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育杰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育杰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育杰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青蛙捕食飞虫 B. 大熊猫吃新鲜的竹子
C. 燕子在房檐下筑巢 D. 钟乳石慢慢长大
2.学习生物学之后,你能判断出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机器人索菲亚 B. 克隆猴“中中”和“华华”
C. 珊瑚 D. 大理石
3.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科研人员用红外触发相机经长期的野外观测,收集了东北豹大量的相关信息。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 B. 比较法 C. 文献法 D. 实验法
4.与“植物的向光性”体现出的生物特征相同的诗句是( )
A.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B.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C.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在问天实验舱内,水稻种子萌发时,根会向含有水的土壤生长。这体现了(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盐。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时,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可达6.5千克。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环境适应生物
8.按照生物生活环境来分,可以将生物分为( )
A. 宠物、作物、家禽和家畜 B. 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C. 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D. 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
9.二十四节气文化博大精深,它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融汇了先进的农学思想。“夏至种豆,重阳种麦”体现了什么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温度 B. 水分 C. 阳光 D. 空气
10.“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诗句中的鼠与雀、狐与兔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
A. 仅捕食 B. 仅竞争 C. 合作和捕食 D. 竞争和捕食
11.巴林左旗境内数万亩锦鸡儿锁住沙龙,蔚为壮观。锦鸡儿根系庞大,不怕沙埋,还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是荒漠草原地区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从中能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环境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生物既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2.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
A. 海洋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城市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1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为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同学们计划去调查一个身边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调查一个生态系统”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活动目的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B. 需要制订调查计划和准备调查工具
C. 选择远一些、大一些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比较容易操作
D. 做好调查记录是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4.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 草→兔子→狼 B. 虫→鸟→鹰
C. 光→草→兔子→狼→细菌 D. 草→虫→鸟→细菌
15.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 谚语中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 谚语中描述的食物链是“虾米→小鱼→大鱼
C. 若水体遭到污染,有毒物质在虾米体内积累最多
D. 谚语中的大鱼和小鱼是竞争关系
16.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有关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描述合理的是( )
A.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 草原上的牛群是一个生态系统
C. 生物圈内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
D.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角色组成的
17.一台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倍,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A. 40倍 B. 14倍 C. 104倍 D. 400倍
18.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 )
A. 右下方 B. 右上方 C. 左上方 D. 左下方
19.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B. 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C. 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 生命共同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是自动调节的结果
20.图中①和②为物镜长度,③和④为目镜长度,⑤和⑥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如想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多,其正确组合应是( )
A. 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③⑥
21.下列选项中,操作结果与操作失误原因不能对应的是( )
操作结果
失误原因
A
细胞重叠在一起
材料没有展平
B
视野中出现气泡
盖玻片没有盖好
C
细胞结构一部分清晰一部分模糊
染色不均匀
D
细胞涨破,无法观察
观察动物细胞时滴生理盐水
A. A B. B C. C D. D
2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
A. 稀碘液 B. 生理盐水 C. 清水 D. 酒精
23.把菠菜放入冰水中浸泡几分钟,水不会变色,如果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水变成绿色,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菠菜细胞的( )
A. 液泡 B. 细胞膜 C. 细胞壁 D. 细胞棱
24.如图为撕取菠菜叶片表皮制成装片观察到的细胞,将A图视野换成B图视野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视野变亮 B. 需要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C.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D. 视野内细胞数量变少
25.杜鹃叶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细胞核 D. 细胞质
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
26.湿地生态系统又称“地球之肾”,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源的重要作用。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修复”,烟台市鱼鸟河湿地经过几年的修复,由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河,吸引了生态保护的同学前来实践和研究。
(1)修复后的鱼鸟河湿地风景如画,深秋,水杉、红枫等观叶树木五彩斑斓,影响树叶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______ 。浮游动物,中华绒螯蟹是影响水生植物生长的 ______ 因素。树叶随风飘落,能将树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是某些细菌和真菌,它们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 ,想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 ______ 。
(2)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社团同学经过调查后,绘制了该湿地部分生物的食物(如图),其中包括 ______ 条食物链,食物网中鳙鱼和白鹭的关系是 ______ ,写出一条包含中华绒螯蟹的最长食物链 ______ 。
(3)写出一条白鹭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______ ,图中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 ______ ,若该食物网内排入一种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那么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图中的 ______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的原因是 ______ 。
27.某班学生进行“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各组学生设计了明暗不同但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鼠妇10只,静置两分钟后,每分钟记录一次明亮和阴暗处鼠妇的数量,统计10次。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同学们观察发现,鼠妇总是生活在阴暗的地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 ______ 。
(2)实验设置了明暗两种环境,控制的变量是 ______ 。除该因素外,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还有 ______ (写出一个因素即可)。
(3)本实验选取10只鼠妇,而不选取1只鼠妇的原因是 ______ ;计算全班各组平均值的目的是 ______ 。
(4)实验结束后,鼠妇应如何处理? ______ 。
28.如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注意:[]中填写数字,横线上填文字内容)
(1)显微镜中起着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①] ______ 和[⑥] ______ 。
(2)在观察玻片标本的时候,视野中看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和玻片,污点都没动,则污点可能在 ______ 上。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前先要对光,应用手转动[ ______ ],使 ______ (填低倍或高倍)物镜对准 ______ 。
(4)转动[ ______ ]所示结构,使镜筒下降,同时眼睛应看着 ______ 。
(5)当物像有一点模糊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要转动[ ______ ]所示结构行调整。
(6)如果你选择目镜10×,物镜10×,观察写有数字“6”的标本时,你在显微镜内观察到的物像为 ______ ,看到的物像被放大 ______ 倍。
29.如图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图,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c操作时,滴加的液体是 ______ ,目的是 ______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液体是 ______ 。
(2)图1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______ (用图1中的字母表示)。
(3)图1中b操作时,滴加的液体是 ______ ,滴加后吸水纸应从 ______ (同/对)侧进行吸引。
(4)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小明应该把玻片向 ______ 移动。
(5)图3中出现气泡,与图1中 ______ (填图1中的字母)操作不规范有关。
(6)调整焦距时需要将镜筒下降,这时眼睛应该注视 ______ (填图2中的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30.如图为细胞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中的 ______ ,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中的 ______ 。
(2)在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时,不能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这是因为动物细胞不具有[ ______ ],如果用清水,细胞就不能保持正常形态。
(3)图中的[ ______ ]内含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图中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有 ______ (填数字)。
(5)甲乙两种细胞中,共有的结构有 ______ (填具体名称),甲图中特有的,溶解了很多物质的结构是[ ______ ]。
(6)在生命活动旺盛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可以看到[ ______ ]缓缓流动,以此来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7)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且是光合作用主要场所的是[ ______ ]。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B、青蛙捕食飞虫、大熊猫吃新鲜的竹子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命现象,AB不符合题意。
C、燕子在房檐下筑巢属于繁殖行为,具有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
D、钟乳石不属于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D符合题意。
故选:D。
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机器人索菲亚、珊瑚、大理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B。
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可见,题干所述是利用了观察法,A正确;
B、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比较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B错误;
C、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是指通过阅读、分析、整理有关文献材料,全面、正确地研究某一问题的方法,C错误;
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D错误。
故选:A。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等。
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4.【答案】A
【解析】解: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符合题意。
B、“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体现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不符合题意。
C、“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C不符合题意。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的生长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植物的向光性”体现出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够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⑦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
5.【答案】D
【解析】解:“水稻种子萌发时,根会向含有水的土壤生长”,是因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现象,根向有水的土壤生长,吸收生长所必须的水分而得以存活,这体现了生物基本特征之一: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6.【答案】A
【解析】解: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供真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而植物灯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盐。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故选:A。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7.【答案】B
【解析】解: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时,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可达6.5千克,因为西藏的温度、阳光等环境条件与北京不同,这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B。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理解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可见B正确。
故选:B。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生物;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家禽、家畜、作物、宠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根据分类依据的不同可以属于不同的类群。
9.【答案】A
【解析】解:夏至种豆,重阳种麦”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夏至前后是种植大豆的最佳时节,而重阳前后是种植小麦的最佳时期,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第10个节气,说明这两个时期气温分别有利于两种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其它因素两种季节差异不大。
故选:A。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并是活的度过休眠期的。
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是说粮仓充足了老鼠、雀类食物充足,说明鼠与雀是竞争关系;草没有了,兔子食物缺乏,狐狸也会因兔子的减少而造成食物缺乏,体现了狐与兔之间是捕食关系。
故选:D。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掌握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锦鸡儿根系庞大,不怕沙埋,说明锦鸡儿能适应干旱的环境;锦鸡儿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是荒漠草原地区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说明锦鸡儿又能影响环境,即能体现生物既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故选:D。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
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A不符合题意。
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B符合题意。
C、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C不符合题意。
D、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以沼泽为典型,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13.【答案】C
【解析】解:A、调查一个生态系统目的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正确;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即需要制订调查计划和准备调查工具,B正确;
C、选择远一些、大一些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调查,不容易操作,C错误;
D、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D正确。
故选:C。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14.【答案】A
【解析】解:A、草→兔子→狼,从生产者开始,箭头指向捕食者,正确;
B、虫→鸟→鹰,缺少生产者,错误‘
CD、光→草→兔子→狼→细菌,草→虫→鸟→细菌,食物链中没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错误;
故选:A。
1.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掌握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A
【解析】解:A、谚语中的大鱼、小鱼、虾米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水中植物为食,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正确。
B、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植物,所表现出来的食物链是:浮游植物→虾米→小鱼→大鱼,B错误。
C、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在浮游植物→虾米→小鱼→大鱼这条食物链中,大鱼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毒物积累最多,C错误。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大鱼以小鱼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A。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书写原则、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不断积累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D
【解析】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错误。
B、草原上的牛群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
C、生物圈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密不可分。错误。
D、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的生物部分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角色组成的,正确。
故选:D。
(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17.【答案】A
【解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已知一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倍、4倍,则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40(倍)。
故选: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18.【答案】C
【解析】解: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上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下物像的特点,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
关于显微镜下物像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一般以选择题或是识图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19.【答案】D
【解析】解:A、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A正确。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B正确。
C、生物圈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正确。
D、在一般情况下,生命共同体中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错误。
故选:D。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又都是相关联,彼此影响的。生态系统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结合题意答题。
20.【答案】C
【解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目镜④和短物镜①,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距离大小应是远即⑥。
故选: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成放大的像。养成仔细认真的观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D
【解析】解:A、如果材料没有展平,就会使细胞重叠在一起,不利于观察;
B、气泡的产生是在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正确的操作应是: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
C、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说明显微镜完好并且已经调好,而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与显微镜无关,可能是染色不均匀造成的.
D、由于人的口腔细胞液的浓度和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相差甚微,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即不至于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失水萎缩.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
故选:D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刮、涂、盖、染.
(1)口腔上皮细胞属动物细胞,滴加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
(2)盖盖玻片时一侧先接触水滴再轻轻放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为了观察的更清楚,应该用稀碘液染色;
(4)若视野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生物重点实验,要熟练掌握实验步骤,平时注意多加练习,亲自动手做实验会取得好的效果.
22.【答案】B
【解析】解: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动物细胞的浓度一致,为了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而膨胀,失水而皱缩,所以为了维持细胞正常状态,应往装片上滴加浓度为0.9%生理盐水水,便于观察。
故选:B。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记忆为:擦、滴、刮、抹、盖、染。
理解掌握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23.【答案】B
【解析】解: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结合题意可知,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把菠菜浸在冷水中,冷水不会变成菜汤。这是因为沸水破坏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故选:B。
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组成,如图:
关键点: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24.【答案】A
【解析】解:A、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即将A图视野换成B图视野时,视野变暗,A错误。
B、转换器在镜筒的下端,圆形可以安装物镜,将A图视野换成B图视野时,需要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B正确。
C、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C正确。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数目越少,将A图视野换成B图视野时,视野内细胞数量变少,D正确。
故选:A。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A图是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B图是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
解答此题关键是掌握显微镜低倍镜换用高倍镜的方法。
25.【答案】A
【解析】解:杜鹃叶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其中叶绿体是植物特有的结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动物细胞和真菌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细胞核和细胞质。
故选:A。
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温度 生物 分解者 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5 捕食和竞争 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脊尾白虾→中华绒螯蟹→白鹭 水生植物→中华绒螯蟹→白鹭 太阳能 白鹭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解析】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深秋,温度降低,因此,影响树叶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浮游动物,中华绒螯蟹是影响水生植物生长的生物因素。树叶随风飘落,能将树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是某些细菌和真菌,它们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图中水生植物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想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脊尾白虾→鳙鱼→白鹭、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脊尾白虾→白鹭、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脊尾白虾→中华绒螯蟹→白鹭、水生植物→浮游动物→中华绒螯蟹→白鹭、水生植物→中华绒螯蟹→白鹭;鳙鱼以白鹭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用鱼和白鹭都以脊尾白虾为食,二者是竞争关系。此生态系统中包含中华绒螯蟹的食物链有: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脊尾白虾→中华绒螯蟹→白鹭、水生植物→浮游动物→中华绒螯蟹→白鹭、水生植物→浮游动物→中华绒螯蟹→白鹭,其中包含中华绒螯蟹的最长食物链是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脊尾白虾→中华绒螯蟹→白鹭。
(3)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白鹭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最短的食物链即水生植物→中华绒螯蟹→白鹭;图中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若该食物网内排入一种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那么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图中的白鹭,)“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故答案为:
(1)生物;分解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5;捕食和竞争;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脊尾白虾→中华绒螯蟹→白鹭。
(3)水生植物→中华绒螯蟹→白鹭;太阳能;白鹭;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
此题的知识点较多,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光照 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 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实验误差 放归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
【解析】解:(1)由于本实验探究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作出的假设是: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实验设置了明暗两种环境,控制的变量是光照。除该因素外,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还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
(3)不能用1只鼠妇,本实验选取10只鼠妇,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统计一次容易产生误差,有可能其他因素导致产生偶然现象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多实验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在实验过程中,每分钟统计一次不同环境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最后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实验误差。
(4)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放归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
故答案为:(1)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写出一个因素即可)
(3)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实验误差;
(4)放归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28.【答案】目镜 物镜 物镜 ⑤ 低倍 通光孔 ③ 物镜 ④ 9 100
【解析】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在显微镜的各结构当中,起着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①目镜和⑥物镜。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玻片,污点移动就在玻片,不动就不在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在观察玻片标本的时候,视野中看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和玻片,污点都没动,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
(3)显微镜对光时,转动⑤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在目镜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对光完成。
(4)(5)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对光中,转动③粗准焦螺旋时,使镜筒下降,同时眼睛要看着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标本。当物像有一点模糊时,可以转动④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
(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10×,物镜10×,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10×10=100(倍)。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不仅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因此观察写有“6”的标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9”。
故答案为:
(1)目镜;物镜。
(2)物镜。
(3)⑤;低倍;通光孔。
(4)③;物镜。
(5)④。
(6)9;100。
观图可知:①目镜、②镜筒、③粗准焦螺旋、④细准焦螺旋、⑤转换器、⑥物镜、⑦载物台、⑧遮光器、⑨反光镜。
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9.【答案】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原来形态 清水 c、a、d、b 碘液 对 左上方 d 4
【解析】解:(1)图一中c操作步骤是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来形态,防止失水变形影响观察。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来形态。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c滴→a刮→a涂→d盖→b染,故正确的操作步骤是:c、a、d、b。
(3)图1中b染色,用碘液进行染色,从吸水纸从对侧进行吸收,使其浸染整个标本。
(4)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小明应该把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5)图三中出现了气泡,说明图一中d盖盖玻片步骤操作不规范。盖盖玻片是,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6)(5)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眼睛一定要看着4物镜。
故答案为:(1)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原来形态;清水;
(2)c、a、d、b;
(3)碘液;对;
(4)左上方;
(5)d;
(6)4。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漱→刮→涂→盖→染。
(2)在制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
(3)图1中,a刮、涂、b染、c滴、d盖;图2中,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遮光器,6反光镜,7粗准焦螺旋、8细准焦螺旋。
熟练的掌握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答案】甲 乙 ① ④ ①②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⑤ ⑥ ③ ⑦
【解析】解:(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在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生理盐水,不能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这是因为动物细胞不具有①细胞壁,如果用清水,细胞将吸水涨破。
(3)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①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与保护的作用,②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所以图中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有①细胞壁和②细胞膜。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植物细胞内还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其中⑤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
(6)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所以,在生命活动旺盛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可以看到⑥细胞质缓缓流动,以此来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7)③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植物细胞内特有的能量转换器;⑦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动植物细胞内共有的能量转换器。
故答案为:
(1)甲;乙。
(2)①。
(3)④。
(4)①②。
(5)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⑤。
(6)⑥。
(7)③;⑦。
(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育杰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前检测生物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七年级(上)段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