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0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2页。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
    9月学业阶段性评价考试高一语文学科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共 5 页 )
    一 、 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满江红》到底是不是岳飞写的?这桩学术公案,争论已近百年。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支撑“此词非岳飞所写”一说。
    持“此词非岳飞所写”说的学者,提出的主要理由之一,是“贺兰山”在西北 方的西夏境内,与起自东北的金人毫不相干。
    有学者为证明《满江红》确系岳飞之作,曾发表论文说, “此贺兰山”非“彼 贺兰山”,它在今河北磁县境内,岳飞曾在那里抗击过金兵。但这个反驳意见比较 苍白无力。因为磁县贺兰山是个不出名的小山,岳家军在那里与金兵打的仗也不是 有影响的战役。写进词里,如不加注,谁也看不明白。翻检一下宋代文学文献,我 们就会发现, "贺兰山"一般都指宁夏贺兰山,没有指磁县贺兰山的。因此,这不 是一个值得采信的解说。
    怎样才能解释“贺兰山”与金人本土的地理方位矛盾呢?最有说服力的是:此 词中的“贺兰山”并非“写实”,而是“用典”或“借代”。在金之前,西夏政权 曾是北宋王朝的心腹大患。西夏人不断入侵,宋夏之间在西北地区曾有过多次较大 规模的军事冲突。岳词“踏破贺兰山缺”,是借西夏贺兰山来代指金人本土的军事 屏障,表达自己对抗金大业终极目标的战略构想:不但要把金兵驱逐出境,还要乘 胜突破其本土的最后防线,彻底摧毁其军事力量。
    在宋人涉及宋金战争关系的词里,凡言及金人,言及宋金边疆战地,几乎没有 “实写”,而“用典”和“借代”则是普遍现象。不仅在“涉及宋金战争关系”的 词里,此前涉及宋辽、宋夏战争关系,此后涉及宋元战争关系的词也一样。
    为什么宋词里凡言及金人,言及宋金边疆战地,基本上不“实写”,而偏要“用 典 ” “借代”呢?这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
    其一,从古代诗歌审美特征的角度。古代文人创作的诗歌,有偏重“渊雅”“含 蓄”的传统。“用典”“指代”比较符合这样的美学原则,而“写实”则与这样的 美学原则有一定的距离。
    其二,从“词”的文体特征的角度。词在宋代是流行歌曲的唱词,属于"听" 的文学。要让听众能在第一时间听懂、接受,它势必更偏重于“熟悉化”,而不像 “诗”之类“读”的文学那样偏重于“陌生化”。又, 金与宋本不接壤,宋、金
    
    联合灭辽后,金人南下,此后宋金战争都是在宋的领土上进行,故宋人大多不了解 金本土的地形地貌,不知道金本土具体的山川名称,词人也鲜有例外。就算有人知 识渊博,能以金本土的“地理实名”入词,也不会不考虑接受者有限的知识储备而 出此下策。最稳妥的做法,当然还是沿用“燕然”“阴山”之类人人耳熟能详的地 理名词来借代。要之,岳飞用西夏“贺兰山”来借代金本土的军事地理屏障,符合 宋词的写作惯例,毋庸置疑。
    (选自钟振振《“贺兰山”和“靖康耻”能证伪岳飞<满江红>吗》,有删改) 材料二:
    “踏破贺兰山缺”,纯属文学虚构,非语熟相关诗学传统者写不出来。
    宋神宗赵顼《祭狄青文赞》云:狄青乃出,捐躯效力,所向无前,踏贺兰石。 贺兰石就是贺兰山。在北宋诗人的笔下,这种与贺兰山自然风物有关的书写,或象 征着威武的军人风姿,如张来《送刘季孙守隰州》诗,有云:君家将军本逢掖,叱 咤西摧贺兰石。元丰三年,高忱所作《邮延路重修廨宇记》曰:思踏贺兰之积雪, 扫沙漠之氯尘。
    北宋诗人喜欢以书写贺兰风物表达个人的特殊情志,这与北宋和西夏的冲突当 然有一定关系:但就文学传统而言,这种表达英雄精神的“贺兰山诗歌书写”实由 王维的名篇《老将行》开疆奠基:贺兰山下阵如云,羽微交驰日夕闻。
    “贺兰山缺”的“山缺”是一个常见于宋人诗词中的诗性语词,诗人们善于在 山缺之处发现美。换言之,“山缺”是一种可以吸引诗人眼光并激发其审美情怀的 富有包容性的自然存在,也是一种特殊的诗歌意象; 而在《满江红 · 写怀》作者的 艺术想象中,它也存在于遥远的贺兰山,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踏破”呢?说“踏 破贺兰石”可以,说“踏破贺兰山”也可以,唯独说“踏破贺兰山缺”不可以,为 什么?因为“山缺”这一美丽意象,绝对不应也不能成为“踏破”的对象,换言之, “踏破”与“山缺”是不搭的。料想“山缺”一词,不过是作者借来凑韵而已。事 实上, 《满江红》那“驾长车”的壮美词句已经融入了明代文学的廊庑,或许,在 接受美学的意义上,这在客观上也彰显了《满江红 · 写怀》在嘉靖诗坛登堂入室的 事实。
    (选自范子烨《<满江红 ·写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解》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苍白无力”指“贺兰山”在河北磁县境内的说法没有说服力,宋代文献没有以
    此指磁县贺兰山的。
    B. “军事屏障”是说借西夏贺兰山来代指西夏本土的最后防线,也指宋军要彻底摧
    毁的敌方军事力量。
    C." 熟悉化"是说作为“听”的文学,要让听众能较快听懂、接受,需要使用大家
    熟悉的词语或者说法。
    D." 贺兰之积雪"和"贺兰石"一样,都是与贺兰山自然风物有关的书写,可能象

    征着威武的军人风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文人创作的诗歌有自己的传统和美学风格,通俗直白的语言很难为诗人所接受。 B.考虑接受者地形地貌有限的知识储备,宋代词人很少以金本土的“地理实名”入词。 C.不只是北宋诗人爱写贺兰风物,早在唐朝就有表达英雄精神的"贺兰山诗歌书写"。 D. 因为诗人们善于在山缺之处发现美,故“贺兰山缺”的“山缺”成为一个诗性语词。
    3.下列诗句,不符合材料一所说偏重“渊雅”“含蓄”的传统的一项是(3分)( )
    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其一)》)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D.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辛弃疾《鹧鸪天》)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 “贺兰山缺”能证伪岳飞《满江红》吗?请结合两则材料进行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春到齐音
    余光中
    清明节前一星期,我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济南的遥墙机场。邀请我去齐鲁访问的 虽然是山东大学,真正远去郊外欢迎的,没有料到,却是整个春天。从机场进城, 三十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车辆稀少,但两侧的柳树绿阴不断,料峭的晴冷天气,千 树新绿排成整齐的春之仪队,牵着连绵的青帐翠屏,那样盛况的阵仗,将我欢迎。
    从城之东北进入山东大学的新校区,外事处的佟光武处长和刘永波副处长把我 安顿在专家楼,就将我留给了济南的春天。 一千年前,济南的才女李清照说:“宠 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我在山东十天,尽管春寒风劲,欺定我这南人, 却是一天暖过一天,晴得十分豪爽。愈到后来,益发明媚,虽然说不上春深似海, 却几乎花香如潮了。不,如潮也还没有,至少可以说沦纹回漾。
    专家楼外,有几树梨花,皓白似雪,却用淡绿的叶子衬托,分外显得素雅,那 条巷子也就叫梨花路。偌大的山大校园虽然还只是初春,却已经众芳争妍,令惊艳 的行人应接不暇了。桃花天夭,冶艳如点点绛唇。樱花串串,富丽得不留余地给丛 叶。海棠树高花繁,淡红的风姿端庄而健美,简直是硕人其顾。
    但令我一见就倾心,叹为群艳之尤的,是丁香。这名字太美了,美得清纯而又 动听,令人生起爱情的联想,“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的名句 谁读了能忘记呢?丁香与豆蔻同为桃金娘家的娇女,东印度群岛中的马鲁古群岛,
    
    即因盛产这两种名媛,而有“香料群岛”的美称。早在战国末期,中国的大臣上朝, 就已用丁香解秽。干燥的花蕾可提炼丁香油做香料,也可以入药,有暖胃消胀之功。 此花属聚伞花序,花开四瓣,辐射成长椭圆形,淡绿的叶子垂着心形,盛开时花多 于叶,簇簇的繁花压低了细枝,便成串垂在梢头,简直要亲人,依人。你怎能不停 下步来,去亲她,宠她,嗅她,逗她。
    后来我写了《丁香》 一诗,便有“叶掩芳心,花垂寂寞”之句,不但写实,也 借以怀念李清照,中国最美丽的寂寞芳心。
    初春的济南,到处盛开着丁香,简直要害人患上轻度的花魇、花癫,整天眼贪 鼻馋,坐立不安。山大校园里的丁香就有乳白、浅绯、淡紫三种,好像春天是各色 佳丽约好了一齐来开游园会,你不知该对谁笑才好。
    同为地灵所育,灼灼群芳只争妍一季,堂堂松柏却支撑着千古。从济南的千佛 山到灵岩寺,从岱庙到孔庙与孟庙,守护着圣贤典范、芙雄侠骨的,正是这一排排 一队队肃静而魁梧的金刚。阴翳的树影萧森,轻掩着屋奔斜倾的鳞蜂密瓦,或是勾 心斗角的输望屋檐,再往下去,覆盖在横匾与楹联上,或是土红粉白的墙头,或是 字迹滤漫的石碑。若是树顶有鸦鹭之类来栖,则碟碟怪争声中更添寒禽古木的沧桑。
    鲁中寺庙里巍巍矗立的,多半是柏,本地人把它念成“北”。那十天我至少观 叹过上千株古柏,其风骨道貌却令人引颈久仰, 一仰难尽。那气象,岂是摄影机小 气的格局所能包罗?从千佛山到灵岩寺,从孟庙到孔林,那成千上万的木中长老, 柏中华宵,哪一树不是历经风霜,饱阅世变,沧桑的记忆那么露骨地深刻在糙皮上 面?朝代为古柏纹身,从蟠根到盖顶,顺着挺峻高昂的巨干, 一直剂上天去,像是 凿得太痛,苍老而坚般的霜皮竟都按着反时钟的方向朝上面拧扭,回旋成趣。
    岱庙里有五株汉柏,传说是当年汉武帝来泰山封禅,亲自手栽。耿耿汉魂,历 劫犹健,但毕竟是两千多岁了,槎桠的枝柯早已炭化,霜皮大都剥落,只靠残余的 片段向古根汲水,去喂预上虬蟠的苍青。问他们建元的往事,问张骞和苏武几时才 回国,古木穆穆,只鸦啼数声便支吾了过去。泰山上的五大夫松,相传是因秦始皇 在树下避雨而受爵,虽然更老,却不如汉柏长寿,早在明朝就被山洪冲走,要到康 熙年间才加补植,现在也只剩下两株。
    古来松柏并称,而体态不同。大致而言,柏树挺拔矗立,松树天矫回旋。譬之 书法,柏姿庄重如篆隶,松态奔放如草书。泰山上颇有一些奇松,透石穿罅,崩进 而出,顽根宛如牙根,紧咬着发岌的绝壁,翠针丛丛簇簇,密鳞与浓鬣蔽空,黛柯 则槎桠轮困,能屈能伸,那淋漓恣肆的气象,简直是狂草了。
    杜甫的《古柏行》说古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不过是修辞 的夸张。就算加州海边的巨杉,俗称红木者,最高拔的也不过三百六七十英尺。加 州海边的怪松,天长地久,被太平洋的烈风吹成蟠曲百折的体态,可称"风雕", 而以奇石累累为其供展的回廊,神奇也不下于秦山之松,只可惜奇石怪松独缺名士 品题,总觉得有景无句,不免寂寞。所以山水再美,也需要人文来发挥,需要传说 来画龙点睛,才算有情。 (本文有删改)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的题目“春到齐鲁”,既指春回齐鲁大地,又指作者在春天时节来到济南, 一语双 关,意味深长。
    B.在作者的眼中,济南的春天具有人的灵性和情怀,她敞开胸怀,满腔热情地欢迎远走他 乡的游子的归来。
    C.文章说“花香如潮”,又说“如潮也还没有”,准确地写出了济南的春天变化多端、难 以捉摸的特点。
    D.文中称济南古柏为“柏中华胄”,将其比作华夏后裔,借以表达对历经沧桑而坚毅不屈 的民族精神的赞颂。
    7.作者为什么对丁香“一见就倾心,叹为群艳之尤”?请简要分析。 ( 4 分 )



    8.请简要分划线语段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4分)
    9.文章末尾说: “山水再美,也需要人文来发挥,需要传说来画龙点睛,才算有情。”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 古代文言文阅读(41分)
    (一)课内文言文(本题共6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题。
    10.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当其南北分者
    C.或师焉,或不焉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1)非能水也 (2)泣孤舟之嫠妇( 3 ) 顺 流 而 东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是故圣益圣 (6)侣鱼虾而友糜鹿 (7)正襟危坐 (8)则群聚而笑之
    (9)吾未见其明也 (10)非利足也 (11 )孔子师郯子
    (12)不知东方之既白 (13)舞幽壑之潜蛟 (14)明烛天南
    A. (1)(3)(14)/(2)(13)/(4)(8)/(5)(9)/(6 )(11)/(7)(10)/(12 ) B.(1)(3)(14)/(2)(13)/(4)(6)(8)(11)/(5)(9)/(7)(10)(12)
    C. (1) (3)/(2)(13)/(4)(8)(14)/(5)(9)/(6)(11)/(7)(10)(12)
    D. (1)( 3 )/(2)(13)/(4)(6)(8)(11)(14)/(5)(9)/(7)(10)(12)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 )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今之众人 ( 3)小学而大遗 (4)白露横江
    (5)凌万顷之茫然 (6)杯盘狼籍 (7)多平方 (8)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9)蚓无爪牙之利 A.(2)(3)(6)(7)(10)(11) C.(2)(3)(4)(5)(9)
    (10)筋骨之强

    (11)
    (11)吾从而师之 B.(1)(2)(4)(5)(8)
    D.(2)(4)(8)(9)(10)(11)
    (12)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9)
    13. 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 句读之不知
    B. 蚓无爪牙之利 C. 而耻学于师
    D. 吾从而师之
    何为其然也
    客有吹洞箫者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与子颍坐日观亭
    而今安在哉
    凌万顷之茫然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生石罅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纵一苇之所如
    B.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C. 不拘于时
    D.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士大夫之族
    其可怪也欤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宝以舟师捣胶西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金就砺则利(靠近)
    B. 七月既望(阴历十六)
    C. 用心一也(因为)
    D. 纵一苇之所如(到)
    举酒属客(劝酒)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理)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到)
    假舆马者(借助)
    其阴,济水东流(山北) 虽一毫而莫取(虽然)
    而致千里(到达)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23分)
    I.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6分)。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吕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 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 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润。涧水澄激,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容坐十数人。 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 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 逐造焉。 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 有书数快,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 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 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吕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 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 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



    出昆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骗 趾,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 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 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 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 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 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吕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 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戌子记。
    (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16.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延余两人坐 延:邀请 B. 降跽谢过 谢:感谢
    C. 过立恭宿别 过:拜访 D. 而乐无加乎此 加:超过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的是(2分)( )
    A.遂扫石而坐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乐其无已乎 其皆出于此乎
    D.遂与李及道士别 吾与子之所共适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已高,还能 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 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 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 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叙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 伤感。

    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17分)。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 “ 臣 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谗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
    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直行,是犹源浊而望
    
    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
    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贞观十年,魏徵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 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①。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而废也。故孔子 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又曰: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文子曰: “同言而信,
    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然而言而不信,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
    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之所不为也。太宗赞之。
    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 下;或欲耀兵振式,慑服四夷。惟有魏微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患,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 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②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徽之力也。朕
    任用岂不得人?”徽拜谢曰:“陛下圣德自天,留心政术。实以唐短,承受不暇,岂有益于圣明? ”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传》称‘去食存信’,孔子曰: ‘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 入成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房玄龄对曰:“五常废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
    神益。殷纣狎侮五常,式王夺之;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
    (节选自《贞观政要 ·诚信》) [注]①格:来,至。意谓信服,归顺。②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泛称少数民族。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 佞人
    B.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 佞人
    C.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 佞人
    D.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 佞人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人庶,即民庶,古代遇到君主名字不直接写出,此处避讳李世民而用“人”。 B.中国,在古时指中原地区,有时也指京师,即首都:文中的意思指的是后者。
    C.朝贡,又称进贡,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表示顺从或者结盟。
    D.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应该具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2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魏征认为诚信是君子的行为,也是国君地位的保障,能使上下一心,远民归顺。他的看法得到唐 太宗的赞许。
    B.唐太宗即位之初,面对众言的建议,选用了魏征的主张,减少战争、提倡文治、施行仁义,从而 使天下安宁。

    C.唐太宗善于纳谏,把德、礼、诚信作为治国之纲,把修文布德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显示 出君主的圣明。
    D.文中魏征的上疏,在语言形式上骈散结合,在行文说理方面富有论辩力量,这与《谏太宗十思 疏》风格相似。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4分)
    (2)陛下圣德自天,留心政术。实以庸短,承受不暇,岂有益于圣明?(4分)
    23.选文第一段中, “朕所不取也”的原因是什么?(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金”“木”作比,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发生根本变化的 两句是:“ , 。"
    (2) 《师说》 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 ”两句形容乐声悲伤感人,能使深 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在“ , , "这三句用很 少的笔墨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写出了泰山的安详、明媚,以及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 殊风韵。
    (5) 《虞美人》 一词中,作者面对永不消逝的自然万物,直接抒发亡国之痛的两句是“
    "

    (6)《鹊桥仙》 一词中,写依依惜别之情,欢会的短暂,临别的依恋与怅惘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25~26题。
    小满是律动着生机活力的节气。宋代文豪欧阳修在《小满》 一诗中写道:“夜莺啼绿柳, 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在这首色彩感极强的诗中, 夜营婉转鸣唱,初夏 之夜曼妙多姿,杨柳在晚风吹拂下泛起莹莹绿意,悬挂在明净如洗的长空的一轮明月。最让 人赏心悦目的是,风吹垄上麦穗摇曳, ①
    ② 。元代诗人元淮在《小满》 一诗中描绘:“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 蚕熟麦秋天。”江南初夏之时正值小满来临之际,绵绵细雨中传来杜鹃啼叫,熟了大半的梅
    
    子在水中倒映,邻家的桑蚕和麦子已近成熟,人们感到收获季节即将到来。
    小满是意象和景致在诗人眼中不尽相同的节气。如宋代诗人巩丰的《晨征》: “鸡唱未 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诗人从天气物候和动植物的细微变化入手,对环境做了全面 的描绘: 鸡还未叫,蛙鸣阵阵, 降雨频频, 虽然时令已进入夏季,但小满时节并未像酷 著般炎热难耐。
    2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得整段句子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28题。
    初夏的村庄,像一树梧桐叶子,悬浮于一片岑寂中,耐心地等待清丽嘹亮的鸟鸣。天气 渐渐潮热起来,社鹃鸟在夏收前, ,① 地提醒人们:小麦黄了,小麦黄了,快快搭镰,快 快收麦! 庄稼汉听到这乌啼声,就仿佛士兵听到首长一声令下,磨镰,取绳,甩开膀子 ② 奔向金色的麦田, 赴一场大自然的邀约。
    那是我儿时记忆中的场景。村庄仿佛一艘大船,漂浮在绿树的海洋里,到处是高大葱茏 的槐树、杨树、枣树、椿树、榆树。( )。祖父身着白汗褂,头戴破草馏,牵一头 黑黑的瘦驴拉着石碌磷踩场子,偶尔 ③ 地吆喝一两声, 一边信马由缰地哼唱着无韵的 信天游。儿时的我,从没注意到祖父脸颊上大滴的汗珠,只是跟着院里的孩子们哧哧地笑祖 父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祖父分明听见了,撩起眼皮远远望我们一眼,不恼也不羞,依然哼唱“上 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鱼”,沉浸在夏收的喜悦中。 那个足足有百八十斤重的石碌磕也停下来
    了,与栖在场院畔老枣树上的蝉鸣一起构成一幅画。
    2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四、写作(60分)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道德经》
    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 《宋史 ·董槐传》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汪国真《山高路远》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少于800字。

    1.B 2.A 3.D
    4.①首先提出论点:没有充分的证据可支挥“此词丰岳飞所写”一说。②接着提出反面论 点,“贺兰山”在西夏境内,与金人不相干。某学者对此的反驳观点不成立。 文章主体部 分主要论证“贺兰山”是“用典”或“借代”,跃符合古代诗歌审美特征,又符合“词”的 文体特征。评分意见:本题4分。前2点每点1分,第3点2分。
    5. “贺兰山缺”不能证伪岳飞《满江红》。①“贺兰山”的说法并丰“写实”,是“用典” 或“借代”,所以“贺兰山”在西北方的西夏境内也不能证伪。②北宋诗人喜欢以贺兰风 物表达个人的情志,“贺兰山缺”的“山缺”是一个常见于宋人诗词中的诗性语词,此词
    中“山缺”一词,是作者借来凑韵的,所以也无法证伪。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点2分。
    6.C
    7.①丁香的名字美得青纯而又动听,令人生起爱情的联想:②丁香实用,欣赏性强: 丁香
    让人思念李清照的寂寞芳心。(每点2分)
    8.①妙用修辞。如比照、比喻、衬托等。
    ②善用叠字。如“灼灼”“堂堂”“一排排”“一队队”“鳞鳞”“”等,增强韵律感。
    ③文白互补。在白话中嵌进文言,增添文章韵味。如“群芳”“争妍”“阴”“萧森”“犄望” “漫”等。 (每点3分,特点2分,赏1分。答对两点得总分值)
    9.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山水需要人文和传说来增添它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范。②就如文 中写到的李清照的词,使人们对济南的春天有更亲切动人的感受:汉武帝和秦始皇的传说, 让五株汉柏和五大夫松平添了历史内通。 人文和传说构成文化,因文化的滋闰,山水便 有了精神和韵味。(每点2分)
    10.B 11.A 12.C 13.C 14.C 15.A
    16.B 17.A 18.C 19.A 20.B 21.A
    22. (1)同一句话,有的说出来能够使人相信,是因为说话之前已经取信于人;同样的命令, 有的发出来能够得到执行,是因为命令之外含有诚意。
    (2)陛下天赋圣明,用心政务,我实在是平庸浅陋,承受圣意力不从心,怎么会对您有这么 大的帮助呢?
    23.①君主是施政的源头,应当行事正直:②上疏者的建议不利于营告恪守诚信的社会风气。 24.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利。
    (2)位卑贝足羞,官近谀。
    (3)舞坐坚之潜校,泣现舟之螯妇。
    (4)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5)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静桥归路。
    25.①在煦风中笑看片片落红②小满寄托着乡民的真成期许
    26.初夏之夜曼妙多姿,夜莺烷转鸣唱,杨柳在晚风吹拂下泛起莹莹绿意, 一轮明月悬挂在明争如洗 的长空。
    27.不厌其烦健步如飞漫不经心
    28.通感,蝉鸣成了画,听觉转化为视觉。石碌礴与栖在场院畔老枣树上的烯鸟构成一幅画, 生动地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安静;表现了“我”对故乡和家人的热爱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4分。修辞手法2分,表达效果2分。修辞手法写成比输亦可。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