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848464/0-16952974407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848464/0-16952974407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848464/0-16952974408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
展开生物学中常见英文缩写
1、DNA、RNA: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遗传物质
2、AIDS:艾滋病
3、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4、HLA:人类白细胞抗原
5、ATP:三磷酸腺苷,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6、NADP+:辅酶Ⅱ。
NADPH:还原型辅酶Ⅱ。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可把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能,NADPH具有强的还原性和活跃的化学能两个特性。反应式如下:NADP++2e+H+ NADPH
7、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O2+PEP C4
8、C3植物:小麦、水稻、大麦、大豆、马铃薯、菜豆和菠菜
C4植物:玉米、甘蔗、高粱、苋菜
9、PEG:聚乙二醇,用于原生质体融合。
生物学中常见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及用途
1、致癌因子
物理因子: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
化学因子:砷、苯、煤焦油。
病毒因子: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已发现150多种病毒致癌。
2、基因诱变
物理因素:Χ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
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脂
3、细胞融合
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电刺激
化学方法:PEG(聚乙二醇)
生物方法:灭活病毒(可用于动物细胞融合)
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1、斐林试剂
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
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
为蓝色溶液。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 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用于尿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
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 CuSO4(乙液)。
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
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 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 。
5、二苯胺: 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 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7、龙胆紫溶液
用法: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分钟。(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
8、20% 的肝脏、3% 的过氧化氢、3.5% 的氯化铁
用法: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9、3% 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 的蔗糖溶液、2% 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用法: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10、碘液: 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变蓝。
11、丙酮: 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12、层析液
成分: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也可用93号汽油。也可用于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
13、二氧化硅: 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14、碳酸钙: 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
15、0.3g /mL 的蔗糖溶液: 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
16、0.1g /mL 的柠檬酸钠溶液: 与鸡血混合,防凝血。
17、氯化钠溶液
用法:
① 可用于溶解DNA。当氯化钠浓度为2mol/L、 0.015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0.14 mol/L时,DNA溶解度最高。② 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18、胰蛋白酶
用法:
① 可用来分解蛋白质。② 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时分解组织使组织细胞分散于。
19、秋水仙素: 人工诱导多倍体试剂。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使染色体组加倍,原理是可抑制正在分裂的细胞纺缍体的形成。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生活环境影响也有关系。
2、由遗传物质基础引起的变异(可遗传变异),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单纯由生活环境影响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不能传给下一代。
3、生物进化直接证据是化石,它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形成的。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4、生物进化的原因,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该学说认为,在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不定向的生物遗传和变异,定向的自然选择,经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即过度繁殖(前提)、生存斗争(实现)、遗传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的几个界,每个界又被分成门、纲、目、科、属、种。包含生物种类最多、共同特征最少的单位是界;包含生物种类最少、共同特征最多的单位是种。
2、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植物资源中,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裸子植物丰富,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
3、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因此说,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4、我国具有多种多样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最复杂)、农田生态系统(最简单)。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主要有两条:①保护生物栖息地②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6、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植物资源中,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裸子植物丰富,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
7、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因此说,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8、我国具有多种多样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最复杂)、农田生态系统(最简单)。
9、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主要有两条:①保护生物栖息地②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10、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它是“天然基因库” 、“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11、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