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秋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五一”期间,小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的早期人类遗址。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2、在一博物馆中,陈列一些考古物品和图片,有:①陶器上的稻穗纹②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子。这些能反映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3、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②后被人尊称的“人文初祖”
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④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的特征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6、《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有位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饮食则尝胆也”,这位国君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吴王夫差
7、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汉
8、“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地造福千年”。它的修建,成都平源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9、儒家的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仁家、民本、诚信、正义、中和、大同”等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韩非子
10、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关于如何治理国家法家主张( )
A.实施“仁政”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11、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老师引用了哪家学派的思想来教育学生(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2、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灵渠的开凿 B.铁农具的使用 C.曲辕犁的制造 D.筒车的使用
13、胡适说:“孔子是个了不起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
14、现在人们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材料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5题10分,第16题9分,第17题13分,共32分。)
15、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我们的先祖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10分)
如:[工具]:①北京人使用的石器②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1)这两种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2分)
(2)从第①种工具到第②种工具,这两种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1分)
[食物]①考古出土的稻谷 ②考古出土的粟
(3)据你所知,以水稻和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2分)
(4)稻谷和粟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2分)
[住房]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5)从材料可知人类的居住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写出两种我国原始居民的房屋类型。(3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商君将小的乡、邑合并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由国君直接委派……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瑶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1)材料一所述事件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齐桓公”是哪国国君?“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除了材料二所述措施,这次变法还有哪些措施?请再写出两条。(3分)
(3)你认为桓公“霸诸侯”和秦国富强起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2分)
17、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有了巨大的飞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王朝更替与制度创新”为主题的探索活动,请你一同参与。(13分)
[王朝更替]
材料一:
朝代 | 建立时间 | 开国君主 | 亡国君主 |
夏 | ①________________ | 禹 | 夏王桀 |
商 | 约公元前 1600 年 | ②________________ | 商纣王 |
西周 | 公元前1046年 | 周武王 | ③________________ |
(1)结合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知识,完成材料一表格序号内容的填写。(3分)
材料二:亡国之君作为再现:
桀驾人车 炮烙之刑 烽火戏诸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3分)
[制度创新]
材料三:
(3)写出材料三方框和排号内的相关内容。(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西周的分封制(如下图)
(4)根据材料四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有怎样的影响?(3分)
[活动感悟]
(5)学习了夏、商、西周的更替史,你有何感悟?(2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B | B | A | A | B | C | C | A | C | C | B | B | C | D |
15、(1)①打制的方法;②磨制的方法(每点1分,共2分)
(2)①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其它回答言之有理,说一点即可)(1分)
(3)分别是:河姆渡人;半坡人。(每点1分,共2分,顺序不能颠倒)
(4)说明在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生活的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原始农耕生活(其它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分)
(5)变化:由穴居到盖房定居。(1分)
类型: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一种1分,共2分)
16、(1)时期:春秋时期(1分) 国家:齐国(1分) 结果:齐国国力大增,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2分)
(2)事件:商鞅变法(1分) 措施:①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③统一度量衡等。(有两条即可计2分)
(3)共同原因:①重用人才;②坚持改革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17、(共13分)
(1)①约公元前2070年 ②汤 ③周幽王 (一空1分,共3分)
(2)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残暴昏庸。(言之有理即可)
(3)A: 启 (1分) B: 禅让 (1分)
(4)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1分)
影响:①巩固了疆土,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使西周成为地域辽阔的奴隶制王朝;②诸侯国有较大的独立性。西周末年,由于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强大,最终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大分裂。(正反两方面作答,意思相近即可。2分)
(5)感悟:①暴政导致亡国;②得民心者得天下;③只有仁政,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④要重用人才。(任答两点,意思相近即可,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咸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