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 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899741/0-16972749418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 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899741/0-16972749418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 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899741/0-169727494192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核心素养,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总结,深度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汉武帝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但由于暴政,存在短暂。继起的西汉王朝再次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而达成这一局面的正是本课的教学内容,西汉王朝正是在汉武帝时,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并将西汉的国力推向鼎盛,使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因此,本课内容对于中国秦汉四百多年大一统的历史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版块清晰,分别通过四个子目——“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盐铁专卖、北击匈奴,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四个方面,阐述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以及产生的影响。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多月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观意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因此,在讲课中适当使用视频、图片、地图等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选取了一定的文字资料,通过层层疑问,初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
1.通过分析汉武帝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采取措施的背景,培养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史料实证)
2.分析西汉前期郡国制和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示意图,培养时空观念。(时空观念)
3.理解“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盐铁专卖、匈奴单于这些历史名词,培养历史解释素养。(历史解释)
4.通过卫青、陈汤等人物的事迹,树立保卫祖国的坚定信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家国情怀)
5.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掌握对待传统文化的方法;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世界的认可,树立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
6.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是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延续,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的措施。
难点:“推恩令”。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播放观看视频,教师引导:视频中那个血性而霸气的帝王是谁?汉武帝刘彻,正是他在位时,为中华民族开启了一段凝心聚力、昂扬进取的青葱岁月!
环节二:整体感知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感受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环节三: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政治篇——推恩削爵稳政局
1、武帝之忧:
(1)背景: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以后,采用分封诸王与郡县制并存的郡国并行制。
(2)请同学们仔细研读材料,结合课本回答:汉武帝初年,政治面临什么问题?
(3)补充:封国势力不断强大,对中央造成严重威胁。甚至有的诸侯王死了以后,还穿上了只有皇帝才能穿的金缕玉衣。
(4)归纳:问题一: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统治问题二:地方上豪强地主发展,与官府分庭抗礼。
(5)影响: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解忧之策一:推恩令
(1)背景:汉景帝曾经进行削藩,爆发了七国之乱。
(2)提出:这时的主父偃给汉武帝献了一条妙计。
(3)内容:播放视频,理解推恩令
(4)作用:学生设计推恩过程示意图。
归纳: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多,势力范围越来越小,解除诸侯国的威胁。
(5)政治智慧:合作探究(前后位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归纳:不费一兵一卒,巧妙的分化诸侯国内部,削弱诸侯王势力。
3.解忧之策二:建立刺史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小结: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目标导学二:思想篇——尊崇儒术立正统
1.武帝之忧:汉初,奉行无为而治;到了汉武帝时,百家横流。不利于中央集权。
2.解忧之策: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补充:董仲舒根据时代的需要,把儒学进行加工。这样以忠君守礼为核心的新儒家思想成为了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3.倡导儒学:
(1)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推崇儒家学说的呢?
太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太学把儒家经典作为教材。
(2)怎样让读书人心甘情愿的去读这些儒家经典呢?只有精通儒学才是获取功名利禄的资本。
4.地位确立:儒学变成了国家官方信仰,中华帝国的意识形态和恒定的核心价值。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
5.传承:儒家思想地位确立。
(1)孔子的家也有他去世时的三间小屋,变成了今天浩大的孔府。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的和谐、诚信、友善正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外的传播。
目标导学三:经济篇——盐铁官营控经济
1.武帝之忧:汉武帝统治初期,在经济上面临什么难题呢?这是《史记》记载的汉初富豪排行榜,这些富商大贾什么样的手段获取财富?带来了什么危害?
2.解忧之策:汉武帝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摆脱了经济困境呢?
(1)五铢钱是汉武帝在位时统一制定的标准铜币,因为重量五铢而得名。在中国流通了700多年,是中国发行的最长寿的一种货币。
(2)盐和铁属于国家重要资源,官府介入了生产、运输以及销售等一切环节。
3.作用:这些措施实际上开启了中国经济方面的国家垄断,使财富由社会向中央回流,摆脱了经济困境,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控制。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目标导学四:军事篇——运筹帷幄拓疆土
1.武帝之忧:背景简介
2.解忧之策:出击匈奴
(1)冠军由来:霍去病因勇冠三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这就是我们今天冠军的由来。
(2)“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家国情怀?学生畅所欲言
(3)漠北战役: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战役,扫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其中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打击匈奴的高潮。
3.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打击,拓展了疆土,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4.精神传承:汉武帝去世50年后,驻守西域的陈汤率军诛杀了逃亡至此的匈奴单于。从此匈奴的势力彻底瓦解。他发出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吼声!齐读:这个声音在今天仍然回荡,体现了中华民族维护疆土,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意志。让我们一起大声读出来,读出气势?“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课堂总结】
【深度探究】汉武帝时期为什么能出现大一统局面呢?为当今的国家建设提供怎样的借鉴?
【巩固练习】
1、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汉人”的原因()
A、中国人是汉朝人的后代。
B、汉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历史悠久。
C、汉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2.为解决下表中反映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铸造五铢钱C.北击匈奴D.盐铁官营
问答:一、汉武帝时期为什么能出现大一统局面呢?
1、修养生息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2、重用人才。
3、汉武帝雄才大略、创新意识。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对我们当今国家建设有什么借鉴作用?
(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家国情怀】
汉武帝以其雄才大略,内强皇权外服四夷。使汉这个朝代,完成了从地理区域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使汉这个文字,成为了中华民族神圣的文化图腾!使大一统这种信仰成为了中华文明的内核与灵魂!坚定了我们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决心和步伐!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优秀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整体感知,规律探究,问题探究1,教学过渡,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理念,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集权力——中央集权,统思想——尊崇儒术,强经济——盐铁专卖,固边防——北击匈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