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广西玉林市市直六所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zip
展开2021年秋季期市直五所普通高中期中联合质量评价检测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6题,总48分)
类地行星火星上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于5月22日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6月11日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 成功发射入轨的“天问一号”探测器 B. 登陆火星表面的“祝融号”火星车
C. 位于发射场地的探测器组合体 D. 搭载在着陆平台的“祝融号”火星车
2. 火星暂时未发现有生命存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火星无法获得太阳稳定的光照 B. 火星附近天体运动杂乱,时常与火星发生碰撞
C. 大气层稀薄,水汽太少 D. 火星自转和公转周期太长,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过大
3. 我国卫星发射试验一般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主要是为了避免( )
A. 极光干扰航天器发射的观测 B. 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常
C. 太阳风暴干扰发射场风速 D. 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不畅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天体是独立存在于宇宙间物质形式。BCD选项均是附着在某一天体表面,并没有独立存在宇宙空间。A选项的探测器有自己独立的运行轨道,是天体。故本题选A。
【2题详解】
太阳系八大天体有共同的外部环境,即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运行轨道,故而AB选项错误。火星是类地行星,其自转公转周期与地球相似,D选项错误。C选项在材料第一句就已提及——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故而正确。故本题选C。
【3题详解】
航天器发射的观测与观测技术及设备及观测点的天气等关系密切,受极光、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常影响微弱,排除AB。由于地球磁场和上空大气的影响,太阳风暴不能到达大气下层,更不能干扰发射场风速,排除C。太阳活动会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选项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点睛】存在生命条件 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内部条件:体积质量适中,形成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左图)和农业大棚上(右图)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 )
A. 为人类提供能源 B. 为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动力
C. 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D. 提供光、热资源
5.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①生物出现②火山的喷发③水体的运动④潮汐现象⑤煤、石油的形成⑥风的形成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②④⑤⑥
【答案】4. A 5. A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左图)和农业大棚上(右图)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可知,光伏扶贫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是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的实例,为人类提供能源,A正确;BCD也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但并不是“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的表现。故选A。
【5题详解】
火山喷发是地下岩浆活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②错误;潮汐是天体引力导致,能量来源亦不是太阳辐射,④错误;生物出现、水体的运动、煤、石油的形成以及风的形成都与太阳辐射有关,A项①③⑤⑥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强度越大。2、天气状况:晴天多,降水少,云层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就越弱,太阳辐射强度越大。3、地势高低: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越弱,太阳辐射强度越大。4、昼夜长短:对于同一个地方,一年中不同时间太阳辐射强度也有差异。一般来说,夏季白昼时间较长,日照时数就越多,太阳辐射强度相对较大。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较小。而5月21日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地震已造成3死28伤,损坏房屋13090间。完成下面小题。
6.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地震震源位于( )
A. 地壳 B. 地幔 C. 外核 D. 内核
7. 与云南大理州相比,青海果洛州地震损失较小的原因是( )
A. 震中附近人口少 B. 当地经济发达
C. 地震预报时间准确 D. 地震烈度较小
【答案】6. A 7. A
【解析】
【分析】本题通过对比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和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的经济损失,考查地球内部结构及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6题详解】
从材料信息可知,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的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依据相关地理知识,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并且地壳的厚度与地势成正相关,青海果洛州玛多县位于青藏高原,所以地壳厚度远远大于17千米,故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地震震源位于地壳中,A项正确。地壳以下依次为地幔、外核、内核,故排除B、C、D项。
【7题详解】
青藏高原属于高寒气候区,生态脆弱,地广人稀,所以与云南大理州相比,青海果洛州地震损失较小的原因是震中附近人口少,A项正确。与云南大理州相比,青海果洛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故B项错;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无法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故C项错;地震损失较小与地震烈度较小表意相同,两者不能互为因果,故D项错。综合上述分析,本题A项正确。
【点睛】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的牢固程度、人口分布、经济密度等因素有关。
8. 2020年4月,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天子岭南侧山脚一带的灰岩中发现了大量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为腕足类、腹足类、双壳类、三叶虫、海百合茎等。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由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可推断,当时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 气候特征为全年干燥少雨 B. 喀斯特地貌较发育
C. 大部分地表被水体所覆盖 D. 土壤腐殖质层深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三叶虫形成于古生代时期的海洋环境,且腕足类、腹足类、双壳类、三叶虫、海百合茎等都是水生生物,由此可推知,当时该地地理环境大部分地表被水体覆盖,C正确;气候特征为全年干燥少雨不能形成大面积水体,A错误;喀斯特地貌较发育 、 土壤腐殖质层深厚为陆地环境,与题意不符,BD错误。故选C。
【点睛】
雅丹是指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下图为甘肃敦煌雅丹地貌景观图。
完成下列各题。
9. 雅丹地貌的岩石从成因上属于
A. 喷出岩 B. 变质岩 C. 侵入岩 D. 沉积岩
10. 据材料推测,雅丹地貌发育的先后顺序
①纵向沟槽切割,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 ②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开始抬升
③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 ④流水和风力侵蚀,沟槽加宽加深
A. ④①③②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③①
【答案】9. D 10. C
【解析】
【分析】考查岩石类型及雅丹地貌发育过程。
【9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雅丹是指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故雅丹地貌的岩石从成因上属于沉积岩。故选D。
【10题详解】
据材料,雅丹地貌发育先是形成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开始抬升;再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沟槽加宽加深;之后纵向沟槽切割,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最后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故选C。
丹霞地貌是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2010年8月,广东丹霞山等六处南方湿润地区的丹霞地貌,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完成下面小题。
11. 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主要是( )
A. 岩浆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 D. 火成岩
12. 塑造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 C. 风力侵蚀 D. 海浪侵蚀
【答案】11. B 12. A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丹霞地貌是巨厚的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因此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为砂砾岩,砂砾岩属于沉积岩,不属于岩浆岩、变质岩和火成岩(岩浆岩),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2题详解】
丹霞地貌是在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丹霞地貌主要位于湿润地区,地表径流发育,在高地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风力较弱,因此塑造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侵蚀,不是风力侵蚀,A符合题意,排除C;丹霞地貌分布较高的山地,流水堆积不会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等丹霞地貌,排除B;广东丹霞山等六处南方湿润地区的丹霞地貌离海岸线较远,海浪侵蚀不可能是塑造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排除D。故选A。
【点睛】岩石的成因类型有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岩浆岩是岩浆侵入或喷出冷凝而成,如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等属于变质岩。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冲积扇大小主要与沉积物供给量、气候因素、物质来源区与堆积区的地形条件有关。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通常情况下( )
A. 降水量大的地区冲积扇形成的面积较大 B. 气候干旱的地区冲积扇形成的面积较大
C. 松散碎屑物多的地区形成的冲积扇小 D. 植被覆盖条件好的地区形成的冲积扇大
14. 若该地位于我国南疆地区,据图可知( )
A. ②处水量大于④处 B. ③处沉积物的颗粒小于⑤处
C. ⑤处的地下水位高于③处 D. ①处流速小于④处
【答案】13. A 14. A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降水量大的地区携带泥沙多,能在离山口较远的地方沉积,冲积扇形成的面积较大,A正确;气候干旱的地区,流水沉积作用弱,冲积扇形成的面积较小,B错误;松散碎屑物多的地区形成的冲积扇可能较大,C错误;植被覆盖条件好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形成的冲积扇小,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冰川融水是形成我国南疆地区山麓冲积扇的主要水源,②位于④的上游,②处水量大于④处,A正确;③位于⑤的上游,③处沉积物的颗粒大于⑤处,B错误;③位于⑤的上游,③处水量大于⑤处,⑤处的地下水位低于③处,C错误;①位于上游,④位于下游,①处流速大于④处,D错误。故选A。
【点睛】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本题难度适中,以冲积扇及其影响因素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所示景观中,主要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下列地貌类型中与图中②图所示千沟万壑地貌景观形成作用相同的有( )
a.长江三峡b.长江三角洲c.冲积扇d.塔里木盆地的沙丘e.喀斯特地貌f.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沟谷
A. aef B. bce C. cdf D. ace
【答案】15. A 16. A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图中①为漓江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经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A符合题意;图中②为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这种侵蚀不属于溶蚀,B不符合题意;图中③为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图中④为风蚀蘑菇地貌,是风力侵蚀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题详解】
②图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是流水侵蚀形成的。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形成的,a符合题意;长江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冲积扇是流水沉积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塔里木盆地的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形成的,e符合题意;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沟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f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河流侵蚀作用包括冲蚀作用、磨蚀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河流侵蚀作用按作用方向可分为下蚀、侧蚀和向源侵蚀。流水侵蚀一般形成沟谷、瀑布、喀斯特地貌等。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__的公转轨道,②为______的公转轨道,③为__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__代,当时______动物大量盛行。
(3)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曲线③④之间为______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
(4)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曲线②代表的界面是______。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是______。试描述地震波通过曲线③时的传播特点______。
【答案】(1) ①. 土星 ②. 木星 ③. 火星 ④. 地球
(2) ①. 中生代 ②. 爬行
(3) ①. 日冕层 ②. 太阳风 ③. 光球层 ④. 太阳黑子
(4) ①. 地壳 ②. 莫霍面 ③. 古登堡面 ④. 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理模式图为材料,设置了四个小题,涉及到太阳系行星轨道、地层结构、太阳大气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问1详解】
根据太阳系行星轨道分布规律,由内到外分别分布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所以①为土星,②为木星,③为火星,④为地球。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裸子植物是中生代最繁盛的植物,当时爬行动物大量盛行。
【小问3详解】
太阳外部大气层由内到外分别分布着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分别形成太阳活动是黑子、耀斑和太阳风。如果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曲线①②之间为日冕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曲线③④之间为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
【小问4详解】
地球内部圈层由内到外分别分布着地核、地幔、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分布着莫霍面,地幔与地核之间分布着古登堡面,地震波由地壳向下穿过莫霍面,传播速度迅速加快;由地幔通过堡古登堡面到地核,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故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地壳,曲线②代表的界面是莫霍面。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是古登堡面。地震波通过曲线③时的传播特点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点睛】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过的游客在日记中写到: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下图),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这“十二门徒”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
(1)判断右侧一组海岸侵蚀地貌景观图海蚀地貌的名称。
甲是______,乙是______,丙是______,丁是______。
(2)使用下面关键词的序号,完成对“十二使徒岩”的形成过程的阐述(每项限填一次)。
①石灰岩 ②岩体 ③拱门 ④洞穴
“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在过去的1000万到2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的巨浪,不断地侵蚀于相对松软的______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______,其面积不断变大,以致发展成______,并最终倒塌。结果就是今天所看到的这些形状各异、最高达45m的岩石从海岸______分离出去。
(3)推测随着时间推移,“十二使徒岩”景区未来将会发生的变化。
【答案】(1) ①. 海蚀柱 ②. 海蚀崖 ③. 海蚀拱桥 ④. 海蚀穴
(2) ①. ① ②. ④ ③. ③ ④. ②
(3)由于“十二使徒岩”继续受海风海水的侵蚀,导致“使徒岩”仍会倒塌(数量减少,被海水搬运;同时,海水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
【解析】
【分析】本题通过澳大利亚海岸地貌设为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到地貌名称、形成过程阐述、地貌未来变化推测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中地貌形态可以判断,甲是海蚀柱,乙是海蚀崖,丙是海蚀拱桥,丁是海蚀穴。
【小问2详解】
海蚀地貌根据受侵蚀程度形成的过程有先后顺序,结合材料可知,图示区域位于盛行西风区,风浪大,风暴和大风卷起的巨浪不断侵蚀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初步形成洞穴,随着侵蚀作用加强,洞穴面积不断扩大,当洞穴洞穿后形成海蚀拱桥(拱门),随着侵蚀作用进一步加剧,拱门顶部坍塌,形成相对独立的海蚀柱,海蚀柱与原来的岩体分离开来。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随着海风、海水对海蚀柱的进一步侵蚀,“十二使徒岩”会继续倒塌,数量减少,最后消失;同时,海水对沿岸地区的崖壁会进一步侵蚀,形成新的使徒岩,新的使徒岩位置向海岸线后退。
【点睛】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新西兰南岛是世界第十二大岛,南阿尔卑斯山纵贯南岛中西部,西南海岸多峡湾地貌,峡湾内多瀑布。新西兰南岛农业以牧业为主,粮食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左图为新西兰南岛的地形分布状况示意图,右图为峡湾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
(1)简述新西兰南岛西南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使用下面关键词的序号,完成对“新西兰南岛西南海岸峡湾内多瀑布原因”的解释(每项限填一次)。
①迎风坡②悬崖峭壁③河流④降水⑤河水⑥湿润西风
峡湾地处______的______,______充沛,多______发育;峡谷两岸多______,______跌落,形成众多瀑布。
(3)新西兰南岛西南海岸及周边陆地除了峡湾地貌外,还可能存在哪些地貌?列举三种。
【答案】(1)在冰期,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地;间冰期,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水从谷地下游入侵,形成峡湾。
(2) ①. ⑥ ②. ① ③. ④ ④. ③ ⑤. ② ⑥. ⑤
(3)角峰、U形谷、海蚀崖、海蚀柱、沙坝等
【解析】
【分析】本题根据新西兰南岛的峡湾地貌为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到峡湾地貌形成过程、瀑布原因分析及冰川地貌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问1详解】
根据图2分析,在冰期时,新西兰南岛西南海岸由于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地;后由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冰蚀U形谷地进一步受到流水的侵蚀和沉积,形成河流地貌;地壳下沉或海平面上升,海水涌入河谷地区,形成了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
【小问2详解】
瀑布的形成一是需要有河流发育,二是地势要有垂直落差。峡湾地处湿润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充沛,多河流发育;峡谷两岸多悬崖峭壁,河水跌落,形成众多瀑布。故所填的序号先后顺序为:⑥①④③②⑤。
【小问3详解】
可以列举海岸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拱桥等,冰川地貌有冰刃、冰斗、角峰、U形谷等。
【点睛】
【期中真题】海南中部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海南中部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海南中部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海南中部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江西省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江西省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江西省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江西省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新疆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新疆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新疆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新疆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