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教案14
展开《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体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了解美术作品表现情趣和意境的艺术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的体验分析、欣赏评述,进一步探讨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区别与联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快乐的向往。
二、学情分析
在教学导入部分,要有情趣,抓住学生的心理。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几张自己觉得很有趣的照片,选择其中部分代表性的照片运用到课件中。展示学生提供的有趣的照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对提供作品的学生给予肯定,表扬这些学生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捕捉到这么生动有趣的照片。看看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作品分析感受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情趣和意境,并且能从表现方法和画家个人感情方面理解作品,同时能运用学到的方法赏析其它作品,从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方面对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美和价值。中国画尤其追求意境的表现,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趣和意境,体会画家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
教学活动
【导入】课堂引导阶段
1、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图片和音乐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由桃花林代给我们的意境
2、用庐山的景色把学生带入到群山连绵、峰峦雄伟的意境,感受到自然的伟大,进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3、展示中国山水画,感受画家带给我们的意境,进而了解什么是意境。
二、发展阶段
1感受作品中的“意境”,欣赏美术作品学生分析讨论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意境石涛 《李白诗意图》李可染 《春牧图》,学生通过分析理解感受作品中的意境
2感受作品中的“情趣” 3画面表现出怎样的意境?妙在何处?4、在生活中除了用绘画的形式,还有哪些形式能表现出情趣和意境?这些提问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在讨论中增进同学之间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拓展延伸:了解画家齐白石、石涛、马克·夏加尔。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把生活的体验与想象、构思融合,形成的艺术产品。 意境不仅是情与景的融合,也是作者思想、观念、情趣的融合,也是通过创造的意境来描绘社会美、大自然的美,表现作者的感受及审美理想。 结束语: 美,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并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有美。大自然美术作品中的美不仅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也是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做一个有人,多留心生活中瞬间存在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