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设复数,则(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利用共轭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
∴.
故选:C.
2.为了调查某地高中“课外阅读”的实施情况,某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地的甲,乙,丙三所高中共抽取80名学生进行调查,已知甲,乙,丙三所高中分别有2400,3360,1920名学生,则从甲校中应抽取的人数为( )
A.20 B.25 C.30 D.35
【答案】B
【分析】确定抽样比,根据分层抽样的方法得出结果.
【详解】∵抽样比为,
∴从甲校中应抽取的人数为.
故选:B.
3.已知一个水平放置的四边形,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上底长为1,下底长为2的等腰梯形,则四边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利用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得到原图形,计算面积即可.
【详解】利用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得到原图形,四边形为直角梯形,
∵,∴,又,
∴四边形的面积为.
故选:A.
4.已知向量,,,若,则实数(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求出的坐标,根据向量的垂直的坐标表示列式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得,,且,
所以,所以.
故选:D.
5.一组数据27,12,15,14,31,17,19,23的第70百分位数是( )
A.17 B.19 C.23 D.31
【答案】C
【分析】由百分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可得:12,14,15,17,19,23,27,31共8个数,
则,则该组数据的第70百分位数是第六个数,即23.
故选:C.
6.在中,,,,则(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以及正弦定理,可得答案.
【详解】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则.
故选:A.
7.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次,记事件“次中至多有一次反面朝上”,事件“次中全部正面朝上或全部反面朝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时, B.当时,与不独立
C.当时, D.当时,与不独立
【答案】D
【分析】首先,列出和事件,再求概率,然后根据与的关系,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独立.
【详解】当时,所有基本事件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共4种,
中基本事件有:(正,正),(正,反),(反,正),共3种,
中基本事件有:(正,正),(反,反),共2种,
中基本事件有:(正,正),共1种,
∴,,,故A正确;
∵,∴事件A与事件不独立,故B正确;
当时,所有基本事件有:(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正,反,反),(反,正,正),(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共8种,
中基本事件有:(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共4种,
中基本事件有:(正,正,正),(反,反,反),共2种,
中基本事件有:(正,正,正),共1种,
中基本事件有:(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反,反,反),共5种,
∴,,,,故C正确;
∵,∴事件A与事件独立,故D错误.
故选:D.
8.已知正四棱台的对角面的面积为72,侧面的面积为81,则该正四棱台下底面与上底面面积之差的绝对值为( )
A.96 B.180 C.252 D.280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作图,结合正四棱台的几何性质,建立方程,求得易知面积的图形的高之比,利用等腰梯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分别过作平面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在平面内,过作的垂线,垂足为,连接,如下图所示: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
在正四棱台中,上下底面相似,设其相似比,
设,,在正方形中,,,
因为在正四棱台中,平面,所以,
则对角面的面积,
侧面面积,
即,解得,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在中,,则,
因为平面,所以,正方形与正方形全等,
四边形的面积,
在正四棱台中,易知四边形、四边形、四边形、四边形全等,
故上下底面的面积之差的绝对值为.
故选:C.
二、多选题
9.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一次,事件“出现点数为偶数”,事件“出现点数为3”,事件“出现点数为3的倍数”,事件“出现点数为奇数”,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与互斥 B.与互为对立事件
C. D.
【答案】ABD
【分析】根据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及古典概型公式求解.
【详解】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一次,样本空间,
则,,,,
根据互斥与对立事件的概念可知,与互斥,与互为对立事件,故AB正确;
,故C错误;
,则,故D正确.
故选:ABD.
10.在中,,,,.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 B.
C.的面积为3 D.的外接圆半径为
【答案】BD
【分析】对于A,根据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建立方程,可得答案;对于B,由角的正切值求得余弦值,根据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可得答案;对于C,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结合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对于D,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可作图如下:
对于A,设,则,,
,
由,则,解得,故A错误;
对于B,由A选项可知,且,则,,
由,且,可得,
在中,,
解得,故B正确;
对于C,由B选项可知,则,即,
所以,故C错误;
对于D,由C选项可知,该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为斜边的一半,
,故D正确.
故选:BD.
11.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上有两个动点、,且,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直线和直线始终异面 B.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
C.的面积与的面积相等 D.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
【答案】BD
【分析】取点为与的交点,可判断A选项;证明出平面,可判断B选项;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判断C选项;利用锥体的体积公式可判断D选项.
【详解】对于A选项,因为,则、、、四点共面,
当点为与的交点时,平面,此时,、共面,A错;
对于B选项,连接,
因为四边形为正方形,则,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因为,、平面,则平面,
即平面,故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B对;
对于C选项,连接、,易知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因为平面,平面,则,
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C错;
对于D选项,因为,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定值,
故为定值,D对.
故选:BD.
12.窗花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劳动智慧.图1是一个正八边形窗花隔断,图2是从窗花图中抽象出的几何图形的示意图.已知正八边形的边长为2,是正八边形边上任意一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
C.若,则 D.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ACD
【分析】以AE为轴,GC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计算各点坐标,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判断A;利用投影向量的概念求解判断B;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及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判断C;取AB的中点,得到,求出的最值,从而得到的范围,即可判断D.
【详解】
如图所示:以AE为轴,GC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
,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解得,
,
对于A,,,
又,则,故A正确;
对于B:,,
,
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故B错误;
对于C,,
若,则,
,解得,则,故C正确;
对于D:取AB的中点,则,
则,
两式相减得:,
当点与点重合时,最小为0,此时的最小值为,
由正八边形的对称性知,当点与点或重合时,最大,
又,所以,
,
的最大值为,
则的取值范围为,故D正确.
故选:ACD.
【点睛】方法点睛:向量具有数形二重性,一方面具有“形”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套优良的运算性质,因此,对于某些几何命题的求解或证明,自然可以转化为向量的运算问题来解决,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
三、填空题
13.已知样本的各个个体的值由小到大依次为1,4,4,7,,,12,13,19,20,且样本的中位数为11,则样本的平均数为 .
【答案】10.2/
【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可得与的关系,利用平均数的公式求得答案.
【详解】因为样本的各个个体的值由小到大依次为1,4,4,7,,,12,13,19,20,且样本的中位数为11,
所以,即,
所以样本平均数为.
故答案为:10.2.
14.已知三个内角,,的对应边分别为,,,且,当,时, .
【答案】3或6
【分析】由正弦定理化边为角,化简可求出角A,利用余弦定理求出.
【详解】因为,所以由正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所以,即,
又因为,所以.
由余弦定理,得,解得3或6.
故答案为:3或6.
15.已知圆锥的高为2,体积为,若该圆锥顶点和底面圆周上所有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体积为 .
【答案】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球的半径,即可求解球的体积.
【详解】圆锥的底面圆心为,半径为,球的半径的,
∵圆锥的高为2,体积为,∴,解得,
∵,∴球心与圆锥顶点在圆锥底面的两侧,
∵在直角中, ,即,解得,
∴此球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
四、双空题
16.甲、乙两名选手参加一项射击比赛,射击一次命中目标得2分,未命中目标不得分.若甲、乙两人每次射击命中率分别为和,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且甲得分不超过乙得分的概率为.则的值为 ,两人各射击三次得分之和不超过8分的概率为 .
【答案】 /0.75 /0.5625
【分析】由题意写出关于的方程,解方程求出的值;记两人各射击三次得分之和为,的可能取值是0、2、4、6、8、10、12,求出,,结合对立事件的概率关系求出结果.
【详解】设“甲射击一次,击中目标”为事件,“乙射击一次,击中目标”为事件,
“甲射击一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乙射击一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
则,
依题意得:甲得分不超过乙得分的概率为,
即,
则,解得,
记两人各射击三次得分之和为,的可能取值是0、2、4、6、8、10、12,
,
,
则两人各射击三次得分之和不超过8分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五、解答题
17.已知复数,.
(1)在复平面内,复数所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求的取值范围;
(2)已知,求的最大值.
【答案】(1)
(2)
【分析】(1)由复数所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则,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答案.
(2)由复数相等可得,即,再由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1)复数,因为复数所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所以,解得:.
故的取值范围为.
(2)因为,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
当时,,
所以的最大值为.
18.在一场文艺比赛中,8名专业人士和8名观众代表各组成一个评委小组,给参赛选手打分.下面是两组评委对同一名选手的打分:
小组 44 46 55 47 49 55 51 45
小组 55 40 61 65 42 47 46 68
(1)请写出这16个分数的众数,极差以及、两组各自的平均成绩;
(2)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小组与小组中哪一个更像是由专业人士组成,并说明理由.
【答案】(1)众数55,极差28,,
(2)组,理由见解析
【分析】(1)利用众数、极差及平均数的概念与公式求解;
(2)由于专业评委给分更符合专业规则,相似程度应该高,可以用方差来度量每一组评委打分的相似性,方差越小,分数越集中,相似程度越高.
【详解】(1)由条件数据可得众数55,极差,
,
,
(2)由于专业评委给分更符合专业规则,相似程度应该高,可以用方差来度量每一组评委打分的相似性,方差越小,分数越集中,相似程度越高.
组打分的方差,
组打分的方差,
因为,所以组评委更像是由专业人士组成的.
19.如图,在四面体中,平面平面,,为锐角,是的中点,是的中点,点在线段上,且.
(1)求证:平面;
(2)求证:平面.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法一:取BD中点,在BC上取点,满足,可证得四边形PFMQ是平行四边形,所以,进而证得结论;
法二:取BE中点,可得平面BCD,平面BCD,从而平面平面BCD,进而证得结论;
(2)过B作,垂足为,由面面ACD得面ACD,从而,又,所以面ABC,得,又,即可得结论.
【详解】(1)法一:取BD中点,在BC上取点,满足,
因为为DE中点,为DB中点,所以,
因为,所以,
从而,所以四边形PFMQ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又面BCD,面BCD,
所以平面BCD.
法二:取BE中点,连接NP,NQ,
因为,可得,
又面面BCD,所以平面BCD,
因为,所以,
又面面BCD,所以平面BCD,
因为面,所以平面平面BCD,
又面NPQ,所以平面BCD.
(2)过B作,垂足为,因为为锐角,所以和不重合,
因为面面ACD,面面面,
所以面ACD.
又因为面ACD,所以,
又因为面,
所以面ABC,
因为面ABC,所以,
又因为面,
所以面BCD.
20.如图,已知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在第一象限,且满足,.
(1)求和的坐标;
(2)若交于点,求.
【答案】(1),.
(2).
【分析】(1)根据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建立方程,可得答案;
(2)根据相似三角形,求得交点的坐标,利用数量积与模长公式,求得夹角.
【详解】(1)设,则,,即,
,,解得,
故,,则,,
,由,解得,
可得,.
(2)由题意,可作图如下:
由,则,,易知,
可得,则,由,可得,
,,,
,,
.
21.记三个内角,,的对应边分别为,,,已知,点在边上,.
(1)证明:;
(2)从下面的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补充在题目条件中,求的值.
①,且;②.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中,由正弦定理化角为边,结合已知条件可得结论;
(2)选择①,中,由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得,则,中,由余弦定理求得,进而可得答案;
选择②,中,由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得,中,由余弦定理求得,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1)中,由正弦定理得:,
又,可得.
因为,所以.可得.
(2)选择①,中,,
因为,所以,
则,
因为,化简得.
则,
中,,
由(1)知,所以,
解得,或(舍去).
.
选择②,中,,
因为,所以,化简得:,
中,,
由(1)知,所以,
解得,或(舍去).
,即.
22.如图,在正三棱柱中,,,动点在上,动点在上,且满足,,为的中点.
(1)当时,求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切值;
(2)当平面平面时,求的值;
(3)是否存在,使得平面平面?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
(2)
(3)存在与时,平面平面.
【分析】(1)设,当时,即点运动到点,运动到点时,取的中点,则面,即为与底面所成角,即可求解;
(2)连接RQ交于于点,由平面平面,得,所以中①,由平面平面,得,又,所以②,综合①②得,即可求解;
(3)存在与时,平面平面.先证明,,从而平面.当时,即点运动到点,运动到点时,即当时平面,可证明符合题意;当时,即当时,得与重合,此时平面即为平面,可证明符合题意.
【详解】(1)解:设,当时,即点运动到点,运动到点时,
取的中点,连接、,则,
因为平面,则面,即为与底面所成角,
∵,∴,
即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2)解:连接交于于点,连接,
由题意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所以中,①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又,所以,②
综合①②得.
而正三棱柱中,,
因为为中点,则为的中点,
所以,可得.
(3)存在与时,平面平面.
证明:当时,因为为中点,即.
正三棱柱中,
所以中,,
同理,又中,所以,
同理,又平面,
所以平面.
当时,即点运动到点,运动到点时,即当时平面,
而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当时,即当时,由,
所以,即与重合.此时平面即为平面,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点睛】立体几何中的探究性与存在性问题,既能够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又能够考查观察、分析和探究能力.
1.探索条件,即探索能使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对命题条件的探索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进行证明.(2)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3)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
2.探索结论,一种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命题的结论是什么,常从条件出发,探索出要求的结论是什么;还有一种是探索结论是否存在,常假设结论存在,再寻找与条件相容还是矛盾的结论.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文件包含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文件包含江苏省无锡市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无锡市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双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