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1.所有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岩石上的地衣 B. 蝴蝶标本 C. 喷发的火山 D. 珊瑚
2.制作临时装片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 薄而透明 B. 新鲜的 C. 干燥的 D. 完整的
3.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D. 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4.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大棚 | 甲 | 乙 | 丙 |
二氧化碳浓度 | 0.03% | 0.1% | 0.1% |
温度 | 30℃ | 30℃ | 20℃ |
A. 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 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 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 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5.如图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④→②
6.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
②移动载玻片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圈.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⑤④ C. ①④②⑤ D. ②①⑤③
7.观察写有字母“E”字的装片时,视野中的物像是( )
A. B.
C. D.
8.使用显微镜时,可参照如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分别为( )
A. 装片、目镜 B. 装片、装片 C. 目镜、目镜 D. 目镜、装片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这个自然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水分 B. 温度 C. 土壤 D. 太阳
10.避役(俗称变色龙)能随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颜色,以便捕捉猎物或在有敌害追击时快速隐藏自己。避役的这种变化体现了(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
11.白菜具有营养丰富、产量高、耐储存等特点,是北方冬、春季主要蔬菜。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浸种温度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的单一变量为浸种温度 B. 白菜种子萌发过程不需要水
C. 90℃时种子活性几乎丧失 D. 浸种的最适宜温度为30℃
12.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3.研究光照对金鱼生活影响的实验正确的顺序是( )
①提出问题
②制订计划
③作出假设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①③②⑤④ D. ⑤④③②①
14.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C. 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D.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15.下列谚语或诗文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能体现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
A.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B. 小满小满,谷粒渐满
C.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D.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6.某同学利于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
(1)要在视野中看到最多的细胞所选用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______ (选择图2中字母填写)。
(2)若图1所示C视野中发现细胞但图像模糊不清,应该 ______ (选择下面字母填写)至图像清晰;若要将A视野右上方的这个气泡移出视野,应该 ______ (选择下面字母填写)。
a.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b.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e.调节粗准焦螺旋
f.调节细准焦螺旋
(3)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重要环节是对光,具体操作时要使物镜对准通光孔,用左眼注视目镜,双手转动 ______ (选择图3中序号填写)进行对光。
(4)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 ______ 。(填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7.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实验:
实验操作:
①在实验装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静置在25℃左右且明亮的环境中。
②5分钟后,分别统计并记录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③按操作①②的方法再重复操作4次。
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本实验做出一个实验假设:______。
(2)实验中操作中③“按操作①②的方法再重复操作4次”目的是 ______。
(3)分析图实验数据可知:黑暗处的鼠妇数量比明亮处的鼠妇数量 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4)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怎么处理鼠妇?______。
18.人的手由于经常接触各种物品,是否沾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针对以上问题,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培养皿 | A | B | C | |
| ① | 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 ||
|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
| |
③ | 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 |||
实验现象 | 出现许多菌落 | 出现个别菌落 | 不出现 |
(1)如果比较A和B,所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2)该实验设置C组的目的是 ______。
(3)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______。
(4)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 ______。
(5)设定实验温度为28oC的理由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结合分析可知:“岩石上的地衣”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而“蝴蝶标本”、“喷发的火山”、“珊瑚”没有生命,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A。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答案】A
【解析】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于制作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
掌握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显微镜的应用能力,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熟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解答】
根据有无螺纹可以判断出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反比例,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正比例。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故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换为40×即可。
A.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A正确;
B.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B错误;
C.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换为40×即可,即由④换成③,C正确;
D.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正确。
故选B。
4.【答案】C
【解析】解: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正确;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正确;
C、甲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错误;
D、甲乙丙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正确。
故选:C。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
5.【答案】B
【解析】解:显微镜的观察包括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放置玻片标本 4、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3)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图示中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
故选:B。
图①是放置玻片标本;进行图②所示操作时,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图③没有放玻片标本,眼视目镜,因此是对光。该步操作的目的是使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在同一直线上。图④的操作是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平时多使用,多观察,多思考即能做好此类题。
6.【答案】B
【解析】解:由图可知,图(2)为图(1)中甲的放大,因此首先②移动装片,可将装片向左移动;然后①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患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⑤调节光圈,最后再④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
故选:B
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本题属于基础题,着重考查了高倍镜使用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显微镜操作的技能,特别注意在使用高倍镜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7.【答案】A
【解析】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E”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所以观察写有字母“E”字的装片时,视野中的物像是“”。
故选:A。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8.【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知道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解答】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移动玻片,污物移动,在玻片上;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移动在目镜上,污物不动,在物镜上。
故选:A。
9.【答案】B
【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故选:B。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0.【答案】A
【解析】解:避役(俗称变色龙)能随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颜色以便捕捉猎物或在有敌害追击时快速隐藏自己,说明其适应环境能力强,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及时作出反应,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体现。
故选:A。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1.【答案】B
【解析】解:A、据图中信息可见:该实验的单一变量为浸种温度,A正确;
B、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B错误;
C、据图中信息可见:90℃时种子活性几乎丧失,C正确;
D、据图中信息可见:浸种时温度不宜超过30℃,超过30℃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直至不萌发,D正确。
故选:B。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对照试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12.【答案】C
【解析】解:A、春水绿如染,体现了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B、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中水分对生物的影响。
C、草和豆苗共同争夺阳光、养料、生存空间等,因此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指非生物因素中雨水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C。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理解掌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由分析可得,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故研究光照对金鱼生活影响的实验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②④⑤,故B正确。
故选:B。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其中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键是熟记掌握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过程以及作用。
14.【答案】D
【解析】解:A、生物生活的环境部分,既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A错误。
B、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B错误。
C、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C错误。
D、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也会影响环境,同时环境也会影响生物,D正确。
故选:D。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首先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生物。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要被淘汰,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可见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生存的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5.【答案】A
【解析】解:A、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说明植物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小满小满,谷粒渐满,小满时温度升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属于环境影响生物。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代与子代具有相似的性状,因此属于遗传。
故选:A。
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改变环境。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6.【答案】ad f a 4 物镜
【解析】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细胞体积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故要在视野中看到最多的细胞应选用最小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即ad。
(2)当视野中出现模糊的物像时,应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升降范围比较小,通过调节可看到清晰的物像。故图1所示C视野中发现细胞但图像模糊不清,应该f调节细准焦螺旋至图像清晰。显微镜中所观察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倒像,故要将A视野右上方的这个气泡移出视野,应该a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3)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双手转动4反光镜,直到视野中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完成对光。
(4)使用显微镜观察,使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目的是防止物镜压坏玻片。
故答案为:(1)ad;
(2)f;a:
(3)4:
(4)物镜。
1、图1中ABC为显微镜的3个视野。
2、图2中ab是目镜,cd是物镜。
3、图3中的显微镜结构有:1转换器、2物镜、3载物台、4反光镜、5目镜、6镜筒、7粗准焦螺旋、8细准焦螺旋、9镜臂。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多 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将鼠妇放生于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
【解析】解:(1)作出假设是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本实验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因此可作出假设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没有)影响。
(2)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
(3)分析图实验数据可知:黑暗处的鼠妇数量比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多,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4)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做完实验后,应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故答案为:(1)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3)多;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4)将鼠妇放生于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本题考查了“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设计,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答案】洗手前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种类要比洗手后多吗 作对照实验 杀死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 确保变量的唯一性 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解析】解:(1)如果比较A和B,所探究的问题是:洗手前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和种类都要比洗手后多吗?
(2)表中A和B是实验组,C是对照组,设置C组的目的是作对照实验。
(3)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杀死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4)探究实验要求变量唯一性,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
(5)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和充足的营养物质,28℃是适合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温度。
故答案为:(1)洗手前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种类要比洗手后多吗。
(2)作对照实验。
(3)杀死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
(4)确保变量的唯一性。
(5)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此题的关键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理解掌握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细菌菌落的特点。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生物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生物月考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重点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重点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