化,汽化后制冷剂由封闭管道输到冷藏室外由压缩机通过 压缩体积 的方式液化。
(2)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冷藏室内温度,应选用如图 乙 (甲/乙)所示的温度计置于其中,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 不能 (能/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室内取出来读数,当温度计示数如图中所示时,温度 符合 (符合/不符合)规定。
【答案】(1)压缩体积;(2)乙;不能;符合。
【分析】(1)液化的方式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2)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首先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且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持平。
【解答】解:(1)汽化后的制冷剂由封闭管道输送到冷藏室外,由压缩机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并放出热量;
(2)由题可知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即保存环境温度最高为8℃,乙温度计的构造类似于体温计,温度升高后水银柱升高,可以测定最高温度。乙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温度计示数会升高。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3℃。根据疫苗存放要求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
故答案为:(1)压缩体积;(2)乙;符合。
三、解答探究题(每空1分,第30题4分,第31(2)题2分,共32分)
26.(4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F
铜
100
0.76
B
铜
60
0.89
G
钢
80
1.02
C
铜
60
1.02
H
尼龙
80
1.02
D
铜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铜
100
1.02
J
铜
(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琴弦长短 的关系。同组的小惠认为选用三根琴弦来探究音调与此因素的关系更准确,那么小惠选择的是 A、D、F 三根琴弦;
(2)小惠想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编号为 A、B、C 的三根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则琴弦J的长度应为 80 cm,横截面积应为 1.02 mm2。
【答案】(1)琴弦长短;A、D、F;(2)A、B、C;(3)80;1.02。
【分析】(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
(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
(3)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添加的这根铜琴弦J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应与G、H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
【解答】解:(1)因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选择的是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所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选择的是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所以能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2)为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选择长度和材料都相同、B、C进行研究。
(3)因为是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所以要求三根琴弦长度相同,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G,所以添加这根铜琴弦J2。
故答案为:(1)琴弦长短;A、D、F;(2)A、B、C;1.02。
27.(8分)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为 ﹣4 ℃。
(2)将冰熔化过程绘制成如图丙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分析图像数据可知,冰熔化特点 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BC段的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如图所示)。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时间/min ;(b) 状态 。
(a)
…
温度/℃
…
(b)
…
(4)实验完成后,将试管取出,继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①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戊,由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面上方的气压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②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 水还能从石棉网吸热 。
(5)小华在课外书上了解到在水中加入不易挥发的甘油(原液)后沸点会升高。如表为甘油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沸点(表中甘油含量是指甘油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烧杯中混合液会减少,混合液的沸点 升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甘油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答案】(1)﹣4;(2)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固液共存;(3)时间/min;状态;(4)①小于; ②水还能从石棉网吸热;(5)升高。
【分析】(1)实验用温度计读数,观察最小刻度和0刻度线,明确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注意零下是从0刻度开始往下数格子;
(2)晶体熔化时会持续吸收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当晶体处于熔化过程中,其状态是固液共存态;
(3)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需要间隔相同时间,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还有观察冰的状态;
(4)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气压大,沸点高;气压小,沸点低;
②烧杯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
(5)是在加热过程中会汽化,质量变小,会导致甘油含量升高,从而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解答】解:(1)由乙图可得,0﹣10之间有10个小格,温度为零下,读数为﹣4℃;
(2)由丙图可得,在t5~t2时间段,冰吸收热量,此时冰处于固液共存态;
(3)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需要间隔相同时间,同时还有观察冰的状态;
(4)①由戊图可得,水温保持不变时即为水的沸点,小于100℃;
②烧杯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撤去酒精灯后,水会继续吸热而保持沸腾一小段时间;
(5)水在加热过程中会蒸发,而甘油不蒸发,会导致甘油含量升高;
故答案为:(1)﹣4;(2)持续吸热;固液共存;状态; ②水还能从石棉网吸热。
28.(6分)小明和几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器材制成了图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其中A、B、C三支温度计的小药瓶中装满红色的水,液柱用的也是红色的水。
(1)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 玻璃泡 ;使用透明吸管是为了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测温物质的 体积 (选填“温度”或“体积”)的变化;
(2)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 C 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选填“A”或“B”或“C”)
(3)D的工作原理与其他三支 不同 (相同/不同),其工作原理是 气体热胀冷缩 ;当气温升高时,D中液柱ab的会向 左 (左/右)移动。
【答案】(1)玻璃泡;体积;(2)C;(3)不同;气体热胀冷缩;左。
【分析】(1)瓶内液体膨胀时,液体进入吸管,相当于温度计的玻璃泡;
(2)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液柱的高度变化越大,温度计的精确度越高;
(3)D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即可判断液柱的运动方向。
【解答】解:(1)当温度升高时,玻璃小药瓶中的液体受热膨胀,所以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温度计的玻璃泡;
(2)由图可知,B吸管最粗,但C中装的液体较多,所以C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
(3)由图可知,D瓶内是气体,A、B,所以D的工作原理是气体热胀冷缩,瓶内气压增大;
故答案为:(1)玻璃泡;体积;(3)不同;左。
29.(5分)某实验小组用一把钢尺、示波器、话筒等仪器研究声音的有关问题。装置如图,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②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增加拨动钢尺的力度,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③增大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用和步骤②中同样大小的力度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1)拨动钢尺,钢尺才能发出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
(2)通过步骤③可以研究声音的 音调 和 频率 的关系。
(3)实验的三个步骤中,实验小组记录的波形如甲、乙、丙三个图所示,按照步骤从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 B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答案】(1)振动;(2)音调;频率;(3)B。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物体振动的快慢用频率表示,而音调的高低取决于频率: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3)步骤b与步骤a相比,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则钢尺振动的音调相同;步骤c和b相比,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步骤c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钢尺振动的更快,频率更高,音调更高,由此对比分析即可。
【解答】解:(1)拨动钢尺,钢尺才能发出声音;
(2)增大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用和步骤②中同样大小的力度拨动钢尺,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3)步骤b与步骤a相比,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步骤b中增加拨动钢尺的力度,所以步骤a与b对应的波形图分别为乙、甲,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钢尺振动的更快,所以步骤c对应的波形图是丙,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故答案为:(1)振动;(2)音调;(3)B。
30.(4分)一支未刻度的温度计,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将它插入沸入中时,水银柱24厘米,水银柱的长度应为多少?(列式计算)
【答案】若将它放在10℃的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应为6cm。
【分析】先计算出单位温度的水银柱长度,再计算出10℃的温度对应的水银柱有多长,加上0℃时的水银柱长度就可以得到此时水银柱的总长度了。
【解答】解: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所以0℃和100℃之间的水银柱长度为:L=24cm﹣2cm=20cm;
所以单位温度的水银柱长度为:;
因此10℃的温度对应的水银柱需要上升的高度为:h=10℃×8.2cm/℃=2cm;
所以水银柱的总长度为:L'=4cm+h=4cm+2cm=5cm。
答:若将它放在10℃的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应为6cm。
31.(5分)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毫秒(1毫秒=0.001秒)。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 0 m/s。
(2)一同学想验证声速随传声介质温度升高而增大,把铜铃固定放在如图所示位置,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此时他会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B 。
A.变大;B.变小;C.不变
(3)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均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 不变 (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4)已知S1=20cm,s2=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00,则此时声速约为 333.3 m/s。(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因为铜铃在甲、乙中点,则铜铃与甲、乙距离相等,时间相等;
(2)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所以在相同距离内,时间减少;
(3)由于乙和甲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乙接收到的时间总是比甲晚一定的时间;
(4)设声速为v,利用速度公式和题中的时间差列出一个方程,就可以求解出声速。
【解答】解:(1)如果铜铃在甲、乙中点,且由于声速相同、乙的时间相同;
(2)甲和乙之间的距离一定,由于温度越高,t==声增大,所以时间差会减少;
(3)因为铜铃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声音传到乙和甲的时间差是不变的;
(4)设声速为v,则声音从铜铃传到甲的时间为:t1=,声音从铜铃传到乙的时间为:t2=;
由题意知:t5﹣t1=1.5×10﹣3s,所以﹣﹣3s⇒v=≈333.3m/s
故答案为:(1)7;(2)B;(4)333.3。
江苏省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解答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作图题,解答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北郊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北郊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