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七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1.广东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精微玲珑的增城核雕 B剪裁出精美生动的佛山剪纸 C酿制香醇的梅州客家娘酒 D缝制精美的潮州刺绣扇子2.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严重缺硒可能诱发皮肤病和癌症。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的质子数为34 B.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DX83.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经常用到水。如图甲为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如图乙是制取蒸馏水简易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活性炭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B.图甲中水流下进上出是为了提高水的净化效果 C.图乙中烧杯内水的作用是密封 D.图乙经过蒸馏后的水仍然是硬水4.下列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CO3表示含有氢分子 BSO表示1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C2N表示2个氮原子 DCl2表示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6.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1连接的电源正极一端 B.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为O2 C.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该实验可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7.在预防新冠病毒过程中,人们常用过氧乙酸(C2H4O3)进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由9个原子构成 B.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C.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4Fe+3O22Fe2O3 B2NaOH+CuSO4CuOH2+Na2SO4 C2HgO2Hg+O2 DZn+2H2SO4ZnSO42+2H29.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B.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51 C.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其难溶于水的性质 D.英国化学家道尔顿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10.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意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容易引起森林着火的地方设置隔离带,利用的原理是移除可燃物 B.搬运取用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砸摔和撞击 C.酒精灯使用后需用灯帽盖灭,利用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D.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1.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验证CO2不支持燃烧 C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 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B.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D.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都是单质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ACO2CO点燃BCaCO3CaO高温煅烧CN2O2通过灼热的铜粉DFe2O3C隔绝空气加强热AA BB CC DD15.制作下列仪器时,要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蒸发皿 B.胶头滴管 C.燃烧匙 D.集气瓶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5分)16.碳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1)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纸花变红,     (填“能”或“不能”)因此得出“CO2能与H2O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3)根据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写出化学方程式。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现“COCO2”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压缩、冷却至﹣161.5℃后变成的液体。从微观角度解释此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从宏观角度看,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本质区别为      ;从微观角度看,甲烷由(填微粒名称)构成。甲烷的实验室制取原理为CH3COONa+XNa2CO3+CH4↑,其中X的化学式为      5)小明同学在课外活动中进行了如图实验:先在纸花上滴加酚酞溶液,再用一个玻璃杯将该纸花和装有浓氨水的敞口玻璃瓶罩住,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从微观角度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中,倒置的玻璃杯上方主要存在什么种类的微观粒子呢?请在图中补充完整(粒子数目不作要求)。6)如图表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CO的微观过程。请在AB中画出相应的微观粒子图。保持CO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17.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为应对CO2等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提出争取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CO2。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封存、矿石碳化和综合利用等途径可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矿石碳化: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等,但过程缓慢。综合利用: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甲醇(CH3OH)等资源,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1)化石燃料包括煤、     、天然气。2CO2可以封存在海洋里,但会引起海水酸化,体现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写出利用CO2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参加反应的CO2与氢气的质量比为      4)由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B.大气中CO2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也会造成酸雨C.植树造林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光合作用属于物理变化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CO2的排放E.矿石碳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MgO+CO2MgCO318.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从装置AF中选,填字母)。若收集完成后,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编号)。加热前没有进行预热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320211030日,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实验室常用甲酸(HCOOH)溶液混合催化剂浓硫酸加热,分解获得一氧化碳和水,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若用F装置排水法收集CO,气体应从      端通入。19.某小组同学调查了市面上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结果如表。清洁剂洁厕灵彩漂液漂白水功能清除污垢,除异味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漂除衣物污渍有效成分HClH2O2NaClO1)若不慎将“洁厕灵”滴到大理石地面上,出现的现象是      2)“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化学方程式为      3)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对“彩漂液”有效成分H2O2的漂白性进行探究,将红色布条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现象如表。已知:10%表示H2O2溶液的浓度,该溶液中过氧化氢和水的质量比为1090实验Ⅰ实验Ⅰ实验Ⅱ实验Ⅲ实验Ⅳ20分钟后布条无明显变化20分钟后布条颜色稍变浅20分钟后布条颜色明显变浅1分钟后布条红色褪去通过以上4个实验发现影响H2O2溶液漂白性的因素除NaOH溶液外,还有      通过对比实验Ⅲ、Ⅳ,得出的结论是      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实验:将红色布条浸泡到      25mL10%H2O2溶液+5NaOH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20.某同学在博物馆看到一些铜制文物上有绿色的锈迹后,对绿色锈迹产生了探究兴趣。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碱石灰是CaONaOH的固体混合物,NaOH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猜想与探究:1)该黑色固体可能是碳粉;氧化铜:     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方案设计与记录。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结论将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     ,充分振荡       猜想正确2)对于“加热碱式碳酸铜,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的现象,该同学猜想无色液滴可能是水,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守恒,猜想分解产物还有CO2,并选择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步骤一:连接A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步骤二:关闭活塞,依次连接装置AB          (填“C”、“D”)。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当观察到      ,可以得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H2O,根据装置C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CO2,请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理论上,221克的碱式碳酸铜能生成      克氧化铜。上述装置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相关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南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南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化学试题,共9页。

    广东省广州市南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南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化学试题,共9页。

    广东省广州市绿翠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绿翠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