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教案及反思
展开《狼》试讲稿 试讲教案
(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对《聊斋志异》有初步了解,掌握“缀”“窘”“苫”等生字词,学习文言知识,如实词、词类活用等。了解狼贪婪的形象,及屠夫机智的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及反复朗读,学习本课中人物描写手法,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揭示的“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的主旨,及作者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的嘲讽,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中人物描写手法,学习文言知识,如实词、词类活用等。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的嘲讽,体会文中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是否听过有关“狼”的故事,说说“狼”是怎样一种动物呢?(生自由回答)教师进一步引导: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人类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发生什么呢?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进入本节课《狼》的学习。
二、解决生字,了解内容
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介绍作者及其作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聊斋志异》属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
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
(一)解决字词
1.听录音朗读,学生自读课文两遍,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第二遍读准语气和节奏。
2.教师检查预习效果,课件出示字词,学生认读,教师正字正音。
缀 zhuì 窘 jiǒng 苫 shàn 蔽 bì 弛 chí
3.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重点字词,疏通文意教师点拨讲解重点实词:
实词:惧:恐惧。 从:跟随。
故:原来(一样)。
驱;追赶。
窘:困窘。
恐:恐怕。
一词多义: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4.学生试译短文,弄清内容大意,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重要语句翻译: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
(二)了解内容
提问: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脉络是怎样的?
明确:本文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情节发展脉络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文章是如何来刻画屠户的形象的?
要求:要求学生从人物描写方法并以课文例句加以分析,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1)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2)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
“顾”“奔”“倚”几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
2.提问: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屠夫是一个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人。
3.提问:狼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明确:贪婪、凶恶、狡诈阴险、十分愚蠢的形象。
4.提问: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5.提问:“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明确:作者写《聊斋志异》这部书主要是借“狐仙鬼怪”来讽喻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所以作者嘲讽的不仅仅是恶狼,而是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如果你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你会怎么办呢?
(全班讨论交流)
预设: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机智地与坏人周旋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提问,学生总结,教师小结,引导:
明确: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现代版狼故事。
2.推荐阅读《狼三则》中的第一则和第三则。
七、板书设计
狼
有勇有谋(屠户)
敢于、善于斗争
阴险狡诈(狼)
(二)试讲稿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你们读过、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下呢?
生 1:狼外婆。
生 2:狼与东郭先生。
师:大家听过关于狼的故事,那谁能说说“狼”是怎样一种动物呢?你来。
生:狼非常得狡猾和凶狠。
师: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当然,人类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不是险些被它吃掉吗?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怎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夫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的。
二、解决生字,了解内容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前预习,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请靠窗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轶事的意思。《聊斋志异》属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啊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
师:说的非常好,看来这位同学啊认真预习了。现在请大家听录音朗读,听完后自读课文两遍,要求
第一遍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第二遍读准语气、节奏。
师:大家呀已经读完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请同学们来读一下课件上的生字的读音。
生 1:缀 zhuì 窘 jiǒng 苫 shàn 蔽 bì 弛 chí
师:大家生字词解决的很好,现在呢我们来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重点字词,疏通文意。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解释一下以下这些词的意思呢?好,这一排的同学,从第一位开始。
生:惧:恐惧。从:跟随。故:原来。驱;追赶。窘:困窘。恐:恐怕。
师:这位同学为我们解决了生字词,那我们难度要继续升级了,来看一看文中的一词多义,看看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解释一下这些词的意思。来,请你和你的同桌。
生 1: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
生 2: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师:字词的意思我们已经解决了,现在我们来看句子,文中“两狼之并驱如故”是什么意思?请你。
生: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师:“恐前后受其敌”又是什么意思?同桌来说吧。
生:(屠夫)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
师:那看完了本文的基础知识部分,我们继续来看,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脉络又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课文,来复述情节。这位同学,你来回答一下吧。
生:本文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情节发展脉络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师:那文章是如何来刻画屠夫的形象的呢?请大家从人物描写方法并以课文例句加以分析。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然后派小组代表来回答。
师:一组小组代表,你们来说。
生:从心理进行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师:一组讨论的很成功,二组呢,你们也请代表继续回答吧。
生:从动作进行描写:“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倚”几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
师:大家讨论的成果很好,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继续来看,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
好的,你来。
生:屠户是一个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人。
师:那狼呢,狼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请你。
生:它是一个贪婪、凶恶、狡诈阴险、十分愚蠢的形象。
师:说的太好了,请其他同学继续联系学过的写作手法加以评析回答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学习委员,你来说一下吧。
生: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夫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师:不愧是我们的学习委员,起到了表率的作用。那“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屠户胜利的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来,请第三小组派小组代表来回答一下我们的问题吧。
生:作者写《聊斋志异》这部书主要是借“狐仙鬼怪”来讽喻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所以作者嘲讽的不仅仅是恶狼,而是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师:看来大家已经了解到本文的主旨,那如果你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你会怎么办呢?你说你会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你说你会机智地与坏人周旋。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要必须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师:大家已经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下课前老师为大家布置两个作业:
1.请展开联想与想象,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现代版狼故事。
2.请阅读《狼三则》中的第一则和第三则。
好的,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案,共9页。
初中语文猫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猫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读,精读课文,小结作业,结束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