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1
    2024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2
    2024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3
    还剩4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4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哈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月考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人体内的液体由水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等一起构成,统称体液。体液广泛分布于机体细胞内外,保持体液容量、分布和组成的动态平衡,是保证细胞正常代谢、维持各种器官生理功能的必需条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共同构成体液
    B. 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
    C. 组织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
    D. 内环境中丙酮酸发生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2.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DNA聚合酶、激素、尿素、CO2等
    B. 小肠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肠液和组织液
    C. 组织水肿、抽搐、镰状细胞贫血都是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
    D. 静脉注射后,药物经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
    3. 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内液和两种细胞外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1)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7
    4.0
    1.25
    1.00
    114.0
    7.5
    1.0

    142
    5.0
    2.50
    1.50
    103.3
    6.0
    16.0

    10
    140.0
    2.50
    10.35
    25.0
    -
    47.0

    A. ①可能是组织液或淋巴液
    B. ②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红蛋白
    C. ③表示细胞内液
    D. ①②③物质的含量呈动态变化
    4. 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D表示人体体液的四种不同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C、D
    B. C中可含有抗体、激素和麦芽糖
    C. C与B最主要区别是B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D. A中液体大部分回流到C,少部分形成B
    5. 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与血浆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血浆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组织液中的渗透压升高或血浆中的渗透压降低,均会导致水分向组织液迁移造成组织水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回流减少导致组织液过多形成水肿
    B. 血浆中的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液的量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
    C. 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使淋巴液进入组织液减少,导致组织水肿
    D. 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6. 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并叮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不能饮酒。如图是酒精在肝脏细胞中的代谢途径,已知头孢呋辛钠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肌肉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是组织液
    B. 血浆中的少量酒精随肺部呼气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2层生物膜
    C. 酒精进入肝细胞需要消耗能量,且需要通道蛋白协助
    D. 乙醛中毒引起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CO2积累,血浆pH显著下降
    7.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吃“碱性食物”如苏打水、苏打饼干等可以改善现代人的弱酸性体质
    B. 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下,内环境中葡萄糖分解产生大量乳酸,进而引起机体酸中毒
    C. 内环境稳态是指在机体的调节作用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成分恒定不变
    D 正常人剧烈运动时大量失水,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8.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清水、缓冲液、血浆、0.1mol/L的NaOH溶液等为实验材料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变量是滴加NaOH的量和实验材料的类型
    B. 从pH变化曲线来看,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更强
    C. 若将NaOH溶液换为HCl溶液,清水组的pH先下降,后稳定
    D. 实验结果说明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
    9. 稳态是机体存活的条件,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现象是( )
    A. 患流感后,机体出现了低烧
    B. 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C. 空腹时,血糖浓度较饭后低
    D. 剧烈运动后,乳酸进入血液
    10. 新冠肺炎治疗时,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离子浓度、酸碱平衡和血液中肝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的酶)等各项指标,还需要将药物溶解到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中,再进行静脉滴注给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解药物的葡萄糖溶液能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B. 溶解药物的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属于等渗溶液
    C.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和酸碱平衡失调等症状
    D. 肝酶在血浆中仍然可以正常发挥作用
    1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机体能够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B.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C.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
    D.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12. 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血管舒张
    B. 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血糖降低,消化液的分泌减慢
    C. 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呼吸减慢,血流量增加
    D 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代谢减慢,胃肠蠕动加快
    13. 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属于反射
    B. 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
    C. 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 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4. 如下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由②胞体、③树突和④轴突等部分组成
    B. 图中的⑥为髓鞘,由神经胶质细胞形成
    C. 图中信息的传导方向是③→②→④→⑤
    D. 图中⑤是树突的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15. 下列关于反射、反应与感觉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直接刺激蛙的腓肠肌,腓肠肌收缩,但该过程不属于反射
    B. 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反应,这种反应属于反射
    C. 炎热环境中,机体产生热觉的过程属于反射
    D. 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可以引起缩手反射
    16. 小明的手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由于疼痛而咬紧牙关。这个过程中,他的神经兴奋传递途径是(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手部感受器 ④脊髓 ⑤牵动上下颌的肌肉 ⑥脑
    A. ③①⑥②④⑤ B. ③①⑥④②⑤ C. ③①④⑥②⑤ D. ③⑥④①②⑤
    17. 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过程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条件反射的建立必须经过学习和训练
    B.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
    C. 条件反射的消退过程中,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
    D.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18. 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
    A. 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 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 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 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19.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A. a和b处 B. a、b和c处
    C. b、c、d和e处 D. a、b、c、d和e处
    20.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21. 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2. 以下有关神经元及兴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也会有离子进出
    B. 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C. 神经递质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D. 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恢复静息,不需要消耗能量
    23. 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当效应器是肌肉时,会发生收缩反应,α—银环蛇毒素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分解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可推测α—银环蛇毒素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最可能是( )
    A. 前者持续性收缩,后者持续性舒张
    B. 前者持续性舒张,后者持续性收缩
    C. 前者、后者均持续性收缩
    D. 前者、后者均持续性舒张
    24. 某人因受外伤,致使脊髓从胸部折断开。一般情况下( )
    A.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25.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负责调控的生理功能不同
    B. 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C.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D. 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只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26. 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  )
    A. 大脑皮层的V区 B. 大脑皮层的S区
    C. 大脑皮层的H区 D. 大脑皮层的W区
    27. 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要依靠( )
    A. 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B. 视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C. 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 D.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28.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对脊髓的活动进行调控
    B. 躯体的运动只受大脑皮层中躯体运动中枢的调控
    C. 脑中的高级中枢能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 机体运动能有条不紊且精准地进行,与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有关
    29. 人体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的第一运动区都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刺激大脑皮层一侧中央前回顶部,可以引起同侧手指的运动
    B. 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 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的排列是口部在下、眼部在上
    D. 相比于手,小腿由于体积大,其在第一运动区的代表范围更大
    30.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如图是人类不同形式记忆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感觉性记忆和第一级记忆为短时记忆
    B. 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
    C.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D. 后两个阶段为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31. 现代医学家认识到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并发现许多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能分泌激素,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腺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外分泌腺的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
    B.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C. 汗腺、唾液腺、胃腺、卵巢、肝脏、皮脂腺都是外分泌腺
    D. 肾上腺、垂体、甲状腺、睾丸等都是内分泌腺
    32. 科学家在寻找激素,并确定它的分泌部位的实验中,用了很多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科学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斯他林和贝利斯剪下小肠刮下黏膜的操作,是为了排除神经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B. 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再用萎缩的胰腺提取液可以来治疗狗的糖尿病
    C. 公鸡被摘除睾丸后一段时间再重新植入睾丸观察性状变化的实验,运用了减法和加法原理
    D. 在家兔胚胎生殖系统分化之前,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的组织,当幼兔生下来之后,观察它们的性染色体和外生殖器均发生了变化
    33. 在设计生物学对照实验时,对因变量的要求是可观测。有关动物激素研究的观测指标,下列设置不合理的是( )
    A. 促胰液素:以动物唾液的分泌量为观测指标
    B. 甲状腺激素:以动物耗氧量或变态发育为观测指标
    C. 胰岛素:以低血糖症状(如昏迷、活动量)为观测指标
    D. 胰高血糖素:以血糖含量为观测指标
    34. 促胰液素主要由分布在十二指肠的“S”细胞在胃酸的刺激下产生,在胰液分泌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是与促胰液素的发现有关的 4 个实验:
    ①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对上述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其作用的靶器官是胰腺
    B. 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支配
    C. 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
    D. 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体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
    35. 在人体内,由于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①呆小症 ②糖尿病 ③白化病④血友病 ⑤巨人症 ⑥夜盲症⑦侏儒症 ⑧佝偻病 ⑨坏血病
    A. ①②⑤⑦
    B. ①②③⑥⑨
    C. ①②④⑦⑨
    D. ①⑤⑦⑧
    36. 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都参与调节糖代谢
    B.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皮质醇等,参与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
    C. 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
    D.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都作用于垂体
    37. 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切除并缝合伤口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
    A. 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相同的处理
    B. 用一只幼年的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C. 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切除垂体后,补充外源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D. 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补充外源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38. 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A. 胰岛素、肾上腺素
    B. 性激素、甲状腺激素
    C. 性激素、生长激素
    D. 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
    39.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那么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40. 下列激素是同一部位分泌的是( )
    A.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C. 胰高血糖素 醛固酮
    D. 促肾上腺激素 生长激素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41.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A、B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Ⅱ是消化系统,食物中的大分子在Ⅰ中被水解成小分子并被吸收到内环境中
    B. Ⅲ是呼吸系统,O2和CO2通过Ⅱ在空气与内环境间进行交换
    C. Ⅳ是泌尿系统,细胞的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该系统排出体外
    D. Ⅴ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该器官的分泌物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
    42. 下列关于外周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是人体外周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
    B.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C.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属于传入神经
    D. 支配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的神经不受脑的控制
    43. 如图是人体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当膀胱储存尿液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乙中的排尿中枢兴奋
    B. 成年人的排尿意识的产生与甲有关
    C. 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依然存在
    D. 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
    44. 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 由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刺激引起的反射为条件反射
    B. 反射活动必须有大脑皮层特定的区域参与
    C. 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具体信号引起的反射活动的基础上
    D. 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损伤后,机体的反射均不能发生
    45.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给大鼠口服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B. 给雌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卵成熟
    C. 给牛注射胰高血糖素,可降低血糖
    D. 给狗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食物,耗氧量增加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
    46. 下面表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图是此人某组织的内环境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XX医院化验单
    姓名:XXX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17
    ULL0-45
    肌酐
    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mg/dL 6.0-23.0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一110
    甘油三脂
    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

    (1)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共同构成细胞外液,图中_____(填序号)的氧气浓度最低。
    (3)④的渗透压的维持主要取决于________和________含量,血中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至少要通过____层磷脂分子。
    (4)如果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写出两项)。
    (5)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下图是缩手反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能接受环境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_________(填序号),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结构是由神经元的___________汇集构成的,B结构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作用。
    (3)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这些反射活动与缩手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4处受损,刺激1处,效应器是否有反应_________ (填“是”或“否”);人是否能感觉到疼痛_________(填“是”或“否”);如果2处受损,刺激1处,人是否还能感觉到疼痛________(填“是”或“否”)。
    (5)该反射为_____________反射(填“条件”或“非条件”),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
    48. 下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是由[  ]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____这三部分构成的。([  ]中填数字,  处填文字)
    (2)若b点受刺激,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①中传导的方向是 。
    A. a→b→c B. a←b→c C. c→b→a D. b→c→a
    (3)引起⑥兴奋或抑制的是______,它存在于[ ]_______________中,以___________方式排出,与⑥上相应的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起⑥上电位发生变化。
    (4)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测量体重后进行处理,
    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_______________。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比A组__________,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激素。

    哈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月考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人体内的液体由水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等一起构成,统称体液。体液广泛分布于机体细胞内外,保持体液容量、分布和组成的动态平衡,是保证细胞正常代谢、维持各种器官生理功能的必需条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共同构成体液
    B. 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
    C. 组织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
    D. 内环境中丙酮酸发生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等。内环境是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包括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组成了体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的淋巴等,A错误;
    B、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以及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状态,B错误;
    C、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它主要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组织液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细胞的代产物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C正确;
    D、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内,无论是细胞质基质还是线粒体内,都不是在内环境,D错误。
    故选C。
    2.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DNA聚合酶、激素、尿素、CO2等
    B. 小肠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肠液和组织液
    C. 组织水肿、抽搐、镰状细胞贫血都是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
    D. 静脉注射后,药物经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又称为细胞外液。
    【详解】A、DNA聚合酶在细胞核内用于DNA复制,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在内环境中,A错误;
    B、肠液不属于内环境,小肠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B错误;
    C、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病症,与内环境成分变化无关,C错误;
    D、静脉注射后,药物进入血浆,要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再通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D正确。
    故选D。
    3. 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内液和两种细胞外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1)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7
    4.0
    1.25
    1.00
    114.0
    7.5
    1.0

    142
    5.0
    2.50
    1.50
    103.3
    6.0
    16.0

    10
    140.0
    2.50
    10.35
    25.0
    -
    47.0

    A. ①可能是组织液或淋巴液
    B. ②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红蛋白
    C. ③表示细胞内液
    D. ①②③物质的含量呈动态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表格分析:根据表格中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为细胞外液,③为细胞内液,因为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而钾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最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所以根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②为血浆,①为组织液或淋巴。
    【详解】A、①中钠离子含量高,且蛋白质含量较少,因而可能是组织液或淋巴液,A正确;
    B、②中的蛋白质和钠离子含量高,为血浆,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浆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成分,B错误;
    C、③中钾离子含量高,表示细胞内液,C正确;
    D、①②③均属于体液,由于细胞不断进行物质代谢,同时人体也在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因此其中的物质的含量总是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正确。
    故选B。
    4. 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D表示人体体液的四种不同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C、D
    B. C中可含有抗体、激素和麦芽糖
    C. C与B的最主要区别是B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D. A中液体大部分回流到C,少部分形成B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包括组织液、血浆及淋巴液,其中组织液和血浆是可以双向交换的,而组织液单向通过淋巴回流至血浆。图中甲C血浆,A是组织液,B是淋巴液,D是细胞内液。
    【详解】A、淋巴会随着淋巴循环进入到血管中,因此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C血浆和B淋巴液,细胞内液D中不会存在淋巴细胞,A错误;
    B、C是血浆,血浆是细胞外液中最活跃的部分,其中含有抗体、激素、葡萄糖等,而麦芽糖是二糖,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B错误;
    C、C(血浆)与B(淋巴液)的最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错误;
    D、A组织液中的液体大部分回流到了C血浆,少部分形成B淋巴液,淋巴中的液体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D正确。
    故选D。
    5. 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与血浆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血浆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组织液中的渗透压升高或血浆中的渗透压降低,均会导致水分向组织液迁移造成组织水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回流减少导致组织液过多形成水肿
    B. 血浆中的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液的量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
    C. 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使淋巴液进入组织液减少,导致组织水肿
    D. 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详解】A、组织水肿是由组织液过多造成的,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回流减少,导致组织液过多形成水肿,A正确;
    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双向渗透,血浆中的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液的量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
    C、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使组织液进入淋巴液减少,导致组织水肿,C错误;
    D、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D正确。
    故选C。
    6. 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并叮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不能饮酒。如图是酒精在肝脏细胞中的代谢途径,已知头孢呋辛钠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肌肉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是组织液
    B. 血浆中的少量酒精随肺部呼气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2层生物膜
    C. 酒精进入肝细胞需要消耗能量,且需要通道蛋白协助
    D. 乙醛中毒引起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CO2积累,血浆pH显著下降
    【答案】A
    【解析】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A、肌肉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所以在肌肉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是组织液,然后在进入血浆进行运输,A正确;
    B、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膜2层+肺泡壁细胞膜2层=4层生物膜,B错误;
    C、酒精进入肝脏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通道蛋白协助也不消耗能量,C错误;
    C、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因此通气量减少导致CO2积累,并不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D错误。
    故选A。
    7.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吃“碱性食物”如苏打水、苏打饼干等可以改善现代人的弱酸性体质
    B. 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下,内环境中葡萄糖分解产生大量乳酸,进而引起机体酸中毒
    C. 内环境稳态是指在机体的调节作用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成分恒定不变
    D. 正常人剧烈运动时大量失水,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包含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稳态,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作用,能将人体血浆的pH维持在7.35~7.45之间,所以多吃“碱性食物”如苏打水、苏打饼干等不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明显改变,因而不会改善处于亚健康的现代入的弱酸性体质,A错误;
    B、在严重缺氧的环境下,丙酮酸分解为乳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
    C、内环境稳态是指在机体的调节作用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处于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而非恒定不变,C错误;
    D、正常人剧烈运动时大量失水,大量失水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正确。
    故选D。
    8.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清水、缓冲液、血浆、0.1mol/L的NaOH溶液等为实验材料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变量是滴加NaOH的量和实验材料的类型
    B. 从pH变化曲线来看,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更强
    C. 若将NaOH溶液换为HCl溶液,清水组的pH先下降,后稳定
    D. 实验结果说明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详解】A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滴加NaOH的量和实验材料类型,因变量是pH的变化,从pH变化曲线来看,血浆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更强,A、B正确;
    C、若将NaOH溶液换为HCl溶液,清水组的pH先下降,后稳定,C正确;
    D、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只能说明血浆中有能维持pH稳定的物质,D错误。
    故选D。
    9. 稳态是机体存活的条件,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现象是( )
    A. 患流感后,机体出现了低烧
    B. 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C. 空腹时,血糖浓度较饭后低
    D. 剧烈运动后,乳酸进入血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机理:产热=散热;(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3)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措施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A、患流感后,机体出现了低烧,体温升高说明内环境稳态失调,A正确;
    B、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正常调节过程,B错误;
    C、空腹时,血糖浓度较饭后(食物中的糖类被吸收,导致血糖升高)低,但血糖仍处于相对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C错误;
    D、运动后,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中缓冲物质会与乳酸发生反应,进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错误。
    故选A。
    10. 新冠肺炎治疗时,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离子浓度、酸碱平衡和血液中肝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的酶)等各项指标,还需要将药物溶解到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中,再进行静脉滴注给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解药物的葡萄糖溶液能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B. 溶解药物的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属于等渗溶液
    C.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和酸碱平衡失调等症状
    D. 肝酶在血浆中仍然可以正常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包括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以及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主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A、静脉滴注糖盐水,在给药的同时也为机体提供了葡萄糖,可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A正确;
    B、溶解药物的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对于血浆而言属于等渗溶液,不会改变血细胞的形态,B正确;
    C、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肺部受到损伤,呼吸不畅,血浆中氧气减少,而二氧化碳和乳酸增多,因而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和血浆pH均可能会下降,C正确;
    D、血浆中出现肝酶说明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肝酶在细胞中发挥作用,在血浆中不能发挥其特有功能,D错误。
    故选D。
    1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机体能够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B.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C.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
    D.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将接受到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分析和处理,发出指令信息,再由传出神经将指令信息传输到相应器官,从而使机体对刺激作出反应。
    【详解】AB、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A正确,B错误;
    C、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C正确;
    D、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D正确。
    故选B。
    12. 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血管舒张
    B. 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血糖降低,消化液的分泌减慢
    C. 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呼吸减慢,血流量增加
    D. 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代谢减慢,胃肠蠕动加快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已知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可以增进胃肠的活动,所以胃肠蠕动加快;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形成,则细胞代谢减慢,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 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属于反射
    B. 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
    C. 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 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完整的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的完成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条件反射的完成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详解】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草履虫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反射弧,其趋利避害的行为是应激性,不属于反射,A错误;
    B、膝跳反射不需要高级中枢参与,是先天就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后天形成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
    C、有完整的反射弧,还必须有适宜的刺激,才能出现反射活动,C错误;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错误。
    故选B。
    14. 如下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由②胞体、③树突和④轴突等部分组成
    B. 图中的⑥为髓鞘,由神经胶质细胞形成
    C. 图中信息的传导方向是③→②→④→⑤
    D. 图中⑤是树突的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元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具有联络和整合输入信息并传出信息的作用。突起有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短而分枝多,直接由细胞体扩张突出,形成树枝状,其作用是接受其他神经元轴突传来的冲动并传给细胞体。轴突长而分枝少,为粗细均匀的细长突起,常起于轴丘,其作用是接受外来刺激,再由细胞体传出。轴突除分出侧枝外,其末端形成树枝样的神经末梢。
    【详解】A、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中的②是神经元的细胞体,③是树突,④是轴突,A正确;
    B、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图中的⑥为髓鞘,神经胶质细胞参与髓鞘的构成,B正确。
    C、兴奋从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传向轴突,图中信息的传导方向是③→②→④→⑤,C正确;
    D、图中的⑤是轴突的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D错误。
    故选D。
    15. 下列关于反射、反应与感觉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直接刺激蛙的腓肠肌,腓肠肌收缩,但该过程不属于反射
    B. 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反应,这种反应属于反射
    C. 炎热环境中,机体产生热觉的过程属于反射
    D. 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可以引起缩手反射
    【答案】A
    【解析】
    【分析】反射指的是生物体感受外界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的组成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的结构必须保持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但是反射弧是完整的,如果没有外界刺激也不会出现反射活动。
    【详解】A、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直接刺激蛙的腓肠肌,腓肠肌收缩,但该过程不属于反射,A正确;
    B、刺激某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兴奋会传到效应器,但是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这种反应不属于反射,B错误;
    C、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冷觉的过程只涉及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没有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
    D、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不属于反射,D错误。
    故选A。
    16. 小明的手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由于疼痛而咬紧牙关。这个过程中,他的神经兴奋传递途径是(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手部感受器 ④脊髓 ⑤牵动上下颌的肌肉 ⑥脑
    A. ③①⑥②④⑤ B. ③①⑥④②⑤ C. ③①④⑥②⑤ D. ③⑥④①②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手指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着的③手部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沿着①传入神经传至④脊髓灰质中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受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从通过脊髓白质传到⑥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感觉到疼;大脑再产生新的神经冲动,沿着②传出神经传给⑤牵动上下颌的肌肉(效应器);牵动上下颌的肌肉(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收缩,牙关咬紧,即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④⑥②⑤,C正确。
    故选C。
    【点睛】
    17. 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过程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条件反射的建立必须经过学习和训练
    B.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
    C. 条件反射的消退过程中,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
    D.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答案】B
    【解析】
    【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条件反射建立后的维持,需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否则会消退,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详解】A、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后天学习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必须经过学习和训练,A正确;
    BCD、条件反射建立后的维持,需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否则会消退,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错误,CD正确。
    故选B。
    18. 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
    A. 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 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 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 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答案】B
    【解析】
    【分析】1、神经细胞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
    2、神经细胞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详解】静息时,细胞膜对钾离子通透性较高,钾离子外流,使细胞膜产生外正内负的膜电位;产生兴奋后,刺激点的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此时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9.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A. a和b处 B. a、b和c处
    C. b、c、d和e处 D. a、b、c、d和e处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共有3个神经元,2个突触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因此刺激图中箭头处,可在b、c点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即从上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突或胞体,图中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方向只能从左到右,不能从右向左。
    【详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因此刺激图中箭头处,可在b、c点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即从上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突或胞体,根据图示突触结构可知,兴奋能传递到d点和e点,即d点和e点也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而兴奋不能传到a点,即在a点无法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因此能测到膜电位变化的位置是b、c、d和e处,C正确。
    故选C。
    20.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的种类:兴奋性递质或抑制性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对突触前膜不起作用,不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A错误;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神经递质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正确;
    C、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本神经递质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前膜神经元持续性抑制没有关系,C错误;
    D、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本神经递质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神经递质,不是抑制,D错误;
    故选B。
    21. 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
    【详解】A、图示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A正确;
    B、图示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B正确;
    C、图示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而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错误;
    D、图示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其特点是双向、速度快,D正确。
    故选C。
    22. 以下有关神经元及兴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也会有离子进出
    B. 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C. 神经递质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D. 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恢复静息,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产生和维持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产生和维持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形式进行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因此突触后膜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A、静息状态时,细胞需要正常的生命活动,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也会有离子进出,A正确;
    B、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B错误;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C错误;
    D、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恢复静息的过程中,包括神经递质释放的胞吐过程,钠钾泵工作的过程等,都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A。
    23. 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当效应器是肌肉时,会发生收缩反应,α—银环蛇毒素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分解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可推测α—银环蛇毒素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最可能是( )
    A. 前者持续性收缩,后者持续性舒张
    B. 前者持续性舒张,后者持续性收缩
    C. 前者、后者均持续性收缩
    D. 前者、后者均持续性舒张
    【答案】B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根据题意由“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使得乙酰胆碱无法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肌肉松弛,即导致肌肉持续性舒张;由“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有机磷农药中毒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得乙酰胆碱不能被及时清除,从而使乙酰胆碱持续起作用,肌肉持续兴奋而持续性收缩,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4. 某人因受外伤,致使脊髓从胸部折断开。一般情况下( )
    A.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
    【详解】膝跳反射中枢在脊髓腰段,脊髓从腰椎胸部折断,不影响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膝跳反射存在。因为传导感觉的神经通路在脊髓胸段被切断,所以感觉无法传导到大脑皮层,针刺足底无感觉,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5.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负责调控的生理功能不同
    B. 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C.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D. 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只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答案】A
    【解析】
    【分析】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刺激下丘脑另一区域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A正确;
    B、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B错误;
    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C错误;
    D、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调控,但不是只受高级中枢的调控,D错误。
    故选A。
    26. 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  )
    A. 大脑皮层的V区 B. 大脑皮层的S区
    C. 大脑皮层的H区 D. 大脑皮层的W区
    【答案】B
    【解析】
    【分析】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其中包括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嗅觉中枢和语言中枢等;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以控制脊髓中的低级中枢,例如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但是,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的控制也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会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
    【详解】A、V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但能写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也会说话,A错误;
    B、S区发生障碍,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不会说话,B正确;
    C、H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别人谈话,但能看懂文字,也能讲话,C错误;
    D、W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但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也能说话,D错误。
    故选B。
    27. 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要依靠( )
    A. 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B. 视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C. 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 D.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答案】D
    【解析】
    【分析】大脑皮层上有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聋哑人的听觉中枢受损,不能形成听觉,主要靠视觉感知外界的变化。
    【详解】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时,必须有躯体运动中枢协调指挥躯体运动完成手势动作;要利用视觉中枢看见手势形成视觉;要有语言中枢理解手语的含义,这样才能实现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
    故选D。
    28.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对脊髓的活动进行调控
    B. 躯体的运动只受大脑皮层中躯体运动中枢的调控
    C. 脑中的高级中枢能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 机体运动能有条不紊且精准地进行,与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详解】A、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可直接或间接的对脊髓(低级中枢)的活动进行调控,A正确;
    B、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小脑、脊髓等的共同调控,B错误;
    CD、一般来说,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到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通过调控使机体的运动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故与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有关,CD正确。
    故选B。
    29. 人体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的第一运动区都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刺激大脑皮层一侧中央前回顶部,可以引起同侧手指的运动
    B. 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 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的排列是口部在下、眼部在上
    D. 相比于手,小腿由于体积大,其在第一运动区的代表范围更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位于大脑表层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能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对肢体运动的调节具有交叉支配的特征。
    【详解】A、大脑皮层和躯体是对侧支配关系,中央前回中间部对应着手指区域,A错误;
    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B错误;
    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立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C正确;
    D、相比于手,小腿的运动精细程度较低,在第一运动区的代表范围更小,D错误。
    故选C。
    30.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如图是人类不同形式记忆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感觉性记忆和第一级记忆为短时记忆
    B. 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
    C.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D. 后两个阶段为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A、感觉性记忆和第一级记忆为短时记忆,其中感觉性记忆有效作用时间不超过1秒,所记的信息不构成真正的记忆,A正确;
    B、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B正确;
    C、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错误;
    D、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
    故选C。
    31. 现代医学家认识到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并发现许多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能分泌激素,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腺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外分泌腺的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
    B.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C. 汗腺、唾液腺、胃腺、卵巢、肝脏、皮脂腺都是外分泌腺
    D. 肾上腺、垂体、甲状腺、睾丸等都是内分泌腺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有许多腺体,有的腺体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如汗腺、皮脂腺、唾液腺、肝脏、胃腺等;有的腺体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胰岛、卵巢、睾丸、肾上腺等。激素是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详解】AB、凡是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分泌腺,称为外分泌腺 ,如唾液腺、泪腺;凡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称为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AB正确;
    C、汗腺、唾液腺、胃腺、肝脏、皮脂腺能产生相应的外分泌液,如汗腺分泌汗液,都是外分泌腺,卵巢是内分泌腺,C错误;
    D、肾上腺、垂体、甲状腺、睾丸都可产生激素,都是内分泌腺,D正确。
    故选C。
    32. 科学家在寻找激素,并确定它的分泌部位的实验中,用了很多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科学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斯他林和贝利斯剪下小肠刮下黏膜的操作,是为了排除神经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B. 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再用萎缩的胰腺提取液可以来治疗狗的糖尿病
    C. 公鸡被摘除睾丸后一段时间再重新植入睾丸观察性状变化的实验,运用了减法和加法原理
    D. 在家兔胚胎生殖系统分化之前,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的组织,当幼兔生下来之后,观察它们的性染色体和外生殖器均发生了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它的发现不仅使人类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更重要的是,这使人们认识到,机体除了神经调节,还存在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详解】A、斯他林和贝利斯剪下小肠刮下黏膜的操作,是为了排除神经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进一步证明盐酸刺激小肠产生了化学物质,A正确;
    B、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胰液不能分泌,不能分解胰岛素,再用萎缩的胰腺提取液可提取到胰岛素,可以来治疗狗的糖尿病,B正确;
    C、公鸡被摘除睾丸利用了减法原理,一段时间再重新植入睾丸利用了加法原理,C正确;
    D、在家兔胚胎生殖系统分化之前,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的组织,当幼兔生下来之后,它们的性染色体不变,D错误。
    故选D。
    33. 在设计生物学对照实验时,对因变量的要求是可观测。有关动物激素研究的观测指标,下列设置不合理的是( )
    A. 促胰液素:以动物唾液的分泌量为观测指标
    B. 甲状腺激素:以动物耗氧量或变态发育为观测指标
    C. 胰岛素:以低血糖症状(如昏迷、活动量)为观测指标
    D. 胰高血糖素:以血糖含量为观测指标
    【答案】A
    【解析】
    【分析】探究实验设计时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小肠黏膜的内分泌细胞可分泌促胰液素,调节胰腺外分泌部分泌胰液;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详解】A、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故应该观察的指标是胰腺的分泌情况,不是唾液的分泌,A符合题意;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等,故可以以动物耗氧量或变态发育为观测指标,B不符合题意;
    C、胰岛素是减低血糖的唯一激素,故可以以低血糖症状(如昏迷、活动量)为观测指标,C不符合题意;
    D、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可以以血糖含量测定为观测指标,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4. 促胰液素主要由分布在十二指肠的“S”细胞在胃酸的刺激下产生,在胰液分泌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是与促胰液素的发现有关的 4 个实验:
    ①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对上述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其作用的靶器官是胰腺
    B. 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支配
    C. 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
    D. 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体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
    【详解】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其功能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正确;
    B、该实验能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分泌的某种物质的调节,但无法说明胰液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B错误;
    C、①与③组成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去除神经,采用的方法是减法原理,实验结果说明胰腺的分泌存在除神经调节以外的其他方式,C正确;
    D、通过与实验①和②的结果相比较,实验③的实验结果说明小肠黏膜在稀盐酸的刺激下产生某种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D正确。
    故选B。
    35. 在人体内,由于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①呆小症 ②糖尿病 ③白化病④血友病 ⑤巨人症 ⑥夜盲症⑦侏儒症 ⑧佝偻病 ⑨坏血病
    A. ①②⑤⑦
    B. ①②③⑥⑨
    C. ①②④⑦⑨
    D. ①⑤⑦⑧
    【答案】A
    【解析】
    【分析】常见的激素分泌异常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易患甲亢;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
    【详解】①呆小症是由幼年时缺少甲状腺激素导致的,①符合题意;
    ②糖尿病是由胰岛β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少导致的,②符合题意;
    ③④白化病与血友病属于遗传病,与激素调节无关,③④不符合题意;
    ⑤巨人症是由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⑤符合题意;
    ⑥夜盲症是由缺少维生素A导致的,与激素调节无关,⑥不符合题意;
    ⑦侏儒症是由幼年时缺少生长激素导致的,⑦符合题意;
    ⑧佝偻病是由幼年缺钙导致的,与激素调节无关,⑧不符合题意;
    ⑨坏血病是由缺少维生素C导致的,与激素调节无关,⑨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①②⑤⑦符合题意,A正确。
    故选A。
    36. 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都参与调节糖代谢
    B.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皮质醇等,参与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
    C. 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
    D.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都作用于垂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其生理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蛋白质等非糖物质,胰高血糖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与胰岛素是一对起相互拮抗作用的激素,其生理作用是促进血糖的来路,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性激素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维持和激发第二性征的作用;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详解】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错误;
    B、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皮质醇等,参与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B正确;
    C、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和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的作用,C正确;
    D、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都作用于垂体,D正确。
    故选A。
    37. 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切除并缝合伤口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
    A. 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相同的处理
    B. 用一只幼年的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C. 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切除垂体后,补充外源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D. 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补充外源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作用,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作为科学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并控制无关变量,需要使用长势和大小相同的同种幼年家兔。
    【详解】A、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作用,对照组也应该用同样的幼年家兔,而不能用成年家兔,A错误;
    B、对照组如果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则该家兔既有内源甲状腺激素,又有外源甲状腺激素,且对照组没有做切除手术,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错误;
    C、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切除垂体后,补充外源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既有垂体有无这个变量的影响,又有外源甲状腺激素的影响,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C错误;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所以对照实验应是摘除甲状腺后再补充甲状腺激素进行观察,即作为对照,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补充外源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D正确。
    故选D。
    38. 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A. 胰岛素、肾上腺素
    B. 性激素、甲状腺激素
    C. 性激素、生长激素
    D. 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注射法”补充的激素主要是蛋白质类激素,胃里面有分解蛋白质的酶;“饲喂法”补充的激素不能被胃里面的酶分解,可以吸收到体内起作用,如氨基酸的衍生物等。
    【详解】A、胰岛素本质为蛋白质,肾上腺素为多肽,消化道中有能分解蛋白质(肽类)激素的酶,不能用“饲喂法”补充,A错误;
    B、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是脂质,不能被胃里面的酶分解,可以吸收到体内起作用,可用“饲喂法”补充,B正确;
    C、性激素是脂质,不能被胃里面的酶分解,可以吸收到体内起作用,可用“饲喂法”补充,生长激素为蛋白质,胃里面有分解蛋白质的酶,能分解该激素,不能用“饲喂法”补充,C错误;
    D、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的衍生物,不能被胃里面的酶分解,可以吸收到体内起作用,可用“饲喂法”补充,而胰高血糖素本质为多肽,消化道中有能分解肽类激素的酶,不能用“饲喂法”补充,D错误。
    故选B。
    39.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那么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观察指标是“小鼠活动状况”,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低血糖症状,注射葡萄糖后,低血糖症状消失,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详解】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若胰岛素的浓度对小鼠体内的血糖有降低的作用,那么小鼠被注入胰岛素溶液后会因为血糖供应不足进入昏迷状态,若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恢复正常,则证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0. 下列激素是同一部位分泌的是( )
    A.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C. 胰高血糖素 醛固酮
    D. 促肾上腺激素 生长激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胰岛A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直接促进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下丘脑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并释放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不能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与垂体合成的生长激素起协同作用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详解】A、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别由垂体、下丘脑分泌,A错误;
    B、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B错误;
    C、胰高血糖素由胰腺分泌,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细胞分泌,C错误;
    D、促肾上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均由垂体分泌,D正确。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41.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A、B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Ⅱ是消化系统,食物中的大分子在Ⅰ中被水解成小分子并被吸收到内环境中
    B. Ⅲ是呼吸系统,O2和CO2通过Ⅱ在空气与内环境间进行交换
    C. Ⅳ是泌尿系统,细胞的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该系统排出体外
    D. Ⅴ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该器官的分泌物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Ⅰ是循环系统,Ⅱ是消化系统,Ⅲ是呼吸系统,Ⅳ是泌尿系统(肾脏),Ⅴ是皮肤。①、②、③、④、⑤依次表示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尿液、汗液。A表示淋巴液转化为血浆,B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
    【详解】A、Ⅱ是消化系统,食物中的大分子在消化道中被水解成小分子并被吸收到内环境中,A错误;
    B、Ⅲ是呼吸系统,O2和CO2通过呼吸系统在空气与内环境间进行交换,B错误;
    C、Ⅳ是泌尿系统,细胞的代谢废物、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C正确;
    D、Ⅴ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的分泌物是汗液,汗液分泌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D错误。
    故选ABD。
    42. 下列关于外周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是人体外周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
    B.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C.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属于传入神经
    D. 支配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的神经不受脑的控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
    【详解】A、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即包括传入神经也包括传出神经,A正确;
    B、自主神经系统不包括躯体运动神经,B错误;
    C、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属于传出神经,C错误;
    D、支配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的神经为自主神经,由于大脑对神经系统具有调整作用,并不完全自主,D错误。
    故选A。
    43. 如图是人体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当膀胱储存尿液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乙中的排尿中枢兴奋
    B. 成年人的排尿意识的产生与甲有关
    C. 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依然存在
    D. 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
    【答案】ABD
    【解析】
    【分析】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必须完整,反射才可以完成。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2、题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图中a代表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方框甲和乙分别代表位于大脑皮层和脊髓的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而m、n则是与大脑皮层中相关区域联系的神经纤维,大脑通过m、n控制低级中枢(如乙)的活动。
    【详解】A、当膀胱储存尿液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导至神经中枢即乙中的排尿中枢使之兴奋,A正确;
    B、题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图中a代表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方框甲和乙分别代表位于大脑皮层和脊髓的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而m、n则是与大脑皮层中相关区域联系的神经纤维,大脑通过m、n控制低级中枢(如乙)的活动,成年人的排尿意识的产生与甲(大脑皮层)有关,B正确;
    C、图中的a、b、c、d、e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受损,则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C错误;
    D、若m或n受损,排尿反射仍存在,只是不受大脑皮层控制,D正确。
    故选ABD。
    44. 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 由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刺激引起的反射为条件反射
    B. 反射活动必须有大脑皮层特定的区域参与
    C. 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具体信号引起的反射活动的基础上
    D. 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损伤后,机体的反射均不能发生
    【答案】BD
    【解析】
    【分析】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条件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
    【详解】A、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由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刺激引起的反射为条件反射,A正确;
    B、非条件反射无须有大脑皮层特定的区域参与,B错误;
    C、条件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具体信号引起的反射活动的基础上,C正确;
    D、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损伤后,机体相应的由该区域控制的反射不能发生,但是非条件反射仍可发生,D错误。
    故选BD。
    45.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给大鼠口服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B. 给雌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卵成熟
    C. 给牛注射胰高血糖素,可降低血糖
    D. 给狗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食物,耗氧量增加
    【答案】BD
    【解析】
    【分析】垂体中含有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和排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升高血糖。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详解】A、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内的酶分解而不能发挥作用,所以不能口服胰岛素治疗糖尿病,A错误;
    B、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性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生殖细胞的成熟,所以给雌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能使卵成熟,B正确;
    C、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升高,C错误;
    D、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物质氧化分解,给狗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食物,耗氧量将增加,D正确。
    故选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
    46. 下面表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图是此人某组织的内环境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XX医院化验单
    姓名:XXX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17
    ULL0-45
    肌酐
    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mg/dL 6.0-23.0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一110
    甘油三脂
    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

    (1)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共同构成细胞外液,图中_____(填序号)的氧气浓度最低。
    (3)④的渗透压的维持主要取决于________和________含量,血中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至少要通过____层磷脂分子。
    (4)如果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写出两项)。
    (5)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相对的 (2) ①. ①③④ ②. ②
    (3) ①. 蛋白质 ②. 无机盐 ③. 6
    (4)氧气和营养物质等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6)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析】
    【分析】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小问1详解】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内环境中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动范围,说明内环境稳态是相对的。
    【小问2详解】
    图中①是淋巴液,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它们三者共同参与组成细胞外液,图中的②为细胞内液,因组织细胞进行需氧呼吸消耗氧气,氧气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随着氧气运输方向,氧气浓度逐渐降低,因此②的氧气浓度最低。
    【小问3详解】
    ④血浆的渗透压的维持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血清葡萄糖存在于图中的④(血浆),血清中的葡萄糖分子被组织细胞利用(在细胞质基质被利用),至少穿过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的2层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的细胞膜,共计3层细胞膜,每层细胞膜都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因此至少穿过6层磷脂分子。
    【小问4详解】
    肌肉组织中的细胞代谢需要消耗氧气和营养物质等,这些物质是从血液运输而来,因此随着血液运输方向氧气和营养物质等不断消耗,这些物质不断减少,据图可知,血流方向为A→B,因此B端明显减少的是氧气和营养物质等。
    【小问5详解】
    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小问6详解】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内环境中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7. 下图是缩手反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能接受环境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_________(填序号),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结构是由神经元的___________汇集构成的,B结构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作用。
    (3)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这些反射活动与缩手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4处受损,刺激1处,效应器否有反应_________ (填“是”或“否”);人是否能感觉到疼痛_________(填“是”或“否”);如果2处受损,刺激1处,人是否还能感觉到疼痛________(填“是”或“否”)。
    (5)该反射为_____________反射(填“条件”或“非条件”),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1 ②. 1→2→3→4→5
    (2) ①. 胞体 ②. 传导
    (3)吃梅时分泌唾液 (4) ①. 否 ②. 是 ③. 否
    (5) ①. 非条件 ②. 脊髓
    【解析】
    【分析】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包括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
    【小问1详解】
    2上含有神经节,属于传入神经,因此图中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1感受器。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
    【小问2详解】
    图中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色泽灰暗,称为灰质,B是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色泽亮白,称为白质,主要起传导功能。
    【小问3详解】
    吃梅分泌唾液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是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的非条件反射;望梅分泌唾液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谈梅分泌唾液,是由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参与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所以,在三个反射活动中”,与缩手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吃梅分泌唾液。
    【小问4详解】
    4传出神经,如果4受损,刺激1感受器,兴奋传导不到效应器,效应器没有反应;由于感受器、传入神经正常,可以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能感受到疼痛;如果2传入神经受损,不能将兴奋传入到大脑皮层,感觉不到疼痛。
    【小问5详解】
    该反射是先天就有的,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属于非条件反射,中枢在脊髓。
    48. 下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是由[  ]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____这三部分构成的。([  ]中填数字,  处填文字)
    (2)若b点受刺激,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①中传导的方向是 。
    A. a→b→c B. a←b→c C. c→b→a D. b→c→a
    (3)引起⑥兴奋或抑制的是______,它存在于[ ]_______________中,以___________方式排出,与⑥上相应的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起⑥上电位发生变化。
    (4)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③突触前膜 ②. ⑤突触间隙 ③. ⑥突触后膜 (2)B
    (3) ①. 神经递质 ②. ②突触小泡 ③. 胞吐 ④. 受体
    (4) ①. 单向 ②.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小问1详解】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是由③突触前膜、⑤突触间隙、⑥突触后膜这三部分构成的。
    【小问2详解】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刺激b点,产生的神经冲动向a和c传导。故选B。
    【小问3详解】
    引起⑥兴奋或抑制的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②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⑤突触间隙,经扩散后与⑥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⑥突触后膜上电位发生变化。
    【小问4详解】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49. 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测量体重后进行处理,
    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_______________。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比A组__________,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激素。
    【答案】(1) ①. 性别、年龄、生理状态等 ②. 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③. 切除垂体 ④. 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2) ①. 差 ②. 生长 ③. 促甲状腺
    【解析】
    【分析】本题采用切除法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目的的目的是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垂体,因变量是大鼠的体重,其他变量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小问1详解】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且该同学采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根据对照原则、重复实验原则以及单一变量原则可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若干只性别、年龄、生理状态等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手术但不切除垂体;B组(实验组)的处理是切除垂体;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小问2详解】
    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实验结果是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则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生成,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5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上海交通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上海交通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5%,3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郑州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郑州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11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