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时3 税率_人教新课标
展开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
课题
税率(P10例3)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说明了纳税的含义以及税收的用途。例3是以营业税为例,教学应纳税额的具体求法,其实质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承前启后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法→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利率
教学目标
1.明确纳税的意义,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
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
3.经历计算应纳税额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理解税种及纳税的含义。
难点:掌握解决应纳税额及税率等实际问题的方法。
化解措施
联系实际,知识迁移。教
教学设计
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初步理解税收的知识→巩固应用,探究方法→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有关纳税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的与纳税有关的话题。
2.导入新课。
师: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什么是应纳税额?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
1.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纳税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知道的纳税的相关知识。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说一说。
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需要纳税?
自己说一说
二、初步理解税收的知识。(20分钟)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的内容,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什么是纳税?
(2)什么人需要纳税?
(3)为什么要纳税?
(4)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5)什么叫应纳税额?
(6)什么叫税率?
2.组织学生自学后交流、汇报。
3.初步介绍我国的税收政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
1.观看课件出示的自学提示,自学教材第10页的内容。
2. 小组推荐代表回答问题。
(1)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3)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4)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5)缴纳的税款叫作应纳税额。
(6)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作税率。
3.认真倾听教师的介绍。
2.填空。
(1)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2)应纳税额与(营业额)的比率叫作营业税税率。
(3)王老师每个月的工资扣除3500元以后的数额为400元,按3%纳税12元,其中应纳税额为(12元),应纳税所得额为(400元),税率为(3%)。
(4)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里是把(营业额)看作单位“1”,(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即(税率)是5%,求应纳税额用(营业额)乘5%。
三、巩固应用,探究方法。(10分钟)
1.引导学生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组织学生读题,汇报从题中获取的信息。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给信息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3)让学生尝试列式解答,并汇报。
(4)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拓展延伸,计算营业额。
某饭店11月份缴纳营业税3.5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该饭店11月份的营业额为多少万元?
1.自主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读题,汇报获取的数学信息。
(已知营业额是30万元,税率为5%,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3)尝试列式解答,并汇报。
30×5%=1.5(万元)
(4)小组讨论后,明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思路,并解答。
3.5÷5%=70(万元)
3.张老师为某杂志社审稿,按2%的税率交了8元钱的个人所得税,他的审稿费是多少元?
8÷2%=400(元)
答:他的审稿费是400元。
4.涵涵和妈妈到邮局给奶奶寄了3000元,汇率是0.5%,汇费是多少元?
3000×0.5%=15(元)
答:汇费是15元。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求应纳税额,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3.求税率,相当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税率
例330×5%=1.5(万元)
答: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培优作业
1.一家出租车公司五月份缴纳5%的营业税后的收入是133万元,这家出租车公司五月份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133÷(1-5%)=140(万元)
答:这家出租车公司五月份的营业额是140万元。
2.某服装店把200件原价是120元一件的衣服一律打九折出售。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那么应缴纳税款多少元?
120×200×90%×5%=1080(元)
答:应缴纳税款1080元。
教学反思
“现实性”是本节内容的显著特点。税收伴随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只是有时不明显。现实生活中税收的种类比较多,并且税率各不相同,计算公式也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具体问题来选用恰当的计算方法,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设计微课。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税率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税率_人教新课标,共1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时4 利率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时4 利率_人教新课标,共2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时5 解决问题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时5 解决问题_人教新课标,共2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