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氢气和氟气反应生成氟化氢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生成气体要吸收的热量为
B.热化学方程式为:∆H=-270kJ/ml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如图(a)、(b)分别表示H2O和CO2分解时的能量变化情况(单位:kJ),已知由稳定单质化合生成1ml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生成热(△H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g)+H2(g)=CO(g)+H2O(g) △H=-42kJ•ml-1
B.H2的燃烧热△H=-243kJ•ml-1
C.由图(a)可知O-H的键能为220kJ•ml-1
D.CO2(g)的生成热△Hf=-394kJ•ml-1
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B.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加快
C.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减小容器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向容器中通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4.氨水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医药、国防等很多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向氨水中加入蒸馏水,将其稀释到后,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
A.的电离程度减小B.氨水的增大
C.的数目增多D.减小
5.下列相关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钢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的电化学腐蚀:
B.加热溶液除去油污:
C.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
D.已知: 则:
6.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恒温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绝热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K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D.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7.乙烯在酸催化下水合制乙醇的反应机理、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总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加热就能进行
B.第①步反应只断裂非极性键
C.增大催化剂酸的浓度,可以加快总反应速率
D.中间体i比中间体ii更稳定
8.反应mX(g)nY(g)+pZ(g) ΔH,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物质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B.m<n+p
C.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KB>KCD.A、C两点的反应速率v(A)<v(C)
9.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室灼烧B.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C.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热D.制备无水氯化镁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
B.水电离出的的溶液:
C.的溶液:
D.常温下的溶液中:
11.向100 mL 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其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向b点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B.a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Fe2+和Cu2+
C.原混合溶液中c(Fe3+):c(Cu2+)=2:1
D.若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c点溶液中c(Cl-)=8.0ml•L-1
12.温度为时,某稀溶液中;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溶液的
B.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该温度下,的盐酸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D.该温度下,的与的溶液混合后呈中性,则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下可以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相同条件下,等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少
C.可燃物的系数为1的燃烧反应的焓变即为该可燃物的燃烧热
D.已知则含0.5ml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28.7kJ
14.在体积为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反应:。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容器中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k是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B.时,测得平衡体系中,则
C.时,降低温度,增大,减小
D.达到平衡状态后,增大压强,先增大后减小
二、原理综合题
15.Ⅰ.反应Fe+H2SO4=FeSO4+H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铜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则铜为 (填“正”或“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外电路中电流由 流出。(填电极材料名称)。
(3)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生成物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
A.改铁片为铁粉B.改稀硫酸为98%的硫酸
C.增大压强D.滴加几滴CuSO4溶液
Ⅱ.在一定温度下将2mlA气体和4mlB气体在2L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发生反应:A(g)+2B(g)3C(g)+D(s)若经2min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l·L-1,则:
(4)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5)2min时物质B的浓度为 。B的转化率为 。
(6)当下列哪些项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单位时间内消耗1mlB同时生成1.5mlC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F.用A、B、C表示的速率比为1:2:3
16.常温下,为了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A与B均为无色晶体粉末,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加入粉末B时,在试管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且该气体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在U形管中甲处液面上升乙处液面下降。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内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 能转化成 能。
(2)该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
A.B.
C.D.
(4)写出一个符合题中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
(5)用和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
①则电极c是 (填“正极”或“负极”),物质b为 (填化学式)。
②若线路中转移1.6ml电子,则该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三、填空题
17.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与化学有着紧密的联系。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盐酸、⑨氨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请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上述9种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写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2)现有常温下的盐酸(甲)和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
①常温下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小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②取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的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③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与溶液反应,消耗溶液的体积(甲) (乙)(填“>”“<”或“=”)。
(3)时,水的离子级积常数。此温度下,的盐酸和的溶液混合后溶液的,则 。
(4)已知:在,有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有下表:
①将通入该氨水中,当降至时,溶液中的 。
②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四、实验题
18.I.下表是某儿童在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的部分数据:
根据上表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儿童 元素含量偏低(填元素名称)。
(2)报告单中“”是 (填“质量”、“体积”或“浓度”)的单位。
(3)检测儿童的血液中钙的含量,参考指标常以两种计量单位表示,即“”和“”。以“”表示时,钙的正常含量参考范围是。如果以“”表示,钙的正常含量参考范围是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II.硫酸亚铁晶体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4)步骤①的滤液中滴加溶液后变为红色,则该滤液中含有 (填离子符号)。
(5)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目的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有同学提出步骤②③可直接合并为加入过量,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
(6)假设实验中的损耗忽略不计,得到mg氧化铁固体,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为 g(用m表示)。补血剂和维生素C共同服用可较好的帮助铁元素的吸收,这体现了维生素C的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7)由固体配制溶液,必需用到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 (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仪器名称)。
(8)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填序号)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E.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弱电解质
电离常数()
分析项目
检测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1
锌
115.92
2
铁
6.95
3
钙
1.78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由图可知,生成2mlHF(g)放热为270kJ,由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1 mlHF气体放出的热量为135kJ,故A错误;
B.由图可知,1mlH2(g)、1mlF2(g)的总能量大于2mlHF(g)的能量,则H2(g)+F2(g)=2HF(g) ∆H=-270kJ/ml,故B错误;
C.由图可知,1mlH2(g)、1mlF2(g)的总能量大于2mlHF(g)的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错误;
答案选C。
2.D
【详解】A.由图(b)可知①,
由图(a)可知② ;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CO2(g)+H2(g)=CO(g)+H2O(g) △H=+42kJ•ml-1,故A错误;
B.H2的燃烧热是1m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H<-243kJ•ml-1,故B错误;
C.由图(a)可知,断裂2mlO-H键吸收的总能量为(243+436+247) kJ,O-H键的键能为463kJ•ml-1,故C错误;
D.稳定单质化合生成1ml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生成热,由图(b)可知CO2(g)的生成热△Hf=-109 kJ•ml-1-285 kJ•ml-1=-394kJ•ml-1,故D正确;
选D。
3.C
【详解】A.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溶液体积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生成氢气的速率减小,故A错误;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合成氨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故B错误;
C.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减小容器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可看成增大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C正确;
D.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向容器中通入,体积增大,可看成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在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的电离程度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氨水的只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变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的电离程度增大,最终使溶液中的数目增多,故C符合题意:
D.加水稀释时,减小,不变,故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A.钢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的电化学腐蚀,负极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故A正确;
B.加热溶液除去油污促进碳酸钠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碳酸根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生成银、氧气、硝酸,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 ,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 ,故D错误;
选D。
6.A
【详解】A.该反应为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恒温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发生变化,不能判定平衡状态,故A错误;
B.K与温度有关,则绝热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K不再改变,可知温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混合气体的体积不变,质量为变量,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Fe2O3的质量不发生变化,符合平衡的特征“定”,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A。
7.C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与反应条件无关,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第①步反应中有O-H键和C-C键发生断裂,即断裂非极性键,又断裂极性键,故B错误;
C.总反应速率由慢反应决定,第①步的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因此增大催化剂酸的浓度,可以加快总反应速率,故C正确;
D.第①步反应的中间体比第②步反应的中间体能量高,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则中间体i不如中间体ii稳定,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由图可知温度升高,Y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向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增大压强,Y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m<n+p,故B正确;
C.对吸热反应来说,温度升高,K增大,KB<KC,故C错误;
D.A、C温度相同,C点压强大,则C点的速率大于A点,故D正确;
故选C。
9.D
【详解】A.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故A错误;
B.制备乙酸乙酯时末端导管不能伸入碳酸钠溶液内,否则会引起倒吸,故B错误;
C.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反应,另外烧杯之间有空隙,会使热量散失影响实验准确性,故C错误;
D.制备无水氯化镁时为防止氯化镁水解应在HCl气氛中脱水,同时要防止空气中水进入,故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A.含有Cu2+的溶液呈蓝色,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A错误;
B.水电离出的c(OH-)=1×10-13ml•L-1的溶液中c(H+)=1×10-13ml•L-1或c(H+)=1×10-1ml•L-1,呈酸性或碱性,Mg2+、Cu2+都与OH-反应,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的溶液中c(H+)<c(OH-),呈碱性,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常温下pH=1的溶液呈酸性,CH3COO-、H+之间反应生成醋酸,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11.A
【解析】氧化性Fe3+>Cu2+,则依次发生反应:2Fe3++Fe=3Fe2+、Cu2++Fe=Fe2++Cu,0~a段发生反应2Fe3++Fe=3Fe2+,所以加入0.1mlFe时固体质量不增加;a点氯化铁完全反应;a~b段发生反应为Cu2++Fe=Fe2++Cu,所以加入0.1mlFe置换出0.1mlCu,固体增加6.4g,到b点氯化铜完全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A.b点CuCl2完全反应,向b点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不会生成蓝色沉淀,故A错误;
B.0~a段发生反应2Fe3++Fe=3Fe2+,则a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Fe2+和Cu2+,故B正确;
C.0~a段和a~b段均消耗0.1mlFe,结合反应2Fe3++Fe=3Fe2+、Cu2++Fe=Fe2++Cu可知,n(Fe3+)=0.2ml,n(Cu2+)=0.1ml,则c(Fe3+):c(Cu2+)=2:1,故C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Cl-)=3n(Fe3+)+2n(Cu2+)=0.2ml×3+0.1ml×2=0.8ml,溶液体积为0.1L,则c(Cl-)=8.0ml•L-1,故D正确;
故选:A。
12.D
【详解】A.温度为 t℃ 时,某 NaOH 稀溶液中 c(H+)=10−aml⋅L-1,c(OH-)=10-bml⋅L-1 ,c(H+)c(OH-)=10-(a+b)=10-13,所以该温度下Kw=10-13,KNO3溶液呈中性,则c(H+)=c(OH-)=10-6.5ml/L,所以KNO3溶液的pH=6.5,故A错误;
B.NaOH溶液中的OH-来自NaOH的电离和水的电离,NaOH溶液中的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所以水电离出来的c(H+)水=c(OH-)水=10-aml/L,故B错误;
C.该温度下, pH=2 的盐酸中c(H+)=10-2ml/L, pH=12 的 NaOH 溶液中c(OH-)=ml/L=10-1ml/L,等体积混合后NaOH过量,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该温度下, 0.05ml⋅L-1 的 H2SO4V1mL 与 pH=11 的 NaOH 溶液 V2mL 混合后呈中性,则0.05ml⋅L-1×2×V1=×V2,可得 V1:V2=1:10,故D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A. 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在室温下即可发生,A错误;
B. 相同条件下,等量的硫蒸气能量高于硫粉,则等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B错误;
C. 燃烧热是101kPa时,1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产物时的反应热,常见元素的稳定产物:C→CO2(g)、H→H2O(l),则可燃物的系数为1的燃烧反应的焓变不一定为该可燃物的燃烧热,C错误;
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kJ/ml,则含0.5ml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为28.7kJ,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则含0.5ml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28.7kJ, D正确;
答案选D。
14.B
【详解】A.由图可知,温度为T2时,反应先达到平衡,则T2大于T1,T2时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小于T1时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ΔH<0,故A错误;
B.T1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K,设起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aml和bml,由题意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故B正确;
C.T1时,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则、均减小,故C错误;
D.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增大,反应达到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5.(1)放热
(2) 正极 2H++2e-=H2 铜
(3)AD
(4)
(5) 20%
(6)BE
【详解】(1)反应物能量高,产物能量低,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铁比铜活泼、铁失去电子被氧化、铁为负极,铜不参加反应,铜为正极,氢离子在铜电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为2H++2e-=H2,外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程,故从铜电极流出;
(3)A.改铁片为铁粉,增大了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增大,故A正确;
B.反应物为铁和硫酸反应,改稀硫酸为98%的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不产生氢气,故B错误;
C.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改变压强对速率影响不大,故C错误;
D.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可以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AD;
(4)容器体积是2L,根据起始量可得到三段式如下:
则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5)2min时物质B的浓度为;B的转化率=;
(6)当“变量”不再变化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成分的量不再变化,也就处于平衡状态了。
A.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系数相等,故压强不是变量,A错误;
B.体积不变,且有固体参与,故密度是变量,B正确;
C.两个都是正速率,不能证明达到平衡,C错误;
D.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系数相等、则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D错误;
E.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系数相等,但是气体质量会变化,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变量,E正确;
F.没有指明正逆反应速率,F错误;
故选B、E。
16.(1) 热 化学
(2)吸热
(3)A
(4)
(5) 负极 O2 4.48
【解析】(1)
由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加入粉末B时,在试管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且该气体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可知,试管内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热;化学;
(2)
由U形管中甲处液面上升乙处液面下降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
(3)
由U形管中甲处液面上升乙处液面下降可知,该反应为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吸热反应,则图A能表示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故选A;
(4)
八水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钡、氨气和水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5)
①由电子移动的方向知,通入甲烷的电极c是燃料电池的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d为正极,故答案为:负极;O2;
②若线路中转移1.6ml电子,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该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甲烷的体积为1.6ml××22.4L/ml=4.48L,故答案为:4.48。
17.(1) ② NaHCO3 = Na+ +
(2) A 减小 <
(3)9:1
(4) 1.02 C
【详解】(1)醋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故选②;碳酸氢钠在水中可以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 +;
(2)①A.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方向进行,n(H+)增大,溶液体积增大,c(H+)减小,A正确;
B.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减小,Ka不变,所以 增大,B错误;
C.水的离子积不变,所以c(H+)·c(OH-)不变,C错误;
D.醋酸溶液加水稀释,c(OH-)增大,c(H+)减小,所以增大,D错误;
故选A;
②若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H+)减小,溶液中增大,Ka不变,的值将减小;
③由于盐酸完全电离,醋酸部分电离,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盐酸浓度小于醋酸浓度,用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醋酸消耗NaOH体积大,故答案为:<;
(3)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0-12,pH=9的NaOH溶液中的c(OH-)=,的盐酸中c(H+)=1.0×10-4,混合后,则溶液显碱性,且此时c(OH-)=,则;
(4)①将通入该氨水中,当降至时,,;
②A.已知Ka越大酸性越强,酸性较强的能与酸性较弱的酸根离子反应,由于亚硫酸的二级电离常数大于碳酸的二级电离常数,则两者不反应,可以共存,A不符合题意;
B.结合选项A分析,由于次氯酸的电离常数大于碳酸的二级电离常数,则两者不反应,可以共存,B不符合题意;
C.结合选项A分析,由于亚硫酸的二级电离常数大于碳酸的二级电离常数,则两者可以反应,不可以共存,C符合题意;
D.结合选项A分析,由于次氯酸的电离常数小于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则两者不反应,可以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1)铁
(2)浓度
(3)
(4)Fe3+
(5) 2Fe2++H2O2+2H+=2Fe3++2H2O 有气泡产生,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6) 0.07m 还原性
(7)烧杯、托盘天平、500mL容量瓶、量筒(可不用)
(8)BDE
【分析】补血剂研细后加入稀硫酸反应,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氧化亚铁离子,再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浊液,过滤,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mg固体。
【详解】(1)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该儿童铁元素含量比参考范围值小,则铁元素含量偏低;故答案为:铁。
(2)质量单位为g或kg,体积单位是L或mL,因此报告单中“”是浓度的单位;故答案为:浓度。
(3)检测儿童的血液中钙的含量,参考指标常以两种计量单位表示,即“”和“”。以“”表示时,钙的正常含量参考范围是。如果以“”表示, ,,则钙的正常含量参考范围是;故答案为:。
(4)步骤①的滤液中滴加溶液后变为红色,铁离子遇见KSCN溶液变为红色,则该滤液中含有Fe3+;故答案为:Fe3+。
(5)步骤①的滤液中主要是亚铁离子,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目的是氧化亚铁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有同学提出步骤②③可直接合并为加入过量,则过氧化钠氧化亚铁离子变为铁离子,铁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则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有气泡产生,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6)假设实验中的损耗忽略不计,10片得到mg氧化铁固体,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为。补血剂和维生素C共同服用可较好的帮助铁元素的吸收,将生成的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因此体现了维生素C的还原性;故答案为:0.07m;还原性。
(7)由固体配制溶液,必需用到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托盘天平、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烧杯、托盘天平、500mL容量瓶、量筒(可不用)。
(8)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对结果无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溶质物质的量偏小,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故B符合题意;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低,物质的量浓度偏高,故C不符合题意;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故D符合题意;E.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称量出的固体质量偏小,测定浓度偏低,故E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DE。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结构与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