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29648/0-16946932695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29648/0-16946932696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展开
这是一份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共4页。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教学目标1、根据图表资料,说出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根据地理资料,说明大气成分的作用,大气垂直分层的划分依据及高度3、根据地理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4、通过图表资料,探讨大气成分的时空分布,对流层高度的时空分布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2、教学难点不同大气分层的天气状况及原因;气温的变化特征和气流的运动方向(特征)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书本图2.1及引言部分,导入新课内容、(二)讲授新课一、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杂质)1、干洁空气(1)概念低层大气中(25km)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2)组成氧: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氮:含量最多,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举例:捂被子)臭氧: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升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2、水汽和杂质(1)水汽水的相变,产生一系列天气现象,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作用:使大气升温(洗澡放热水)(2)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降水的条件:充足的水汽;凝结核(杂质);降温(遇冷凝结)→空气上升→受热(水壶烧水)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依据: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密度自下而上: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大气分层(仔细看图2.5)顶部:-60℃.(1)对流层(可适当补充逆温)①气温特征: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②大气运动状况:对流运动(上部冷,下部热)③高度范围:高纬:(纬度高,大气对流弱):8-9km中纬:10-12km低纬:(纬度低,热量充足):17-18km④天气状况:天气复杂多变,多云、雨、雪等天气原因:a、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b、对流运动(空气上升,大气降温)(2)平流层①高度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km②气温特征: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原因:在平流层22km-27km处有臭氧层。臭氧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升温③大气运动状况:平流运动(上部热,下部冷)④天气状况:水汽、杂质含量少,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补:平流层为何适合航空飞行?①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平稳②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高,平流层水汽、杂质少,降水少(3)高层大气①高度范围:自平流层顶部到3000km.②气温特征: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原因:先降低:无臭氧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升温后升高:吸收更短波长的紫外线升温③主要特征:80-120km,流星体燃烧80-500km,电离层。处于电离状态,反射无线电短波。大气密度非常小☆图2.5判断依据:①近地面均温在20℃左右②对流层顶部气温在-60℃左右③高层大气最低温度在-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