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 中国的地形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50856/0-16987243867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 中国的地形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50856/0-1698724386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 中国的地形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50856/0-16987243867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 中国的地形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50856/0-169872438681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 中国的地形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50856/0-169872438684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 中国的地形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50856/0-169872438687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 中国的地形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50856/0-16987243869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 中国的地形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50856/0-169872438693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 中国的地形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 中国的地形,共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海岸线,曲折漫长大陆架宽广,秦岭淮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多种多样的形态。它着眼于地表的具体形态,通常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它主要是从高度方面的特征来说。
地形类型(地形以XX为主)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地势高低分布(地势由XX向XX倾斜)特殊地形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风沙地貌)海岸线状况(平直/曲折,漫长)
(有什么地形,以什么地形为主,怎么分布)
简述该图所示国家的地形、地势特点?
①大部分为以山地为主(地形类型);③北高南低(地势特征);多雪峰(特色地貌)。
②地表起伏大(地势起伏状况);
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二、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请同学们在地图册上勾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并标注界线上的主要山脉及界线两侧的主要地形区。
地形:山地、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
地形:盆地、高原海拔:1000~2000米
地形:丘陵和平原海拔:500米以下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观察中国地形图,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在下表中
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水深﹤200米部分为大陆架,光照充足,坡度较缓,海洋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丰富(渔业、石油、天然气)
问题: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和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则降水少。
4、地形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台湾岛东西两岸降水量对比:
火烧寮多雨的主要原因:
①台湾岛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沛。②台湾岛位于西太平洋,极易受热带风暴(台风)的影响,加大降水量。③地处台湾山脉迎风坡(冬季风和夏季风),多地形雨。④受台湾岛倾斜方向的影响,湿润气流易在火烧寮积聚回旋上升,多降雨。
秦岭--雄鸡的“金腰带”
我国许多山脉的两侧气候差异大,山脉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走向。
我国南北方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界线
与上海相比,成都1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有何差异?简要分析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差异:成都1月气温比上海高,年降水比上海少。形成原因:①成都冬季北部受秦岭、大巴山的阻挡,冷空气对成都影响较小;②成都地处内地,受海洋影响小,年降水量小。
(1)制约河流流向: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入海;②许多山脉成为河流的分水岭,影响到河流的流域范围。
(2)影响到河流的落差:①河流在阶梯交界处形成巨大的落差。②峡谷、急流的形成也与地形有密切关系,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山脉的阴坡和阳坡植被的差异
植被随高度增加而发生有规律的垂直变化
一般来说,不同地形区的农业类型不同——多种经营
1、地形地势影响农业布局类型
5、地形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形平坦开阔,土地集中成片,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农业发展规模大;地形崎岖的地方,耕地少,交通不便,农业发展规模受限,如我国西南地区。
2、地形地势影响农业发展规模
西北地区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在开发利用山区时,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破坏生态环境。
我国地势特征对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1.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特点:
主要发生在山区,西南地区为重灾区;
2.地震分布特点:多沿断裂带分布,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地区、台湾、海南岛等地。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崩塌(即危岩体)、滑坡、泥石流
(1)四个多震区东南—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四川、云南西部西北—新疆、甘肃和宁夏
(2)成因: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之间,这四个多震区处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1)分布山西大同附近的死火山群长白山的白头山、黑龙江的五大连池都是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的七星山和新疆于田附近昆仑山中的火山都是活火山腾冲活火山
(2)影响: ①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常常破坏田园与建筑; ②火爆发可能引起地震灾害,海底火爆发还可能引起海啸危害; ③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可以成为肥沃的土壤 ④火山喷发可能带来硫磺等有用矿物。
(1)发生区域:主要发生在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2)主要分布地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
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川滇黔交界地带;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的交替处;
a、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b、泥石流:是在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悄物质多、植被不良的地方,当夏季暴雨骤降或是冰雪融水汇集时突然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①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 ②岩石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③植物条件-植物覆盖较差,地面缺乏保护 ④气象条件-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⑤人类活动-各种破坏土体岩体稳定性的活动,比如植被破坏。
(4)滑坡、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动力条件、物质条件)
(5)危害:滑坡会破坏、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在短时间内大量泥浆石块冲出沟外,在山麓的宽阔地区要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可埋没农田、森林、堵塞江河,冲毁路基、桥梁和灌溉渠道,摧毁城镇村庄,造成重大灾害。
简述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地质: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发;断层活动强烈;岩性疏松。地形:地势落差大气象气候: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人为原因:滥砍滥伐,过度开垦,采矿、修路
【小结】 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1.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2.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土壤 D.水分
(2016浙江省10月学考)右图中甲地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乙地草原丰美,可见“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观。完成1-2题。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四川盆地 B.②是塔里木盆地 C.③是准噶尔盆地 D.④是柴达木盆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复习区域地理课件 中国的气候,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多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区域与区域发展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空间单元,地域差异,发展方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自然条件,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亚热带季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与区域发展教学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特定性质,整体性,区域关联,发展方向,1长江三角洲,2松嫩平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