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展开A.左宝贵
B.丁汝昌
C.邓世昌
D.叶志超
2.在陆战中,日军相继占领辽东半岛。在占领地,日军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日军制造这一惨案的城市是( )
A.大连
B.旅顺
C.威海卫
D.沈阳
3.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哪一战役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A.黄海海战
B.旅顺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平壤战役
4.《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议论纷纷。下列哪些议论符合史实( )
①美国:中国,你的领土又少了
②英国:我们的军队可以到台湾驻扎了
③日本:我们的工厂可以搬到中国去了
④德国: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在山海关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与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
A.割地赔款
B.开埠通商
C.协定关税
D.开设工厂
6.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7.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该政策是美国在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应指( )
A.协定关税
B.门户开放
C.闭关锁国
D.民主共和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 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订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1)指出材料一形势图中A、B、C三处发生的事件。
(2)材料二中日谈判后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危害?
教师详解详析
1.C 【解析】 本题考查识图能力。图中人物是在黄海海战中以身殉国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2.B 【解析】 本题考点为旅顺惨案。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3.C
4.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为此英国军队不可能进驻台湾,因此②不符合题意,从而可以排除A、B、D三项,故选C。
5.D 【解析】 从《马关条约》的内容来看,开设工厂进行资本输出,反映了列强侵华的新特点,是《马关条约》不同于《南京条约》的最主要体现。
6.D
7.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故选B。
8.(1)A.黄海海战。B.威海卫战役。C.日军制造旅顺惨案。
(2)《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危害: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陷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23课 内战爆发: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23课 内战爆发,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15课 北伐战争: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15课 北伐战争,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者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