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月考)
展开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2分)下面是明明同学在复习《生物学》时所作的笔记,其中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现象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鸟的繁殖行为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光对生物的影响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2.(2分)猪笼草有的叶子会特化成“捕虫瓶”。当小虫跌进瓶里。瓶盖会自动关闭。在消化液的帮助下将小虫“吃”掉。这个事例不能说明的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2分)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实例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土壤中的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D.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4.(2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
C.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所含能量越多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2分)巴河是巴中的母亲河,经过数年的治理,水质明显改善,形成了鱼鸟齐飞的生态长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巴河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B.野生水蕨是生产者
C.“鱼→鸟”表示一条食物链
D.河底淤泥中的微生物是分解者
6.(2分)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越小
C.观察时,注视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
D.显微镜使用结束后,应用干净的餐巾纸擦拭镜头使显微镜保持清洁
7.(2分)某同学在显微镜低倍物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图像,物像模糊且暗淡。为了使观察到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且明亮、清晰( )
A.玻片标本向左下移动,调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玻片标本向左下移动,调小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C.玻片标本向右上移动,调小光圈,调节粗准焦螺旋
D.玻片标本向右上移动,调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8.(2分)花萼山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美,是人们康养度假的胜地。某校生物研学小组对该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①~④表示某种生理活动,a、b、c表示丙中的三种生物)和图二生态系统组成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花萼山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图一中乙合成的有机物
B.图一中③是光合作用
C.一般情况下,花萼山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D.图一中甲对应图二中③,若图一受有毒物质污染,则食物网中c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9.(6分)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有以植物各器官为食的羊、鼠和昆虫,有吃羊的狼;有以鼠为食的蛇;还有以鼠、蛇和鸟为食的鹰。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丙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狼所在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与丙图中乙对应的生物是 。
(2)图甲中,①与鹰的关系是 ;图乙中a和b的两种生物的关系是 。
(3)图甲的食物网中生物数量最多的是 ,如果甲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图中还需要添加的成分是 。
(4)在生物学上把空气、阳光、水分、羊、昆虫等影响植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
10.(4分)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辅助工具,显微镜就是常用的一种。请结合下列显微镜示意图,回答问题:
(1)对光时应转动[②]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该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有10×和40×两种。在观察标本时,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填图乙的编号),此时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倍。
(3)观察“q”时看到的物像是 。
11.(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大棚种植草莓时发现,当红色和白色两个品种种植在一起时,大量的蚜虫生活在红色草莓上,白色草莓中含有物质W,而红色草莓中没有。据此设计了模拟实验:
作出假设: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草莓中的物质W有关。
模拟实验:取甲、乙两个相同装置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将配制好的人工饲养液固定在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取食情况。实验重复3次
组别 项目 | 甲组 | 乙组 | |
人工饲养液 | 适量的10%糖溶液 | 适量的10%糖溶液 | |
加物质W | ? | ||
实验 结果 | 平均取食频率 | 6次/小时 | 26次/小时 |
平均取食时间 | 0.3分钟/次 | 1.8分钟/次 |
(1)模拟实验的变量是 ,为形成对照,表格中“?”处应填入 。
(2)实验重复3次的的目的是 。
(3)根据甲、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2分)下面是明明同学在复习《生物学》时所作的笔记,其中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现象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鸟的繁殖行为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光对生物的影响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解:A、龙生龙,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句话表示了生物之间的相似性,A正确;
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红”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B、在生殖季节,鸟类的生殖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求偶、孵卵,“几处早莺争暖树,筑好巢再育雏,B正确;
C、人间四月芳菲尽,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D、大鱼吃小鱼,大鱼吃小鱼、小鱼分别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释实际问题。
2.(2分)猪笼草有的叶子会特化成“捕虫瓶”。当小虫跌进瓶里。瓶盖会自动关闭。在消化液的帮助下将小虫“吃”掉。这个事例不能说明的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闻到猪笼草散发出的香味,猪笼草散发出的香味对小昆虫来说就是外界的刺激。猪笼草吃掉小虫;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2分)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实例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土壤中的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D.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
【解答】解:A、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B、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是生物适应环境。
C、蚯蚓能疏松土壤,使土壤疏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土壤的影响。
D、骆驼,而且一般不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生物影响环境知识的理解。
4.(2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
C.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所含能量越多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分析】(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
(3)有毒物质在生物的体内不能分解,无法排出,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积累。据此解答。
【解答】解:A、生物圈是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营养结构复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地球之肺”之称。
C、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故在食物链中,所含能量越多少。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圈的含义、能量流动的特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2分)巴河是巴中的母亲河,经过数年的治理,水质明显改善,形成了鱼鸟齐飞的生态长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巴河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B.野生水蕨是生产者
C.“鱼→鸟”表示一条食物链
D.河底淤泥中的微生物是分解者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解答】解:A、巴河既包括了环境,因此,正确;
B、野生水蕨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正确;
C、正确的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不能表示一条食物链;
D、河底淤泥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2分)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越小
C.观察时,注视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
D.显微镜使用结束后,应用干净的餐巾纸擦拭镜头使显微镜保持清洁
【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2.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少,视野越暗。
【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越小;
C、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错误;
D、显微镜使用结束后,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2分)某同学在显微镜低倍物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图像,物像模糊且暗淡。为了使观察到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且明亮、清晰( )
A.玻片标本向左下移动,调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玻片标本向左下移动,调小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C.玻片标本向右上移动,调小光圈,调节粗准焦螺旋
D.玻片标本向右上移动,调大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分析】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物像偏到视野左下方,物像才能位于视野中央。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要使图像位于视野中央、清晰。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2分)花萼山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美,是人们康养度假的胜地。某校生物研学小组对该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①~④表示某种生理活动,a、b、c表示丙中的三种生物)和图二生态系统组成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花萼山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图一中乙合成的有机物
B.图一中③是光合作用
C.一般情况下,花萼山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D.图一中甲对应图二中③,若图一受有毒物质污染,则食物网中c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分析】1、图一中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①是分解作用,②是呼吸作用,③是光合作用,④是呼吸作用。
2、图二中①是生产者,②是动物,③是分解者,④是阳光、温度、水分等。
【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能维持大气中的碳一一氧平衡,B正确。
C、花萼山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比农田生态系统多,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D、图一中甲是分解者。图一中最长的食物链是乙→a→b→c,体内累积的有毒物质最多。
故选:A。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9.(6分)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有以植物各器官为食的羊、鼠和昆虫,有吃羊的狼;有以鼠为食的蛇;还有以鼠、蛇和鸟为食的鹰。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丙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狼所在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与丙图中乙对应的生物是 植物 。
(2)图甲中,①与鹰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图乙中a和b的两种生物的关系是 竞争 。
(3)图甲的食物网中生物数量最多的是 植物 ,如果甲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图中还需要添加的成分是 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
(4)在生物学上把空气、阳光、水分、羊、昆虫等影响植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生态因素 。
【分析】(1)甲图食物网中:②为初级消费者;①③为次级消费者。
(2)乙图中:a、b开始图像相似,说明生活环境相似;随后,b生物竞争不过a生物而数量剧减,甚至全部死亡,B生物仍生长正常。
(3)根据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特点,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相对含量越高该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就越低。
【解答】解:(1)若图丙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狼所在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逐级递减的,狼的最少,所以甲对应的生物是羊,丙对应的生物是狼。
(2)图甲中包含4条食物链,植物→②→①→鹰;植物→昆虫→③→鹰,鹰吃①,所以①与鹰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开始a和b均呈上升趋势,b下降。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水、温度;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如果甲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
(4)在生物学上把空气、阳光、羊、昆虫等影响植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故答案为:
(1)植物。
(2)捕食和竞争;竞争。
(3)植物;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4)生态因素。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等知识点。
10.(4分)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辅助工具,显微镜就是常用的一种。请结合下列显微镜示意图,回答问题:
(1)对光时应转动[②] 转换器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该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有10×和40×两种。在观察标本时,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4 (填图乙的编号),此时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100 倍。
(3)观察“q”时看到的物像是 b 。
【分析】1.图甲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反光镜、④粗准焦螺旋、⑤细准焦螺旋。
2.图乙中①②目镜、③④物镜。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解答】解:(1)对光时应转动②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放大倍数越小,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此时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10=100(倍)。
(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1)转换器;
(2)4;100;
(3)b。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大棚种植草莓时发现,当红色和白色两个品种种植在一起时,大量的蚜虫生活在红色草莓上,白色草莓中含有物质W,而红色草莓中没有。据此设计了模拟实验:
作出假设: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草莓中的物质W有关。
模拟实验:取甲、乙两个相同装置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将配制好的人工饲养液固定在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取食情况。实验重复3次
组别 项目 | 甲组 | 乙组 | |
人工饲养液 | 适量的10%糖溶液 | 适量的10%糖溶液 | |
加物质W | ? | ||
实验 结果 | 平均取食频率 | 6次/小时 | 26次/小时 |
平均取食时间 | 0.3分钟/次 | 1.8分钟/次 |
(1)模拟实验的变量是 物质W ,为形成对照,表格中“?”处应填入 不加物质W 。
(2)实验重复3次的的目的是 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 。
(3)根据甲、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草莓中的物质W有关 。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解答】解:(1)为了证明“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草莓中的物质W有关”,应以物质W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为形成对照?”处应填入不加物质W。
(2)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增加实验的可信度,并将所测数据的平均取值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
(3)甲组的人工饲养液中含有物质W,乙组不含有物质W,同时甲组的平均取食时间比乙组短,因此可以得出实验结论: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草莓中的物质W有关。
故答案为:
(1)物质W;不加物质W
(2)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
(3)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草莓中的物质W有关
【点评】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共4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