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单元考点卷).zip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91184/1-16970100504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单元考点卷).zip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91184/1-16970100504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单元考点卷).zip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91184/1-16970100504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单元考点卷).zip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91184/0-16970100492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单元考点卷).zip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91184/0-1697010049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单元考点卷).zip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91184/0-16970100492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单元考点卷).zip
展开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单元考点卷)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考点1 地球自转
如下图所示,地球表面有甲、乙、丙、丁四点。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四个地点中线速度最慢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乙点上空俯视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
【答案】1.A 2.A
【解析】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纬度越高,纬线圈越短,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
2.图示乙点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故形成的俯视图应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中心,可看到北极上空,其自转方向围绕北极呈逆时针,故A图符合;B图为赤道上空的俯视图;C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D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
下面世界某区域图中,纬线L1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00千米/小时,纬线L2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20千米/小时。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4.图中a、b两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和原因(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形平坦,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3.A 4.A
【解析】3.中纬度地区的线速度介于1 447~837千米/小时之间,故图示地区应为中纬度;又因为图上越往北线速度越小,按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规律,越往北纬度应越高,即在北半球中纬度。
4.a、b两点纬度相同,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势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考点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下图示意晨昏线与纬线的几种位置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如果Q点刚好位于极夜圈上,则能表示Q点的地方时为12:00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列选项中可能表示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纬线的位置关系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①
【答案】5.D 6.A
【解析】5.假设①图为北半球,且晨昏线与极夜圈相切,可推知Q点的地方时为12:00;假设④图为南半球,且晨昏线与极夜圈相切,可得出此时该纬线圈以南为极夜,则Q点的地方时为12:00。
6.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是重合的,与纬线是垂直的。
读河岸线示意图,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不同时期的河岸,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较早 B.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C 该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 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于河流的上游
8.沿L1~L2所作河流剖面最有可能与右图剖面相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7.A 8.B
【解析】7.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相反,故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B项错误;该河段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故C项错误;该河段河曲发育,说明该河段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故D项错误。
8.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河床较浅;图中,L1为凹岸,河床较深,L2为凸岸,河床较浅,结合选项剖面图,②正确,故B项正确。
2022年冬奥会于2月4日--2月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9.某观众在当地区时2月3日9时在德国法兰克福(50°02′N ,8°34′ E)乘国际航班直飞北京,在北京时间2月4日5:00到达国际机场。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 )
A.9小时 B.10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10 .该飞机在首都国际机场降落时,全球处在3日的范围占全球面积比例的( )
A.八分之三 B.四分之三 C.八分之五 D.二分之一
【答案】9.C 10.C
【解析】9.根据法兰克福的经度可知其位于东1区,比北京时间(东8区)晚7小时,飞机起飞时当地区时为2月3日9时,此时北京时间(东8区)为 2月3日16时,到达北京国际机场的北京时间为2月4日5时,
由此可以计算出航班飞行的时间为 为2月4日5时-2月3日16时=13小时。C正确,ABD错误。 10 .该飞机到达首都国际机场的时间为2月4日5时,此时东12时区区时(180°经度的地方时)为2月4日9时, 可得出此时全球处于2月4日的范围为9小时,2月3日的范围为15小时,因此此时全球处于3日的范围占全球面积比例为15╱24即八分之五 ,C正确,ABD错误。
下图中D地此时地方时是2018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是( )
A.等于1/2 B.大于1/2 C.小于1/2 D.全球同在一天
12.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A.2019年1月6日16时 B.2019年1月5日8时
C.2019年1月5日16时 D.2019年1月6日8时
【答案】11.A 12.C
【解析】11.由题意可知,D位于180°经线上,地方时为12时,那么此时0°经线为0时,与A地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从0°向东至日期变更线,约占全球的1/2,故A项正确。
12.A、B、D在同一经线,由题意可知轮船从A地出发时当地时间为2018年12月21日12时,航行6天后到达B地,并且由A到B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减一天,那么到达B地时当地时间为2018年12月26日12时,再航行10天到达C地,则此时B地时间为2019年1月5日12时,C地为120°W,此时为2019年1月5日16时,故C项正确。
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考点1 地球公转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3.在公转轨道的a、b、c、d四位置中,地球距太阳最近的是( )
A.a B.b C.c D.d
14.当地球处于c位置时,淮阴正值(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春分日
【答案】13.A 14.B
【解析】13.1月初地球公转位置接近近日点附近,所以冬至日(12月22日)离近日点最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4.当地球处于c位置时,时间是6月22日,北半球的夏至日。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5.当地球运行至图中b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6.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 )
A.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最慢 B.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快
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最快 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最慢
【答案】15.B 16.A
【解析】15.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是1月初,远日点是7月初。b点向东接近远日点,节气应为北半球夏至,故选B项。
16.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最慢,A项正确,C项错误;地球自转速度与所处公转轨道的位置无关,B、D项错误。
考点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7.对图中①②③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为黄赤交角,②角度为66.5°,③为赤道平面
B.①为黄赤交角,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
C.②为黄赤交角,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
D.②为黄赤交角,③为赤道平面,④为黄道平面
18.下列关于黄赤交角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A.黄赤交角是太阳直射纬线面和赤道面的夹角
B.黄赤交角与地轴的空间倾斜度无关
C.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移动
D.黄赤交角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变化
【答案】17.B 18.C
【解析】17.读图可知,①为黄赤交角,②角度为66.5°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B对。
18.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移动,C对;黄赤交角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平面和赤道面的夹角,A错;黄赤交角与地轴的空间倾斜度有关,B错;黄赤交角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不会变化,D错。故选C。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
A.20° B.23°26′ C.30° D.66°34′
20.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当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答案】19.B 20.C
【解析】19.由图中信息可知,P、Q分别为夏至日和冬至日,L和S代表的是黄赤交角。
20.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仍在北半球,但开始向南移动。
考点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下图为我国大陆某地冬至日和夏至正午太阳光线示意图,角a、β相差42°。完成下列小题。
21.该地纬度为( )
A.42° N B.21° N C.42° S D.21° S
22.该地( )
A.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值为α B.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β
C.正午太阳高度角为α 时日出最早 D.冬至后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答案】21.B 22.A
【解析】21.据材料可知,该地是我国大陆某地,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C、D错误;该地在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正好位于相反的方向,可知该地的正午太阳有时在正北方向,有时位于正南方向,故该地只能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A选项错误,B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B。
22.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21° N。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与该地纬度差小,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为β;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与该地的纬度差达到最大,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最小值,为α,A选项正确。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是直射该地所在纬线时,可以达到90°,B错误;正午太阳高度角为α时,为冬至日,该地昼最短夜最长,日出最晚,C错误;冬至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移动到北回归线,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到90°,再变小,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A。
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见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12月22日杭州的节气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正值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3°26ˊ B.正值春分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0°
C.正值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6°34ˊ D.正值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24.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结合两分两至正午太阳高度角,则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
A.23°26ˊ B.30° C.46°52ˊ D.60°
【答案】23.C 24.C
【解析】23.12月22日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H=90°-(30°+ 23°26ˊ)= 36°34ˊ 。
24.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最小值在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46° 52′。
北京(40°N)某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的测量数据见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5 .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26.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由( )
A.赤道向北移动 B.赤道向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 D.北半球向南移动
【答案】25.B 26.D
【解析】2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为60°、50°、4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H=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差。经计算可知,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分别为10°N、0°、10°S。第一次与第二次测量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京应昼长夜短,且昼渐短;第二次与第三次测量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京应昼短夜长,且昼渐短。由此判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据上题分析可知,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先后分别为10°N、0°、10°S,因此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向南移动,不是由赤道向北移动或是向南移动,更不是由南半球向南移动,D正确。
下图示意某日北京时间5时55分某游客在我国南部沿海某地(110°E,22°N)拍摄到的日出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7.该地该日的昼长为( )
A.13小时30分钟 B.14小时30分钟 C.11小时30分钟 D.12小时
28 .该日最可能是( )
A.3月12日 B.6月2日 C.9月12日 D.12月2日
【答案】27.A 28.B
【解析】27 .据材料分析可知,当地位于110°E,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相差10°,可推知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由题意知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5时55分,正午时间减去日出时为上午时长,即为6时45分,上午时长的两倍为13小时30分钟即为昼长。
28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昼长为13小时30分钟,该地位于22°N,属于一年中昼长较长、夜长较短的时期,距离夏至日较近,故6月2日最有可能。
青岛地处约36°N,四季分明。读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9.关于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0.青岛四季分明的原因是( )
①地处中纬度 ②正午太阳高度终年不变
③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较大 ④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29.C 30.D
【解析】29.图中表示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而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各地出现季节变化。
30.中纬度地区因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变化大,且两者数值变化一致,因此四季分明。
【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综合测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综合测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综合测试卷原卷版docx、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综合测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综合测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综合测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综合测试卷原卷版docx、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综合测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单元考点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单元考点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单元考点卷原卷版docx、期中模拟卷湘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单元考点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