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浦东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情调研(一)语文试卷(月考)
展开浦东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一)
七年级 语文试卷
命题人: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酝酿(liàng) 烘托(hōng) 嘹亮(liáo) 呼朋引伴(yǐng)
B.粗犷(guǎng) 镶嵌(xiāng) 娇媚(mèi) 咄咄逼人(duō)
C.羞涩(sè) 着落(zháo) 屋檐(yán) 花枝招展(zhǎn)
D.淅沥(xī) 绿茵(yìn) 应和(hé) 诲人不倦(h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花苞 捷毛 吝啬 荡漾 B.化妆 草跺 静谧 造访
C.安适 空灵 宽敞 衣裳 D.莅临 棱镜 菜畦 干躁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一说到淮安美食,你一定会说出一大串儿:什么金湖龙虾啦,软兜长鱼啦,钦工肉圆啦,淮安茶馓啦……
B.初一年级部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我是选篮球社呢?还是选文学社呢?
C.初一年级部的同学们在国庆前,围绕“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这一主题向《淮安日报》的《清江副刊》栏目踊跃投稿。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这两句诗把塞外雄伟壮观的独特景象描写得极为生动形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B.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由于消防队加大宣传力度,让消防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C.近年来,过度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已经严重造成了环境污染,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警惕。
D.夜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所售商品种类繁多,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一应俱全。
5.下列有关作者介绍信息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春水》《欧洲杂记》《你我》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校注》,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世称他为“诗仙”,唐代诗人,著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等著名诗歌。
D.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文家。与郑光祖、白朴、关汉卿并称“元曲四大家”。《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思”是“思绪”的意思。
6.依依准备跟你分享自己作文立意的小技巧,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作文立意要明确,表达的思想要有深度。同时,还要求新,避免思维定势,人云亦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深入发掘题目的内涵 ②甚至从常见观点的对立角度反向立意 ③都可以使立意新颖 ④变换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7.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 《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相对乏味的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先生追求真理的足迹。
8.阅读名著《朝花夕拾》,按要求填空。(3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①,又如《②》中的③。
9.用诗歌原文填空。(8分)
①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③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④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⑤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 ⑥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
⑦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二、文段阅读(4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0-11题。(共5分)
江亭月夜送别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①,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碧砌:青石台阶。
10.这首诗末句中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________。(2分)
1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写“乱烟”,既形容夜里烟雾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惶恐不安。
B.次句中的“飞月”一词,既表明时间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
C.第三句“寂寞离亭掩”,表现朋友离开后周围环境冷清及诗人内心孤寂。
D.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有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离别之情。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共13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乙】溥①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②,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或问:“何勤苦如此?”曰:“聊以强记耳。”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③汤④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节选自《明史·张溥传》
【注】①溥:即张溥。②钞:同“抄”。③沃:浇、洗。④汤:热水。
12.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所读/书必手钞 D.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1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4分)
①俄而雪骤:__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 ③即焚之:_____ ④如是者六七始已:_______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或问:“何勤苦如此?”
- 【甲】【乙】两文讲述了两个儿童的故事,【甲】文侧重表现了谢道韫的__________,【乙】文则侧重表现了张溥的_____________。(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共17分)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樁,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丫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我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上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落有致,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晃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泛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天空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我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的“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樁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我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樁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樁,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樁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A】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樁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樁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洗净,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樁,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樁,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樁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樁,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在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樁,那味道真是好极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樁里的春天的味道。
- 选文围绕“香椿”写了哪些内容?请完成表格。(6分)
盼香椿 |
|
|
| 炸香椿 |
|
|
| 吃香椿 |
|
|
- 请从下列两句话中任选其一,按要求品析语言。(4分)
①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上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落有致,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晃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体会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②我最爱吃香樁,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体会句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我选__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你想为大家朗读这篇文章,请根据以下知识卡片,仿照《春》的朗读示例,为选文【A】处语句设计朗读方案。(3分)
知识卡片 朗读时对语句中的重音、停连、语音语调的处理都要与文章的思想感情相适应。 |
示例: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朗读设计:“山”“水”“太阳的脸”后停顿,表示强调;“朗润”“涨”“红”重读;三个分句的语调一句比一句高,表达出作者对于万物复苏、春天来临的欣喜之情。 |
【A】处朗读设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画线句子的作用。(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0-23题。(共13分)
短视频与青少年
【材料一】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由于短视频内容较短,所以既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短视频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多个主题:短纪录片型、网红IP型、草根恶搞型、情景短剧型、技能分享型、街头采访型、创意剪辑型、直播带货等。短视频平台有:抖音、快手、微视、西瓜视频、好看视频、美拍、小红书等。 (改编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材料二】
①短视频的一个很突出的社会功效,就是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记录和及时发布。纸媒时代,由于印刷制作的周期和篇幅限制,社会新闻的发布往往是要有些延迟和滞后的,而且,一般性的社会生活事件很难被大众看到并引起广泛关注。而在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同时,一键转发功能会让事件飞快传播,这让许多小人物的困难有了可以被大家关注和帮助的可能。
②短视频兴起之初,人们很兴奋,因为可以用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的有趣内容来填补日常生活中的零碎时间,比如等公交,坐地铁,咖啡厅等人的时候,短视频就是个很不错的消磨时间方式。所以人们一度欢呼“用短视频杀死碎片时间”。
③短视频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带给人们的便利的新媒介,它能给人们快速高效地提供新闻、知识和娱乐信息,但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碎片式的思维模式、封闭的认知状态和浮躁的情绪。所以说,短视频是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改编自《短视频,大数据时代的双刃剑》,北京晚报)
【材料三】
①近日,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表示,92.1%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70.6%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66.3%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模仿不良的短视频内容。
②2020年国家网信办决定7月初起开展为期2个月“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专项整治时间为7月初至8月末。严厉打击直播、短视频网站平台存在的涉及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严格排查后台“实名”认证制度,严禁未成年人担任主播上线直播。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模式和防沉迷系统应用。
③其实,不只是青少年,一些成年人也在低头中感到“时间知觉麻木”,在虚拟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短视频何以具有令人沉迷的用户黏性呢?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机制和传播机制。研究显示,人类存在“生动性偏好”,更易被视觉性显著的信息吸引。短视频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时间短,很容易传播扩散。此外,传播参与者既有围观心态,也有自我表露诉求,而短视频能够实现双重满足,并且短视频以算法推荐,实现了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可以说,以用户为中心的短视频平台,日渐生成了富有特点的传播逻辑与生态,占有了大量注意力资源。专家建议:整治问题视频,一些短视频平台尝试做到防治结合,重视内容审核。要避免低俗流行,优化算法推荐,向青少年推荐的应是更多知识性、正能量的优质内容。
(改编自《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及治理》,人民日报)
20.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短视频范畴的是( ) (3分)
A.在地铁排队时刷刷快手,可以让漫长的等待不那么折磨人。
B.与其花大量时间看《三体》小说,不如等《三体》电影上映。
C.班级举行演讲比赛,老师录下视频,发在抖音上供家长点赞分享。
D.很多人通过小红书学习如何做菜,成为美食达人。
21.材料二中第③段中的“双刃剑”在文中具体指的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材料三中指出短视频具有较强的用户黏性,请分析原因。(4分)
23.短视频对青少年产生了多重不良影响,请根据材料归纳总结出几点治理建议。(4分)
三、文笔创作(40分)
24.“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多姿多彩,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请拿起笔来,深情描绘你眼中景,抒发你心中情。请以“从 的全世界走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淮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语文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作文, 元方/时年七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淮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语文试卷,共13页。
江苏省淮安市浦东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情调研(一)语文试卷(月考):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浦东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情调研(一)语文试卷(月考),文件包含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情调研教师版docx、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情调研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