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中测评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22年9月13日,某国际科研团队发现了一颗新行星LP890-9c,距离地球约100光年,可能适合生命生存。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 图中存在生命的天体是( )
A.AB.BC.CD.D
[解析] 太阳系中存在生命的天体是地球,地球位于距太阳由近到远第三颗行星,图中C为地球,故选C。
2. 若行星LP890-9c存在生命,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表面温度变化幅度小B.表面地形平坦开阔C.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D.存在液态水
[解析] 若行星LP890-9c存在生命,需要其表面温度变化幅度小,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液态水;表面地形平坦开阔不是存在生命的原因。故选B。
截至2022年9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1 921米。下图为“祝融号”火星车照片,据此回答3~5题。
3. “天问一号”与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类似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解析] 火星为行星,“天问一号”绕火星旋转,为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类似于地月系。故选A。
4. “祝融号”能源主要来自( )
A.自备电池B.火星风能C.太阳辐射D.太阳活动
[解析] “祝融号”火星车装有太阳能电池板,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故选C。
5. 与火星相比,地球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主要条件是存在( )
A.稳定的液态水B.安全的宇宙环境C.适中的自转周期D.合适的质量、体积
[解析] 生命存在需要适宜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与火星相比,地球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主要条件是地球存在充足的稳定的液态水,A正确;火星和地球都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条件,B错误。火星自转周期、质量体积比和地球相差不大,C、D错误。故选A。
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2 920米,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电园区。园区建成后,大量生长的杂草对园区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影响。园区利用当地牧民的羊群啃食杂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能牧互促”。近年园区要求企业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米。读光伏电园区局部图,回答6~7题。
6. 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 )
A.人口少B.海拔高C.气温低D.纬度高
[解析]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能丰富。故选B。
7. 提高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是为了( )
A.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B.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C.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D.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解析] 羊群在光伏板间和板下活动,提高光伏板支架的高度,能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故选D。
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某次日全食照片。读图回答8~9题。
8. 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所指的外部圈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是( )
A.光球层、太阳黑子B.日冕层、太阳风C.色球层、耀斑D.色球层、太阳风
[解析] 日常肉眼看到的是太阳明亮的光球层,该层太阳活动为太阳黑子。故选A。
9. 照片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外部圈层所产生的太阳活动可能导致( )
A.流星现象异常增多B.北方地区卫星通信受到干扰C.全球降水异常增加D.浙江境内夜空出现绚丽极光
[解析] 日全食发生时,被遮住的是光球层,未被遮住的是色球层,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主要是耀斑,其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故选B。
中国科学家团队在辽宁省朝阳地区一具1.25亿年前的尾羽龙恐龙骨骼化石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软骨细胞,这一发现有助于从细胞水平来增加对化石的深入认识。下图为尾羽龙复原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 尾羽龙繁盛的时代是( )
A.元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解析] 恐龙在显生宙中生代最为繁盛。故选C。
11. 该时期占主要地位的植物是( )
A.蓝绿藻 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解析] 中生代裸子植物占主导地位。故选C。
地球的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科学家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下图实线代表地震波,虚线代表地球内部的不连续面,读图回答12~13题。
12. 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层的厚度均一B.乙层中有岩浆物质C.丙层物质为固态D.丁层物质运动形成地球磁场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甲是地壳,乙是地幔,丙是外核,丁是内核。地壳的厚度不均一,A错误。地幔当中有岩浆,B正确。地球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C错误。地球外核的物质运动形成地球磁场,D错误。故选B。
13. 图中地震波( )
A.可以通过气态B.表示的是横波C.传播速度较慢D.波速变化不显著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图中地震波能够在外核中传播,可以判断出是纵波,B错误。传播速度相对较快,C错误。波速变化比较显著,D错误。纵波可以在气态中传播,A正确。故选A。
地球表面的地貌类型多样,景观特色各异,读图回答14~15题。
14. 图中的地貌类型是( )
A.三角洲B.冲积扇C.沙丘D.U形谷
[解析] 图中河流在入海口附近搬运的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地貌。故选A。
15. 下列关于图中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地形崎岖,沟谷纵横C.起伏和缓,沙漠广布D.地势低平,河汊众多
[解析] 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口,由于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泥沙淤积形成的,由图中可看出河汊众多。故选D。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回答16~17题。
16. 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解析] 一般冲积扇位于山前开阔地段,洪积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区。而题干明确告知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再结合图片可确定爬升沙丘位于河漫滩。
17.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动受山地阻挡时,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坡面爬升形成的沙丘,沙丘迎风坡面较缓,背风坡面较陡,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选③。
云南石林,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下图示意云南石林景观。据此回答18~19题。
18. 云南石林形成需要的气象条件为( )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气温较高,降雨多C.空气干燥,降水少D.大气稀薄,光照强
[解析] 石灰岩在暖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水溶蚀。云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高,降雨较多。
19. 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 )
A.溶沟阶段B.洼地阶段C.峰丛阶段D.孤峰阶段
[解析] 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演变顺序为: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观察云南石林景观图片,可判断石林处于峰丛、峰林阶段。
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海滩、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台地等奇特地貌应有尽有,堪称海岸地貌博物馆。下图示意海坛岛某处海岸地貌,③地分布有较多沙丘。据此回答20~21题。
20. 左图中的景观进一步演化,向陆向海可能演化为右图中的( )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解析] 左图景观是海蚀拱桥,受外力风化侵蚀和重力作用,顶部易崩塌,位于陆地一侧的形成海蚀崖(右图的①),位于海洋一侧的形成海蚀柱(右图的④),故向陆向海演化为①④;②处景观为海蚀穴,是海浪侵蚀海岸形成的,③处沙丘是沉积地貌,均与海蚀拱桥的演化无关。
21. 海坛岛③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C.海浪侵蚀D.海浪沉积
[解析] 风力沉积地貌一般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海坛岛在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湿润;图中没有显示河流,主要外力作用不是流水沉积;③处沙丘是沉积地貌,不是侵蚀作用形成的;③处位于海岸,海浪在往陆地运动过程中,将挟带的泥沙沉积至海岸。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也是大部分面积被冰雪覆盖的岛屿,首府努克市地处峡湾口。如图为卫星拍摄的格陵兰岛首府努克附近一条峡谷。据此回答22~23题。
22. 该峡谷( )
A.横剖面呈U形B.岩石透水性强C.河曲发育D.谷坡平缓
[解析] 由所学冰川地貌知识可知,峡湾地貌是冰川在近海岸地区侵蚀形成U形谷,后因海平面上升被海水淹没所形成的。U形谷的横剖面呈U形,A正确;受冰川巨大的重力压力作用下,U形谷内的岩石较为坚硬,透水性较差,B错误;河曲地貌发育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错误;冰川侵蚀作用下,U形谷谷底较为平缓,谷坡坡度较大,D错误。故选A。
23. 与该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相同的是( )
①溶沟 ②冰斗 ③角峰 ④峰林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解析] 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地貌,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溶沟和峰林是喀斯特地貌,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①④错误;冰斗和角峰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②③正确。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
2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我国在渤海湾黄河口凹陷发现一个新的油气田,黄河口凹陷油气勘察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标志着我国在这一区域的勘探再获新的进展。
材料二 地球内部构造如下图所示。
(1)图中不连续界面B是________面,该界面将地球内部划分成地幔和______。经过该界面时,纵波传播速度__________,横波______。(8分)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不连续界面B位于地下2 900千米深处,为古登堡面,此处地震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减慢,该界面将地球内部划分成地幔和地核。地震波是由地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波动,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
(2)C地理事物是________,它包括______和上地幔顶部。(4分)
[解析] 在地表以下80~400千米深处,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即A,在A层以上的C部位,物质是由岩石构成,被称为岩石圈,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3)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为___。(填字母)(2分)
[解析]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为软流层,即地表以下80~400千米深处,上地幔上部的A处。
(4)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___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有储油构造的是___。(填字母)(4分)
[解析]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横波不能通过液态,纵波能在固态、液态、气态中传播。因此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横波,波速会突然减为零,完全消失。因此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有储油构造的是A。横波波速比纵波慢,且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减慢,说明有油层(液态),A正确;B图中横波波速比纵波波速快,B错误;C图和D图中横波波速没有变为零,说明没有液态含油层,C、D错误;故选A。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地球上生物的进化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地球上的几个生物繁盛期,而繁盛期的结束往往是生物的大灭绝。下图为地质年代表。
材料二 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生物进化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环境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另一方面,环境的演化又促使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比相邻岩层平均值高出30倍左右,而铱是陨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过地球。
(1)晚古生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随着海洋面积缩小,中期进化出能适应陆地环境的________动物,______植物繁盛;晚期,气候变得干旱,进化出能适应干燥气候的______动物,______植物开始出现。(4分)
[解析] 晚古生代早期,海洋面积缩小,为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生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一些鱼类进化为两栖类,蕨类植物大量繁殖;晚古生代晚期,气候干旱,出现适应气候变化的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开始出现。
(2)恐龙生活在显生宙的______代,该时期包括三叠纪、侏罗纪、______纪,联合古陆由于板块运动剧烈而__________,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这一时期裸子植物极度兴盛,也是重要的______期。(4分)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恐龙出现在中生代,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侏罗纪以后联合古陆由于板块运动剧烈而开始解体,各大陆开始漂移。这一时期裸子植物极度兴盛,也是重要的成煤期。
(3)请从古老地层的动物化石方面,提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佐证。(6分)
[答案] 动物化石的数量和种类都呈爆发式增长;出现大量有硬壳或骨骼的动物化石;动物化石的生物结构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
[解析] 在寒武纪之前,地球上已经有了生物,但演化速度慢,数量少,而寒武纪这个时期是地球上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时期,寒武纪出现了以三叶虫为代表的无脊椎动物和大量的高等藻类植物。动物化石的数量和种类快速增加,出现了有骨骼或硬壳的动物化石,表明生物种类、数量大幅度增加,结构越来越复杂。
(4)推测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如何引起环境变化的。(4分)
[答案] 小行星撞击地球(并发生爆炸),大量(富含铱的)尘埃颗粒弥漫天空(扩散至全球),阻挡阳光射向地面,绿色植物无法光合作用而大量枯萎,气候剧烈变化。
[解析] 小行星撞击地球并发生爆炸,形成的尘埃颗粒漂浮于大气层中,阻挡太阳辐射射向地面,地面的气温降低,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气候发生剧烈变化。
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我国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示意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
(1)指出图中乙、丙两地地貌类型。(4分)
[答案] 乙为风蚀地貌;丙为冰川地貌。
[解析] 乙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风力作用显著,从图上来看应为风蚀(雅丹)地貌。丙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附近,从图上可以看出,应为冰川地貌。
(2)简述图中乙地地貌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 不规则的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垄脊的高度和长度不一致;垄脊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解析]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乙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作用显著。从图上可以看到一排排的垄脊并列分布,垄脊之间有沟槽,呈现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垄脊的高度和长度不一致,参差不齐;受风力作用的影响,垄脊的走向与主风向保持一致;受风化侵蚀作用的影响,沟槽内会有沙子堆积。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本册综合评课课件ppt,共37页。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中测评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中测评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