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 综合提升练2(含解析)
展开综合提升练2
甘肃省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上游分布着一个70千米×90千米的区域,该区域内包含沙漠、戈壁、绿洲等不同的下垫面。下图为“某年8月6日~20日该区域小屯绿洲(由系留气球观测)不同高度的平均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
1.6:00前后,小屯绿洲地表出现低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辐射弱 B.大气辐射强
C.太阳活动弱 D.大气逆辐射弱
2.14~16时,小屯绿洲100~150 m高空的水平气流( )
A.自荒漠流向绿洲 B.自绿洲流向荒漠
C.呈逆时针辐散 D.呈顺时针辐合
3.小屯绿洲近地面出现逆温现象的时间约为( )
A.16个小时 B.12个小时
C.9个小时 D.6个小时
答案 1.D 2.A 3.A
解析 第1题,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材料中的小屯绿洲周边多沙漠和戈壁,气候干燥,晴天多,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地面降温剧烈,6:00前后地面温度降到最低,因此小屯绿洲地表出现低温中心,D对。低温中心出现与太阳活动无关,C错。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大气逆辐射弱,说明大气辐射也弱,B错。地面辐射弱是由于地表气温低所致,不是地表出现低温中心的原因,A错。第2题,读图可知,14~16时,小屯绿洲100~150 m高度处形成高温中心,则气压低;夏季,荒漠和绿洲下垫面受热不均匀,荒漠受热快,气温高,气流上升,100~150 m高度处气压升高,所以,水平气流自荒漠上空流向绿洲上空;绿洲上空为低压中心,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故选A。第3题,据图可知,17时至次日9时,该区域近地面气温低于上空气温,说明此时间段出现了逆温现象,时长约为16个小时。故选A。
(2022·安徽省芜湖市期末)在一定的大气环流背景下,暖空气流动到冷海面时,海气相互作用形成海雾。2018年6月9~10日上合组织峰会在青岛举行,会议当天举行了焰火表演(要求大气能见度2 000米以上,能见度越高观赏效果越好)。下表是6月4~9日青岛海域天气情况。据此完成4~6题。
时间 | 4日 | 6~7日 | 8日23:00 | 9日19:00前 | 9日19:00~22:00 |
海雾 | 开始出现 | 最强 | 开始减轻 | 轻雾 | 加重 |
能见度 | 小于2 000米 | 170米 | 大于2 000米 | 大于8 000米 | 3 900~4 400米 |
4.这次青岛海雾形成的大气环流背景是( )
A.蒙古高压和盛行西风
B.夏威夷高压和盛行西风
C.蒙古高压和极地东风
D.夏威夷高压和极地东风
5.青岛海域4日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6.为达到最佳观赏效果,峰会焰火表演开始时间适宜选择在( )
A.8日18:30 B.8日21:00
C.9日18:30 D.9日21:00
答案 4.B 5.A 6.D
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海雾是暖空气流动到冷海面形成的海气现象,此次青岛海雾发生在6月,受夏季东南季风影响显著,东南季风即是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将暖湿气流带到东亚大陆,另外,青岛位于中纬度地区,还受中纬西风的影响,故大气环流背景为夏威夷高压和盛行西风,B正确;6月,亚洲大陆升温快,蒙古高压势力减弱,对青岛影响较小,且其南下气流为冷空气,形成海雾可能性小,A、C错误;极地东风分布在高纬度地区,青岛位于中纬度,D错误。第5题,根据上题分析,青岛海雾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威夷高压位于青岛的东南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夏季风风向为偏南风,故选A。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6月8日23:00,海雾才开始减轻,能见度大于2 000米,故此前的8日18:30、21:00不适合焰火表演,A、B错误;9日18:30,虽然能见度高,但作为6月的青岛,此时昼长夜短,不到日落时间,天空明亮,焰火表演效果差,C错误;9日21:00,虽然海雾加重,但能见度达到3 900到4 400米,观看焰火效果好,D正确。
7.(2022·山东滨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上较热的气团,其交界面具有类似锋面的特征,被称为海风锋,海风锋是盛夏对流的触发机制之一。某研究团队观测研究了2011~2014年夏季(6~9月)上海海风锋的时空特征和环流背景,从长江口登陆的为北支海风锋(图a),从杭州湾登陆的为南支海风锋(图b)。研究结果还表明,出现不同类型的海风锋时的上海市风向有明显差异(如图c、图d)。
(1)上海市海风锋主要出现在夏季白天,分析其原因。(6分)
(2)从风向的角度说明上海市北支海风锋形成机制。(4分)
(3)与北支海风锋相比,南支海风锋引发暴雨的概率较低,试分析原因。(4分)
答案 (1)夏季海陆温差大,白天陆地升温快,海风较强;上海人口众多,城市建成区面积大,白天城市升温快,气温较高,城市风强;在上海市东北、东南郊区,海风与城市风风向相近,海风得到增强,海风易向陆地推进形成海风锋。
(2)上海市(东)北部海风将海上的冷气团吹向上海市(东)北郊;上海市的偏南风将上海市区的暖气团吹向上海市(东)北郊区,冷暖气团交汇形成海风锋。
(3)当上海市风向为东北风(偏北风)时,东北风(偏北风)对上海市降温作用明显,使得海陆温差减小,海风较弱,此时从杭州湾登陆的南支海风锋引发的上升气流势力较弱,出现暴雨的概率较低。
解析 (1)根据材料海风锋是海风在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较热气团而形成的;海陆风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夏季海洋和陆地的温差较大,白天陆地升温快,海风较强;上海城区范围大,城市升温快,气温较高,城市风强,因此白天城市热岛效应强;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城市风和海风叠加,增强了海风,使海风更易向陆地推进,从而形成海风锋。(2)根据材料可知,海风锋为较冷海风和陆地暖气团相遇而形成。读图c可知,北支海风锋形成时,上海市主要盛行偏南风,偏南风将上海的暖气团带向东北部,与来自东北部海风带来的冷气团相遇形成海风锋。(3)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暴雨发生的概率和海风强弱有关,读图d可知,南支海风锋形成时,上海市盛行东北风,东北风来自海洋,气温较低,有利于降低上海城区温度,使海陆温差减小,海风较弱,由于上海城区温度降低,导致南支海风锋引发的上升气流较弱,暴雨出现的概率较低。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综合提升练13(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综合提升练13(含解析),共5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1 综合提升练11(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1 综合提升练11(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0 综合提升练10(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0 综合提升练10(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玉门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口”,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