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3部分 第2章 课时61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含解析)
展开课时61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1.生态脆弱区
(1)概念: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2)主要分布: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3)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土地易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位置特征:位于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2)土地退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多大风。
②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
3.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措施 | 具体表现 |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 ①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 ②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 |
构筑防护体系 | 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 ①草地退化严重地区:采用灌草相结合的方式,适当人工补种植物,固沙防沙; ②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
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 选择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人工种植高产牧草,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从而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 |
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 ①控制牲畜数量在草场承载力范围内; ②调整牲畜结构,减少山羊等对草场破坏严重的畜种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 |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1.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具体如下表所示:
主要表现 | 分布地区 | 破坏原因 | 危害 |
过度樵采 | 能源缺乏地区 | 樵采天然植被作为 燃料 | 严重破坏植被,造成风沙侵蚀 |
草原地区 | 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以增加收入 | 铲掉草皮,破坏植被;翻动土层,严重破坏草场 | |
过度放牧 |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 为求得短期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 超载放牧破坏牧草生长和土壤结构,土地沙化,草场载畜量降低,从而形成新一轮的超载放牧,加速了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的进程 |
过度开垦 |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漠边缘 | 农业生产 | 土壤肥力降低后被弃耕,进而演变为沙地 |
水资源利 用不当 | 绿洲地区 | 迫于人口压力,盲目扩大开垦规模,导致生态用水紧张 | 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 |
灌溉农业区 | 大水漫灌 | 次生盐渍化 | |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 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区 | 工矿区在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中,不重视环境保护,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 | 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 |
2.“图解法”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荒漠化治理措施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状况,形成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体的分布特点、防治措施也不相同,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分析要点如下图所示:
拓展延伸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
(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2)压缩耕作用地,保障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3)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质量。
(4)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5)利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6)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020·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
面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1所示Ⅰ、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8分)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6分)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关键信息点拨]
“流动沙地、固定沙地”是干旱地区风力作用下的典型景观,“湖泊、河流、沼泽”是 水湿环境下的典型景观,两类景观能并存,反映的是干湿交错地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说明两类景观是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造成的,并且可以相互转化;能相互转化,也就意味着二者的数量多少是此消彼长的。 流动沙地与固定沙地虽然都属于干旱、风沙环境下的景观,但彼此之间也可以转化:降水量增加时,部分流动沙地向固定沙地转化,反之亦然。 宏观尺度上,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湖泊面积减小, 一般是因为降水量减小、蒸发量加大。降水量增多,而湖泊面积却减小,只能说明蒸发量明显增多了;常规下的蒸发量与气温高低呈正相关,图中气温变化并不大,湖泊面积的减小就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的。 |
答案 (1)Ⅰ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
(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
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
考向1 通过“农牧交错带的发展”考查“区域认知”
(2023·福建莆田市模拟)生态脆弱区一般位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图1为“我国生态脆弱区及生态问题分布图”,图2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1中①③两地均有严重的土壤侵蚀问题,但其形成机制不同,①③两地土壤侵蚀的形成机制分别是( )
A.冰川侵蚀 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海浪侵蚀
C.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海浪侵蚀
2.育肥是指通过精饲料喂养使牲畜快速增肥的过程。若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位于图1中的④地,以下表示该地区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
A.Ⅰ—农副产品 B.Ⅱ—深加工产品
C.Ⅲ—待育肥家畜 D.Ⅳ—饲草料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读图1可知,①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土壤侵蚀主要以风力侵蚀为主;③地位于我国华北低山丘陵地区,降水较多,地形坡度较大,土壤侵蚀主要以流水侵蚀为主。故选C。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图2中Ⅰ箭头由草原牧区指向农牧交错带,对应发展方向是把待育肥家畜送到农牧交错带,之后使用精饲料来喂养使牲畜快速增肥,A错误;Ⅱ箭头由农牧交错带指向东部农耕区,对应发展方向是把畜产品运往东部农耕区进行深加工,B正确;Ⅲ箭头由农牧交错带指向草原牧区,对应发展方向是向牧区提供饲草料,C错误;Ⅳ箭头由东部农耕区指向农牧交错带,对应发展方向是提供农副产品,D错误。故选B。
考向2 通过“水土流失治理”考查“综合思维”
黄土地貌以黄土沟间地貌塬、墚、峁最具代表性,其中塬面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下图为“大塬到残塬的演化(甲~丁)模式图”。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塬面上聚落分布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①逐渐分散 ②内部聚集 ③均匀分布 ④零散分布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4.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沟头加固防护 B.沟道径流调控
C.塬面水沙集蓄 D.塬面植被恢复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塬面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说明该地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地上。黄土塬先边缘崩解,再整体逐渐崩解,最后崩解为零散的残塬体,故聚落为适应变化,演变过程为均匀分布到内部聚集到逐渐分散到零散分布。第4题,由材料可知,大塬到残塬的演化,关键是沟谷的切割,要扭转这种趋势,最有效的措施是遏制沟谷的溯源侵蚀,做好沟头防护,防治水土流失,使沟谷不再加长变深,选A。
答题指导11 湿地与盐碱化
1.湿地及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2.盐碱化
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北神农架,海拔约1 700 m,该地中央盆地沉积了深厚的泥炭(泥炭是植物沉入沼泽底部,由于水封作用使植物无法完全分解,多年积累成黑色泥状物)。在湿地公园成立前,出现了九大湖湿地加速变浅、变干的现象。据此完成1~3题。
1.大九湖盆地沉积了大量泥炭,其成因是( )
①盆地地形,有利于植物残体的沉积并形成泥炭 ②当地温凉多雨,有利于植被生长,盆地周边植被繁盛 ③当地降水丰富,冲刷淋溶作用强,有利于泥炭沉积 ④当地微生物不活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大九湖湿地公园成立前九大湖湿地变干、变浅。其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当地降水减少,使湿地变浅、变干
B.径流汇入,带入泥沙沉积,使湖盆底部变浅
C.人工排水,围湖造地,使湿地变浅
D.森林生长茂盛,入侵湖盆,使得湿地变干、变浅
3.因泥炭富含有机质,当地农民曾大量采挖泥炭。该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A.湿地面积减少,湿地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净化水质的能力降低
B.增加了耕地面积,有利于解决人多地少而造成的乱砍滥伐
C.有利于增加周边耕地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D.破坏水源,污染湖区水质
答案 1.C 2.B 3.A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泥炭是植物沉入沼泽底部,由于水封作用使植物无法完全分解,多年积累成黑色泥状物。因此可知大九湖盆地沉积了大量泥炭的原因之一是低洼的盆地地形,有利于植物残体的沉积,①正确,③错误;其次是植被要繁茂,据材料可知,该地海拔较高,当地温凉多雨,有利于植被生长,盆地周边植被繁盛,②正确;气温较低,泥炭分解不完全,即微生物不活跃,分解有机质少,④正确。选C。第2题,据图可知,九大湖有多条河流汇入,径流汇入带来泥沙沉积,使湖盆底部变浅,B正确;该地区多雨,A错误;C项为人为原因;森林不会入侵湖盆,D错误。选B。第3题,湿地除了具有涵养水源的一般功能外,其内含的泥炭还具有生态作用。泥炭吸水能力强,吸附性能好,可以净化水质。农民大量采挖泥炭,会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净化水质能力降低,加剧环境污染,A正确。
4.(2023·江苏常州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50多年前,这里“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在黄河古道种植泡桐防护林,基本根治了兰考地区的风沙、水涝和盐碱三大自然灾害。如今,通过持续绿化造林和积极推广“农桐间作”模式,使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兰考县泡桐有“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之说,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耐蚀耐腐耐高温,是制作家具、模型、乐器的上等材料。下面图1为兰考县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兰考县泡桐景观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冬春白茫茫”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4分)
(2)简述泡桐防护林对改善当地自然环境的作用。(6分)
(3)为促进泡桐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采取哪些措施。(6分)
答案 (1)(冬春季节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量大;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较高,土壤中的盐分随着地下毛管水上升;水分蒸发后,盐分积聚于土壤表层,造成土地盐碱化。
(2)可以降低风速,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盐碱化;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
(3)发展泡桐加工业,延长泡桐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科技投入,研发泡桐新产品;加强兰考泡桐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拓泡桐市场;采用互联网等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
课时精练
(2023·四川省绵阳市模拟)蒙古国地处亚欧大陆内部。甲地位于蒙古国中东部一平坦河谷,植被覆盖率较高,但年输沙量很大。下图为“甲地近地面一年中风沙流输沙量随高度变化的累积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甲地防控风沙流的关键高度是( )
A.0~20 cm B.21~40 cm
C.41~60 cm D.61 cm以上
2.甲地防控风沙流的有效生态措施是大量种植( )
A.灌木和乔木 B.草本和灌木
C.草本和乔木 D.藤本和水生
3.甲地植被覆盖率较高,但年输沙量很大,表明其( )
A.气候极为干旱
B.土壤表层含水量较大
C.水土流失严重
D.植物生长季与风沙季不一致
答案 1.A 2.B 3.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0~35 cm是风沙流输沙量增长最快的高度,在35 cm之上其增长较慢,变化较小。故其防控风沙流的关键高度应在35 cm以下,C、D选项错误。与21~40 cm相比,0~20 cm风沙流增长速度更快,故其是防控风沙流的关键高度,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第2题,甲地位于蒙古国中东部地区,气候相对较为干旱,虽位于河谷地区,但水资源仍有限,不能大量种植水生植物,D选项错误。从上题可知甲地防控风沙流的关键高度应在35 cm以下,故其防控风沙流的植被应尽可能保证在0~35 cm,乔木相对较为高大,对低层的防控效果较差,同时乔木需水量较大,大量种植也不符合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A、C选项错误。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对水的需求相对较小,同时其生长高度对本区防控风沙流更有效,B选项正确。第3题,甲地位于河谷地带,且植被覆盖率较高,说明其气候并非极为干旱,A选项错误。土壤表层含水量大,会使得土壤较为湿润,不易引起风沙流,B选项错误。甲地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并不严重,C选项错误。甲地植被覆盖率较高,但年输沙量很大,很可能是植被覆盖的季节与风沙流输沙的季节不一致,甲地位于蒙古国中东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植被主要生长在夏季,冬季植被大量枯死,此季节盛行偏北风,地表荒芜,是其主要的风沙季,D选项正确。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有冲—切沟系统(图1),也有勺状沟,其呈勺状,头大、身宽、尾细,与其他沟谷没有明显的汇流关系,沟尾逐渐变细并消失于坡面(图2)。完成4~5题。
4.相比勺状沟壑,切沟( )
A.形态上大下小 B.深度上深下浅
C.下蚀作用较弱 D.泥沙搬运能力较强
5.勺状沟壑未能发育成冲-切沟,可能是( )
A.降雨强度小,持续时间短,黄土下渗弱
B.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黄土下渗强
C.降雨强度小,持续时间长,黄土下渗强
D.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黄土下渗强
答案 4.D 5.D
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勺状沟“呈勺状,头大、身宽、尾细”可以推断,勺状沟具有形态上大下小、深度上深下浅、下蚀作用较弱的特点,对比勺状沟与切沟发现,两种沟形态相反,所以切沟形成需要较强的坡面径流,强烈的下蚀作用,形态上小下大、深度上浅下深,泥沙搬运能力强。故选D。第5题,根据勺状沟的特点,推断其发育的大致过程:降水在黄土地表形成一定径流后,带走部分可溶地表物质,形成陷穴;下渗形成的地下径流对陷穴周围的黄土有下蚀和侧蚀作用,从而导致陷穴扩大,陷穴承受不住上覆黄土重力而发生坍塌,导致地表径流落差变大;溯源侵蚀增强,陷穴顶部不断形成较宽的谷地,由于下渗强,谷地尾部径流变小,流速减慢,侵蚀变弱,沉积加强,谷地变窄,直至消失,从而形成勺状沟。因此地表径流侵蚀力要强,下渗要强,需要高强度的降水和渗透力强的黄土,如果降水持续时间长,地表径流量大于下渗量,则沟的尾部会被切开,发育成冲—切沟。故选D。
下图所示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其周边地区春季少见风沙活动。据此完成6~8题。
6.该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较少,其降水主要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该沙漠地区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的原因主要是该地( )
A.大气降水多
B.季节性积雪融水多
C.冰川融水多
D.人类活动少
8.该沙漠周边地区春季少见风沙活动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积雪覆盖 B.植被茂密
C.风力较小 D.降水较多
答案 6.D 7.B 8.A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山地呈西北—东南走向,西部为来自大西洋的西风的迎风坡。由材料“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可知,该地降水主要是冬季受来自大西洋西风影响,形成迎风坡降雪,故选D。第7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沙漠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一定是水源较丰富的地区,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大气降水少,A错误;冬季有稳定积雪,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多,为沙漠中的植被提供了生长所需要的水源,B正确;冰川融水量受气温影响,该地较我国其他沙漠纬度高,气温低,冰川融水少,C错误;沙漠地区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对沙漠地区植被影响小,D错误。第8题,由材料“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可知,该沙漠周边地区春季少见风沙活动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冬季积雪深厚,春季积雪融化较慢,积雪覆盖沙漠,不易起风沙,A正确;植被覆盖率较其他沙漠地区高,但沙漠地区不会植被茂密,B错误;西部有山口,风力较大,C错误;该地区降水稀少,D错误。
拉沃葡萄梯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坡,日内瓦湖北岸。在12世纪中叶,教士将山坡上的石头有序地垒成一道道石墙,整治成梯田种植葡萄,并修筑了纵贯山坡的导水渠道,将梯田上方各处流下来的水引导到水渠中汇集起来,送到山下的湖里去。下图为拉沃梯田景观(图1)和“梯田类型示意图”(图2)。据此完成9~11题。
9.关于拉沃梯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石墙裸露,不利于保持水土
B.当地建石质梯田原料匮乏
C.位于阴坡,光照不足
D.导水渠道可减轻日内瓦湖湖水的污染
10.与水平梯田相比,坡式梯田对种植农作物的积极作用是( )
A.有效拦截雨水,缓解旱情
B.扩大耕地面积,降低人口密度
C.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
D.单位土地面积获得更多光照
11.在黄土高原缓坡上更适宜修筑哪种梯田( )
A.水平梯田 B.反坡梯田
C.隔坡梯田 D.坡式梯田
答案 9.D 10.D 11.B
解析 第9题,拉沃梯田垒出石墙,能减缓水的流速,减轻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持水土;“将山坡上的石头有序地垒成一道道石墙”,表明当地石材丰富;“拉沃葡萄梯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坡”,表明拉沃梯田位于阳坡,光照充足;“将梯田上方各处流下来的水引导到水渠中汇集起来,送到山下的湖里去”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水土流失,避免水流直接冲刷土壤,减轻日内瓦湖湖水的污染,D正确。第10题,水平梯田地面平坦,水流速度更慢,更能有效拦截雨水,缓解旱情; 梯田属于对地形的改造,把坡地改造为梯田,可以扩大耕地面积,但是对人口密度影响不大;与水平梯田相比,坡式梯田坡度更大,土壤养分的流失更多;与水平梯田相比,坡式梯田的坡度相对较大,可以增加单位土地面积内的太阳辐射,从而获得更多光照,D正确。第11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四种梯田中,反坡梯田的保水保土效果最好,所以黄土高原缓坡上更适宜修筑反坡梯田,B正确。
12.(2023·湖南衡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黄土高原地区历史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突出,致使农业生产广种薄收、单产较低。近50年来,我国对该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淤地坝(下图),即在沟道内筑坝、拦泥淤地,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但在不同阶段,黄土高原的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下表)。
不同时期黄土高原的治理模式及主要措施
| 20世纪70年代 末至90年代末 | 2000年至2010年 | 2010年至今 |
治理模式 | 小流域综合治理 | 退耕还林还草 | 退耕还林还草,治沟造地 |
主要措施 | 梯田、淤地坝、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 | 植树种草、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 | 取土填沟、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 |
(1)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黄土高原“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4分)
(2)比较建淤地坝和植树种草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差异。(4分)
(3)结合材料,总结我国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8分)
答案 (1)缓解水土流失;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供应。
(2)建淤地坝:拦截沟谷泥沙,减少沟道侵蚀。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坡面侵蚀。
(3)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等措施解决问题;治理措施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定条件下适度减少人为干扰,充分发挥自然恢复的作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36讲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36讲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含解析),共3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75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75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含解析),共11页。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3部分 第3章 课时63 城市的辐射功能(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3部分 第3章 课时63 城市的辐射功能(含解析),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