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测试语文试题第1页
    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测试语文试题第2页
    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测试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专题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专题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称职(chèn) 帐蓬 花团锦簇(zú) 兴高采烈
    B. 粗犷(kuàng) 安详 拈轻怕重(niān) 浑为一谈
    C. 蓦然(mò) 云霄 畏罪潜逃(quán) 迫不急待
    D. 抽噎(yē) 诀别 参差不齐(cēn) 随声附和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B. 当老师询问是谁打碎了窗户玻璃时,他灵机一动,把责任栽赃给了他同桌。
    C.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 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的那一刻, 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油然而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抚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以此推动经济增长和复苏。
    B. 在北中国的冬天, 而能有温晴的天气, 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C. 抚州正以从容有序、 昂扬向上、充满信心,迎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国家检查。
    D. 接近九成的受访市民认为,抚州市中心城区小游园项目建设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乍一看,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似乎离地心最远,应该是地球最厚的地方,可事实并非如此。
    ②珠穆朗玛峰虽然为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从峰顶到地心的直线距离只有6381.949千米。
    ③据人造地球卫星测定,地球上最厚的地方是南美洲的钦博拉索山。
    ④地球最厚的地方,是指地球表面与地心距离最大的地方。
    ⑤该山位于南纬10°28′ 、西经78°48′ ,正好坐落在地球略为鼓一些的中间部分,海拔6272.1米,从峰顶到地心的距离为6384.1千米。
    A. ④①②③⑤ B. ③④⑤①②
    C. ④①③⑤② D. ③⑤②①④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这个句中加点的“能”字是动词。)
    B. 还有一问, 是: “公理”几块钱一斤?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C. 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这个句子中加点的“狭隘”充满贬抑、厌恶、否定的情感。)
    D.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粗犷。(这个句子中加点的“热烈”指“情绪高昂、兴奋激动”。)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24分)
    (一)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江 神 子
    谢逸①
    杏花村馆酒旗风。 水溶溶②,飏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 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 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③。只有关山今夜月, 千里外, 素光④同。
    【注】①谢逸:字无逸,号溪堂,抚州临川人,北宋文学家。②溶溶:指河水荡漾、缓缓流动的样子。③画屏中: 指如诗画一般的美景。④素光: 形容月光皎洁。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词的上片可知时节在春暮夏初,地点在野外村郊临水的路边。
    B.上片“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四句中前两句是远景,后两句是近景;一、 四句使人鼓舞, 二、三句使人神伤。
    C.全词由写景到怀人; 由眼前写到过去, 又由过去写到现在。
    D.词的下片后三句, 以感叹作结,词人陷入难以解脱的苦闷之中,只能自我慰藉,强求解脱。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后三句采用铺陈直叙手法,把满腔心事和盘托出。
    B. 词的下片开头三句,词人用借代手法,不正面写人的丰姿神采,花容月貌, 只闻到她暖融融的脂粉香,只看到她淡扫的娥眉。
    C.词人化用唐人诗句, 自然贴切,如出己手,体现词人熔铸前人诗句的本领。
    D.全词风格清丽疏隽,情景交融,直露浅白,表达了词人凄凉惆怅的离愁。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甲】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 琅邪姑幕人。 少孤,年八岁, 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 见诸生讲诵,好之, 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 行求索。 见而欲笞①之。 门下生②共禁, 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③执苦④, 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选自《后汉书·承宫传》)
    【注】 ①笞: 用竹鞭打。②门下生: 指学舍里的学生。③樵薪: 砍柴。④执苦: 干苦活。
    【乙】顾欢勤学
    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欢年六七岁,父使驱田中雀,欢作《黄雀赋》而归,雀食过半。父怒, 欲挞①之, 见赋乃止。 乡中有学舍, 欢贫, 无以受业, 于舍壁后倚听, 无遗亡者。八岁,诵《孝经》、《诗》、《论》。及长, 笃志好学。母年老,躬耕读书,夜则然②糠自照。同郡顾恺之临县, 见而异之,遣诸子与游, 及孙宪之, 并受经句。
    (选自《南齐书·顾欢传》
    【注】①挞: 用鞭棍打。②然: 通“燃”, 点燃。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授/诸生数百人 B.宫/过其庐下
    C.于/舍壁后倚听 D.夜/则然糠自照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 乃 ( ) (2) 笃 ( ) (3)并 ( )
    10.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2) 父使驱田中雀。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承宫和顾欢两人性格相同点,并谈谈你受到的启示。(3分)

    (三) 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水何澹澹, 。
    (2) , 思而不学则殆。
    (3)晴空一鹤排云上, 。
    (4) , 崔九堂前几度闻。
    (5)博学而笃志, 。
    (6) , 江春入旧年。
    (7)非淡泊无以明志, 。
    (8) , 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6分)
    最初的温暖
    邹扶澜
    ①男孩小时候家里很穷,甚至有时连上学的本子也买不起,常常用完了正面用反面。一天,班里来了位新生,是个漂亮的女孩,扎着鲜艳的蝴蝶结,背着一个让全班同学都眼红的书包。
    ②女孩跟他成了同桌。她的文具盒里装满了各种漂亮的笔和橡皮,她还有很多崭新的方格本, 甚至有精装的笔记本。 男孩偷眼看, 心里既嫉妒又眼馋。
    ③男孩自尊心很强,怕女孩笑话,本子用完便不再用反面,也就不记笔记,只靠脑子记。女孩感到很奇怪, 有一天问他,他说:“会了, 不用记了。”女孩好像明白了什么, 主动拿出两个本子给他, 男孩拒绝了, 女孩羞红了脸, 几天不和他说话。有一次, 班里组织看电影,每人交5分钱, 男孩没有钱,就没有报名。女孩高兴地跑到他跟前,说:“明天下午看电影,我替你把钱交了。”男孩气恼地说:“我不去, 用不着你给我交。”女孩委屈地哭了,说:“你以后还给我还不行吗?”男孩没有再说话, 勉强答应了她。
    ④第二年,女孩的家要搬了,男孩不知道要搬到哪儿,只觉得有一种留恋的感觉,仿佛丢了东西似的。知道她走的日期后,那一天他没有去上学, 早早地候在一个十字路口——县城开往外地的车辆都要经过这。终于, 一辆大货车开了过来,女孩和她的哥哥站在车厢里。女孩看见了他,高兴地向他挥手,男孩想跟她说点什么可没有说出来,车速很快,一溜烟从眼前过去了。
    ⑤第二天上学,班里一个女同学给男孩送来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包,说是同桌留给他的。男孩打开,是厚厚一摞没用过的各式作业本,还有她用过的漂亮文具盒,里面装满了铅笔,还有一支能抽水的钢笔。笔中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送给我最好的同桌。”
    ⑥男孩哭了, 他突然觉得, ,从那天起,他的心知道了什么叫疼痛。
    ⑦那个文具盒,他一直保存着,有时候拿出来看看,眼前会晃动着一对鲜艳的蝴蝶结,一跳, 一跳……
    ⑧几十年过去了, 男孩读完大学, 又读了博士,打拼多年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阅尽沧桑后,他越来越怀念那个当年跟他同桌的小女孩,于是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寻找那个叫王丽晨的女孩。
    ⑨电视台的记者闻讯后,邀请他做了一次访谈,面对现场的许多观众,他把藏在心底的那段往事说了出来,说到动情处,他几次哽咽,说如果能见一见当年同桌的女孩,此生也就无憾了。
    ⑩主持人问他:“为什么非要见她呢?相见不如怀念,保留最初的那份美好,为她祝福,不是很好吗? ”
    ⑪他摇了摇头。
    ⑫主持人又说:“丽晨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也许已经发福,也许过得很不如意,如果是这样,你还会执意见她吗? ”
    ⑬他说:“是的,我想当面对她说声谢谢。另外,如果她有什么难处的话,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她一把。这么多年来, 我一直想着她, 甚至没有一天忘记过她, 小时候, 因为贫穷, 我看过太多的冷眼,但她给了我最初的温暖,这成了我生命的动力……”他已经泪光莹莹,“我想看见她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沭浴着温暖的阳光……”
    ⑭几天后,他收到一封信:“亲爱的刘同学,不瞒你说,那天我就坐在观众席上。之所以不见你,并不是因为你太富有,或者我已经老了,而是有些美只适合放在心里,就像一坛陈酒,—旦打开味道就淡了。感谢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活在你心里,如果你对我心存感激,那就在心里保存那份最初的美好并把它传递下去吧。”
    ⑮信是那位主持人写的, 王丽晨是他的妹妹。她已于三年前病逝。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有删改)
    13.文章以“最初的温暖”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4分)

    14.根据文章情节的发展,请在第⑥段的横线处补写出男孩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15.第④段写到了女孩的哥哥,请结合文章,简析这一人物的出现在文中的具体作用。(3分)

    16.请简析第⑮段在全文中的表达效果。(3分)

    17.结合文章主题,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 (3分)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21 题(14分)
    冬的等待
    任随平
    ①秋天随着一场寒凉的秋风隐遁无形,代之而来的便是期待许久的冬,渴望在这个漫长的冬日里,能有一场场沸沸扬扬的大雪降临村庄,遮蔽大地的荒芜与突兀。但随着冬日渐深,飘雪的惊喜依旧未能如愿,而我对雪花的期待初衷不改,就像等待一位从天堂出走的大神,挥手之间为广袤的人间降临一场福祉,唯美而又持久。
    ②冬天本就是一个安谧静美的词语,镶嵌在季节的轮回里,而雪花便是这轮回里的精灵,缀饰着冬之静怡。落雪的时候,村庄就更像一位蒙了神秘面纱的女子,素素雅雅地立于大地之上。黛赭①色的山峦瞬间被雪花覆盖,辽阔的褴褛倏忽隐遁在旷野深处,唯有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穹苍,旗帜一般引领着冬天不断深入。
    ③如若置身山梁,遥望村庄深处,便见袅娜的炊烟悠悠舒展着身姿,将草木的香味播撒在辽阔的空域。那香味里,就有母亲唤儿晚归的呼唤,和着锅碗瓢盆的叮当声从小院深处悠悠弥漫开来。此时,村庄的每一处罅②隙就洋溢着浓郁的馨香,让人不免心生感念,感念生命的成长里村庄所给予我们的无私和大爱,以及前辈的辛劳与奋争;感念洋洋洒洒的雪花对大地的润泽与抚慰,似乎每一朵雪花里,都凝聚着村庄无尽的期许。
    ④若是在暗夜,落雪的村庄更令人心花怒放,炉火正旺,茶香氤氲,围炉而坐的人,脸膛映照着浓艳的炉火,漫谈着,嬉笑着,少却了平日的劳碌与繁忙,热烈的时候,少不了捧出窖藏许久的米酒,你一杯,我一盏,觥筹交错,将冬夜的寒冷抵御在辽远之外。而此刻,窗棂上的霜花悄然融化为颗颗露珠,簌簌地落下来,在墙角积聚着,缓慢中流散开来,像洇湿了的记忆,久久不肯散去。
    ⑤黎明时分,推窗望远,绒绒的雪花落在干枯了的树枝上,早起的鸟雀翻飞其间,将颤颤悠悠的雪花顺着枝条弹落下来。斜睨着阳光散射的方向望去,闪耀着晶莹的光芒,就像谁撒落空茫中的银屑,让人喜不自胜。毕竟,这样的场景不是谁能刻意求得的。出得门来,舍不得伸展脚丫在素净齐整的雪地上。那雪,是来自天堂的精灵,如梦似幻。谁愿意轻易去打扰一场酣睡的梦幻呢?这样想着的时候,便是久久地站立在屋檐下,一任雪花的光芒懒懒地照耀着,迷人着,不觉得冬之寒凉了,唯有会心的笑意洋溢在眉宇之间。草木搭建的屋舍下,牛羊睡意全无,伸长了脖颈在木门的条框之外,静静地欣赏着冬之雪景,一副副满足的慵懒样,似乎馨香扑鼻的草料对于此刻的它们缺少了平日的吸引,唯有这落雪,足以慰藉胸中的饥渴。
    ⑥其实,对于冬天而言,雪花就是这样,在圣洁中养育灵动与迷恋,让人在一季悠闲中,学会享受,懂得敬畏。而无雪的冬,唯有双目蓄满期许,仰首长空,在深情的瞩望里,等待一场雪的盛宴盛开在村廓四野。
    【注】①赭(zhě) : 红褐色。②罅(xià): 裂缝。
    18.作者笔下冬天的村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分)

    19.第③段中作者说,“村庄的每一处罅隙就洋溢着浓郁的馨香,让人不免心生感念”,请结合文意推想作者“感念”的内容。 (4分)

    20.根据要求,品味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分)
    (1)斜睨着向阳光散射的方向望去, 闪耀着晶莹的光芒,就像谁撒落在空茫中的银屑, 让人喜不自胜。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

    (2)雪花就是这样, 在圣洁中养育灵动与迷恋, 让人在一季悠闲中, 学会享受, 懂得敬畏。 (结合语境, 谈谈你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

    21.本文题目是“冬的等待”, 请说说“等待”的是什么。 (4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56分)
    (一) 综合性学习(6分)
    22.童年的梦,是七彩的梦!年少的歌声欢乐,美妙的故事曲折,记忆中的人物精彩。在我们七年级名著《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中,也有许多的人物精彩动人,请你从这两部名著中任选出一位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给大家作简要介绍,字数150左右。
    (二) 写作(50分)
    23.成长路上,脚印深深浅浅,回首往昔,令你难忘。总是忘不了有那么一个人,或许在你失败的时候鼓励过你,或许在你伤心时安慰过你,或许在你生病时悉心照顾着你……当你学会用文字表达出来时,意味着成长在悄悄地降临。
    请以《忘不了, 你的 》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要求有真情实感,鼓励能进行恰当的抒情和议论。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1.每位作文阅卷老师请注意作文平均分控制在35分左右;非常好的作文要凸显高分(45-50分);非常糟糕的作文,或者纯粹抄袭现代文阅读的作文,也可以打0分。
    2.本答案仅供阅卷参考,对于一些主观题,阅卷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分。
    3.拜托各位阅卷老师尽早进行阅卷,不要拖至最后一天才阅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2分)D【解析】A项“蓬”应为“篷”,“簇”应读“cù”;B项“犷”应读“ɡuǎnɡ”,“浑”应为“混”;C项“潜”应读“qián”,“急”应为“及”。
    2.(2分)B【解析】B项“灵机一动”指迅速想出好办法,比喻人灵敏机智;含褒义,用在此处感情褒贬不当。A项见课文《再塑生命的人》,C项见课文《雨的四季》。
    3.(2分)D【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复苏”后增长;B项搭配不当,把“的冬天”删掉;C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在“充满信心”后面加宾语“的姿态”。
    4.(2分)C【解析】句④先提出语段的说明对象地球最厚的地方,应放在开头;排除B和D,然后句①根据人们常理认为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所以应在句④其后;再根据第①句最后提示语“可事实并非如此”说明地球最厚的地方另有它山,则与句③连贯自然;排除A;再次句⑤解释钦博拉索山地理位置及厚度;最后把珠穆朗玛峰的厚度列出来进行说明。所以选C。
    5.(2分)D 【解析】D项“热烈”在此语境中是“强烈”、“热情四溢”的意味。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每小题2分,共4分)
    6.(2分)【解析】B项前两句是近景,后两句是远景。
    7.(2分)【解析】D项应该是委婉含蓄。
    (二)(12分)
    8.(2分) C【解析】C项应为:“于舍壁后/倚听”,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停顿。
    9.(3分)(1)才(见课文《狼》) (2)坚定 (见课文《十二章》) (3)一起
    10.(4分)(1)猪的主人对承宫没有回来感到奇怪,前去寻找(他)。(重点考查文言实词:怪和还。怪:对……感到奇怪;还:回来;求和索都是寻找的意思。同时考查省略句)
    (2)父亲让(他)驱赶田里的麻雀。(重点考查省略句)
    11.(3分)共同特点(1分):两人都是勤奋好学,吃苦耐劳。
    启示(2分):①只要勤奋学习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并有所成就(学习有毅力方能成就大业)。②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刻苦勤奋的精神。(写到勤奋刻苦方面内容且言之成理即可)
    甲文参考译文:承宫,琅邪姑幕人。幼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寻找他。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学舍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最终精通了这本经书。
    乙文参考译文: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顾欢六七岁的时候,父亲让他驱赶田里的麻雀,顾欢作了一篇《黄雀赋》就回去了,麻雀把田里的粮食吃了一大半。父亲很愤怒,要用棍子打他,看见《黄雀赋》就没有打他。乡里有学堂,顾欢家中贫困不能上学,在学堂墙壁后面倚着听,没有遗漏掉的。八岁时,可以背诵《孝经》、《诗经》、《论语》。等到长大了,专心致志,勤奋好学。母亲年纪大了,顾欢一边亲自种地,一边背书,晚上就把糠点燃,照着看书。同郡顾恺之来到县里,见到他(如此勤学)感到诧异,让自己的几个儿子与他交游,还有孙子顾宪之,让他们一起接受教育。
    (三)古诗文积累。(8分,每空1分,凡错、漏、添字,则不给分)
    12.(8分)(1)山岛竦峙(2)学而不思则罔(3)便引诗情到碧霄 (4)岐王宅里寻常见
    (5)切问而近思 (6)海日生残夜(7)非宁静无以致远(8)夜阑卧听风吹雨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3.(4分)“最初”强调了男孩第一次感受到温暖的重要性;(1分)奠定了全文充满温情的感情基调;成为全文的情感线索;(1分)寓示了文章感恩、报答、爱的主题;(1分)标题新颖别致,带有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4.(3分)因为自卑与嫉妒,对同桌很不友好;但她却不记恨,还来不及向她道歉。(有“后悔、自责、遗憾、歉意、伤感” 等的意思,答对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15.(3分)为主持人的出现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2分)使文章收尾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1分)
    16.(3分)结构上:为文章画上完整的句号,收束全文;(1分)情节上,使文章产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1分) 内容上,交代文中那封信的来历,深化文章主题,使读者产生生命有限而爱无限的艺术空白。(1分)
    17.(3分)真善美是美好社会和人生的动力;懂得感恩是做人的品德;要学会珍藏美好,传递爱心。(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二)18.(2分)作者笔下冬天的村庄安谧、静美、祥和。
    19.(4分)感念生命的成长里村庄所给予我们的无私和大爱,以及人们的辛劳与奋争;(2分)感念雪对大地的润泽与抚慰。(2分)
    20.(4分)(1)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阳光照耀下的枝头上的雪花比作撒落空中的银屑,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雪花的晶莹。(1分)
    (2)雪花让人憧憬,让人看到希望,让人看到丰收的情景和富足幸福的生活。(意同即可)(2分)
    21.(4分)“等待”表面上是等待沸沸扬扬的大雪降临村庄,让人惊喜;实际上等待的是丰收的希望和富足、祥和的生活。(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2.综合性学习(6分)示例一:长妈妈,是鲁迅小时候家里请来的女佣人,也带过他,所以感情很深。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相貌黄胖而矮,喜欢饶舌多事,举止粗俗、迷信守旧、规矩多、好生事,令人讨厌,但又心地善良、朴素,关爱孩子,特别是她为“我”买《山海经》的事情,令人感动。作为普通劳动妇女的一员,阿长既有愚昧麻木的一面,又有美好善良的一面,这些都让我印象深刻。
    示例二: 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的一位老师。他黑瘦,八字须,带着眼镜,衣着不讲究,说话抑扬顿挫。他教学认真负责,检查并从头至尾地修改“我”的讲义;他耐心地指出“我”描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他谨慎地向“我”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他治学严谨,实事求是,正直热情,朴实而伟大的人格令鲁迅先生刻骨铭心,也让我肃然起敬,难于忘怀。
    示例三:《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也称齐天大圣、斗战胜佛,是我们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其生性聪明活泼、为人仗义、嫉恶如仇,精通七十二变,艺高胆大,法力高强;他无畏三界,天庭他不怕玉皇大帝,地狱不怕阎罗王,海底让龙王畏惧,来去潇洒自如,如此热爱自由的人却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叫人感叹不已;最后被师傅救出,从此护送师傅西天取经,忠心无二,一路坎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23.写作(50分)按江西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评分等级:
    (1)基础等级(40分)
    ①一类卷(34-4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②二类卷(28-33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③三类卷(21-27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
    ④四类卷(20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松散,卷面混乱。
    (2)发展等级(10分)
    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②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象奇特,有个性)。

    相关试卷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颔联,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