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学课件
展开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探究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透镜的种类: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______镜,它对光有________作用;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______镜,它对光有________作用。
2.焦点和焦距: (1)跟主光轴________的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________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如图1-5-1甲),用字母“F”表示。
(2)跟主光轴________的光,通过凹透镜折射后会发散,发散光线的________________会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如图1-5-1乙)。 (3)从焦点到________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3.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入焦点出:跟主光轴________的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 (2)焦点入平行出:从焦点射入的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________。 (3)过光心不变向: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________。
1. (八上P90改编)在图1-5-2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均填字母)
2.(八上P93改编)早在我国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下图中关于该记载的解释正确的是( )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注意:(1)u=2f时是像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u=f时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一倍焦距分虚实,内虚外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内大外小)(2)成实像时:物体靠近焦点,像会远离凸透镜且像会变大;物体远离焦点,像会靠近凸透镜且像会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3)经常利用u=2f时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注意: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
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3.(八上P97改编)小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她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如图1-5-3)放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25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4. (八上P98改编)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1)把一烛焰放在凸透镜前6 cm处,可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像。(2)把一烛焰放在凸透镜前15 cm处,可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像。(3)把一烛焰放在凸透镜前22 cm处,可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像。
1.照相机:利用u>2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2.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机:利用f5. (八上P96改编)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1.眼睛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相同,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物体经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2.晶状体太厚时,折光能力太强,远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的为近视眼,需戴________镜来矫正。 3.晶状体太薄时,折光能力太弱,远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的为远视眼,需戴________镜来矫正。
6.(八上P101改编)在图1-5-4中表示远视眼的是图________(填“甲”或“乙”)。近视眼应配戴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10年6考:2013年(作图)、2015年(作图)、2016年(作图)、2018年(作图)、2020年(作图)、2021年(作图)考查]
【例1】如图1-5-5所示,请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思路点拨:(1)凸透镜和凹透镜都会使光发生折射,并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一定分居在透镜的两侧。(2)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根据光路可逆原理,由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3)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入射光线一侧的虚焦点;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延长线交于虚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4)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都不改变。(5)光线一定要标出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6)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要用虚线表示。
1. 【物理观念】(2022亭湖模拟)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B.水滴在太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C.水滴容易透过太阳光D.水滴相当于凸透镜,会使太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2. 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 )A.凸透镜前的任意位置B.凹透镜前的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
3. (2022获嘉二模)请在图1-5-6中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 (创新题)(2022曲靖模拟)如图1-5-7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并在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
考点2 凸透镜成像规律
[10年7考:2014年(实验)、2015年(实验)、2017年(实验)、2019年(综合)、2020年(填空)、2021年(作图)、2022年(填空)考查]
【例2】【物理观念】用图1-5-8甲中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1-5-8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 cmB.照相机成像的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C.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D.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思路点拨:(1)根据凸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然后可知其焦距。(2)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5. 【科学探究】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 cm)、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1-5-9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蜡烛放到 37 cm 的位置,光屏上可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将蜡烛放到 45 cm 的位置,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若此时移动蜡烛使其靠近透镜,则可以观察到像在变小C.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像向右移,像变小D.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对调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6. (创新题)【科学探究】(2022鄞州模拟)小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在如图1-5-10甲、乙所示的位置,
则( )A.两个实验的挡板上均不能出现蜡烛的像B.两个实验中,小宁均不能看到蜡烛的像C.只有乙的挡板出现蜡烛的像且小宁能看到像D.甲、乙的挡板上均能出现蜡烛的像且小宁均能看到像
考点3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0年3考:2015年(实验)、2017年(实验)、2022年(填空)考查]
【例3】中国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2 000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如图1-5-11所示,考古家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观察出土的青铜器件,他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此时,该物件与放大镜的距离应________(填“>”“<”或“=”)10 cm。
思路点拨:熟悉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照相机和人的眼睛都是利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和幻灯机都是利用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是利用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B.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的镜片C.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 cmD.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8. (创新题)【物理观念】如图1-5-13所示,有一幅插图,甲、乙、丙、丁是通过放大镜所看到的插图的像。若放大镜先贴着插图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插图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 C.乙→丙→甲→丁D.丙→甲→乙→丁
考点4 近视眼和远视眼
[10年1考:2017年(作图)考查]
【例4】(2022自贡)现代生活中,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1-5-14所示,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思路点拨:近视眼看近处物体时,视网膜上能成清晰的像,看远处物体时,由于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使像会聚在视网膜上。远视眼则刚好相反。
9. 【物理观念】(2022大庆)图1-5-15甲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平行光经过晶状体等结构未会聚在视网膜上。请在图1-5-15乙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进行矫正,并将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的a点。
10. (创新题)【物理观念】(2022姑苏二模)小明两眼视力缺陷不同,将一支2B铅笔紧贴他所配戴眼镜的两个镜片,透过镜片看到铅笔的像如图1-5-16甲所示。则图中右侧的镜片是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
透镜”)。如图1-5-16乙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入图甲中眼镜的________(填“左”或“右”)侧镜片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
考点5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例5】如图1-5-17所示,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方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思路点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相对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的传播范围变窄了(折射光线与原来入射光线相比,靠近了主光轴);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相对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的传播范围变宽了(折射光线与原来入射光线相比,远离了主光轴)。
11.在图1-5-18的光路图中,分别画出合适的透镜。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图________。
【例6】【物理观念】(2022兰山二模)如图1-5-19所示,P点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处,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作图确定发光体上点A经凸透镜所成的像点A′的位置。
思路点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据此画出从点A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路,其交点为点A的像。
12. 利用作图的方式画出图1-5-20中物体在凸透镜前不同区段所成像的情况。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0年4考:2014年、2015年、2017年、2019年)
【例】【科学探究】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1-5-21甲可知,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2)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图1-5-21乙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_____;李安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出现如图1-5-21丙所示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进行调整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图1-5-21丁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的高度;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或者将蜡烛向________移动。
(4)在图丁中,调整实验装置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5)若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用纸片遮住凸透镜的上小半部分,则光屏上________________(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若将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________(填“能”或“不能”)。
(6)在图丁中,调整实验装置后,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7)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丁中,当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光屏上的成像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光在折射时,光路是________,________(填“投影仪”“放大镜”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眼睛观察光屏并前后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
(8)把图1-5-22中点燃的蜡烛M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图1-3-23中的图_____(填字母);再将蜡烛移到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此时要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9)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把蜡烛固定在离凸透镜35 cm的位置B时(如图1-5-24),光屏应在______(填“I”“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如果将蜡烛在图1-5-23的基础上远
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0)如图1-5-24所示,若把蜡烛从A点向C点移动,像距逐渐________,烛焰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前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把蜡烛移到D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找不到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怎么做才能观察到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蜡烛在一倍焦距内,光屏上不能成像
取下光屏,眼睛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进行观察
(11)某小组实验时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1-5-25所示。①将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像稳定、形状直观、亮度高、减少污染等
1. (2022年)如图1-5-26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________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
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020年)如图1-5-27所示,将点燃的蜡烛及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要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会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
3. (2011年)图1-5-28是人眼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_______(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
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照相机 ②放大镜 ③投影仪 ④潜望镜
4.(2021年)如图1-5-29所示,蜡烛的烛焰中心A在主光轴上距凸透镜光心O二倍焦距以外。①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图甲中标出A所成的像A′的大致位置;
②借助辅助线或光路图,在图乙中找到A所成的像A′的确切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5. (2019年)小明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发现了蜡烛火焰飘忽不定,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小明和老师、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新点如图1-5-30所示: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为零刻度,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标有均匀格子的
面板上制作字母“A”状LED灯替代蜡烛;光屏上标有同样的均匀格子。(1)请分析创新后实验装置的优点:①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________;②光屏上成像更清晰、________;③从光屏上可以准确得出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还可以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进行拓展探究。请仿照示例写出两种不同方案。
探究焦距变化对成像的影响
将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面
6. (2015年)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图1-5-31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________移动。
(2)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③________。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的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下面透镜中,上述光路,答案如图,出适当类型的透镜,的折射光线,名师点拨,片看到的文字是,A投影仪,B照相机,C电影放映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红外线,照相机,同一高度,漫反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散作用,完成下面表格,法正确的是,的光线,在图中画出上述光路,答案如图,像对比不变,名师点拨,像的是,A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