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虹桥中学九年级(上)开学化学试卷(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831339/0-16947616993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虹桥中学九年级(上)开学化学试卷(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831339/0-16947616994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虹桥中学九年级(上)开学化学试卷(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831339/0-16947616994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虹桥中学九年级(上)开学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虹桥中学九年级(上)开学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15.0分)
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 化学是实用的、富有创造性的中心学科
C.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重要学科
D. 化学物质不能存在于任何食品中,以确保食品的质量
2. 食品包装袋内常用来防腐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氢气 D. 稀有气体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过滤 | B.点燃酒精灯 | C.滴加液体 | D.读取读数 |
A. B. C. D.
4. 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二瓶气体的是( )
A. 观察气体颜色 B. 插入燃着的木条
C. 闻气体的气味 D. 倒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
5. 我们要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处理垃圾时,投入相应分类垃圾桶 B. 种植蔬菜时,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C. 外出露营时,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D. 欢度节日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6.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 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7. 氧化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氧化反应的是( )
A. 农家肥料的腐熟 B. 金属锈蚀
C.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 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做饭
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烟雾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9. 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 石蜡熔点较低,受热易熔化
C. 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D. 石蜡可燃烧,燃烧时发光、放热
10. 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相同 B. 它们都是黑色固体
C. 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它们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同种物质
11.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量水的体积( )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不能确定
12. 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干冰常温下易升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澄清石灰水换成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会变红
B. 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
C. 形管内右端红墨水液面升高
D. 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将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忽略,实验时引燃红磷后便熄灭酒精灯。下列有关改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教材实验改进实验( )
A.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B.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
C. 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
D. 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
14.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______ 。
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图中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______ 。
生活中我们常用 ______ 区分硬水和软水。
长期饮用硬度过高的水不利于健康。生活中常用 ______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正确的有 ______ 填序号。
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做铁丝在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要先加入少量水,目的是 ______ 。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母体,人类智慧与黄土大地孕育的农耕文明是黄河文明长盛不衰的根基。黄河水滴灌技术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为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植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让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黄河水属于 _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过滤前先让黄河水经过沉淀池的目的是 ______ ,泥沙粒径大于的颗粒含量越高,滴灌用的滴头越易堵塞,结合如表相关数据你认为砂石过滤器中滤料直径应选 ______ 。
砂石过滤器中滤料直径 | 颗粒去除率 |
15. 我国提出年实现碳达峰,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______ 。
由于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破坏了自然界碳循环的平衡,下列反应不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煤氧气二氧化碳水
B.
C.
D.石油氧气二氧化碳水
下列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的低碳行动方案合理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衣尽可能选择华美、艳丽的面料,不用考虑其它
食提倡光盘行动,降低食物垃圾的产生和处理等
住及时关闭待机电源,使用节能家电等
行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短途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等
“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如图所示技术将压入地下实现的封存。这里的捕集是一个 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过程。
生物固碳: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该过程中将 ______ 转化为化学能。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写一个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0分)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I.制取二氧化碳: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对比装置、的异同,选用而不用收集的理由是 ______ ,验满方法是 ______ 。
用所选装置制取较多二氧化碳,从便于操作及回收和节约药品等角度考虑,一次性加入足量 ______ 填药品名称比较合理。
Ⅱ、制取氧气:
装置中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 。
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如图所示,若集气瓶位置固定不变,则收集过程中集气瓶口处的压强 ______ 填“逐渐变大”或“保持不变”或“逐渐变小”,当看到集气瓶口有 ______ 的明显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时,应从 ______ 填“”或“”端进气。
Ⅲ、制取乙炔:
电石主要成分为是一种块状固体,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气体,工业上常利用乙炔和氧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焊接金属。
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该装置可通过 ______ 操作控制加水的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而引起装置炸裂。
小真同学了解到焊工师傅在焊接前先调节焊枪的进气阀门如图所示以获得合适的火焰,她查阅资料如下:
| 乙炔燃烧 | 现象 | 生成物 | 火焰温度 |
火焰 | 空气中 | 发出明亮的火焰,冒出黑烟 | 炭黑,一氧化碳和水 | |
火焰 | 氧气中 | 燃烧更剧烈,发出更明亮火焰,没有黑烟 | 二氧化碳和水 |
小真同学根据上述资料得到了结论:师傅调节焊枪是为了得到 ______ 选填“火焰”或“火焰”,理由是 ______ 答一点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故A正确;
B、化学是实用的、富有创造性的中心学科,故B正确;
C、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所以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重要学科,故C正确;
D、任何食品都是由化学物质组成,所以化学物质存在于任何食品中,故D错误。
故选D。
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2.【答案】
【解析】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供给呼吸,利于微生物和细菌的繁殖,不能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故选项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是食品包装袋内常用来防腐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C、氢气属于易燃性气体,泄露容易发生爆炸,不能用来防腐,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但资源稀少、价格较高,一般不能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故选项错误。
故选:。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
【解析】解:、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故图示操作错误;
B、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图中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观察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平行,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
A、根据过滤实验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解答;
C、根据胶头滴管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D、根据观察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平行解答。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4.【答案】
【解析】解:空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气体,通过观察颜色不能鉴别空气和氧气,故错误;
B.插入燃着的木条时,木条燃烧更旺是氧气,没啥变化的是空气,可以鉴别出空气和氧气,故正确;
C.空气和氧气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通过闻气味不能鉴别空气和氧气,故错误;
D.紫色石蕊试液遇酸、碱会变色,空气和氧气分别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都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空气和氧气,故错误;
故选:。
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空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据以上分析解答。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5.【答案】
【解析】解:、处理垃圾时,投入相应分类垃圾桶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B、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不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C、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需要大量砍伐树木,不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加剧空气污染,不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故选:。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加强识记即可解答。
6.【答案】
【解析】解: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不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
C.实验室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制取氧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C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错误。
故选:。
根据符合“一变多”特征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解反应的辨识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7.【答案】
【解析】解:、农家肥料的腐熟,是农家肥和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B、金属锈蚀,是金属与氧气、水等发生的缓慢氧化,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态氮与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制取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过程中没有涉及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D、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做饭,是天然气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
根据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这里的氧是指氧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故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分为剧烈的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化反应的特征、分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生成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9.【答案】
【解析】解:、石蜡的熔点较低,硬度较小,故描述错误;
B、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故描述正确;
C、石蜡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且密度比水小,故描述正确;
D、石蜡可燃,燃烧时光、放热,故描述正确。
故选:。
物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石蜡的物理性质,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0.【答案】
【解析】解:、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二者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A错误;
B、石墨是黑色固体,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的,故B错误;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C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二者不是同种物质,故D错误。
故选:。
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性质以及结构来分析。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和性质等即可分析解答。
11.【答案】
【解析】解:用量筒量取水,仰视读数,由于此时视线低于凹液面的最低点,因此读数为时,液体的体积已超过,即则所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大于。
故选:。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视线低于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小于液体的实际体积.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小于液体的实际体积;俯视,读数大于液体的实际体积.
12.【答案】
【解析】解:、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常温下易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将澄清石灰水换成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会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B、干冰升华是固态二氧化碳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试管内压强减小,则右端红墨水液面降低,左端红墨水液面升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常温下易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来分析;
B、根据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来分析;
C、根据干冰升华吸热,使大试管内压强减小来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答案】
【解析】解:、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该选项正确。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该选项不正确。
C、实验结束后氧气消耗,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该选项正确。
D、改进后的装置防止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导致的部分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同时防止了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该选项正确。
故选:。
红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红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容器内体积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4.【答案】蒸馏 氢气或 肥皂水 煮沸 防止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混合物 除去泥沙
【解析】解:沉淀、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而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因此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图中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生活中我们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加热煮沸时会产生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污染,说法错误;
农业上不能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说法错误;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说法正确;
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可以防止水体污染,说法正确。
故选:;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A正确;
B、水的蒸发过程中水分子不变,是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错误;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正确;
D、水的净化过程是物理变化,水分子不变,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错误;
故选:。
铁丝在中燃烧时,防止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集气瓶底要先加入少量水;
黄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属于混合物;过滤前先让黄河水经过沉淀池的目的是除去泥沙;泥沙粒径大于的颗粒含量越高,滴头越易堵塞,砂石过滤器中滤料直径应选。
故答案为:
蒸馏;
氢气或;
肥皂水;
煮沸;
;
;
防止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混合物;除去泥沙;。
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根据电解水的原理来分析;
根据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来分析;
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
根据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根据铁丝燃烧注意事项分析;
根据混合物、纯净物定义以及过滤原理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此类题难度不大,只要细心进行分析解答。
15.【答案】二氧化碳 物理 太阳能 或
【解析】解:“碳达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所以“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引起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则下列反应不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故答案为:;
衣尽可能选择华美、艳丽的面料,不用考虑其它,会造成浪费和污染,不符合题意;
食提倡光盘行动,降低食物垃圾的产生和处理等,符合低碳行为,符合题意;
住及时关闭待机电源,使用节能家电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行为,符合题意;
行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短途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行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捕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物理;
生物固碳: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该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太阳能;
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分别为:或;故答案为:或。
根据“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概念分析;
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引起的分析;
根据低碳行为分析;
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分析;
根据生物固碳的能量转化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知识结合题干的信息进行解答。
16.【答案】或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 石灰石或大理石 锥形瓶 或 逐渐变大 有大气泡冒出 调节分液漏斗活塞 火焰 与氧气充分反应剧烈、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更环保
【解析】解: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或,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是向下排空气法,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则用向上排空气法而不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
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则用所选装置制取较多二氧化碳,从便于操作及回收和节约药品等角度考虑,一次性加入足量石灰石或大理石比较合理;
由图可知,装置中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
装置是固体加热型装置,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所示,若集气瓶位置固定不变,则收集过程中集气瓶口处的压强逐渐变大,当看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的明显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时,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应从端进气;
电石主要成分为是一种块状固体,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气体,该反应是固液常温型,装置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则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该装置可通过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操作控制加水的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而引起装置炸裂;
由于火焰与氧气充分反应剧烈、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更环保,则师傅调节焊枪是为了得到火焰,理由是与氧气充分反应剧烈、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更环保。
故答案为:或;;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
石灰石或大理石;
锥形瓶;
或;
逐渐变大;有大气泡冒出;
;
;调节分液漏斗活塞;
火焰;与氧气充分反应剧烈、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更环保。
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解答;
根据仪器的名称来分析解答;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
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来分析解答;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解答;
根据火焰与氧气充分反应剧烈、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更环保来分析解答。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辽宁省沈阳市虹桥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虹桥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8页。
辽宁省沈阳市虹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虹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化学学科限时训练答案pdf、化学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3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