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练习 (含解析)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11 铁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11 铁及其化合物(含解析),共9页。
高频考点11 铁及其化合物题点(一)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2022·辽宁卷)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褪色原因为被还原 B.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C.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D.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被氧化1.D A.比活泼,更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更强,先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溶液褪色原因为被还原,A项错误;B.液体分层后,在层,的密度比水大,则下层呈紫红色,B项错误;C.若镀层金属活泼性大于,则不易生锈,反之,若活泼性大于镀层金属,则更易生锈,由于活泼性:,则镀锡铁钉更易生锈,C项错误;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其具有强氧化性,可将氧化,D项正确;答案选D。2.(2021·河北卷)“灌钢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灌钢法”主要是将生铁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钢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B.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大C.生铁由于含碳量高,熔点比熟铁高D.冶炼铁的原料之一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2.C A.钢是含碳量低的铁合金,故A正确;B.钢的硬度和脆性与含碳量有关,随着含碳量的增大而增大,故正确;C.由题意可知,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说明生铁的熔点低于熟铁,故C错误;D.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于冶炼铁,故D正确;故选C。3.(2021·广东卷)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可与反应生成B.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C.可将加入浓碱液中制得的胶体D.可存在的循环转化关系3.C A.Fe与Fe(III)的盐类物质可发生反应生成Fe(II)的盐类物质,如Fe+2FeCl3=3FeCl2,故A不选;B.Fe(II)为铁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还原性也有氧化性,因此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故B不选;C.Fe(III)的盐类物质与浓碱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制备Fe(OH)3胶体操作为: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故C选;D.转化如,故D不选;综上所述,答案为C。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整理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两个要素,可表示为“价类”二维图。下图是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 Fe与水反应生成 Fe3O4B.工业上用 CO 还原 Fe2O3炼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维生素C能将 Fe3+转化为 Fe2+,过程中维生素C做还原剂D.Fe(OH)2浊液露置于空气中,白色迅速转变为红褐色4.C A.Fe与水在高温条件下才反应生成Fe3O4,故A错误;B.CO和Fe2O3均为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形式,故B错误;C.Fe3+转化为 Fe2+,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说明维生素C做还原剂,故C正确;D.Fe(OH)2浊液露置于空气中,白色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5.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工艺流程是用来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B.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C.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D.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只有Fe和S5.D A.根据总反应2SO2+O2+2H2O=2H2SO4可知该工艺流程是用来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A正确;B.根据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可知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B正确;C.Fe2(SO4)3与SO2反应生成FeSO4和H2SO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C正确;D.该过程中Fe2(SO4)3与SO2反应生成FeSO4和H2SO4,同时FeSO4、O2和H2SO4反应生成Fe2(SO4)3,则反应过程中Fe、O和S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题点(二)与铁及其化合物相关的实验6.(2022·广东卷)为检验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钢铁防腐的效果,将镀层有破损的镀锌铁片放入酸化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溶液分别实验,能说明铁片没有被腐蚀的是( )A.加入溶液产生沉淀 B.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无蓝色出现C.加入溶液无红色出现 D.加入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6.D A.氯化钠溶液中始终存在氯离子,所以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不管铁片是否被腐蚀,均会出现白色沉淀,故A不符合题意;B.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检测氧化性物质,但不论铁片是否被腐蚀,均无氧化性物质可碘化钾发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KSCN溶液可检测铁离子的存在,上述现象中不会出现铁离子,所以无论铁片是否被腐蚀,加入KSCN溶液后,均无红色出现,故C不符合题意;D.K3[Fe(CN)6]是用于检测Fe2+的试剂,若铁片没有被腐蚀,则溶液中不会生成亚铁离子,则加入K3[Fe(CN)6]溶液就不会出现蓝色沉淀,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7.(2021福建卷)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FeSO4的分解产物X为FeO B. 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C. 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 D. 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7.A A.据图可知FeSO4分解时生成SO2和SO3,部分S元素被还原,则Fe元素应被氧化,X为Fe2O3,A错误;B.H2SO4与KNO3在蒸馏条件下生成HNO3和K2SO4,为复分解反应,B正确;C.H2SO4与KNO3混合后,蒸馏过程中生成HNO3,说明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C正确;D.硫酸、硝酸均可以和铁反应,所以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8.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操作、现象解释A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蓝Fe3+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B把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斑点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Fe(OH)3C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产生说明Fe置换出溶液中的氢,生成了氢气D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白色物质变成了红褐色说明Fe(OH)2易被O2氧化成Fe(OH)3 A.A B.B C.C D.D8.D A.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碘离子被铁离子氧化成碘单质,从而使溶液变蓝,铁离子不与淀粉反应,故A错误;B.把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斑点,铁发生吸氧腐蚀生成三氧化二铁,不是Fe(OH)3,故B错误;C.少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NO气体和水,不会生成氢气,故C错误; D.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Fe(OH)2易被O2氧化成Fe(OH)3,白色的氢氧化亚铁变成了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故D正确; 故选D。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在水处理过程中,高铁酸钾转化为Fe(OH)3胶体,制备高铁酸钾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2Fe+3Cl22FeCl3B.用FeCl2溶液吸收反应I中尾气所得产物可再利用C.反应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用K2FeO4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的同时,Fe(OH)3胶体吸附杂质净化水9.C A.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是2Fe+3Cl22FeCl3,故A正确;B.反应Ⅰ中尾气氯气,因此可用 FeCl2溶液作为反应Ⅰ中尾气吸收剂,生成 FeCl3,且反应后溶液进入到反应Ⅱ进行反应,故B正确;C.反应中 Cl 元素化合价由 +1 价降低为 −1 价,Fe 元素化合价由 +3 价升高到 +6 价,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故C错误;D.K2FeO4中 +6 价铁具有强氧化性,用于饮用水杀菌消毒,得到的还原产物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杂质达到净化水,故D正确。故答案为C。10.一种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制备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碱洗”主要是为了去除废旧镀锌铁皮中的锌B.“氧化”后的溶液中金属阳离子主要有Fe3+、Na+C.“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2Fe3++Cl-+H2OD.用激光笔照射“加热沉铁”后所得分散系,产生丁达尔效应10.B A.锌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碱洗”是为了去除废旧镀锌铁皮表面的油污和锌,故A正确;B.“氧化”后是次氯酸钠和亚铁离子反应,因此溶液中金属阳离子主要有Fe2+、Fe3+,还有Na+,故B错误;C.“氧化”时次氯酸钠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氯离子,因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2Fe3++Cl-+H2O,故C正确;D.加热沉铁即把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加热分解生成Fe3O4胶体,因此用激光笔照射“加热沉铁”后所得分散系,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11.微生物法浸出黄铜矿(CuFeS2,其中Cu为+2价)中铜元素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方法的原料只有黄铜矿和氧气B.Fe2(SO4)3和H2SO4可以循环利用C.微生物在整个转化过程中起催化作用D.当黄铜矿中的铁元素全部转化为Fe3+时,生成2mol SO同时消耗4.25mol O211.A A.由分析可知,该方法的原料为黄铜矿、硫酸和氧气,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出过程中硫酸和硫酸铁可循环使用,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微生物是浸出过程的催化剂,故C正确;D.由分析可知,当黄铜矿中的铁元素全部转化为铁离子时,生成2mol硫酸根时,反应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7mol×=4.25,故D正确;故选A。12.(2021·海南卷)无水常作为芳烃氯代反应的催化剂。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以废铁屑(含有少量碳和杂质)为原料制备无水。已知:氯化亚砜()熔点-101℃,沸点76℃,易水解。回答问题:(1)操作①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2)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B可以选用___________(填编号)。A.溶液 B.水 C.水 D.溶液(3)操作②是蒸发结晶,加热的同时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4)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并滴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6)由转化成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亚铁盐,写出一种可能的还原剂___________,并设计实验验证是该还原剂将还原___________。12.(1)漏斗(2)BD(3)防止水解(4)溶液变为血红色(5)(6) 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是将还原解析:废铁屑(含有少量碳和SiO2杂质)加入盐酸,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过滤除去少量碳和SiO2杂质,A(氯化亚铁)加入氧化剂B生成C(氯化铁),蒸发结晶生成,通入SOCl2生成FeCl3。(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2)A(氯化亚铁)加入氧化剂B生成C(氯化铁),A、C都引入杂质离子,故选BD。(3)加热促进氯化铁溶液的水解,会生成氢氧化铁,故加入的目的是防止水解。(4)KSCN溶液遇Fe3+变为红色。(5)根据已知信息氯化亚砜()熔点-101℃,沸点76℃,易水解,可得与SOCl2生成FeCl3的化学方程式为。(6)可能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硫将氯化铁还原为氯化亚铁,若二氧化硫作还原剂,则氧化产物为硫酸盐,故若加盐酸酸化,再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是二氧化硫作还原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51 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共10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36 “位、构、性”的综合考点(含解析),共12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27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含解析),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