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分层作业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39860/0-16950879889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分层作业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39860/0-16950879889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分层作业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39860/0-16950879890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分层作业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39860/0-169508798903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分层作业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39860/0-169508798906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分层作业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39860/0-169508798908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分层作业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39860/0-169508798910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分层作业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39860/0-169508798913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单元活动学用地质简图分层作业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测评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分层作业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二节地形变化的动力分层作业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单元培优练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作业ppt课件
展开1. [2023·扬州中学期中]泰山石产于泰山周边,岩石经过地下高温高压的作用而质地坚硬、纹理清晰。泰山石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岩石形成后,在地下深处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而质地坚硬、纹理清晰,所以泰山石为变质岩。
2. [2023·扬州中学期中]读不同类型的岩石图,从成因上对图示岩石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
A.花岗岩—侵入岩B.玄武岩—侵入岩C.大理岩—沉积岩D.珊瑚石—变质岩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冷凝形成,属于侵入岩;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冷凝形成,属于喷出岩;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形成,属于变质岩;珊瑚石是由珊瑚遗体堆积形成,属于沉积岩。
3. [2023·黎里中学期中]贵州布依族的传统民居石板房,采用当地盛产的层理分明的石材用作房屋的墙体和瓦片,古朴美观且坚固耐用。这种石材最可能是( )
A.大理岩B.花岗岩C.玄武岩D.石灰岩
[解析] 贵州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广布。材料中提到,石材的层理分明,古朴美观且坚固耐用,因此该石材最可能是石灰岩。大理岩、玄武岩和花岗岩都不具有层理构造。
4. [2023·江都中学期中]2021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五号”月球土壤样品首批研究成果,证明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约为20亿年。该研究说明20亿年前月球就存在( )
A.火山活动B.大气和水C.深厚月壤D.有机物质
[解析] 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约为20亿年,玄武岩为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形成。
[2023·天一中学期中]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
5. 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①②B.④⑤⑧C.②④D.③⑥⑦⑨
[解析] 煤炭资源存在于沉积岩中,主要是地质历史时期的植物在特定条件下,埋藏沉积在地下形成的,所以应先是形成沉积物,再形成沉积岩。读图,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环节分析,①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形成了沉积物,②是固结成岩过程,形成了沉积岩。其他作用过程形成的不是沉积岩。
6. 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
A.②B.③C.⑦D.⑨
[解析] 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石灰岩是沉积岩,所以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③。
7. 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
[解析]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只有岩浆能够形成岩浆岩,其他岩石都不能;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都能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在高温条件下熔融,能形成新的岩浆。
[2023·南外期中]山西黑是一种黑色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辉绿辉长岩,呈深黑色,以斜长石和辉石为主。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 山西黑属于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由材料可知,山西黑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读图可知,甲由沉积物堆积形成,为沉积岩;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丁为喷出型岩浆岩;丙为变质岩。
9. 山西黑的形成过程是( )
A.岩浆侵入、地壳运动、风化剥蚀B.地壳运动、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固结成岩、岩浆侵入、侵蚀搬运D.岩浆侵入、风化剥蚀、地壳运动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山西黑为侵入型岩浆岩,应是岩浆上升后侵入岩石,然后冷凝形成岩浆岩,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岩石上升出露地表,受到风化剥蚀等外力作用形成。
10. [2023·浒浦中学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中各数字代表地质作用,岩浆岩、变质岩可能在甲、乙的相应位置。
(1)简述图中数字①~⑧的地质作用。
[答案] ①②③为重熔再生,④为冷却凝固,⑤⑧为外力作用,⑥⑦为变质作用。
(2)简述甲类岩石的物质来源地及其由于侵入而形成的岩石在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答案] 软流层。侵入岩的代表性岩石为花岗岩,它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
(3)乙类岩石往往由其他岩石在温度、压力等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请举例说明。
[答案] 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页岩变质为板岩;花岗岩变质为片麻岩。
[2023·无锡一中期末]青田石主要产于浙江省青田县,是由中酸性火山岩在漫长的地质时期,经部分或全部脱硅、去杂、物质成分重新组合等过程而形成,是中国篆刻用石最早的石种。明朝时发现并使用青田石刻印,使藏在深山的石头成为印材主角,在此之前印材多为金、铜、玉、象牙等。青田石石雕、印章石收藏价值较高,其售价始终保持高位。据此回答11~12题。
11. 青田石属于( )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解析] 据材料可知,青田石是由中酸性火山岩在漫长的地质时期,经过一系列作用而形成的,可推测其是由火山岩变质而形成,属于变质岩。
12. 青田石能成为印材主角,关键是因为该石材( )
A.分布广泛,开采成本较低B.品质好,硬度适中,便于创造C.坚固耐用,能够长久保存D.形态丰富,价值较高,升值快
[解析] 青田石主要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分布并不广泛;青田石成为印材主角,与金、铜、玉、象牙等相比,其软硬度适中,便于对其进行雕刻和创造;金、铜、玉、象牙等材料同样也便于长久保存,因此青田石成为印材主角并非由于其能够长久保存;青田石石材价值不如金、铜等金属。
[2023·常熟中学期中]右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⑤表示地质作用。据此回答13~15题。
13. 图示岩石中,花岗岩属于( )
A.甲类岩石B.乙类岩石C.丙类岩石D.丁类岩石
[解析] 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结合图可知乙为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
14. 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外力作用B.①—喷出作用C.④—地壳下沉D.③—重熔再生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①~⑤分别表示侵入作用、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
15. 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解析] 甲为喷出岩,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乙为侵入岩,不可能找到化石;丙为变质岩,无层理构造;丁为沉积岩,代表岩石为石灰岩、页岩等,大理岩属于变质岩。
[2023·溧阳中学期中]崩塌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图1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该地在某次降雨后形成多处崩塌地。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 关于等高线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崩塌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形成的高差最大B.②地所在地形是山脊C.③地崩塌物的体积最小D.④地的崩塌方向朝南
[解析] 图1中显示,③地崩塌区域跨六条等高线,而①地崩塌区域跨五条等高线,因此①地形成的高差不是最大的。②地等高线凸向高处,应为山谷的一侧。图中显示,③地崩塌区域面积比④地大,因此崩塌物的体积应该不是最小的。读图可知,④地北边为山脊,海拔较高,南部较低,因此崩塌方向应朝南。
17. 图2中甲~戊表示岩浆、侵入岩、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能够反映崩塌过程的地质作用及其相关地理事物的是( )
A.①、沉积物B.②、丁C.③、戊D.⑤、乙
[解析] 根据图2的逻辑关系判断,图中甲、乙、丙、丁、戊分别表示喷出岩、侵入岩、岩浆、沉积岩、变质岩;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分别表示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变质作用、地壳上升运动、侵入冷凝作用、喷出冷凝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材料信息表明,崩塌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其中岩土体主要是沉积物,崩塌的动力主要是重力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因此能够反映崩塌过程的地质作用及其相关地理事物的是①和沉积物。
[2023·启东中学期中]小明家里墙壁上的装饰物吸引了小伙伴们的注意,小明告诉大家这是砂岩浮雕(图1)。 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a、b、c、d、e表示内外力作用)。据此回答18~19题。
18. 图中浮雕制作材料所属的岩石是( )
A.甲B.丙C.丁D.戊
[解析] 砂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沉积岩。根据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规律判断,戊应属于风化物经过沉积作用(a作用)后形成的沉积岩,因此图中浮雕制作材料所属的岩石是戊。
19. 图2中c和e分别表示( )
A.固结成岩、变质作用B.冷却凝固、变质作用C.重熔再生、外力作用D.变质作用、外力作用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戊为沉积岩,a为沉积作用;丁应为经过变质作用(e作用)后形成的变质岩;由丁指向丙的箭头d应为重熔再生作用,丙代表的则是岩浆;c表示的是冷却凝固作用,甲为侵入岩,乙为喷出岩。
20. [2023·金陵中学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费尔南迪纳岛是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一个岛屿,面积635平方千米。该岛气候凉爽干燥,草类茂盛。岛上鸟类众多,但少有哺乳动物。每年6月天气骤然变化,“浓湿雾”从海上汹涌而来。
(1)指出费尔南迪纳岛的岩石类型及其成因。
[答案] 以岩浆岩为主。 成因:地处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剧烈,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石。
地理鲁教版 (2019)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鲁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431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多媒体教学课件ppt</a>,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泰姬陵大理岩,个园假山石灰岩,赵州桥砂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气孔流纹构造,侵入地壳上部,喷出地表,侵入型岩浆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图片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岩石圈的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自主检测,情境探究,方法突破,应用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作业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层作业,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挤压力,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