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展开2. 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______ ,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1909年,卢瑟福在成功地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______ 结构模型。
3. 我国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______ ;三峡船闸是利用______ 的原理来工作的。
4. 大型载重平板车都装有很多车轮,这是通过增大______的方式减小对路面的______,以免损坏路面。
5. 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浓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鸡蛋在盐水中所受浮力F甲______F乙,盐水对杯底的压强p甲______p乙(均选填“<”、“>”或“=”)。
6. 如图所示,小强利用自制气压计研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将气压计从1楼带到20楼,他发现管内水柱有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楼层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 ,管内水柱高度越______ 。
7. 如图所示,这是轿车车顶的外掀式天窗,若将天窗的前面关闭,后面微微向上打开,车行驶时,就能______ (选填“吸入”或“抽出”)空气,从而保持车内空气清新,原因是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______ 。
8. 小榕在河边玩耍时,不小心将一皮球掉落在平静的河水中。皮球静止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于是他朝如图所示的AB方向划水,增大此处水流速度来______ 压强,皮球就逐渐回到岸边,被轻松拿起。
9. 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 水中嬉戏的小鸭B. 天空飞翔的老鹰C. 深海里潜游的鲸鱼D. 深入淤泥的桥墩
10. 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灰尘在空气中运动是扩散现象
B. 温度为0℃的物体,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C.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D. 海绵被挤压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11. 小明对四位同学做功情况各测量了一次,把四位同学做功W和所用时间t在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点,这四个同学中做功功率相同的是( )
A. 甲和乙
B. 丙和乙
C. 甲和丙
D. 甲和丁
12. 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
A. 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B. 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C. 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D. 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
13. 如图所示,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B所受的浮力
B. B上表面所受的压力一定大于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C. 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B所受的浮力
D. 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的浮力
14. 如图所示,各选项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对应文字所描述的物理量相符的是( )
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通过的路程
C. 某机械做的功D. 物体所受的压强
15. “熊猫空中列车”是我国建造的世界第一列以锂电池动力包为牵引动力的空中悬挂式轨道列车(如图所示),它牵引力的功率可达135kW。某次试验过程中,它以最大功率匀速行驶1000s,完成的距离为15km。求列车在该次试验过程中:
(1)行驶的速度;
(2)牵引力做的功;
(3)牵引力的大小?
16. 如图为中国新一代通用型导弹驱逐舰169号(武汉舰),它是052B型导弹驱逐舰。其满载时的排水量约为7×103t,当驱逐舰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时,受到的阻力是自身总重力的0.01倍。(g取10N/kg,海水密度近似取1.0×103kg/m3)求:
(1)在水面下6m深处,船体受到的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驱逐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驱逐舰满载时以72km/h的速度匀速航行,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
17. 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圆柱形薄壁容器,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10-5m3。(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1)求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2)求物块的密度。
(3)若要将物块全部浸没水中(图乙),求至少需要施加多大的压力。
18.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猜想:①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②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1)为了读数准确,弹簧测力计使用前需要先在竖直方向进行______ ;
(2)进行探究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P的重力为______ N,其中序号c中物体P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 N;
(3)分析______ 三次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分析a、b、c三次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 ;
(5)分析______ 三次实验,可知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______ ,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19. 小雨同学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所用压强计的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______ (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较好。
(2)该实验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 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法(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
(3)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为了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正确的调节方法是______ (选填“A”或“B”)。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4)分析A、B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 的关系。
(5)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_ 两图进行对比。
(6)若将U形管压强计进行改造用于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如图丙所示,将两完全相同探头分别放在A、B容器内,A容器中是密度为ρ1的待测液体,B容器中为水;当两探头所处的深度均为h时,U形管压强计中左右水面高度差为Δh,忽略橡皮膜形变,则待测液体ρ1=______ (用ρ水、h、Δh表示)(注:始终忽略橡胶软管气体被压缩带来的影响)。
20. 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甲和乙两位同学想测量自己通常情况下爬楼的功率,他们测量前设计了如下问题,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1)实验原理:______ ;
(2)需要的测量器材有磅秤、______ 、______ ;
(3)为了更好实验,两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其中多余的是______ ;
A.测出自身的质量m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D.测出上楼所用的时间t
E.算出上楼功率P
(4)甲和乙都觉得测功率需要多次实验求平均值,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 ,他们给出了以下2种方法:
甲:每天测1次自己正常爬楼的功率,一星期后把测得的所有值取平均值;
乙:在2h内不间断地爬楼n次,最后求出n次爬楼的平均值。
(5)其中,______ (选填“甲”或“乙”)同学求得的值能较准确地反映他通常情况下爬楼的功率,若换用另一种方法,最终求得的值将比通常情况下的功率值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21. 小华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图a所示的溢水杯和小桶收集被石块排开的水,她的实验过程分别如图b、c、d、e所示。
(1)如图b所示,是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______ 。
(2)上述实验不重复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 (在b、c、d、e中排序)。
(3)若图中四个测量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______ ,该原理将得到验证。
(4)以下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是______ 。
A.图a中溢水杯内未盛满水
B.图d中小桶内有少量水
C.图c中石块未全部浸没水中
(5)如果实验图c中石块一直向下匀速运动,直至触底后,测力计的弹簧继续缩短,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6)若换用密度小于水的木块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该实验______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完成。
(7)如图f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金属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在此过程中,金属块不接触容器壁,烧杯中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观察台秤示数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焦耳 帕斯卡
【解析】解:在物理学中,为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将其名字命名为功和各种能量的基本单位;
为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将其名字命名为压强的基本单位。
故答案为:焦耳;帕斯卡。
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容易解答。
2.【答案】电子 核式
【解析】解: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从而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奥秘;1909年,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提出原子核式结构;
故答案为:电子;核式。
汤姆生发现电子后,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央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1909年,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根据实验的现象提出,原子只能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应集中大部分的质量及正电荷。
此题考查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及宇宙大爆炸的理论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3.【答案】大 连通器
【解析】解:(1)由p=ρgh可知,在液体密度一定的条件下,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2)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故三峡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故答案为:大;连通器。
(1)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特点是: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连通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4.【答案】受力面积 压强
【解析】解:大型载重平板车部装有很多车轮,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5.【答案】=<
【解析】解:
(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
∵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
(2)∵ρ液>ρ物时物体漂浮,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
∴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
∵p=ρgh,且两杯中液面相平,
∴乙杯底压强大于甲杯底压强。
故答案为:=,<。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和液体密度关系,再根据p=ρgh判断对杯底的压强关系。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物体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同时要搞清不同状态下(漂浮、悬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6.【答案】小 高
【解析】解:小强拿着气压计从1楼到20楼,瓶内气压不变,瓶外的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玻璃管中,故管内水柱高度越高。
故答案为:小;高。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瓶内气压大于瓶外气压。
此题涉及到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自制气压计的原理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
7.【答案】抽出 越小
【解析】解:天窗前闭后开,在车顶形成一个凸面,加大了空气的流速,使天窗开口处的气压小于车内的气压,则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车内污浊的空气被自动“抽出”,从而保持车内空气清新。
故答案为:抽出;越小。
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其压强越小,由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平时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多解释,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8.【答案】等于 减小
【解析】解:(1)皮球静止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2)他朝如图所示的AB方向划水,增大球与小榕之间水的流速,减小压强,而球的外侧水的流速小、压强大,所以球会被压到岸边。
故答案为:等于;减小。
(1)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本题考查了物体漂浮条件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9.【答案】D
【解析】解:
ABC、ABC中的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因为液体、气体有流动性,因此液体或气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作用力和向下的压力作用,其中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即物体受到的浮力,故ABC选择中的物体均受浮力作用,故ABC不合题意;
D、桥墩由于底面深入淤泥,不能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故桥墩不受浮力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浸没在液体或空气中的物体,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的作用,这个压力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本题考查浮力的产生,应从浮力产生的原因上进行分析找出浮力的方向。
10.【答案】C
【解析】解:
A、灰尘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灰尘在空气中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A错误;
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与温度无关,温度为0℃的物体,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错误;
C、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
D、海绵被压缩后体积变小,是因为海绵的内部是空心的,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D错误。
故选:C。
(1)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力;
(3)分子间有空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11.【答案】B
【解析】解:将各点与坐标原点相连,并作出相应的“辅助线”,如图所示,
由图知,甲和乙做功相同时,甲所用时间较少,根据P=Wt可知,甲的功率大于乙的功率;
甲和丙所用时间相同时,甲做功较多,根据P=Wt可知,甲的功率大于丙的功率;
丙和丁做功相同时,丙所用时间较少,根据P=Wt可知,丙的功率大于丁的功率;
故甲的功率大于丁的功率;
丙和乙在同一条斜线上,说明其做的功与时间的比值相等,即丙和乙做功的功率相同。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Wt,根据W-t图象中各点,作出四位同学做功的图象,然后结合图象,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功率的大小比较,关键是会利用控制变量法结合P=Wt分析图象得出四个同学做功功率的大小关系。
12.【答案】A
【解析】解:A、杯子中装满水,木块放入水中后,部分水溢出,水的深度h不变,由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故A正确,B错误;
C、水对杯底的压强p不变,杯底的面积S不变,由F=pS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力不变,故CD错误;
故选A.
应用液体压强公式与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了判断压强与压力的变化情况,应用液体压强公式与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13.【答案】AC
【解析】解:A、由图可知,A漂浮,B悬浮,则V排A
C、B和C质量相同,重力也相同;B悬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C下沉,浮力小于重力,所以B受到的浮力要大于C受到浮力,故C正确;
D、因为FA
故选:AC。
(1)当物体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当物体的重力小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上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结合图判断三物体的浮力关系;
(2)根据浮力产生原因F浮=F下-F上判断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3)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灵活运用好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题的关键。
14.【答案】ABC
【解析】解:A、由图像可知,A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密度ρ与体积V的乘积,由ρ=mV可知,物体的质量:m=ρV,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速度v与时间t的乘积,由v=st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s=vt,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C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功率P与时间t的乘积,由P=Wt可知,某机械做的功:W=Pt,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D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压力F与受力面积S的乘积,物体所受的压强:p=FS,故D错误。
故选:ABC。
(1)根据图像利用ρ=mV结合面积公式分析文字所描述的物理量是否相符;
(2)根据图像利用v=st结合面积公式分析文字所描述的物理量是否相符;
(3)根据图像利用P=Wt结合面积公式分析文字所描述的物理量是否相符;
(4)根据图像利用p=FS结合面积公式分析文字所描述的物理量是否相符。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速度公式、功率公式和压强定义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15.【答案】解:(1)路程s=15km=1.5×104m,
行驶的速度为:
v=st=1.5×104km1000s=15m/s;
(2)由P=Wt可得,牵引力做的功为:
W=Pt=135×103W×1000s=1.35×108J;
(3)由W=Fs可得,牵引力的大小为:
F=Ws=1.35×108J1.5×104m=9×103N。
答:(1)行驶的速度为15m/s;
(2)牵引力做的功为1.35×108J;
(3)牵引力的大小为9×103N。
【解析】(1)知道列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根据v=st求出行驶的速度;
(2)已知牵引力的功率为135kW,利用P=Wt的变形公式可求得牵引力做的功;
(3)利用W=Fs变形公式F=Ws可求得牵引力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和功率公式、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认真审题即可作答。
16.【答案】解:(1)在水面下3m深处,船体受到的海水的压强: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6m=6×104Pa;
(2)满载时,驱逐舰受到浮力:
F浮=G排=m排g=7×103×103kg×10N/kg=7×107N;
(3)驱逐舰匀速直线航行时,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驱逐舰的重力:G=F浮=7×107N,
牵引力F=f=0.01G=0.01×7×107N=7×105N。
答:(1)在水面下3m深处,船体受到的海水的压强是6×104Pa;
(2)驱逐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7×107N;
(3)驱逐舰满载时以72km/h的速度匀速航行,受到的牵引力是7×105N。
【解析】(1)利用p=ρgh求船体受到的海水的压强;
(2)满载时,驱逐舰受到浮力等于排开海水的重力,利用F浮=G排=m排g求解受到的浮力;
(3)驱逐舰匀速直线航行时,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驱逐舰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牵引力F=f=0.01G。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明确排水量的含义(排开水的质量)是本题的关键。
17.【答案】解:(1)由题知,V排=4.0×10-5m3,
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10-5m3=0.4N。
(2)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的重力:G=F浮=0.4N,
则物块的质量:m=Gg=0.4N10N/kg=0.04kg;
物块的密度:ρ=mV=0.04kg5.0×10-5m3=0.8×103kg/m3;
(3)木块全部浸没时受到水的浮力:
F浮'=ρ水gV木=1×103kg/m3×10N/kg×5×10-4m3=5N;
因为F浮'=G木+F,所以压力:F=F浮'-G木=5N-0.4N=4.6N。
答:(1)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0.4N;
(2)物块的密度为0.8×103kg/m3;
(3)至少需要施加0.4N的压力。
【解析】(1)已知浸入水中的木块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所受浮力;
(2)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可知物块的重力,求出质量,利用ρ=mV求出物块的密度;
(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木块全部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若使物体全部浸入水中而静止,则F浮'=G木+F,据此求出压力。
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物体漂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应用,这是中考必考题型,要熟练应用。
18.【答案】调零 4.82a、c、d 越大 a、d、e 越大
【解析】解:(1)根据弹簧测力计使用规则,为了读数准确,实验前应先在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2)由a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示数为4.8N,则物体的重力为4.8N;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在实验步骤c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b=G-Fb=4.8N-2.8N=2N;
(3)分析a、c、d三次实验,实验c、d中,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都相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由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因此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分析a、b、c三次实验,实验b、c中,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断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断减小,由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断增大,因此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5)分析a、d、e三次实验,实验d、e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实验e中液体的密度较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小,由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较大,因此可知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故答案为:(1)调零;(2)4.8;2;(3)a、c、d;(4)越大;(5)a、d、e;越大
(1)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前,应先在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出物体的重力;根据称重法得出在实验步骤b中物体所受浮力;
(3)(4)(5)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结合图示步骤,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的考查。
19.【答案】薄 高度差 转换 B 深度 B、Cρ水(h+Δh)h
【解析】解:(1)实验所用的压强计的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薄一些的较好,这样橡皮膜的形变会明显;
(2)该实验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换法;
(3)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为了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B;
(4)分析A、B两图的实验现象,液体都是水,金属盒所处的深度越深,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越大,故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可以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5)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只改变液体的密度,故应选用图乙中的B、C两图进行对比;
(6)由丙图可知,压强计的探头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左边小于右边,说明左边探头受到液体压强大于右边探头受到液体压强,
又知道U形管压强计中左右水面高度差为Δh,则中间液柱高度差产生的压强为:p差=ρ水gΔh,
两侧压强的关系为:p左=p右+p差,则:ρ1gh=ρ水gh+ρ水gΔh,
解得:ρ1=ρ水(h+Δh)h。
故答案为:(1)薄;(2)高度差;转换;(3)B;(4)深度;(5)B、C;(6)ρ水(h+Δh)h。
(1)实验中,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越薄越容易发生形变,因此,应选用较薄的橡皮膜;
(2)根据压强计U形管液面高度差分析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采用了转换法;
(3)U形管右端的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要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4)A、B两图中,液体都是水,金属盒的深度不同,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不同,据此得出结论;
(5)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据此解答;
(6)由丙图可知,压强计的探头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左边小于右边,说明左边探头受到液体压强大于右边探头受到液体压强,则可得出两侧压强的关系p左=p右+p差,据此可计算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压强计的使用、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实验现象的分析、液体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实验误差分析等,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
20.【答案】P=mght 米尺 秒表 B 甲 甲 偏小
【解析】解:(1)上楼的过程就是克服重力做功的过程,爬楼的功率:
P=Wt=Ght=mght;
(2)根据以上公式可知,只要用磅秤测出他的质量m、用米尺测量出楼高h、用秒表测量出上楼的时间t即可。可知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磅秤、米尺和秒表。
(3)根据(1)(2),其中多余的是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故选:B;
(4)甲和乙都觉得测功率需要多次实验求平均值,主要目的是为了每天测1次自己正常爬楼的功率,一星期后把测得的所有值取平均值;选甲;
(5)若在2h内不断地爬楼n次,由于受到体力的影响,爬楼的时间会越来越长,爬楼的功率会越来越小,最终求得的值将比通常情况下的功率值偏小。故甲同学求得的值能较准确地反映他通常情况下爬楼的功率,
故答案为:(1)P=mght;(2)米尺;秒表;(3)B;(5)甲;小。
(1)上楼的过程就是克服重力做功的过程,根据P=Wt=Ght=mght得出爬楼的功率;
(2)根据原理确定所用的测量工具;
(3)由(1)(2)回答;
(4)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5)若在2h内不断地爬楼n次,由于受到体力的影响,爬楼的时间会越来越长,爬楼的功率会越来越小,最终求得的值将比通常情况下的功率值偏小。
本题考查测功率的原理、所用器材、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
21.【答案】重力 d、b、c、eF1-F2=F4-F3 A 不能 可以 增大
【解析】解:
(1)图(b)所示,是小华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重力;
(2)为了使小桶在接水之后可直接计算溢出水的重力,应先测量空桶的重,然后再测出石块的重力,并直接浸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排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求排出水的重力,因此,合理的顺序应为:dbce;
(3)b、c两次的结果之差符合称重法求浮力,d、e两次的结果之差则可求出物体排出的水受到的重力,若二者的结果是相等的,则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故得:F1-F2=F4-F3,进一步得出结论:F浮=G排;
(4)A、图(a)中溢水杯内未盛满水,则测得排开水的重力会偏小,会影响验证结果。
B、图(d)中小桶内有少量水,石块排开水后,测力计两次示数之差仍为排开水的重力,不影响实验结果。
C、图(c)中石块未浸没水中,此时浮力小,排开水的重力也小,不影响实验结果。
故选:A;
(5)弹簧继续缩短会导致F1-F2≠F4-F3,所以无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6)如换用密度小于水的木块,则图中的F2=0,所以,F浮=F1,其它步骤没有影响,故可以完成实验;
对金属块进行受力分析:金属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浮力,
由力的平衡条件得:G金属=F+F浮,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F=G金属-F浮,
在金属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浮逐渐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逐渐减小;
对烧杯及水进行受力分析:烧杯及水受竖直向下的重力,金属块向下的压力F压=F浮,台秤的支持力FN,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台秤的支持力:FN=G+F压,
在金属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压=F浮逐渐增大,FN逐渐变大,则台秤所受压力增大,台秤的示数增大。
故答案为:(1)重力;(2)d、b、c、e;(3)F1-F2=F4-F3;(4)A;(5)不能;(6)可以;(7)增大。
(1)图(b)中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重力;
(2)对于实验的合理顺序,我们应把握住两点,一是小桶是用来接排出的水的,在接水之前必须先测出空桶的重;二是物块要先测重力,再直接浸入水中才不会重复。依据这些分析可得出更加合理的顺序;
(3)利用称重法可得出浮力的大小,通过测量排出的水重也能得出浮力的大小,而这正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4)根据石块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分析;
(5)弹簧继续缩短会导致测得的排开水的重力不准,由此分析;
(6)该实验的原理是称重法,据此即可判断;
(7)分别对金属块、烧杯及水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和台秤示数的表达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断金属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两者示数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反映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只有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才能正确掌握实验目的。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AB,3AD,6t的货物以0,【答案】增大 做了功,【答案】热值 机械,【答案】不亮 响,【答案】做功;比热容,【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2cm、2,【答案】热 光,【答案】,【答案】信息 响度,【答案】音调 声源,【答案】响度 频率,【答案】钢管 空气,【答案】甲 3×10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