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动量守恒定律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949959/0-16987096244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动量守恒定律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949959/0-16987096244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动量守恒定律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949959/0-16987096244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动量守恒定律4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动量守恒定律5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课时2碰撞中动量与能量的关系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机械振动1简谐运动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机械振动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机械振动4单摆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动量守恒定律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展开第一章 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2020·课标Ⅰ,14)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解析:本题考查动量定理的应用。安全气囊并不能改变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B错误;汽车碰撞瞬间,安全气囊充满气体,司机的动能转化为与气囊碰撞过程产生的内能,气囊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由动量定理知,司机受到的力F=,故司机受到的力减小,气囊又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故司机在单位面积上受力减小,A、C错误,D正确。
2.(2019·全国卷Ⅰ,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B )
A.1.6×102 kg B.1.6×103 kg
C.1.6×105 kg D.1.6×106 kg
解析: 设1 s内喷出气体的质量为m,喷出的气体与该发动机的相互作用力为F,由动量定理Ft=mv知,m== kg=1.6×103 kg,选项B正确。
3.(2023·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月考)某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0~t1和t2~t3,合外力做功和冲量都相同
B.t1~t2和t3~t4,合外力做功和冲量都相同
C.0~t2和t2~t4,合外力做功和冲量都相同
D.0~t1和t3~t4,合外力做功和冲量都相同
解析:0~t1内动能的变化量为mv,动量变化量为mv0;t2~t3内动能变化量为mv,动量变化量为-mv0,根据动能定理可知这两段时间内合外力做功相等;而根据动量定理得知:合外力的冲量不同,故A错误;t1~t2内动能变化量为0-mv=-mv,动量变化量为0-mv0=-mv0,t3~t4内动能变化量为0-mv=-mv,动量变化量为0-(-mv0)=mv0。则知动能变化量相同,而动量变化量不同,所以合外力做功相等,合外力的冲量不同,故B错误;0~t2和t2~t4内动能变化量为0,动量变化量为0,根据两个定理得知合外力的功和冲量都相同,故C正确;由以上分析得知:0~t1和t3~t4内动能变化量不同,动量变化量相同,故D错误。
4.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水平推力F1、F2分别作用在a、b上,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两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AB∥CD,则整个过程中( D )
A.F1的冲量等于F2的冲量
B.F1的冲量大于F2的冲量
C.摩擦力对a物体的冲量等于摩擦力对b物体的冲量
D.合外力对a物体的冲量等于合外力对b物体的冲量
解析:由题图可知,AB∥CD,由v-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推力撤去后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推力撤去后物体的合力等于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两物体受摩擦力大小相等,a物体的运动时间小于b物体的时间,由I=Fft,可知摩擦力对a物体的冲量大小小于摩擦力对b物体的冲量大小,对整个过程中,由动量定理可得F1t1-FftOB=0,F2t2-FftOD=0,又tOB<tOD,则有F1t1<F2t2,即F1的冲量小于F2的冲量,A、B、C错误;由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a、b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量都是零,所以合外力对a物体的冲量等于合外力对b物体的冲量,D正确。故选D。
5.三块相同的木块A、B、C,自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其中B在开始下落时被一个水平飞来的子弹击中并嵌入其中,木块C在下落一半高度时被水平飞来的一子弹击中并嵌入其中,若三个木块下落到地面的时间分别为tA、tB、tC,则( B )
A.tA=tB=tC B.tA=tB<tC
C.tA<tB<tC D.tA<tB=tC
解析:木块A做自由落体运动,木块B在刚要下落瞬间被子弹射中,并留在其中,木块B与子弹一起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A、B均做自由落体运动,且下落高度相同,故二者下落时间相同,即tA=tB,木块C落下一定距离后被同样的子弹水平射中,也留在其中,在子弹击中木块过程中,竖直方向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由于子弹进入木块后总质量变大,所以木块竖直方向的速度变小,木块落地时间延长,木块C在空中的运动时间比A、B时间长,即,tA=tB<tC,则AB同时落地,C最后落地。故选B。
6.(2023·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2 kg的带有光滑半圆形槽(半径足够大)的滑块a,在槽底部有一质量为m=1 kg的小球,滑块a和小球一起以速度v0=10 m/s向右滑动。另一质量也为M=2 kg的滑块b静止于滑块a的右侧。两滑块相撞(碰撞时间极短)后,粘在一起向右运动,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碰撞过程中,小球、滑块a、滑块b组成的系统水平动量不守恒
B.两滑块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75 J
C.碰撞过程中,滑块b受到的冲量大小为12 N·s
D.小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 m
解析:两滑块相撞过程,由于碰撞时间极短,小球及滑块a、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故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A错误;滑块a和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具有共同速度,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0=2Mv,解得v=5 m/s,该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ΔE=Mv-×2Mv2=50 J,B错误;根据动量定理,碰撞过程中滑块b受到的冲量等于滑块b的动量变化量,即I=Mv=2×5 kg·m/s=10 N·s,C错误;滑块a和b碰撞完毕至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外力为零,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有2Mv+mv0=(2M+m)v′,该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有×2Mv2+mv=(2M+m)v′2+mgh,解得h=1 m,D正确。
7.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水平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光滑圆环,轻绳一端拴在环上,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木块,现有质量为m0的子弹以大小为v0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留在木块中,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速度大小为
B.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轻绳拉力大于(M+m0)g
C.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环对轻杆的压力大于(M+m+m0)g
D.子弹射入木块后,圆环、木块和子弹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解析: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m0v0=(M+m0)v1,解得射入后瞬间速度大小为v1=,选项A错误;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T-(M+m0)g=(M+m0),可知轻绳拉力大于(M+m0)g,选项B正确;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对圆环有N=T+mg>(M+m+m0)g,选项C正确;子弹射入木块后,圆环、木块和子弹构成的系统只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选项D错误。
8.质量为M的带有光滑圆弧轨道的小车静止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以速度v0水平冲上小车,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小车的左端,重力加速度为g,则( BC )
A.小球以后将向左做平抛运动
B.小球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C.此过程小球对小车做的功为Mv
D.小球在圆弧轨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解析:从小球冲上小车到小球离开小车的过程,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且无摩擦力做功,所以系统机械能守恒,设小球离开小车时候的小球速度为v1,小车速度为v2,根据动量守恒有Mv0=Mv1+Mv2,根据机械能守恒Mv=Mv+Mv,联立解得v1=0,v2=v0,即作用后两者交换速度,小球速度变为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小球对小车所做的功W=Mv-0=Mv,C正确;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与小车相对静止,有相同的速度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0=2M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v=2×+Mgh,联立解得h=,D错误。故选BC。
9.如图所示,一平台到地面的高度为h=0.45 m,质量为M=0.3 kg的木块放在平台的右端,木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0.1 kg的玩具青蛙距平台右侧的水平距离为x=1.2 m,旋紧发条后释放,让玩具青蛙斜向上跳起,当玩具青蛙到达木块的位置时速度恰好沿水平方向,玩具青蛙立即抱住木块并和木块一起滑行。已知木块和玩具青蛙均可视为质点,玩具青蛙抱住木块过程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玩具青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0.3 s
B.玩具青蛙在平台上运动的时间为2 s
C.玩具青蛙起跳时的速度大小为3 m/s
D.木块开始滑动时的速度大小为1 m/s
解析:由h=gt得玩具青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1=0.3 s,A项正确;玩具青蛙离开地面时的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分别为vx==4 m/s,vy=gt1=3 m/s,玩具青蛙起跳时的速度大小为v0==5 m/s,C项错误;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x=(M+m)v,解得木块开始滑动时的速度大小为v=1 m/s,D项正确;由动量定理得:-μ(M+m)gt2=0-(M+m)v,解得玩具青蛙在平台上运动的时间为t2=0.5 s,B项错误。
10.(2023·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m的小球B连接着轻质弹簧,处于静止;质量为m的小球A以初速度v0向右匀速运动,接着逐渐压缩弹簧并使B运动,过一段时间,A与弹簧分离,设小球A、B与弹簧相互作用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以内。则( ABD )
A.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A球的速度为v0
B.在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v
C.从A接触弹簧到再次恢复原长时,弹簧对A、B的冲量相等
D.在运动过程中,当A球的速度大小为v0,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为v0
解析: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根据动量守恒有mv0=3mv,解得v=v0,A正确;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mv-·3mv2=mv,B正确;从A接触弹簧到再次恢复原长时,弹簧对A、B的冲量方向相反,不能相等,C错误;当碰撞后A球以v0,速度反弹向左运动时,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v0+2mv2,解得v2=v0,D正确。故选AB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2小题,共1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1.(6分)(2023·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二下学期检测)某小组在做“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甲、乙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与橡皮泥。
现进行以下操作: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水平轨道左侧将纸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另一端连在小车甲的后面;打开打点计时器,轻推一下小车甲,使其获得一定速度后与静止的小车乙碰撞粘连成一体;关闭打点计时器,取下纸带,进行相关探究。在某次实验中得到的纸带部分如图2所示(图中的直尺为毫米刻度尺)。
(1)请判断小车甲是与图示纸带的_右端__(“左端”或“右端”)相连接?并说明理由_甲与乙碰后粘在一起,速度减小,相等时间内的间隔减小,由于纸带右侧速度大,为碰前速度,所以小车甲是与图示纸带的右侧相连__。
(2)若测量出小车甲的质量为524.4 g,小车乙的质量为510.0 g,则在这次碰撞中小车甲对小车乙的冲量为_0.10_kg·m/s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甲与乙碰后粘在一起,速度减小,相等时间内的间隔减小,由于纸带右侧速度大,为碰前速度,所以小车甲是与图示纸带的右侧相连。
(2)碰后共同速度:v2=×10-2m/s=0.200 m/s,
碰后乙的动量:p乙=m乙v2=0.510 0×0.200 kg·m/s=0.102 kg·m/s≈0.10 kg·m/s,
由动量定理可得小车甲对小车乙的冲量:I=p乙-0=p乙=0.10 kg·m/s。
12.(8分)用频闪照相方法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A、B两个小球的质量(两个小球的半径相同);
②安装好实验装置,使斜槽末端水平;带有正方形方格的木板靠近斜槽竖直安装,且斜槽末端的重垂线和方格的竖线平行;
③将小球A从斜槽上挡板P处由静止释放,离开斜槽后,频闪照相机连续拍摄小球A的位置,如图2所示;
④将小球B放在斜槽末端,让小球A仍从P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发生正碰后,频闪照相机连续拍摄下两个小球的位置,如图3所示。
(1)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4m、m,由图2、3可知,碰撞前后A、B总动量_守恒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总动能_不相等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已知方格边长为L,频闪周期为T,根据图2、3还可以求出_AB__。
A.A、B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
B.当地重力加速度g
C.A球在斜槽释放点的高度
(3)实验中可能会引起误差的操作有_斜槽末端未水平放置,小球未从同一位置释放,方格板未竖直放置等__(写出两条)。
(4)若在操作步骤③中得到A球的位置如图4所示,请提出改进意见_斜槽上挡板P的位置适当调低__。
解析:(1)碰前小球A的速度v0=,碰后A、B的速度分别为v1=,v2=,则碰前动量p1=4m=,碰后总动量,p2=4m+m=,则碰撞前后A、B总动量守恒;碰前总动能E1=×4m2=,碰后总动能E2=×4m2+×m2=,可知总动能不相等;
(2)根据(1)的分析,若已知方格边长为L,频闪周期为T,根据图2、3还可以求出A、B球碰撞前、后速度大小;根据图2可得Δy=2L=gT2,可得g=,即可求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因A球在斜槽中运动时有摩擦力作用,则不能求出A球在斜槽释放点的高度,A、B正确,C错误;故选AB;
(3)实验中可能会引起误差的操作有:斜槽末端未水平放置、小球未从同一位置释放、方格板未竖直放置等;
(4)由图可知,A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过大,即从斜槽中下落的高度过高,则可将斜槽上挡板P的位置适当调低。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两只船与堤岸的距离相同,是从小船跳上堤岸容易些,还是从大船跳上岸容易些?为什么?
答案:大船,见解析
解析:在人蹬船的极短时间内,忽略水的阻力,人与船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人蹬船所做的功W是一定的,设人与船的质量分别为m、M,蹬后人与船获得的速率分别为v1、v2,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
mv1=Mv2,
W=mv+Mv,
联立解得
v1==,
可见,船的质量M越大,人蹬船后获得的速度就越大,所以从大船跳上岸容易些。
14.(11分)(2022·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模块检测)光滑的水平面上,用轻质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2 kg的A、B两物块以6 m/s的共同速度向右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1 kg的物体C静止在前方,如图所示,B与C发生弹性碰撞,求:
(1)碰后物块C的速度大小;
(2)在以后的运动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
答案:(1)8 m/s (2)8 J
解析:(1)B、C碰撞瞬间,动量守恒:
mBv0=mBvB+mCvC,
发生的是弹性碰撞:mBv=mBv+mCv,
联立解得:vC=8 m/s,vB=2 m/s。
(2)在以后的运动中,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压缩最短,弹性势能最大,对A、B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动量守恒:mAv0+mBvB=(mA+mB)v′,根据机械能守恒得:mBv+mAv=(mA+mB)v′2+Ep,联立解得:Ep=8 J。
15.(12分)两质量均为m的相同物块紧密相连,中间放有少量火药,在足够长水平地面上以初速度v0开始运动,物块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和火药的质量。当物块一起运动时间为t0=时,火药爆炸将两物块炸开,有ΔE=mv的化学能转化为两物块的动能,且爆炸后两物块均沿水平方向运动。爆炸时间极短。求:
(1)火药爆炸前瞬间两物块的速度大小;
(2)两物块炸开后均停止运动时两物块间的距离。
答案:(1) (2)
解析:(1)对于两物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μg,
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有v1=v0-at0=;
(2)火药爆炸后,两物块均沿水平方向运动,设炸后瞬间B、A物块速度分别为v2和v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2mv1=mv2+mv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ΔE=mv=mv+mv-m2,
解得v2=-v0向左运动,
v3=2v0向右运动(另一组解与题意不符,舍去),
火药爆炸后物块A向右运动的距离
xA==,
火药爆炸后物块B向左运动的距离
xB==,
两物块炸开后均停止运动时两物块间的距离
d=xA+xB=。
16.(13分)人坐在冰车上,车与人的总质量为M,冰面上有一个质量是m的弹性滑块,原来也处于静止。某一时刻坐在冰车上的人用力将滑块推向前方一个固定挡板,滑块与挡板碰撞后又被反弹回来,滑块与挡板碰撞中没有机械能损失,且滑块始终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若人以对冰面相同的速度推出滑块,滑块反弹后被人接住再次以相对冰面相同的速度推出滑块,如此反复多次,已知M︰m=19︰2,不计滑块、冰车与冰面之间的摩擦,试分析人推出滑块多少次后将不可能再接到滑块?
答案:6次
解析:设人以v0的速度推出滑块,将人、冰车与滑块作为整体。挡板每次对滑块的冲量
I0=2mv0,
对系统来说,这个冲量即外力的冲量,即人每推滑块一次,挡板对所研究的整体一个冲量
I0=2mv0,
设人推n次后,冰车的速度为v,对整体应用动量定理n(2mv0)=mv0+Mv,
人不能再接到滑块应有v≥v0,
解得n≥=5.25。
则人推出滑块6次后将不可能再接到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